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专题(带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87.02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2016年高中化学试题汇编解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1第1章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三)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绿色化学;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分析:因化学与社会、科学、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则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及生活常识来解决此类问题.解答:解:A、阿司匹林是生活中的常用解热镇痛药物,一般用来治疗感冒发烧,故A对;B、因氮化硅陶瓷、三氧化二铝陶瓷为常见的新型陶瓷材料,故B对;C、因铁铜相比,铁更活泼,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铁更易发生氧化发应而损耗,则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保护闸门,故C错;D、因铅能使人体中毒,则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防爆剂来减少铅污染,故D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社会、科学、生活、环境等问题,此考点属于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问题,这一考点往往为常识性的知识与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应予以重视.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界面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下面实例中涉及到的变化都属于“界面化学”的范畴.其中正确的是( )A.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为二氧化碳,可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B.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可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而除去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直接化合生成了水合氧化铁(Fe2O3,Nh2O)的结果D.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B、原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和其它种类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铁的性质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D、澄清石灰水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解答:解:A、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B、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和其它种类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能被海洋生物分解,故B错误;C、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是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故C错误;D、澄清石灰水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难度不大,试题紧密联系新科技成果,增强了试题的时代气息.3.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化学与人类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开发和利用金属的早晚,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B.人们利用STM技术,“看”到了原子或分子的细微结构,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技术C.科学家研究了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绿色化D.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武器、航天和导弹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金属的冶炼条件,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越活泼的越难冶炼;B.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技术;C.全降解塑料能够减少白色污染;D.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武器、航天和导弹技术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与化学也密切相关.解答:解:A.金属的冶炼条件,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越活泼的越难冶炼,故A正确;B.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看”到了原子或分子的细微结构,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技术,故B正确;C.科学家研究了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能够减少白色污染,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故C正确;D.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武器、航天和导弹技术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与化学也密切相关,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C.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密切;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性质以及变化规律;C.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D.化学研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解答:解:A.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密切,故A错误;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故B错误;C.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故C正确;D.化学研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难度不大.5.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H)2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化学的发展趋势.专题:化学应用.分析: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A.二氧化硫还原性气体,可以与氧化剂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钠含有钠元素、水中含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钠是还原剂,所以水中元素化合价需降低,所以氧元素化合价不可能再降低;C.铜为红色,浓硫酸与铜反应可能出现黑色物质CuO;D.依据氯气和碱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所以可以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氧气,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钠是还原剂,水只能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需要降低,氧元素已是最低价﹣2价,不可能再降,故B正确;C.浓硫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有可能被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没有探究意义,故C正确;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或生成的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探究意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推测,题目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判断.6.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化学家将研究气体与固体(或液体)在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对下列现象的研究不属于表面化学范畴的是( )A.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B.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反应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作用下化合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表面化学是在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知: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与表面化学无密切关系,其它三个选项是在表面进行的化学反应.解答:解:A、由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知: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与表面化学无关,故A可选;B、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反应,氧气和氢气在电极的表面发生反应,与表面化学有关,故B 不选;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铁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所以与表面化学有关,故C不选;D、铁作催化剂,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是在铁表面进行的,所以与表面化学有关,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表面化学的判断,注意表面化学与一般化学反应的区别,难度不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化学的发展,化学实验方法并不是化学研究的唯一手段B.研究质子和中子的结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一项新任务C.根据盖斯定律,燃烧一定量的煤和燃烧同量的煤干馏后的焦炭产生的热量一样多D.在通风橱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防污染手段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绿色化学;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化学研究的方法如常规的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假说、理论方法、数学方法等;B.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C.煤和焦炭的成分不同;D.绿色化学即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解答:解:A.化学研究的方法如常规的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假说、理论方法、数学方法等,化学实验方法并不是化学研究的唯一手段,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研究质子和中子的结构是物理研究范围,故B错误;C.煤和焦炭的成分不同,没有可比性,故C错误;D.通风厨的作用在于防止实验操作员近距离吸入大量的有毒气体,而进行的隔离操作,不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发展趋势、绿色化学等,难度中等,注意化学研究的方法如常规的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假说、理论方法、数学方法等.8.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问题的是( )A.本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C.这种口服液富含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根据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判断;B.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C.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只能漂白有机物;D.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解答:解:A.不论是天然物质,还是合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故A错误;B.氮和磷不是微量元素,故B错误;C.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一些有色无机物如CuO等不能被漂白,故C错误;D.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水,所以人类不能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化学知识的积累,建议本题用排除法解答.9.某同学从网络上收集到了以下“新闻”,其中肯定属于伪科学的是( )A.发现了微热时分解水的催化剂B.制得了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C.发现了微量的NO有益健康D.找到了常温常压下合成氨的催化剂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B.没有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C.NO是肺血管的选择性扩张剂;D.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答:解: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降低水分解的温度,故A正确;B.没有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故属于伪科学,故B错误;C.NO是肺血管的选择性扩张剂,微量的NO有益健康,故C正确;D.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活化能有可能在常温下进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10.以下各项研究: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使用;②新型药物的研究与生产;③高效能源的开发与使用;④新型防病毒疫苗的研制与生产.其中涉及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解答:解: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使用是物质的性质,涉及化学研究领域,故①正确;②新型药物的研究与生产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涉及化学研究领域,故②正确;③高效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涉及化学研究领域,故③正确;④新型防病毒疫苗的研制与生产物质的变化规律,涉及化学研究领域,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1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物质性质一般程序的第二步的是( )A.预测物质性质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C.进行实验和观察D.做出有关解释和结论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解答:解: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第二步是预测物质性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熟记教材知识是关键,难度不大.12.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被蜂蚁蛰咬后,可涂抹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B.农业上常用福尔马林溶液来浸种,原因是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作用C.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D.氟利昂(CCl2F2)或NO X都可以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蜂蚁蛰咬后,有酸性物质;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C.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少环境污染;D.氟利昂导致臭氧空洞.解答:解:A.蛰咬是往入体内注射酸(大部分是蚁酸),可用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中和,故A 正确;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福尔马林有杀菌和防腐作用,故B正确;C.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被氧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氟利昂导致臭氧空洞,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和环境污染及治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反应原理,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3.学习和研究化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下列涉及的内容一般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一种新材料的用途和制备B.研究一种新微粒的组成和结构C.研制一种新的医疗药品的性质D.探究一种新物质的运动和规律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材料的制备、研究物质的组成、新药品的研制等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解答:解:A、研究一种新材料的用途和制备,就需要知道该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性质,所以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A错误;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研究一种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B错误;C、研制一种新的医疗药品的性质,属于研究物质性质,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C错误;D、探究宏观物体的运动和规律属于物理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注意明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题目难度不大.14.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变成金刚石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一老汉窒息而死C.空气中游离的氮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用碘化银可以进行人工降雨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高;B.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C.氮气能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D.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解答:解: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所以这种做法是对的,故A不选;B.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不释放碳酸钙,属于伪科学,故B选;C.氮气能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故C不选;D.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伪科学是指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科学道理的说法.15.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解答:解: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故B正确;C、研制新药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故C正确;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16.学习了化学,我们了解“化学就是未来,没有化学就没有未来”、“化学不能代替一切,但没有化学肯定没有一切”这些基本道理.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B.利用化学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C.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新材料D.目前化学研究还没有渗透到其他领域、发展较慢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化学方法可以合成药物;B.化学技术可以治理水污染;C.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需要利用化学;D.目前化学研究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发展较快.解答:解: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A正确;B.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B正确;C.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化学技术开发的新材料,故C正确;D.目前化学研究发展较快,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难度不大,化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人类应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17.人们把球分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属于( )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解答:解:球分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属于树状分类法.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分类法,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二.填空题(共1小题)18.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解答:解: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还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采用单一分类法,也可以采用交叉分类法,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2小题)19.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1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合理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合理即可).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2)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也可以生成水.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金属Na、Mg 性质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CO与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即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CO与CO2的性质不同;(2)从图2可知,反应前后氯离子和钠离子不变,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图2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解答:解:(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金属Na、Mg 性质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CO与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即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CO与CO2的性质不同,故答案为: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2)从图2可知,反应前后氯离子和钠离子不变,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图2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运用结构思想解题是关键.20.(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氧气、二氧化碳、小苏打、氯化钠、水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①最常见的溶剂是H2O ②做包子蒸馒头时使用的是NaHCO3③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④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NaCl(2)标准状况下11.2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将此HCl气体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1.(3)在V L Al2(SO4)3溶液中,测得含Al3+的质量为a g,则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4V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8Vmol•L﹣1.(4)在标准状况下,2molCO2的体积为44.8 L,质量88g.(5)有些膨化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①生石灰按无机物分类属于氧化物.②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能吸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一.科学探究【B01-26】1.取3 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 蒸馏水、25mL CuSO 4溶液和25mL 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观察制得的Fe(OH) 3 胶体,并与CuSO 4溶液和泥水比较。
〖思考作答〗⑴ CuSO 4 溶液和泥水分别属于哪种分散系?⑵ Fe(OH) 3 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2.把盛有CuSO 4溶液和Fe(OH) 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3.将Fe(OH) 3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2-1、2-2、2-3【B01-31】1.向盛有5mL CuSO 4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 稀NaCl 溶液。
2.向盛有5mL CuSO 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 BaCl 2溶液。
3.向盛有2mL NaOH 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稀盐酸,观察现象。
4.向盛有2mL Na 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BaCl 2溶液。
5.向盛有2mL NaOH 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6.向盛有2mL Na 2CO 3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盐酸。
〖思考作答〗以上实验,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实验3-1【B01-47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的光泽和颜色,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思考作答〗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会变成什么?二.科学探究【B01-48】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至熔化。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1、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和煤油(蒸馏)B.食盐中的沙子(溶解、过滤)C.氯化钠和水(过滤)D.花生油和水(分液) 2、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主要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C.过滤、蒸发、萃取、蒸馏D.蒸馏、过滤、萃取、蒸发3、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3HNO 溶液24(H SO ),适量2BaCl 溶液,过滤 B.22CO (SO ),酸4KMnO 溶液、浓硫酸,洗气 C.3KNO 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D.253C H OH(CH COOH),加足量CaO,蒸馏4、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试剂都正确的( )5、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6、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的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3g 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和水的混合物——漏斗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7、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其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8、已知丙酮(36C H O )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1g mL ,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9、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可以不用温度计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10、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选择,取决于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差异。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一、化学实验安全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1)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剧毒药品应单独专柜保存。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取用(2)物质加热(3)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2)实验后的废液用废液缸收集,集中处理。
二、过滤和蒸发三、粗盐的提纯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
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所得液体如仍浑浊则需再过滤一次。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3.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
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 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为: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四、盐中2SO-的检验方法4【答案】一、1.易燃品腐蚀品2.湿布NaHCO3Na2CO3水二、固体液体可溶性固体三、1.溶解过滤蒸发(1)加速(3)搅拌、防止液体溅出2.BaCl2BaSO4↓ +2NaCl NaOH Mg(OH)2↓+2NaCl Na2CO3CaCO3↓+2NaCl四、稀盐酸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一、化学实验安全1.判断化学实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课时跟踪检测(四)气体摩尔体积1.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不同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D.气体的性质不同解析:选C 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分子本身的大小又远小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故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与1 mol H2的体积相同B.1 mol O2与2 mol CH4的质量相等C.1 mol H2的体积是22.4 LD.相同体积的H2和O2所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解析:选B 对气体,要比较体积的大小,除知道分子数多少外,还必须强调气体所处的状态,A选项二者分子数肯定相等,但体积只能在相同条件下才一定相等。
C、D选项中也与气体的状态(温度、压强)有关。
3.在标准状况下,0.4 mol HCl气体的体积是( )A.22.4 L B.8.96 LC.4.48 L D.11.2 L解析:选B V=0.4 mol×22.4 L·mol-1=8.96 L。
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0 g H2B.2 mol Cl2C.1.5N A CO2D.22.4 L O2(标准状况)解析:选A A项,10 g氢气的物质的量=10 g2 g·mol-1=5 mol;B项,2 mol Cl2;C项,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项,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22.4 L 22.4 L·mol-1=1 mol,由N=nN A可知,10 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
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 ℃,1.01×105 Pa,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D.常温常压下,44 g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解析:选D A项,氦为单原子分子,N A个氦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项,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
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1.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不.恰当的是()A.实验室使用电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B.实验结束后,应关好水龙头、排气扇及切断电源C.未经老师允许,可以带食物进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吃东西D.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准带出实验室2.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4.将下列错误操作产生的后果填在空白处:(1)手拿试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内所盛液体超过容积的1/3时给试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瓶不垫石棉网直接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杯盛固体试剂干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量程为100℃的水银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5.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KCl、NaNO3B.水、酒精C.Na2CO3、CaCO3D.MgSO4、ZnSO46.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7.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8.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9.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NaCl NaOHB.NaOH NaCl Na2CO3C.NaCl NaOH Na2CO3D.NaCl Na2CO3NaOH10.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1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锥形瓶、牛角管、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12.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第2 页共 6 页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知识点三:物质的检验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 C.NaOH D.NaNO314.有Na2CO3、AgNO3、BaCl2、HCl、NH4NO3五种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B.如果四支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C.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1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2-4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综合应用16.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第 3 页共 6 页17.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但电解前要进行粗盐精制.试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卡片:一些物质的溶解性OH-Cl-SO2-4CO2-3H+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Ca2+微溶微不Ba2+溶溶不不Mg2+不溶溶微(1)选择试剂以除去下表所列的可溶性杂质.杂质加入的试剂CaCl2Ⅰ________MgCl2Ⅱ________硫酸盐Ⅲ________(2)精制过程既要将杂质离子Ca2+、Mg2+、SO2-4完全沉淀,又要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为此你认为加入所选沉淀剂的合理顺序为:Ⅱ、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最后加适量的盐酸以调节溶液至中性并除去过量的CO2-3.其中盐酸除去CO2-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验证:猜想验证的方法现象结论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猜想Ⅰ成立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________猜想Ⅲ成立【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题号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第5 页共 6 页(1)容易烫伤手(2)液体沸腾时易喷出伤人(3)烧瓶易炸裂(4)烧杯易炸裂(5)浓硫酸的沸点超过温度计的量程,会使温度计破损16. 试剂:过量HNO3溶液、过量Ba(NO3)2溶液、少量AgNO3溶液结论:Na2CO3,Na2SO4、NaCl17. (1)Ⅰ.Na2CO3Ⅱ.NaOHⅢ.BaCl2(2)Ⅲ、Ⅰ(3)Na2CO3+2HCl===2NaCl+CO2↑+H2O18. (1)过滤(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3)猜想Ⅰ: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或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稀硝酸(或稀盐酸)猜想Ⅱ不成立猜想Ⅲ:滴入BaCl2[或Ba(OH)2或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二. 预习内容(一)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1、一些偶然事故的处理:2、一些药品的保存:(1)金属钠、钾放在(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封存(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防爆炸;(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6)酸放在玻璃瓶中,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如:H2,CO,CH4,C2H4,C2H2等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要注意吸收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块状的用。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及测试卷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基础达标]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2.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5.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
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要伸入试管口内,以防溶液滴到试管外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别的地方6.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能力提高]9.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果使用不当,试管会破裂,你能说出实验中有哪些不恰当的操作会导致试管破裂吗?(至少说出四种)⑴,⑵,⑶,⑷。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辽宁锦州高一检测)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已知有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24 LB.4.48 LC.44.8 LD.6.72 L3的物质的量是24.5g122.5g·mol-1=0.2 mol,2KClO32KCl+3O2↑2 mol3 mol0.2 mol n(O2)2 mol∶0.2 mol=3 mol∶n(O2),则n(O2)=0.3 mol,故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mol×22.4 L·mol-1=6.72 L。
2.2 mol·L-1的盐酸和稀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B.0.075 molC.0.15 molD.0.2 mol(HCl)=0.2 mol,n(H2SO4)=0.2 mol。
若酸均不足,即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2;若酸均过量,即金属不足,则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1。
现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2∶3,则说明盐酸不足,硫酸过量;根据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可求出生成H2 0.1 mol,则H2SO4反应生成0.15 mol H2,则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3.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解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2M+2n H+2M n++n 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 反应,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专题一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基本操作一、选择题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B )A.金属钾B.白磷C.硫磺D.苯钾(Potassium)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比钠还活泼)。
是ⅠA族的元素之一,属于碱金属。
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固体硫磺产品属易燃固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贮运时应远离火种、热源,以免发生燃烧,并且不能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以防止发生爆炸。
苯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或储罐内,远离火种、热源。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D )A.氢氟酸B.硝酸C.石炭酸D.乙酸3.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皿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面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D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⑦④⑥ D.①③④⑥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B.称NaOH固定质量时。
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C.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5.下列实验操作中。
不正确的是( A )A.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B.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子C.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D.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6.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溜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C )A.①③④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D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用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
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10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碘和四氯化碳C 水和四氯化碳D 汽油和植物油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A B C D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 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4.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5.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你依据的原理。
6.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检验CO32-。
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CO32-;找一些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它们中是否含有CO32-。
7.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由此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么?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提示:碳酸盐能溶于稀硝酸。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171.在图1-16所示的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 质量分数B 溶解度C 摩尔质量D 物质的量浓度2.在0.5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B 1:2C 1:1D 2:14.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B 0.03 mol/LC 0.05 mol/LD 0.04 mol/L5.检测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 mol/L”和“mg/dL”(1L=10dL).以“m 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 mol/L之间。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 1 -1、物质的分类................................................................................................................ - 1 -2、物质的转化化学反应的分类.................................................................................. - 6 -第二单元物质的化学计量.................................................................................................. - 13 -1、物质的量 ................................................................................................................. - 13 -2、气体摩尔体积.......................................................................................................... - 18 -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 - 23 - 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合格过关练]1.原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液态物质,加热原油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然后冷凝,就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氯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河南洛阳期末)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其一般将变价金属氧化至最高价B.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C.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D.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而与氯气有毒无关,C项错误。
2.下列关于Cl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B.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有Cl2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D.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3.(2021山东德州高一检测)将适量物质分别滴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新制的氯水B.“84”消毒液C.液氯D.次氯酸溶液Cl2,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新制的氯水、“84”消毒液、次氯酸溶液中都含有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4.(2020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氯气与冷的石灰乳:Cl2+Ca(OH)2Ca2++ H2O+ Cl-+ ClO-B.FeCl3溶液中加入Cu片:2Fe3++Cu2Fe2++Cu2+C.氯气溶于水:Cl2+H2O H++HClO+Cl-D.过氧化钠投入水中:2Na2O2+2H2O O2↑+2Na++2OH-解析氯气与冷的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l2+Ca(OH)2Ca2++H2O+Cl-+ClO-,A项正确;FeCl3溶液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B项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次氯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HClO+Cl-,C项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O2↑+4Na++4OH-,D项错误。
5.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且干燥的HCl气体也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无论HCl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都不会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发生颜色变化,故A错误;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无论是否含有氯气都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发生颜色变化,故B错误;无论是否含有氯气,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均会产生沉淀,故C错误;HCl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当混有氯气时,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从而使试纸变蓝,故D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2019备战高考化学巩固复习-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含解析)一、单选题1.同温同压下,x g的甲气体和y 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 A个Fe(OH)3胶粒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C.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 AD.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 A个氧原子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l2和CO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④同压强、同体积的N2O 和CO2两种气体.A.①③B.③C.③④D.②④5.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 ②NaOH 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实验室制氨气C.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热D.检验K2CO3中的K+7.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在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为2N AC.将1L 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8.下列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A.石蕊试剂滴入稀盐酸B.酚酞试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C.食盐溶液加水稀释D.干燥的氯气通过刚采摘的红色的鲜花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为0.4N AB.28g聚乙烯中所含原子数为6N AC.0.1mol苯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4N AD.常温常压下,10 g 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10.《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题及答案1.以下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别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解析:A项用于别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别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2.当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择)(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局部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肯定大于1.174 g•cm-3解析:KCl的溶化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设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g×100%,B项错误。
此溶液蒸发局部水,再恢复到20 ℃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 g•cm-3,D项错误。
答案:AC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KNO3溶液B.稀H2SO4C.NaOH溶液D.Na2SO4溶液解析: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响,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响生成白色沉淀(BaSO4)。
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响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与Na2CO3反响产生气体CO2。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专题一基础化学实验
Ⅰ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 B )
A .金属钾
B .白磷
C .硫磺
D .苯
钾( Potassium )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 蜡状,可用小刀切割, 熔沸点低, 密度比水小, 化学性质极度活泼 (比 钠还活泼)。
是 ⅠA 族的元素之一, 属于碱金属。
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 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
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固体 硫磺 产品属易燃固体 , 应储存 于阴凉、 通风的库房内 ,贮运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 ,以免发生燃烧 ,并且不能与氧化 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 , 以防止发生爆炸。
苯储存 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或储罐内 , 远离火种、热源。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 D )
A .氢氟酸
B .硝酸
C . 石炭酸
D .乙酸
3.下列仪器: ① 烧杯 ② 坩埚 ③ 锥形瓶 ④ 蒸发皿 ⑤ 试管 ⑥ 烧瓶 ⑦ 表面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D
)
A ②④⑤
B .①⑥⑦
C . ⑦④⑥
D .①③④⑥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把 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 pH B .称 NaOH 固定质量时。
将 NaOH 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 C .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D .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5.下列实验操作中。
不正确的是
( ( C
A )
)
A .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
B .用渗析法除去 Fe ( OH )3 ,胶体中的 Cl- 离子
C .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D .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6.下列仪器 ① 漏斗 ② 容量瓶 ③ 蒸溜烧瓶 ④ 天平 ⑤ 分液漏斗 ⑥ 滴定管 ⑦ 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C )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 ①③⑤
D . ③④⑦
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 D
)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除 ④ 外都对
B .除 ⑥ 外都对
C . ④⑤ 不对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D .全都正确
(
D )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② 固定铁圈位置③ 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⑤ 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 )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10.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mL, 仰视时读数为x mL, 俯视时读数为y mL, 若 X> n > 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C )
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以上均不对
11.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 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B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
把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12.某学生用下图的装置通过实验除去N2 中的 02, CO2, H2S 等气体杂质,制得干燥纯净的N2 。
请回答:
(1)分别指出A、 B、 C、 D, 4 个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及所要除去的杂质:
A.A.酸性KMnO4溶液,除H2S,,B.NaOH溶液,除CO2,
C.浓H2SO4,除水气,D.铜网,除O2,
(2)A、B 两装置里所用试剂有多种选择和组合,请再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的要写
化学方程式 ):A中可盛Br2水,H2S+Br2═S↓+2HBr B 中盛饱和Na2 CO3溶液, Na 2CO 3+CO 2 +H 2 O═2NaHCO 3
1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 50 mL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的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写)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
C→B→D→ A →G→ H→ E→F
(2) 上述 (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E 步骤:应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G 步骤: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 E 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上
(3)能选用 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AC
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
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
多、。
Ⅱ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一、选择题
1.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 ,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 C )
A .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 H2
B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
HC1
C .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O2
D .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CO22 .下图的装置可用于
( B )
A .加热小苏打制二氧化碳
B .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
C .用氯化铵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氨气
D .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氯化
氢
3.下图所示的装置最适宜于干燥、收集的气体是
( D )
A . NO 2
B .HC1
C .CH 4
D . NH 3
4.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
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 验的是 AD
(填正确的标号 )。
A .铜屑和浓硝酸
B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 .电石和
水
D .碳酸钙与稀盐酸
5.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 C )
①高锰酸钾分解: 2KMn0 4 K Mn0 4
+Mn0 +0 2 ↑
2
2
②硝酸铵分解: 2NH N0
3
2N ↑ 十 0 ↑ +4H 2 0
4
2
2
Mn0 2
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2H 2 O 2
==== O ↑ +2H 2
2
④ N0 2 热分解: 2N0 2
2NO+O 2
A .只有 ①
B . ① 和 ②
C . ①和 ③
D . ①③④
6.在实验室可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制备装置中须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 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防止氯气通过漏斗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 .便于控制加入浓盐酸的量
C .因长颈漏斗加热时容易破裂
D 尽量避免 HC1 挥发到空气中
7.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
100"C 左右升华。
下图
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 (I)( Ⅱ)所示。
试回答: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MnO 2
MnCl 2↑ +2H 20+Cl 2↑或 16HCl+2KMn0 4 ═
2KCl+2MnCl +8H 2 0+5Cl 2 ↑
2
(2)D 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嚣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B 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
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 D 。
(3)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Cl 2 2FeCl 3 。
(4) 装置 (I)的主要缺点是: )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人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
(5) 装置 ( Ⅱ)的主要缺点:
产品易受潮解。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 在瓶 E 和 F 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