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4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规范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下是各种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
1. 胃溃疡
- 诊断: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治疗:选用适当的抗酸药物、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
2. 胃癌
- 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和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癌症分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3. 胆囊炎
- 诊断: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炎症程度和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等。
4. 肝炎
- 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惯。
5. 胰腺炎
- 诊断: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治疗: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帮助。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遵循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指南。
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
一、引言
消化内科疾病是指涉及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胃、肠道和消
化器官等。这些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了全球各地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为了提高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诊
疗指南与标准,以规范临床实践和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本文
旨在介绍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二、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
1. 胃癌诊疗指南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国际上的胃癌诊疗指南包含了早期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和化
疗等方面的指导。根据这些指南,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肝炎诊疗指南
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国际诊疗指南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炎,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提
供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这些指南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3. 胰腺炎诊疗指南
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内科疾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腹痛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胰腺炎的国际诊疗指南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三、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标准
1. 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标准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标准,包括早期诊断、止血与维持循环的策略以及后续的康复护理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 腹泻疾病的诊疗标准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对于消化内科医生来说,熟悉并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及操作规范,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介绍其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
一、胃部疾病
1. 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破坏形成的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诊治流程如下:
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腹部触诊等体格检查;
2) 确诊与鉴别诊断:通过胃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
3)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等;
4) 随访与复查:定期随访患者病情,同时进行复查胃镜、HP试验等,评估治疗效果。
2. 胃食管反流病(GERD)
GERD是胃酸返流引起食管粘膜损伤的疾病,常见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感、反酸等。诊治流程如下: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程度、频率等;
2) 确诊:通过症状评估、内镜检查等明确GERD的诊断,并排除
其他原因;
3) 非药物治疗:建议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饮食摄入、避免
饱餐等;
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酸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5) 外科干预:对于未能得到药物治疗效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干预;
6)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必要的复查。
二、肝胆系统疾病
1. 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乙肝、丙肝等不同类型。诊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
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1日内完成。
2.ESR ,ECG。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
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②制酸剂:如氧化镁0.2-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0.2g,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 及睡前口服。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消化神经中心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临床表现】
1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类:①慢性隐性出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仅粪便潜血阳性;②慢性显性出血:肉眼能观察到呕血,解柏油样便,临床上无循环障碍;③急性大出血:有呕血,鲜红或暗红色,便血伴循环障碍和重度贫血,可伴低血压或休克症状,需紧急处理。
2 .出血量的估计:出血量50ml即可出现黑便,出血量达200ml 时,可出现柏油样便,出血量达250ml 以上时,出现呕血,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机体可以代偿,无临床症状。出血量超过500ml,可出现症状,中等量失血(占全身血容量15%左右)约700ml 时,可引起头晕、无力、站立性晕厥、口渴、四肢冷、血压偏低、贫血。大
量出血约1000 -1500ml ,即可产生休克,患者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速弱、呼吸困难,如不积极救治可导致死亡。
【诊断要点】
1.确定上消化道出血前,必须排除口腔、牙酿、鼻咽部等部位出血,注意局部检查,有无出血痕迹和损伤;排除咯血,大量咯血时,可吞咽入消化道,引起呕血或黑便。上腹痛加上呕血或解柏油样便的病史,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近期服用非街体类抗炎药或饮酒,揭示出血性胃炎的可能性,先有剧烈呕吐后再呕血,要考虑贲门粘膜撕裂症。下腹疼痛,排便习惯改变伴血便,提示结肠癌的可能。老年吸烟者突然发生急性腹痛并出血,提示结肠缺血性肠炎。体格检查可对诊断提供帮助。慢性病容、蜘蛛痣、脾大,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示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11)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 (16)
第四章溃疡性结肠炎 (20)
第五章急性胰腺炎 (23)
第六章肝硬化 (35)
第七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8)
第八章原发性肝癌 (41)
第九章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43)
第十章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47)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一10%[2-3]。
二、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胸骨后炙烤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减缓,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相识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辨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艰巨,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医治原则】
1.一般医治:包括床头垫高15cm,削减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制止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16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23
第四章溃疡性结肠炎29
第五章急性胰腺炎33
第六章肝硬化49
第七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4
第八章原发性肝癌58
第九章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61
第十章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67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爸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
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nonvarieeal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2-3]。
二、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xxxx人民医院临床诊疗规范(消化内科专业)
2015年10月
目录
一、消化道出血 (2)
二、胃食管反流病 (6)
三、急性胃炎 (7)
四、慢性胃炎 (9)
五、消化性溃疡 (10)
六、功能性消化不良 (12)
七、溃疡性结肠炎 (14)
八、急性胰腺炎 (16)
九、肝硬化 (19)
十、肝硬化腹水 (22)
十一、原发性肝癌 (24)
十二、酒精性肝病 (26)
一、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临床表现】
1、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类:①慢性隐性出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仅粪便潜血阳性;②慢性显性出血:肉眼能观察到呕血,解柏油样便,临床上无循环障碍;③急性大出血:有呕血,鲜红或暗红色,便血伴循环障碍和重度贫血,可伴低血压或休克症状,需紧急处理。
2、出血量的估计:出血量达60-100ml 时,可出现柏油样黑便,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机体可以代偿,无临床症状。出血量超过500ml,可出现症状,中等量失血(占全身血容量15%左右)约700ml 时,可引起头晕、无力、站立性晕厥、口渴、四肢冷、血压偏低、贫血。大量出血(达全身血容量的3%-5%)约1500 -2500ml ,即可产生休克,患者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速弱、呼吸困难,如不积极救治可导致死亡。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目录
1
6
3
9
3
9
4
8
1
7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
同时又可以进行某
些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一10%2-3;
二、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 诊断可确立;
3.应避免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是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任务的临床科室。为了规范消化内科的诊疗行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制定了
一系列的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一、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
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程、症状、治疗经过等,包括
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和消化系统的体格检查,如腹部检查、胃镜检查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2.免疫学检查: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
3.病原学检查:如血、尿、粪便常规检查,病原体抗体检测等。
4.内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胃排空检查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内镜超声等。
2.放射学检查:如X线检查、CT、MRI等。
四、特殊诊断方法:
1.活体组织检查:如胃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肝活体检查等。
2.纳米探针技术:用于胃肠肿瘤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导航。
五、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抗酸药、止泻药等。
2.内镜治疗:如内镜下止血、肿瘤切除、异物取出等。
3.手术治疗:如胃、肠道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
4.介入治疗:如肝、胰腺穿刺、造影等。
六、并发症处理: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需要及时处理,可采取内镜止血、手术修复等方法。
七、患者随访和健康教育:
1.患者随访: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等健康教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11)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 (16)
第四章溃疡性结肠炎 (20)
第五章急性胰腺炎 (23)
第六章肝硬化 (35)
第七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8)
第八章原发性肝癌 (41)
第九章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43)
第十章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47)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一10%[2-3]。
二、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
一、概述
消化内科是内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诊治流程复杂,操作规范是确保诊疗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将就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1. 病史采集
对于初诊患者,首先要仔细询问患者主诉,包括症状的起病时间、持续时间、频率、性质等。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药物过敏史等也要有所了解。
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一般状况、皮肤黏膜、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应当重点观察腹部压痛点、肝脾大小、包膜反射等指标。
三、实验室检查
1. 常规实验室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特殊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血清学检查、消化道内分泌激素、
免疫学检查等特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四、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血流情况等,对肝胆胰脾等脏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2. X线造影
X线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消化道的解剖结构、管腔情况、功能状态等,可用于诊断食管、胃、小肠、结肠等疾病。
3. CT、MRI检查
CT、MRI检查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影像学资料,对于复杂的消化
内科疾病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五、内镜检查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11)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 (16)
第四章溃疡性结肠炎 (20)
第五章急性胰腺炎 (23)
第六章肝硬化 (35)
第七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8)
第八章原发性肝癌 (41)
第九章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43)
第十章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47)
第一章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一10%[2-3]。
二、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
第二章胃炎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
第四章肝硬化
第五章肝性脑病
第六章急性胆囊炎
第七章溃疡性结肠炎
第八章急性胰腺炎
第九章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二章电子结肠镜检查
第三章腹腔穿刺术
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
【诊断要点】
一、症状与体征
1.反流症状为主: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加重,平卧或躯体前
屈时易出现。
2.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烧感或疼痛。
3.咽下疼痛或不畅:早期为间歇性,后期或病变重时为持续性。
4.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咳嗽、咽部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偶见夜间呛咳、吸入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
二、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2.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呈炎症改变。
3.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行食管滴酸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
三、鉴别诊断
1.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者应与消化性溃疡、胆囊疾病相鉴别。
2.以胸痛为主者应与心源性疼痛相鉴别。
3.有吞咽困难者应与食管癌和贲门失弛缓症相鉴别。
【治疗原则】
一、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二、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包括抬高床头15—20cm,降低腹压,避免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饮食,戒烟、酒。
2.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多潘利酮每次10mg,每日3次或莫沙比利每次5—10mg,每日3次,疗程8—12周。
目录
第一篇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第一节急性腹痛 (1)
第二节慢性腹泻 (5)
第三节上消化道出血 (7)
第四节下消化道出血 (11)
第五节胃食管反流病 (13)
第六节急性胃炎 (17)
第七节慢性胃炎 (21)
第八节消化性溃疡 (26)
第九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31)
第十节溃疡性结肠炎 (34)
第十一节克罗恩病 (40)
笫十二节肠易激综合征 (43)
第十三节自身免疫性肝炎 (47)
第十四节肝硬化 (49)
第十五节肝性脑病 (56)
第十六节原发性肝癌 (60)
第十七节急性胰腺炎 (68)
第十八节慢性胰腺炎 (75)
第二篇消化内科常用操作规范
第一节鼻饲术 (81)
第二节胃肠减压术 (85)
第三节插管洗胃术 (88)
第四节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91)
第五节肛管排气法 (94)
第六节腹腔穿刺术 (95)
第七节内镜下食道狭窄的扩张术 (100)
第八节胃镜检查 (103)
第九节肠镜检查 (107)
第十节超声内镜检查 (109)
第十一节胃肠息肉摘除术 (112)
第十二节食管支架置入术 (114)
第十三节粘膜切除术(EMR) (115)
第十四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17
第十五节ERCP检查 (119)
第十六节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121)
第十七节内镜下鼻胆引流管置入 (123)
第十八节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 (125)
第十九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 (126)
第二十节消化内镜 (128)
第二十一节食管扩张术 (135)
第一篇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急性腹痛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病史:对腹痛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的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他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