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案新人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19 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能力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教学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
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生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作事理说明文;联类引申,转化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
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
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
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劫掠....藩篱衡山有树林的地方聚合起来。
始料不及:当初没有估计到这种结局。
料,预料,估计。
.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是按照提出问题、,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花”、互花米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
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B.本文共有四次写“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C.作者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外貌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天地。
D.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我小心..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翼翼C.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泄.气(xiè) 要塞.(sài)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B.轨.迹(guǐ) 咆.哮(páo) 溃.堤(kuì) 悄.然不惊(qiāo)C.刹.那(chà) 娴.熟(xián) 澎湃.(bài) 屏.息敛声(bǐng)D.镌.刻(juān) 遗嘱.(zhǔ) 颁.发(bān) 一丝不苟.(gǒu)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其.真无马邪B.舜发于畎亩之.中与民由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舜发于.畎亩之中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哭拉朽..。
生物侵略者教育意图1.堆集词语,把握“抢掠、休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了解“劫数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常识,了解生物侵略者的有关状况。
3.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备认识。
教育重难点1.堆集词语,把握“抢掠、休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了解“劫数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常识,了解生物侵略者的有关状况。
课时:1课时教育内容与进程情形激趣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导,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孤立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敏捷延伸。
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漆漆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想念树上。
树木由于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由于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干枯,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漠,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孤立岛,或许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损坏力呢?让咱们走进梅涛的《生物侵略者》去寻觅答案。
探求生趣榜首步,泛读课文。
辅导学生阅览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阐明文的写作的方针,用横线标出文章的阐明点,用序号标出含义段,用波涛线标出阐明方针的特色,批注自己的阅览了解,列出不明白之处。
在阅览进程中校对读音,堆集词语:抢掠休息藩篱归咎一、全体感知㈠区分阶段,归纳粗心榜首部分(1段):什么是生物侵略者第二部分(2-4段):生物侵略者的损害第三部分(5段):构成生物侵略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第四部分(6-7段)对待生物侵略者的情绪第五部分(8段):各国对生物侵略者采纳的方法采纳方法:(8段)㈡部分探求1.本文首要选用了怎样的阐明次序?清晰:逻辑次序。
文章从解说“生物侵略者”这个概念下手,接着摆呈现象,介绍了“生物侵略者”给人类带来的损害、对生态环境的损坏作用,再探求原因,终究评论对策。
根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打开的。
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案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学习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学法指导】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筛选信息。
一篇科技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学知识信息等显性信息,需要抓住关键性语句;也有写作技巧等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案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数:1课时助学资料:(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梅涛,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获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学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研究 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博士1、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学会筛选信息。
2、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
3、要掌握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科普说明文通常采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向读者介绍。
教案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劫掠()栖息()藩篱()归咎()斑斓()厄运() 2、解释下列词语在劫难逃:束手无策:无动于衷:五彩斑斓:物竞天择:二、课堂学习·研讨1、导入。
2、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3、整体感知。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的重视。
*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段)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二部分(第至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
第三部分(第至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和。
第四部分(第至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
第五部分(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生物入侵者》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观点。
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内容,区分事实和观点。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观点。
三、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2.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生物入侵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生物入侵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
2. 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阅读课文《生物入侵者》,并让他们单独完成阅读理解题。
鼓励学生标记或圈出重要信息。
2.分组讨论答案并互相解释答案选择的依据。
3.教师展示正确答案,并简要解释每个问题的答案选择。
3. 文章分析(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题和观点。
提问学生: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个观点?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文章的大意,并解释举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
4. 口语训练(15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几个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关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入侵问题的话题。
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出现的语言和句型。
2.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5. 写作训练(20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代生物入侵问题,例如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本课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关注生物入侵问题,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五、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并保护本地生态的短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150字。
六、板书设计以下为板书的设计: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分组讨论2. 文章分析:主题和观点3. 口语训练:小组讨论4. 写作训练:写一篇短文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通过分组活动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
19 生物入侵者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应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正确认识生物入侵现象,提高自然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讲解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落实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1、注意读音、字形:失衡shī héng藩篱fān lí监控jiān kòng归咎guī jiù在劫难逃zàijiénántáo五彩斑斓wǔ cǎi bān lán啸聚山林xiào jù shān lín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物竞天择wù jìng tiān zé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2、释义:(1)藩篱: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
(2)归咎:归罪。
(3)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一点办法也没有。
(4)物竞天择: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5)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三、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1、文章脉络)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四(6-7)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3)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语文第19课《生物入侵者》(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语文第19课《生物入侵者》(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共含5篇),欢迎阅读! 篇1:八年级语文上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文本研读】细读《生物入侵者》,掘其文本特质以下:一,词语如“移民”“生物入侵者”“天堂”若干,披引号于身,齐聚一文,构成“华丽阵容”。
“服饰"标明,这些词语在句段中并非用其本义,表其本身,而是用其比喻义,身份是客(喻)体,是把别的事物比作了它们。
这种带引号标识的打比方,除了兼有“生动形象”的说明效果外,更凸显表达的趣味性,简言之:有趣。
二,几个中心自然段,每每用核心句陈述说明要点后,立即举上例子给予支撑,一例二例三例,不一而足,让人信服十分半点无疑义。
全文运用举例子十多处,其效果亦可简言之:有力。
三,本文虽为说明,但推出成语方阵,组成一道语言典雅的风景线。
且看异国他乡安家落户为所欲为物竞天择……在语文课上赏玩美的语言风景是干自己的本分。
语文课姓语,说明文概莫能外。
四,生物入侵系大话题,科学原理(知识)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普及紧迫性。
课文全举外国例,说外国情,不涉中国一言,不免有隔岸现火或远水不解近渴之疏离。
有此缺口亦妙,我来补之,补之以本国我土入侵状貌,将课文内容简缩例子化,与鲜近新材料相并有机整合,由远而近,由人而我,激发虞思,培养科学精神,涵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一、导入——咄咄怪事(PPT展示)老师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老人到一家诊所就诊,讲了一件咄咄怪事,他在自家鱼塘捧水洗手,冷不防从鱼塘里跳起一条鱼咬到他的中指,并且死死咬住不放,他吓坏了,把鱼弄死,死鱼才松了口,就立马来诊所诊治。
医生听了十分惊奇,一边给老人治伤一边问老人,这条鱼颜色鲜艳,非常好看,是不是?老人说是;你最近在鱼塘除了看到这种鱼,你养的其它鱼种很少看到了是不是,老人说是;这种鱼过去养在鱼缸里的,是老外鱼对不对,老人很惊奇说你怎么知道的,这是我儿子旅游时从国外带回来的,先是养在鱼缸里,我看它好看,想养在鱼塘里让它繁殖赚钱。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培养观察能力并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焦点访谈法、讨论法、追问法、引导法和图片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入侵者”,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学情分析
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
希望学习《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图片(出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破坏现象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它们是什么?(生物入侵者)板书课题。
引入课文。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的同学一定有不少的问题吧?谁能说说你想了解有关“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提问。
老师把问题进行归纳。
可能有这些问题:(展示焦点问题)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那些危害?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4.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5.人们将取那些对策?(展示焦点问题)
二、初步感知
我们就带着这些焦点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焦点访谈。
分组(每6人一组,共八组。
每组一个小记者)每小组选一个小记者进行采访,然后做汇报。
(过程略)
三、深入探究
通过我们的焦点访谈,我们对“生物入侵者”已有初步的了解。
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并走进课文,深入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8.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9.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10.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八人,并在每组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专门记录本组回答问题的数量及回答问题的人数)及抢答时摇铃铛的人(铃铛充当抢答器)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以抢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四、展示结果:
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抢答很激烈。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生物入侵者有那些危害?
①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4.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5.人们将取那些对策?
①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②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说明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
前七个问题很简单,学生们能既快又准的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基本不用老师过多的去说。
难点在第8题和第9题上,还需老师的一些点拨。
教师点拨8: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徙,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
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教师点拨9: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
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拓展延伸10:
学习了这课以后,我们身边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对“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见解?(学生带着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
小结
回顾全文,作者先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说明对象)再摆现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接着探究原因,最后写人们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我们称它为逻辑顺序。
在这过程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