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729.24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四、口腔颌面颈部神经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三叉神经核、三叉神经节的位置。
2、掌握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和临床意义,麻醉的注意事项。
3、掌握面神经的管内段分支和管外段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腮腺的关系。
4、熟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在口腔颌面的分支分布及其临床意义5、熟悉迷走神经的走行。
6、熟悉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的组成成分。
7、了解内脏神经在口腔颌面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观察三叉神经起点和三叉神经节的位置。
2、观察眼神经和眶上裂、上颌神经和圆孔、下颌神经和卵圆孔。
3、观察下颌神经: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观察上颌神经:翼腭神经节、腭神经、前中后上牙槽神经、眶下神经。
4、观察面神经出颅部位,管内段主干、分支、走行观察面神经穿茎乳孔后在腮腺的走行及其分支5、观察下颌下神经节。
三、实验用品1、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2、模型及图谱: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
四、实验时间日期:课时:五、绘图(P146 图7-1)实验五、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腮腺咬肌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2、掌握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3、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
4、掌握舌、腭部的结构特点。
5、掌握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的解剖内容和临床意义。
6、掌握颌面部间隙的解剖范围、层次内容。
7、了解颌面部各间隙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1、观察腮腺位置、外形及腮腺筋膜。
2、观察面神经出腮腺时的位置。
3、观察咽旁间隙、咬肌间隙、颞间隙。
4、观察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
5、观察软腭、舌的剖面标本。
6、观察颈动脉三角境界和内容。
三、实验用品1、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2、标本及图谱。
四、实验时间日期:课时:五、绘图(P222 图11-15,P225图11-20)。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实验目的:-了解人类牙体结构及其相关生理功能;-观察和描述人类牙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材料:-双头手术刀;-牙科镊子;-放大镜;-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已经清洁干净,并摆放在实验台上。
2.观察牙齿外观:-选择一颗成人牙齿标本,并用手术刀将其牙釉质部分切除,暴露出牙本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外观,包括牙冠、牙根、牙尖等部分;-观察牙齿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观察牙齿切面:-选取一块已经切除牙釉质的牙齿标本,用手术刀将其切割成薄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切面,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组织结构;-观察牙齿各层组织结构的颜色、密度、形状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观察牙齿根部结构:-选择有根的牙齿标本,用牙科镊子将其稳固地夹住;-用手术刀小心地将牙根周围的软组织切除,暴露出牙根的结构;-观察牙根的形态特征,包括根尖、根尖孔、根面等部分,并记录下来。
5.观察牙齿髓腔内结构:-选择一些已经切割的牙齿标本,用放大镜观察其髓腔内的结构;-观察髓腔内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6.清理实验现场:-将使用过的刀具和镊子清洁干净,并放回原位;-将牙齿标本归位,清理实验台。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手术刀和镊子,避免划伤皮肤;-在观察牙齿的切面和根部结构时,要保持手稳,避免过度切割;-在记录过程中,注意准确描述牙齿的形态特征;-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并妥善保管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记录:牙齿外观观察:-牙齿颜色:______;-牙齿形状:______;-牙齿大小:______。
牙齿切面观察:-牙釉质的颜色:______;-牙釉质的厚度:______;-牙本质的颜色:______;-牙本质的密度:______。
牙齿根部观察:-根尖的形状:______;-根尖孔的大小:______;-根面的形状:______。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形态和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学科,实验室实习是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36学时。
四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张跃蓉,2007年。
Ⅱ正文实验一牙体测量和牙体形态雕刻方法的练习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类离体牙外形的观察和测量,使学生掌握各类牙的解剖特点,学会牙的测量方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一)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掌握离体牙的测量方法。
(三)测量各类离体牙。
三教学内容(一)学会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测量各类离体牙,掌握牙体解剖特点。
(三)记录测量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雕刻上颌中切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二)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
(二)雕刻刀的使用以及上颌中切牙的雕刻要领。
(三)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雕刻下颌第一磨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雕刻下颌第一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时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技能课程,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学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二部分,目的是通过实习建立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动手能力,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中切牙。
3.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上颌尖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尖牙。
3. 雕刻上颌尖牙。
实验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第一前磨牙。
3.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实验五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掌握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特点。
【教学内容】1.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模型、标本。
2.教师示教。
3.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六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实验七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八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头皮、顶骨的解剖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上下颌骨,颧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
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牙体牙【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 B CEDF G图2-1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 F G图2-2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2.1G,图2-2G)。
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
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供口腔医学专升本使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72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其中:面授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自学学时40学时。
教材使用皮昕主编的《口腔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牙体牙列的正常形态,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特点,以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的放矢。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实验一:牙体测量与雕刻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牙齿的形态与尺寸,掌握牙体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各牙位牙齿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特点,熟悉该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1、测量离体牙或石膏模型,将测得的数值写入实验报告。
2、雕刻刀的正确使用,分别雕刻各牙位牙齿。
实习二: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目的要求∶1、掌握上、下颌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临床有关的标志。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即关节窝和关节结节的形态和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特点及临床意义;面神经的走行及分布,与腮腺的关系;联系临床暴露面神经主干或周缘支的方法。
2、熟悉鼻骨,颧骨,腭骨,蝶骨,颞骨,舌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关节韧带的位置、起止、作用。
3、了解了解颞下颌关节盘的组织结构。
实验内容∶1、观看本章节多媒体课件、VCD及图库。
2、实验带教老师讲解本次实验要点。
3、在实验带教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教学标本。
实习三: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目的要求∶1、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特点及临床意义;面神经的走行及分布,与腮腺的关系;联系临床暴露面神经主干或周缘支的方法。
2、熟悉颌面部表面解标志。
3、了解面部比例关系、美容角。
实验内容∶1、观看本章节多媒体课件、VCD及图库。
2、实验带教老师讲解本次实验要点。
3、在实验带教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教学标本。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课程代码:
一.实验总学时:36
必修实验个数:7 选修实验个数: 2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基本要求
作为口腔医学工作者,从事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工作,不光要掌握各类牙体的解剖形态,还必须能够熟炼进行牙体的雕刻与塑形。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地理解并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特点,熟悉口腔专业基本修复材料的性能和用法,从而为以后修复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与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设备配置
各颗牙体标本、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标本、
五.实验指导书
六.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注: 1.“实验总学时”: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填写;
2.“实验仪器设备配置”:指本课程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3.“实验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4. “实验类型”:指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三种类型实验;
5. “实验类别”:指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
6. “实验要求”:分别为:必修、选修;。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了解口腔结构和功能,掌握口腔各部分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加深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口腔解剖模型•解剖工具(如解剖剪、解剖刀等)•实验记录表2. 实验方法1.观察口腔解剖模型,了解其结构。
2.使用解剖工具逐步解剖模型,并记录解剖过程中观察到的口腔结构。
3.针对口腔结构,讨论其生理功能,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三、实验结果1. 口腔结构通过解剖口腔模型,我们观察到以下口腔结构:•唇:口腔的前缘,具有保护和感受刺激的作用。
•牙齿:位于口腔腔腔内,用于咀嚼和切割食物。
•舌:位于口腔底部,具有推动和搅动食物的作用。
•口腔黏膜:口腔内壁的覆盖层,具有保护口腔组织和分泌唾液的作用。
•唾液腺:分布在口腔周围的器官,产生唾液以帮助消化食物。
•扁桃体:位于口腔后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
2. 口腔生理功能•唇:可以感受到温度、压力和触觉,还具有言语表达和吹气等功能。
•牙齿:通过咀嚼和切割食物,使其变得更易消化。
•舌:通过舌面和舌尖的运动,推动食物向下咽喉。
在发音和言语过程中,舌头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腔黏膜:起到保护口腔组织不受外界刺激和感染的作用。
同时,口腔黏膜还能分泌唾液,保持口腔湿润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水分和酶,能够软化食物、帮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扁桃体:参与机体免疫功能,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口腔和咽喉。
四、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我们对口腔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作为人体的入口之一,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摄取食物、咀嚼、发音和言语等。
另外,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存在可以帮助保持口腔的湿润和防止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对口腔组织的伤害。
此外,还了解到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口腔健康也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保养。
定期刷牙、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等都是口腔健康的基本保护措施。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学习其他口腔基础课程及口腔临床课程必要的基础。
实习过程中对各种牙体、颌面部骨、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系统、腺体及面部分层解剖的模型标本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确认,掌握其特征性结构并进行比较;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实习课主要采用标本观察、牙体雕刻、尸体标本解剖、绘制解剖图等方法,学生亲自动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及绘画能力。
熟练掌握雕刻及解剖技巧,从而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
实习过程中,注意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形态描述与真实组织器官有机结合,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开出要求学时分配1 应用石膏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验证性必做82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验证性必做 43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尖牙验证性必做 44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下颌磨牙验证性必做85 滴塑1倍中切牙、前磨牙、磨牙验证性必做 46 咀嚼效率测定综合性必做 47 颌面部骨标本观察演示性必做 48 面部神经、血管、肌肉观察演示性必做 49 解剖面部浅层、腮腺及面神经验证性必做 410 解剖面侧深区及颌面部诸间隙验证性必做 411 解剖口腔内结构、颌下三角区及颞下颌关节验证性必做 412 解剖颈部诸结构验证性必做 413 透明髓腔标本制备综合性选做 414 牙合型观察分析综合性选做 4学时总计56/64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应用石膏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1、教学内容(1)复习切牙组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
(2)观看老师的雕牙示教和讲解。
(3)按老师所讲和实习指导用石膏块进行上颌中切牙雕牙。
(4)交出所雕之石膏牙以便老师作评分依据。
2、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切牙的主要区别,画图的基本技巧。
(2)熟悉雕牙器械的使用,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3)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
⼝腔解剖⽣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腔解剖⽣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填空:1.⼝腔颅⾯颈2.进化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体整体性第⼆章⽛体解剖⽣理学⼀、填空:1.双⽛列乳⽛列恒⽛列20 322.乳切⽛乳尖⽛乳磨⽛切⽛尖⽛前磨⽛磨⽛3. 3 Ⅳ6 Ⅴ4.左右两眼之间⿐尖左右两中切⽛5.近唇线⾓6.远⾆线⾓7.颊⽛合线⾓8.远颊⽛合点⾓9.近⾆⽛合点⾓10.发⽣钙化萌出⼆、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体个轴⾯上最突出的部分。
2.为经过⽛冠与⽛根中⼼的⼀条假想直线。
3.⽛冠上两⾯相交处成⼀线,所成的⾓称线⾓。
4.⽛冠上三⾯相交处成⼀点,所成的⾓称为点⾓。
5.⽛冠上细长形的⽛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6.⽛冠唇、颊⾯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釉质隆起。
7.为⽛合⾯⽛尖两斜⾯汇合成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8.为轴⾯上从⽛尖顶伸向⽛颈的纵形隆起。
9.⽛发育的钙化中⼼。
10.为⽛⽣长发育时,两⽣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有规则的浅沟。
11.为⽛体显露于⼝腔的部分。
12.为⽛体在⼝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根与⽛冠以颈缘为界。
13.相邻两⽛邻⾯接触区为圆突⾯,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14.⽛胚破龈⽽出的现象。
15.从⽛冠出龈⾄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四、简答题:(⼀)答:如下表:(⼆)答:⽛唇⾯及后⽛颊⾯的突度均在颈1/3,后⽛⾆⾯突度则在中1/3。
咀嚼⾷物时,⽛冠的正常突度可使部分咀嚼过的⾷物擦过⽛龈的表⾯,起按摩作⽤,促进⾎液循环,有利于⽛龈的健康;若⽛冠突度过⼩或平直,⾷物可直接撞击⽛龈,使⽛龈产⽣创伤性⽛龈萎缩;若⽛冠突度过⼤,⾷物经过该处则不能触及⽛龈,长期可造成⽛龈废⽤性萎缩,影响⽛龈组织的健康。
⽛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
(三)答:⽛髓腔的形态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
乳⽛的髓腔相对较恒⽛者⼤,青少年恒⽛的髓腔⼜⽐⽼年者⼤,其髓室⼤,髓⾓⾼,根尖孔也⼤。
随着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本质沉积,使髓腔的体积逐渐减⼩,髓⾓变低,根管变细,根尖孔窄⼩,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塞。
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和()。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包括()和()。
()共有20个,()共有32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和()三类;恒牙分为()、()、()和()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4.中线为通过()、()和()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白色半透明状C、覆盖牙冠表面D、覆盖牙根表面E、以上说法都不对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C、白色透明D、围成牙髓腔E、是牙体的主质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A、1:2B、1:1C、2:1D、3:1E、1:37.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牙骨质B、牙本质C、牙釉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磨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牙尖B、舌面隆突C、切缘结节D、嵴E、畸形中央尖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冠牙合颈高度、颊舌厚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舌面与颊面大小约相等D、发育沟有“H、Y、U”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D、颊尖偏远中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牙冠为标志: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合面上可看到四个牙尖B牙合面上可看到五个牙尖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嵴B、舌面有舌轴嵴C、牙尖偏远中D、牙尖偏近中E、牙根为扁根18.寻找颏孔时常以()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下颌尖牙D、下颌前磨牙E、下颌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20.不能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上颌尖牙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22.六岁左右萌出的恒牙有: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大者B、牙合面有两个牙尖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 D、有颊轴嵴和舌轴嵴E、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发育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A、颊面B、舌面C、切缘D、邻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B、牙冠形态不规则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凸度过大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B、牙冠凸度过大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包括:A、窝B、沟C、裂D、点隙E、发育沟30.关于上颌中切牙唇面形态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C、切1/3有两条发育沟D、可见切缘结节E、以上描述都不对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是: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以上说法都不对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是:A、切缘平直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C、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牙合面可见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它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 C 、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A、发育沟B、裂C、副沟D、点隙E、窝39.从外部观察,牙体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A、牙冠B、牙根C、牙颈D、根尖孔E、副孔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A、发育沟B、副沟C、裂D、窝E、点隙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2.牙合面上发育沟呈X形分布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3.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4.乳牙的特点是:A、牙冠短而宽B、体积小C、色白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E、乳前牙冠宽窄根45.牙尖偏向远中的是: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6.三个颊尖等大的是: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7.根管系统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根尖分叉及副根管48.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中根49.关于根管侧支正确的说法是: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D、通向牙周膜E、根中1/3较多50.根尖分歧多见于: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1.副根管多见于: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2.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3.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5.根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型D、三管型E、四管型56.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57.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A、1:1B、1:2C、1:3D、2:1E、3:158.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59.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87%60.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嵴6.颈嵴7.三角嵴8.轴嵴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楔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教案前言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后继的口腔医学技术相关课程以及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作为口腔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同时口腔医学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一门学科,通过本实验课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后续的操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各地医学院都还处于摸索实践过程,其形式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固定模式。
本大纲是参考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安排,结合我们修复工艺科生产实践经验,根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写,适用于口腔医学技术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教学。
课程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对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操作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安排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教学的后期阶段,总学时144学时,分上下两学期完成。
评价方式:实验报告,过程评分,实验作品评分。
参考书目:1、《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七版皮昕主编2、《口腔解剖生理学》王惠芸著3、《口腔解剖生理学彩色图谱》皮昕主编4、《口腔头颈部临床解剖学图谱与生理学图解》5、《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学时数分配表(共144学时)第一学期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牙体观察与测量 4 实验二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三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四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五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六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七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八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九倍比放大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倍比放大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一倍比放大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实验十二倍比放大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三绘制牙列排列轴向图 4 实验十四绘制前牙及后牙覆合覆盖关系图 4 实验十五绘制SPEE曲线和WILSON曲线 4恒牙髓腔及乳牙牙体形态标本观察颞实验十六4下颌关节局部解剖标本观察实验十七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咀嚼效率测定 4考试 4第一学期合计72第二学期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等比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二等比雕刻下颌中切牙 4 实验三等比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四等比雕刻下颌尖牙 4 实验五等比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六等比雕刻下颌前磨牙 4 实验七等比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八等比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 实验九等比雕刻全牙列 4 实验十等比雕刻全牙列 4 实验十一等比雕刻全牙列 4实验十二上颌第一前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三上颌第一前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四上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五上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六下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七下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考试 4第二学期合计72总合计144实验一牙体外形识别和观测(4学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2.掌握牙体测量的主要项目和方法二、实验内容:牙体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本科)实验一雕刻的基本手法及器械的使用[目的要求]熟悉常用的雕刻工具,掌握雕刻的手法,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1.雕刻器械的认识2.雕刻器械的使用。
[试验器械]石膏块75mm*40mm*30mm 直尺雕刀石膏勺垫板石膏切刀[实验方法]1、雕刻器械的认识认识雕刀、蜡勺、石膏切刀的名称、作用及使用范围。
2.握刀的基本方法(1)掌拇指握式: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食指的第二、三指间关节处。
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石膏块,同时用左手握着石膏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石膏块作为支点。
此种方法多用于修牙冠各面。
(2)握笔式:最常用的一种雕刻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称为握笔式。
用拇指、食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
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以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
(3)切割式:食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
此种握刀方法多在切石膏或石膏时使用。
3、根据以上雕刻的手法,利用所发石膏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试验器械]石膏块75mm*40mm*30mm 游标卡尺雕刀垫板[实验方法]石膏块雕刻了解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
(单位:mm)上颌中切牙冠长冠宽冠厚颈厚根长颈宽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数值10.5 8.5 7.0 6.0 13.0 7.0 3.5 2.5画出唇面外形线。
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参考唇面的外形,画出上颌中切牙外形线。
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画出近中面外形线从石膏块最顶端开始画出冠长,根长,按照邻面的形态结构用圆滑的曲线画出邻面的外形线。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计划书目录实验一:额顶枕区————————————————————————3 实验二:面部浅层————————————————————————4实验三:开颅取脑————————————————————————5实验四:眶部解剖————————————————————————6实验五:面部深区(一)————————————————————8实验六:面部深区(二)————————————————————10实验七:下颌下区深区—————————————————————12注:颞区的解剖放入面部深区(一)实验一额顶枕区【实验目的】1、观察头皮的分层,2、掌握头皮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及走行。
找到眶上血管和神经,滑车上神经及血管。
3、了解帽状腱膜的结构特点。
【实验安排】主刀:吕玮瑾张灵俊记录:袁乐萍翻阅:陈敏后勤:张家俊【实验步骤】1、清理头发,剥开皮肤:清理头皮表面的头发,沿眉间与枕外隆凸之间的连线纵形切开颅顶部皮肤,再沿两侧最高点连线做一横切口,翻起颅顶皮肤。
(注意:颅顶部皮肤厚而且致密,且纤维束与皮下组织紧密相连。
)2、观察浅筋膜和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皮肤剥离后,暴露出皮下筋膜。
颅顶的皮下组织内血管神经丰富:(1)在眶上缘上方可找到眶上动脉和眶上神经;(2)在其稍内侧寻认滑车上动脉和滑车上神经;(3)在耳廓前上方可找到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4)在枕外隆凸旁2cm处可找到枕动脉和来自第二颈神经的后支即枕大神经;(5)在耳廓后方可找到耳后动脉和枕小神经。
3、翻剥帽状腱膜,观察腱膜下结缔组织:在颅顶部作十字切口,将皮下组织向外侧翻起(注意皮下组织中有结缔组织纤维束,它将皮肤和帽状腱膜连在一起),切开帽状腱膜,向外侧翻起,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叫腱膜下结缔组织又叫腱膜下间隙。
它与颅骨外骨膜疏松结合,因而帽状腱膜与颅骨外骨膜容易分离,用刀柄插入腱膜下间隙进行探查,向四周拨动,以证实确实有一潜在的间隙。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颌面部骨及颞下颌关节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上、下颌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2、掌握颅底骨的结构特点,有关骨孔、骨裂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3、掌握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组成及结构特点4、熟悉颚骨、颧骨、蝶骨、颞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5、熟悉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特点及比邻关系6、了解相关颅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二、实验内容(见教材375页)三、实验用品(见教材375页)四、实验时间日期:课时:五、绘图(P94 图4-3,P100图4-9)实验二、口颌面颈部肌及唾液腺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面部主要表情肌的位置、分布特点2、掌握咀嚼肌的位置、分布特点及其附着部位和临床意义3、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4、熟悉面部表情肌的解剖特点、活动及临床意义5、熟悉舌骨上肌群的组成、活动及临床意义6、了解面部主要表情肌的附着部位和活动形式7、了解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二、实验内容1、解剖面部浅层结构,观察部分表情肌的附着部位及方向2、观察面部主要表情肌的位置及附着特点3、观察咀嚼肌的位置、附着特点及肌纤维方向4、解剖腮腺,观察腮腺的位置及外形5、观察腮腺的解剖层次6、观察腮腺筋膜及腮腺鞘的解剖结构特点7、观察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及外形三、实验用品1、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一套2、标本及图谱(1)面部表情肌(2)面部咀嚼肌(3)腮腺及腮腺导管四、实验时间日期:课时:五、绘图(P132 图6-14,P200图10-1)实验三、面颈部血管及淋巴结和淋巴管一、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颈动脉三角区的境界和组织结构特点2、掌握颈总动脉的走行及分支特点3、掌握口腔颈外动脉结扎有关的解剖内容4、掌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及其走行特点5、掌握面部浅层动脉及静脉的走行,了解其分布范围6、掌握翼静脉丛,上颌动脉、静脉的走行及临床意义7、掌握面部动、静脉的吻合形式8、熟悉颈部清扫淋巴的有关解剖内容9、了解下颌后静脉的相关解剖内容10、了解静脉角以及淋巴注入二、实验内容1、观察颈总动脉的起点2、观察颈动脉三角区的解剖内容和颈动脉鞘的解剖特点3、观察颈外动脉的面颈部主要分支4、观察舌骨舌肌及面动脉的走行、分支分段5、观察面部面动脉、面静脉的走行及分支属支6、观察上颌动脉、静脉的走行及分支属支和脑膜中动脉的走行7、观察下牙槽动脉及其相关神经的关系8、观察翼静脉丛与上牙槽神经麻醉的解剖关系9、观察胸导管及静脉角的关系10、观察腮腺旁、耳旁、颈部的浅淋巴三、实验用品1、整尸开胸腔标本一具2、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3、面颈部血管及淋巴的标本和挂图四、实验时间日期:课时:五、绘图(P175 图8-4,P184图8-7)。
专科口腔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口腔解剖是口腔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口腔结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口腔的组成、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
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解剖人类口腔模型,直观地了解口腔解剖结构。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主要包括:1. 口腔解剖模型2. 解剖仪器:解剖刀、镊子、剪刀等3. 长手套、实验服、口罩等防护用品三、实验步骤1. 穿戴好防护用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干净。
确保操作台上摆放整齐,并擦拭干净解剖模型。
2. 仔细观察口腔模型,了解其结构。
通常包括牙齿、舌头、颌骨、腭等部分。
对于不了解的结构,可以参考教材或资料进行学习。
3. 使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割口腔模型,观察切面结构并记录下来。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手部,避免刀刃误伤。
4. 通过观察模型内部结构,辨别牙齿的类型和位置,了解牙齿与颌骨的关系,并学习牙齿的解剖结构,如牙髓腔、牙齿根等。
5. 进一步解剖其他结构,如舌头、颌骨等。
观察舌头上的味蕾分布,了解舌头表面的解剖结构。
同时,观察颌骨的构造,了解颌骨与牙齿的联系。
6.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观察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 口腔模型中的牙齿数量和类型符合人类常见的牙齿结构,包括门牙、磨牙和尖牙等。
2. 牙齿与颌骨相连,通过根支撑在颌骨上。
牙齿根部有牙髓腔,其中包含着神经和血管,起到养分和感知作用。
3. 舌头表面有味蕾分布,味蕾可以感知不同的味道,为人的味觉提供支持。
4. 颌骨由上颌骨和下颌骨组成,上颌骨与鼻腔相连,下颌骨可活动,能够进行咀嚼和说话等活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类口腔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实验过程中的讨论也帮助加深了对口腔解剖的理解。
五、实验心得本次口腔解剖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口腔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模型,我可以清晰地看到牙齿、舌头以及颌骨等组织之间的结构联系。
通过实际操作解剖刀进行切割,进一步加深了对口腔内部结构的理解。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牙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室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基本原理:形态为主,和生理功能相联系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
牙体解剖学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形、髓腔及合型的观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的常见检查方法。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实验方式包括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
实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程,复习所学理论,实验中按照操作步骤,独立思考,进行操作。
四、实验报告牙体形态绘图五、考核与考试考核包括:上颌中切牙雕刻,下颌第一磨牙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堆塑,上颌第一磨牙堆塑考试包括:30颗离体牙辨别六、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每次实验可同时开20组,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组实验1组一套:游标卡尺、双头雕刀、小雕刀、棒状器、锥状器、柳叶蜡刀、蜡刀、酒精灯、天平。
(以上现各有20套)。
雕刻牙模型三套。
七、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A综合性 B创新性 C验证演示性 D设计性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标志熟悉:游标尺的使用方法,牙体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离体牙教学重点: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1、如何区分上下颌颌左右侧的前磨牙2、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实验课考核:课堂上完成各类离体牙的观察与测量,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熟悉:雕牙的方法与步骤实验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教学重点: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教学方法:讲课、示教、实习。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
【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
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
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
2.测量牙体牙
【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
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 B C
E
D
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