荧光和磷光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21
荧光与磷光的基本原理荧光和磷光是物质光致发光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现象。
它们可以被用来检测材料的性质、追踪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荧光和磷光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荧光的基本原理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
当某些物质被激发时,它们会吸收能量,并在吸收后发射光子。
这个过程可以被描述为:M +hυ(excited state) → M* → M + hυ(emission) 。
其中M为物质,hυ为光子,excited state和emission分别表示激发态和发射态。
荧光在荧光检测和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用于探测药物、发现病毒、细菌和细胞,以及跟踪DNA和RNA等生物大分子。
荧光还有广泛的应用,如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等。
二、磷光的基本原理磷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与荧光相似。
它的过程可以被描述为:M + hυ(excited state) → M* → M + hυ(emission) 。
在此过程中,“excited state”可以分为单重态和三重态。
单重态和三重态分别对应于分子的不同电子的自旋状态。
在很多情况下,荧光和磷光都可以同时存在。
磷光通常比荧光持久,因为在它的发生过程中,光子被释放的能量不是来自分子的振动能,而是来自分子的旋转能。
在这种情况下,分子释放出的能量被分散到周围的基体中,而不是以光子的形式释放。
因此,磷光可以从几纳秒持续到数百微秒。
三、荧光和磷光的应用荧光和磷光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材料科学到医学和环境科学。
在材料科学中,荧光和磷光被广泛用于表面分析、光辐射测量和固体物性等方面。
在医学中,荧光和磷光能够帮助识别肿瘤和病原体,优化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法。
在环境科学中,荧光和磷光可以用于监测水体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的分布和迁移。
值得注意的是,荧光和磷光的应用通常需要结合化学、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例如,荧光和磷光分析需要分析样品中的存在物种和激发条件,并根据荧光和磷光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和荧光染料。
荧光和磷光荧光和磷光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光学现象。
这对现象都是由光子和原子因素造成的,荧光源可以是天然现象,也可以是人造的,而磷光则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两种光学现象有着不同的来源和用途,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类似之处。
荧光是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后释放的可见光,是一种自发辐射现象,可以使物体显得特别耀眼。
它的主要原理是激发态经过一段时间,从激发态向某一较低能态转变,释放出可见光。
像耀斑、流星、火星、月牙等天然现象都能够产生荧光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有机荧光染料等进行人工合成。
此外,荧光还广泛用于衣服上的发光图案,常用的物质有荧光染料和发光粉,可以使衣服发出荧光,从而增添色彩和魅力。
磷光则是微小的化学物质由于能够激发而发出的放射性光,主要由磷原子放射出来。
它是一种计划激发态,只有在做精确控制的情况下,原子才能被激发,并发出有节律的可见光。
磷光主要用于生物学检测,如蛋白质、抗原、抗体等检测,还可以用于全息成像、光照明和能量转换等领域。
荧光和磷光的共性有:首先,它们都需要能够激发原子,以及原子经历一段时间后才能释放出特定的可见光。
其次,它们均可以适用于光学仪器和设备,提升其精度和灵敏度,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宇宙构成。
最后,它们都能够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使人们觉得惊叹不已。
在总结荧光和磷光的特点之后,不难看出,它们的独特性质给科学家和大众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感受,而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一种使得物体发出可见光的光学现象。
此外,它们也为研究宇宙的构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在光子学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无论是荧光还是磷光,它们共同拥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扩大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大的宇宙,探索一个新的世界。
荧光、磷光定义
荧光:
荧光是指某些物质吸收高能量的光(如紫外线或X射线)后,电子被激发至较高能级,在很短时间内(通常为纳秒至毫秒级别)就返回到较低能级,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较小、波长长于激发光的光子。
这种发光现象随激发光源的消失而迅速停止。
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高,但寿命短,常见于荧光灯、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等领域。
磷光:
磷光则是另一种光致发光现象,类似于荧光,物质同样因吸收高能量的光而使电子跃迁到激发态。
然而,不同于荧光,磷光物质的电子从激发态下降至基态的过程中,会发生所谓的三重态跃迁,由于这一过程涉及到自旋禁戒效应,导致跃迁速率大大降低。
因此,即使激发光源停止后,磷光物质仍能继续发光一段时间,发光时间可以从几毫秒到几小时不等。
典型的磷光材料包括夜光粉、某些宝石(如萤石)以及某些塑料制品中的发光添加剂。
第七章分子发光分析一.教学内容1.荧光和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光谱的产生、各种光谱的特征、光谱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强度及影响因素等)2.荧光和磷光仪器3.荧光、磷光分析法的特点及大致应用4.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发光类型、仪器及大致应用二.重点与难点1.分子的去激发过程及荧光、磷光的发射2.荧光、磷光的发射与物质结构的关系3.各种光谱的特征、区别与联系4.荧光(磷光)强度表达式的意义及影响因素三.教学要求1.基本掌握荧光和磷光发射的原理及与物质结构的关系2.了解各种光谱的绘制方法、特征与联系3.掌握强度表达式的意义、影响因素及适应性4.掌握荧光、磷光仪器的组件、工作流程及异同点5.基本了解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发光类型、仪器、特点及大致应用6.了解荧光、磷光分析的大致应用第一节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一、基本原理(一)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在电磁辐射基础中,已经简单地讨论过荧光及磷光的产生机理。
这里将根据分子结构理论,将进一步讨论。
处于分子基态单重态中的电子对,其自旋方向相反,当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时,通常跃迁至第一激发态单重态轨道上,也可能跃迁至能级更高的单重态上。
这种跃迁是符合光谱选律的,如果跃迁至第一激发三重态轨道上,则属于禁阻跃迁。
单重态与三重态的区别在于电子自旋方向不同,激发三重态具有较低能级。
在单重激发态中,两个电子平行自旋,单重态分子具有抗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0-8s,而三重态分子具有顺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为10-4~ 1s以上(通常用S和T分别表示单重态和三重态)。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常以辐射跃迁方式或无辐射跃迁方式再回到基态。
辐射跃迁主要涉及到荧光、延迟荧光或磷光的发射;无辐射跃迁则是指以热的形式辐射其多余的能量,包括振动弛豫(VR)、内部转移(IR)、系间窜跃(IX)及外部转移(EC)等,各种跃迁方式发生的可能性及程度,与荧光物质本身的结构及激发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
荧光,热激活延迟荧光,磷光机理和各自优点荧光、热激活延迟荧光和磷光是三种不同的发光机理,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点。
以下是对这三种机理的详细介绍:1. 荧光:定义:荧光是一种常见的发光现象,发生在某些物质吸收光能后。
当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时,物质内部的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释放出光子,产生荧光。
优点:荧光材料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显示器、照明、生物成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荧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标记技术进行定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性。
2. 热激活延迟荧光:定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是一种特殊的荧光现象,发生在某些具有较低的单线态和三线态能隙的有机分子中。
这些分子在受到光激发后,能够将部分激发能以热量形式散失,避免非辐射衰减,从而提高荧光量子效率。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或光照射条件才能激发,但一旦激发,它们可以持续发出亮丽的荧光。
优点:TADF材料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低成本、易于合成等优点。
此外,TADF材料在蓝光和绿光区域的发射光谱较窄,有利于实现高色纯度和高显色指数的照明和显示应用。
由于这些优点,TADF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磷光:定义:磷光是一种长寿命的发光现象,发生在某些具有多重最低激发态的物质中。
当这些物质受到光激发后,电子通过不同的能级跃迁进入不同的激发态,然后通过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返回到基态,释放出磷光。
磷光的寿命通常较长,可以达到毫秒级别,因此可以用于时间分辨实验和生物成像等应用。
优点:磷光材料具有高亮度和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显示器、生物成像和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磷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掺杂技术进行定制,实现高性能和多功能的应用。
由于磷光材料在长波长区域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发射能力,因此它们在红外光谱区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综上所述,荧光、热激活延迟荧光和磷光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荧光和磷光实验内容如果用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磷光物质,就可以看到在自然光下看不到的颜色。
所需材料黑色紫光管(验钞机灯管)(或紫外线发生装置),各种荧光·磷光物质,分光器,黑色紫光管(验钞机灯管)是可以发出蓝色和紫色的可见光线和紫外线的装置,在大型电器店可以买到。
市场上也有出售白炽灯类型的黑色紫光管(验钞机灯管)的。
但是比荧光灯效果要差。
荧光物质A:荧光笔,荧光蜡笔,荧光漆,洗涤剂,白衬衫,复印纸,钓鱼浮标,荧光带(可以有几种颜色的,在文具店很容易买到),纸币,指甲,牙齿。
荧光物质B:荧光矿物套装。
磷光物质:蓄光贴纸(颗粒状磷光物质,贴在墙壁上装饰房间)。
注意事项不要直接去看黑色紫光管(验钞机灯管)(或紫外线发生装置)发出的光,尽量使房间明亮些。
实验方法1.关于荧光物质A在黑暗处不发光。
虽然在自然光下和紫外线下颜色没有变化,但颜色的感觉有些不同。
通过分光器观察其中的差别。
为了使洗涤物看起来白净,洗涤剂中掺入了荧光物质。
这样洗出来的衬衫有荧光。
复印用的纸也是同样的原理(名片纸的荧光是最好的)。
2.关于荧光物质B荧光物质的趣味在于荧光物质B,所以请务必买来看看。
它在黑暗中也不发光。
照射紫外线,用分光器观察荧光。
3.关于磷光物质在黑暗处也能发光。
事先把磷光物质的一部分贴上胶条,隔几个小时后,在黑暗处揭去胶带,只有被贴住的部分不发光。
如果用紫外线照射,这一部分也开始发光。
【用磷光物质制作自己的独特作品】1.把颗粒状磷光物质在研钵中磨成粉末状。
2.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画,然后把它剪下来。
3.把剪好的纸放在黑色的厚纸上,喷上喷雾胶水。
4.把1中研磨的粉末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用手按住使它粘牢。
5.把多余的粉末抖落下去。
6.自己的独特作品就完成了。
说明荧光物质和磷光物质荧光物质:能够把吸收到的(紫外线)能量马上以可见光形式释放出来的物质。
所以荧光物质只有在被能量照射(紫外线)照射的时候才能发出可见光。
荧光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荧光物质A(被自然光和紫外线照射时颜色相同),荧光物质B(被自然光和紫外线照射时颜色不同)。
1.荧光和磷光(de)产生过程荧光:处于基态(de)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至电子激发态,然后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de)最低振动能级,最后跃迁回基态时发射(de)光激发态振动弛豫内转换振动弛豫发射荧光S磷光:处于基态(de)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至电子激发态,然后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和系间窜越到了第一激发三重态,最后回到基态时发射(de)光激发态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跨越振动弛豫S发射荧光2.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概念,有何异同(1)激发光谱:固定发射光(de)波长,测量激发光(de)波长与发射光强度之间(de)关系(选择最佳激发波长)(2)发射光谱:固定激发波(de)波长,测定发射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de)关系(选择最佳发射波长)同:都是给样品能量使之发光测量发光强度异:控制(de)变量不同.3.化合物荧光与结构(de)关系a.具有一定(de)荧光量子产率b.具有合适(de)结构如:大(de)共轭π键、刚性平面结构、最低(de)单重电子激发态为S1 为ππ型、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4.荧光量子产率、荧光猝灭、系间跨越、振动弛豫A.荧光量子产率Q:量子产率表示物质将吸收(de)光能转化为荧光(de)本领,是荧光物质发出光子数与吸收光子数(de)比值.B.荧光猝灭:指荧光物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下降(de)现象,荧光猝灭分为静态猝灭、动态猝灭等.C.系间跨越:处于激发态分子(de)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de)多重性发生变化(de)过程;分子由激发单重态跨越到激发三重态.D.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异热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地振动能级间(de)跃迁.时间为10-12s5.实时定量PCR与普通PCR(de)区别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1],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de)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起点检测,实现了每一轮循环均检测一次荧光信号(de)强度,并记录在之中,通过对每个Ct值(de)计算,根据获得定量结果.具有重现性,误差小(de)特点.传统PCR技术是终点检测,即PCR到达平台期后进行检测,而PCR经过扩增到达平台期时,检测重现性.同一个模板在96孔PCR仪上做96次重复实验,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因此无法直接从终点产物量推算出起始模板量.加入内标后,可部分消除终产物定量所造成(de)不准确性.但即使如此,传统(de)定量方法也都只能算作半定量、粗略定量(de)方法.6.简述影响荧光效率(de)主要因素1.。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原理
荧光是一种不发光的物质在受到紫外光、可见光或者其他射
线照射后,其内部的化学键会断裂,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在重
新结合时就会发出光。
荧光是一种很容易发光的物质,在一些适
当的条件下,这种物质可以发出很强的光。
所以磷光的强度远比
荧光强。
这种现象叫做磷光效应。
我们用荧光粉来做实验,就会看到荧光粉发出一束很强的绿光。
在磷光粉中加入适量的荧光粉就会产生荧光。
人们利用磷光光谱可以进行能量转换,用磷光粉来做光源时,发出的是绿光。
当把磷光粉和其他物质混合时就会产生出红光。
人们还利用磷光光谱可以检测到生物分子内电子转移及离子
对之间的交换等过程,如DNA分子中含有的电子转移、DNA复制
时的离子交换等过程都可以用磷光光谱来检测。
同时利用磷光粉
还可以用来做激光材料,例如用它做激光器时,就可以发出很强
的绿光和红光。
—— 1 —1 —。
磷光和荧光的区别及其依据磷光和荧光是两种常见的发光现象,它们在物理特性和应用上有着一些区别。
磷光是一种特殊的发光现象,它是物质受到外界激发后,在不受外界激发的情况下持续发光。
而荧光是物质受到外界激发后,在激发源消失后立即停止发光。
磷光的产生是通过磷光材料受到外界激发后,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释放出光能。
这种非辐射跃迁的时间较长,所以磷光能够持续发光。
常见的磷光材料有磷光粉、夜光表等。
磷光的颜色与材料的成分有关,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配比来实现不同颜色的磷光。
荧光的产生是通过荧光物质受到外界激发后,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过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释放出光能。
这种辐射跃迁的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纳秒级别,所以荧光的持续时间很短暂,激发源消失后即停止发光。
常见的荧光材料有荧光染料、荧光灯等。
荧光的颜色也与材料的成分有关,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来实现不同颜色的荧光。
磷光和荧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激发和发光方式不同:磷光是通过非辐射跃迁发光,而荧光是通过辐射跃迁发光。
磷光的非辐射跃迁时间较长,荧光的辐射跃迁时间较短。
2. 持续时间不同:磷光能够持续发光,而荧光在激发源消失后即停止发光。
3. 应用领域不同:由于磷光的持续发光特性,它常被用于夜光材料、指示灯等需要长时间发光的场合。
而荧光的短暂发光特性使其常被用于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等需要及时获得信息的场合。
4. 发光颜色控制方式不同:磷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成分和配比来实现,而荧光的颜色通常是由荧光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磷光和荧光的区别基于它们发光的方式和特性。
磷光是通过非辐射跃迁持续发光,荧光是通过辐射跃迁短暂发光。
这使得它们在应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磷光常用于需要长时间发光的场合,而荧光常用于需要及时获得信息的场合。
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了解磷光和荧光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在透射光下为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红色的现象,这红光就是叶绿素受光激发后发射的荧光。
叶绿素溶液的荧光可达吸收光的10%左右。
而鲜叶的荧光程度较低,只占其吸收光的0.1~1%左右。
产生原因:(1)对着光源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看到的是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由于叶绿素提取液吸收的绿光部分最少,故用肉眼观察到的为绿色透射光。
(2)背光源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看到的是叶绿素分子受激发后所产生的发射光谱。
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最低的基态提高到一个不稳定的、高能量的激发态。
由于激发态不稳定,因此发射光波(此光波即为荧光),消失能量,迅速由激发态回到基态。
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用于分子内部振动上,辐射出的能量就小。
由“光子说”可知,光是以一份一份光子的形式不连续传播的,而且E=hv= hc/λ,即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
因此,反射出的光波波长比入射光波的波长长,叶绿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叫做荧光现象。
由实验现象及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绿色;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红色。
磷光现象:是指在激发源停止作用之后可感觉到的具有特征衰减率的发冷光现象。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人或动物的尸体在腐烂的过程中,磷就会以联磷或磷化氢气体形式钻过土壤,钻出地面。
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当表面聚集热量达40摄氏度时,引起自燃,部分反应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这就是磷在暗处能发光的原因,叫“磷光现象”。
荧光与磷光荧光荧光(fluorescence)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
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
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
有的宝石在暗处会发光,如1603年,鲍络纳(Bologna)的一个鞋匠发现当地一种石头(含硫酸钡)经阳光照射被移到暗处后,会继续发光。
当时关于磷光的记载中描述:鲍络纳石经阳光照射,须孕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光。
经过几个世纪后,人们才弄清楚这一现象的发光原理与发光过程。
1845年,Herschel报道硫酸奎宁溶液经日光照射后发射出强烈的光。
含有奎宁的通宁水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荧光荧光 - 照明荧光灯常见的荧光灯就是一个例子。
灯管内部被抽成真空再注入少量的水银。
灯管电极的放电使水银发出紫外波段的光。
这些紫外光是不可见的,并且对人体有害。
所以灯管内壁覆盖了一层称作磷(荧)光体的物质,它可以吸收那些紫外光并发出可见光。
钞票的荧光防伪标记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发出可见光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自然界中最典型的荧光就是极光,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极光荧光与生化、医药荧光在生化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把具有荧光性的化学基团粘到生物大分子上,然后通过观察示踪基团发出的荧光来灵敏地探测这些生物大分子。
实例:采用荧光标记的链终止剂所得到的DNA测序图水母发光蛋白最早是从海洋生物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分离出来的。
当它与Ca2+离子共存时,可以发出绿色的荧光。
这一性质已经被应用于实时观察细胞内Ca2+离子的流动。
水母发光蛋白的发现推动了人们进一步研究海洋水母并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第七章分子发光分析一.教学内容1.荧光和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光谱的产生、各种光谱的特征、光谱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强度及影响因素等)2.荧光和磷光仪器3.荧光、磷光分析法的特点及大致应用4.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发光类型、仪器及大致应用二.重点与难点1.分子的去激发过程及荧光、磷光的发射2.荧光、磷光的发射与物质结构的关系3.各种光谱的特征、区别与联系4.荧光(磷光)强度表达式的意义及影响因素三.教学要求1.基本掌握荧光和磷光发射的原理及与物质结构的关系2.了解各种光谱的绘制方法、特征与联系3.掌握强度表达式的意义、影响因素及适应性4.掌握荧光、磷光仪器的组件、工作流程及异同点5.基本了解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发光类型、仪器、特点及大致应用6.了解荧光、磷光分析的大致应用第一节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一、基本原理(一)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在电磁辐射基础中,已经简单地讨论过荧光及磷光的产生机理。
这里将根据分子结构理论,将进一步讨论。
处于分子基态单重态中的电子对,其自旋方向相反,当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时,通常跃迁至第一激发态单重态轨道上,也可能跃迁至能级更高的单重态上。
这种跃迁是符合光谱选律的,如果跃迁至第一激发三重态轨道上,则属于禁阻跃迁。
单重态与三重态的区别在于电子自旋方向不同,激发三重态具有较低能级。
在单重激发态中,两个电子平行自旋,单重态分子具有抗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0-8s,而三重态分子具有顺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为10-4~ 1s以上(通常用S和T分别表示单重态和三重态)。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常以辐射跃迁方式或无辐射跃迁方式再回到基态。
辐射跃迁主要涉及到荧光、延迟荧光或磷光的发射;无辐射跃迁则是指以热的形式辐射其多余的能量,包括振动弛豫(VR)、内部转移(IR)、系间窜跃(IX)及外部转移(EC)等,各种跃迁方式发生的可能性及程度,与荧光物质本身的结构及激发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
下面结合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进一步说明各种能量传递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设处于基态单重态中的电子吸收波长为λ1和λ2的辐射光之后,分别激发至第二单重态S2及第一单重态S1。
振动弛豫VR它是指在同一电子能级中,电子由高振动能级转至低振动能级,而将多余的能量以热的形式发出。
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为10-12s数量级。
内转移IR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常发生电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能级。
右图中指出,处于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通过内转移及振动弛豫,均跃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荧光发射IX处于第一激发单重态中的电子跃回至基态各振动能级时,将得到最大波长为λ3的荧光。
注意:基态中也有振动驰豫跃迁。
很明显,λ3的波长较激发波长λ1或λ2都长,而且不论电子开始被激发至什么高能级,最终将只发射出波长λ3为的荧光。
荧光的产生在10-7-10-9s内完成系间窜跃EC指不同多重态间的无辐射跃迁,例如S1→T1就是一种系间窜跃。
通常,发生系间窜跃时,电子由S1的较低振动能级转移至T1的较高振动能级处。
有时,通过热激发,有可能发生T1→S1,然后由S1发生荧光。
这是产生延迟荧光的机理。
磷光发射电子由基态单重态激发至第一激发三重态的几率很小,因为这是禁阻跃迁。
但是,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有可能以系间窜跃方式转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驰豫,转至其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跃回至基态时,便发射磷光,这个跃迁过程(T1→S0)也是自旋禁阻的,其发光速率较慢,约为10-4-10s。
因此,这种跃迁所发射的光,在光照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外转移指激发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及能量转移,使荧光或磷光强度减弱甚至消失。
这一现象称为“熄灭”或“猝灭”。
荧光与磷光的根本区别:荧光是由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间跃迁产生的;而磷光是由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间跃迁产生的。
(二)激发光谱曲线和荧光、磷光光谱曲线荧光和磷光均为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可根据它们的激发光谱曲线来确定。
绘制激发光谱曲线时,固定测量波长为荧光(或磷光)最大发射波长,然后改变激发波长,根据所测得的荧光(磷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即可绘制激发光谱曲线。
???????????????应该指出,激发光谱曲线与其吸收曲线可能相同,但激发光谱曲线是荧光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吸收曲线则是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当然,在激发光谱曲线的最大波长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数目是最多的,这可说明所吸收的光能量也是最多的,自然能产生最强的荧光。
如果固定激发光波长为其最大激发波长,然后测定不同的波长时所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即可绘制荧光或磷光光谱曲线。
在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形式的无辐射跃迁,损失能量,所以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以磷光波长的移动最多,而且它的强度也相对较弱。
荧光发射光谱的普遍特性:(1)S t o k e s位移在溶液中,分子荧光的发射相对于吸收位移到较长的波长,称为S t o k es位移。
这是由于受激分子通过振动弛豫而失去转动能,也由于溶液中溶剂分子与受激分子的碰撞,也会有能量的损失。
因此,在激发和发射之间产生了能量损失。
(2)荧光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因为分子吸收了不同能量的光子可以由基态激发到几个不同的电子激发态,而具有几个吸收带。
由于较高激发态通过内转换及转动弛豫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几率较高,远大于由高能激发态直接发射光子的速度,故在荧光发射时,不论用哪一个波长的光辐射激发,电子都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返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层,所以荧光发射光谱与激发波长无关。
(3)镜像规则通常荧光发射光谱和它的吸收光谱呈镜像对称关系。
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由基态激发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各振动能层形成的。
其形状决定于第一电子激发态中各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
荧光光谱是激发分子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回到基态中各不同能层形成的。
所以荧光光谱的形状决定于基态中各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
基态中振动能层的分布和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是类似的。
因此荧光光谱的形状和吸收光谱的形状极为相似。
由基态最低振动能层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各个振动能层的吸收过程中,振动能层越高,两个能层之间的能量差越大,即激发所需的能量越高,所以吸收峰的波长越短。
反之,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降落到基态各个振动能层的荧光发射过程中,基态振动能层越高,两个能层之间的能量差越小,荧光峰的波长越长。
另外,也可以从位能曲线解释镜像规则。
由于光吸收在大约10-15的短时间内发生,原子核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即电子与核之间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
假如在吸收过程中,基态的零振动能层与激发态的第二振动能层之间的跃迁几率最大,那么,在荧光发射过程中,其相反跃迁的几率也应该最大。
也就是说,吸收和发射的能量都最大。
(三)荧光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辐射频率相适应的结构,才能吸收激发光;②吸收了与其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必须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
1. 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也叫荧光效率或量子效率,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通常用下式表示ϕ= 发射荧光分子数/激发分子总数或ϕ= 发射荧光量子数/吸收光量子数在产生荧光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辐射和无辐射跃迁过程,如荧光发射、内转移,系间窜跃和外转移等。
很明显,荧光的量子产率,将与上述每一个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
若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些关系,得到ϕ=k f/(k f+∑k i)中k f为荧光发射过程的速率常数,∑k i为其它有关过程的速率常数的总和。
凡是能使k f值升高而使其它k i值降低的因素,都可增强荧光。
实际上,对于高荧光分子,例如荧光素,其量子产率在某些情况下接近1,说明∑k I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k f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而∑ki则主要取决于化学环境,同时也与化学结构有关。
磷光的量子产率与此类似。
2. 荧光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跃迁类型实验证明,对于大多数荧光物质,首先经历π→π*或n(非键电子轨道)→π*激发,然后经过振动弛豫或其他无辐射跃迁,再发生π*→π或π*→n跃迁而得到荧光。
在这两种跃迁类型中,π*→π跃迁常能发出较强的荧光(较大的量子产率)。
这是由于π→π*跃迁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一般比n→π*大100-1000倍),其次,π→π*跃迁的寿命约为10-7—10-9s,比n→π*跃迁的寿命10-5—10-7s要短。
在各种跃迁过程的竞争中,它是有利于发射荧光的。
此外,在π*→π跃迁过程中,通过系间窜跃至三重态的速率常数也较小(S1→T!能级差较大),这也有利于荧光的发射,总之,π→π*跃迁是产生荧光的主要跃迁类型。
(2)共轭效应实验证明,容易实现π→π*激发的芳香族化合物容易发生荧光,能发生荧光的脂肪族和脂环族化合物极少(仅少数高度共轭体系化合物除外)。
此外,增加体系的共轭度,荧光效率一般也将增大。
例如,在多烯结构中,p h(C H=C H)3 p h和ph(C H=C H)p h在苯中的荧光效率分别为0.68和0.28。
2共轭效应使荧光增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大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激发态分子,从而有利于荧光的发生。
(3) 刚性平面结构实验发现,多数具有刚性平面结构的有机分子具有强烈的荧光。
因为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分子的振动,使分子与溶剂或其它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少,也就减少了碰撞去活的可能性。
(4)取代基效应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不同取代基对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有很大的影响。
给电子基团,如-O H、-OR、-C N、-N H2、-NR2等,使荧光增强。
因为产生了p-π共轭作用,增强了π电子共轭程度,使最低激发单重态与基态之间的跃迁几率增大。
吸电子基团,如-C OO H、-NO、-C=O、卤素等,会减弱甚至会猝灭荧光。
卤素取代基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荧光降低。
这可能是由所谓“重原子效应”使系间跨越速率增加所致。
在重原子中,能级之间的交叉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容易发生自旋轨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由单重态转化为三重态的速率。
取代基的空间障碍对荧光也有影响。
立体异构现象对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3. 金属螯合物的荧光除过渡元素的顺磁性原子会发生线状荧光光谱外,大多数无机盐类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只能发生无辐射跃迁,因而不产生荧光。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金属螯合物却能产生很强的荧光,并可用于痕量金属元素分析。
(1)螯合物中配位体的发光不少有机化合物虽然具有共轭双键,但由于不是刚性结构,分子处于非同一平面,因而不发生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