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市联考历史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03.79 KB
- 文档页数:2
扬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郑国子产参照夏、商、周三代之法令铸刑书,让百姓遵从郑令、野令,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子产铸刑书体现了( )A. 轻视礼制的变革思想B. 以刑促礼的治国路径C. 由礼至德的治理方略D. 礼主刑辅的基层教化2. 汉初,国家以编制的户籍为主要依据,授予民众田宅,没有立户占有田宅是违法的。
民众按照遗嘱获得的田宅可以先行占有,到每年八月户口登记核查之日,必须立户并把所分田宅登记在户籍之上。
这一举措( )A 源于土地兼并严重 B. 便于国家赋役征发C. 变革农业劳作方式D. 健全基层里甲制度3. 汉代士人在忠孝之间往往选择先忠后孝,到魏晋南朝时,士人忠君观念逐渐淡化,重孝道而忽视忠君,形成了“孝先于忠”的观念。
与士人忠孝观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是( )A. 选官注重孝廉B.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C. 门阀士族形成D. 律令儒家化的推动4. 下图反映的是宋代冬季无雪时,地方官府组织祈雪活动的区域分布。
影响两宋祈雪活动区域分布出现差异的因素是( )。
.A. 两宋经济上依赖南方B. 南宋尊崇程朱理学C. 南宋按田亩征收地税D. 小麦种植区域扩展5. 明中后期,除下层文人外,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
决胜新高考——2023 届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题,每题 3 分,共计48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们为了“有智为寡人用之”,而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并给予优待。
于是,各派学者纷至沓来,在学宫中“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或潜心钻研、或聚会论辩,甚至就国计民生直抒己见。
由此可见,稷下学宫的发展A.属于官府垄断学术的象征B.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C.得益于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2.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督察内容,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他五条是惩治二千石郡太守的不法行为。
同时又明确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条”之外问事。
由此可知,当时的监察制度A.推动地方政权规范运作B.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C.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D.遭到了豪强地主抵制3.表1 展示了唐宋时期“士”的转型,这些变化表1唐代北宋南宋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学者——官员文人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C.推动科举制更加严密D.表明社会风气更开放4.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
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
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A.顺应了赋役合并的趋势B.赋予工匠更换职业的权力C.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D.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5.表2 为近代一次战争的失利后,社会上出现的部分言论。
这些言论反映出时人表2言论一“俄约甫定则议琉球,琉球未归则议越南……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
”不能获胜,战也有益:“知我创痛之所在,则上下卧薪尝胆,易辙改弦,或犹未晚耳。
”言论二“方今发捻交……中国实自顾不暇,苟可与洋人相安无事,不宜轻开隙。
”“战守无具,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A.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D.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香港回归祖国C.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3.“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
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
”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国民革命军和北伐4.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
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参加重庆谈判;④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A.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
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B.推翻君主制度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6.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武昌起义C.成立同盟会D.开办新式学堂7.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江苏省2021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八省联考)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
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
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
这一变化A.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C.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2.汉高祖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的郡国庙。
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
郡国庙制的兴衰,主要反映了西汉A.儒家独尊地位确立B.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D.神化刘氏家族的统治3.唐中期以来,城隍神成为官府所规定祭祀的神衹。
各座城市的行政首脑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城隍的仪式。
城隍已被民众奉为专门守护城池的神衹,而且其神格及影响超过土地神。
当时,大众的城隍信仰浓烈是源于A.官府推崇神灵崇拜B.儒学正统面临挑战C.土地财富作用削弱D.城市经济功能凸显4.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5.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
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
这说明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6.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
他认为,“舟舰缮矣,必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
魏源的构想A.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B.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C.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D.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7.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A 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B. 贵族退出政治生活C. 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D. 君主权力逐渐加强2. 下图阴影部分为古代某一时期统治的核心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 )A. 秦朝B. 东汉C. 南朝D. 隋朝3. 《烧尾食单》是唐朝尚书省左仆射韦巨源所设。
烧尾,源于鲤鱼跃龙门时需烧掉尾巴才能化龙,故常用于新官上任宴请同僚或新登第的士子宴请同年。
食单中有“御黄王母饭”“八仙盘”“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高面”等菜点。
这张食单折射出唐朝( )A. 科举取士造成朋党之争B. 饮食习惯注重健康养生.历史2024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五次大联考C. 佛道文化渗入社会生活D. 盛世之下官吏贪图享乐4. 宋初二府所掌互不关涉,枢密院长官与宰相亦互不兼任,后来,常在战时以平章事兼枢密使。
南宋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遂成定制,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
宋代二府演变( )A. 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 扭转了边防颓势C 体现权力制衡原则D. 削弱了宰相权力5. 明朝时,湖州盛产丝绸,而湖州一郡,又以南浔为甲。
江苏省无锡市各地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60年代,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而继续存在,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如果美国在这一时期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B.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C.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赢得胜利是造成美国分裂的原因D.美国南北战争南方赢得胜利是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的基础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B.英国宪章运动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汉书》记载:“然*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根据所学知识,*应为A.汉武帝B.张骞C.马可·波罗D.匈奴4.“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5.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发起C.印度独立D.新中国的成立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江苏省如皋市共同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联考八年级历史试题(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开始领导人民销毁收缴的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位民族英雄是A.琦善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2.右图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史实,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真正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图中的A B C D4.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B.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C.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是在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
若输入“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1935年10月毛泽东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词。
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 D.红军的长征8.台儿庄大捷后,中国军队的司令官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永恒纪念,载入史册。
此人应是A.朱德 B.彭德怀 C.蒋介石 D.李宗仁9.“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境应发生在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0.“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距今7000—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被誉为江淮文明之花。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陶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如图),与该遗址同时期的长江流域的遗址为()A. 仰韶文化B. 龙山文化C. 河姆渡文化D. 大汶口文化2. “琮琮”是2023年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其创意灵感来自良渚古城遗址。
该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
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B. 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C. 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明显D. 文明的中心在长江流域3. 商代的神灵世界犹如一张巨大无比的天网,商王之权在一定程度上被这张天网所束缚,也为商王提供了最高权力的保护伞。
由此可知,商朝()A.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 王权臣服于神权之下C. 神权与王权统治相结合D. 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4. 有学者评价某一制度说:“在这种制度下,一方面,宗亲尽享封地之优渥贵族特权体现了“亲亲”之道;另一方面,则通过“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以“亲亲”维护“尊尊”,巩固了政权的基础。
”该制度为()A. 宗法制B. 分封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5. 春秋战国时诸侯不再遵循祖制,八佾(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舞于庭,郑、卫、宋、赵、桑间、濮上新声(音乐)并起。
魏文侯发出感叹:“听郑卫之音(民间音乐),则不知倦”。
材料揭示的本质是()A. 宫廷生活奢靡B. 诸侯沉湎享乐C. 社会秩序崩坏D. 民乐开始产生6. 周初,周人用“夏”指夏商周三族的共同文化圈,周人以进入圈子为自豪,但夏、商两族对这个圈子不认同。
而到孔子作《春秋》时,则出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这侧面反映了()A. 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B. 民族矛盾不断消除C. 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 华夷文化冲突消失7. 商鞅变法中在赋税制度上进一步强调了关市之征和专设官吏,对官营山泽之利实行榷征制度,并提出“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原则。
江苏省南通、徐州、宿迁、淮安、泰州、镇江六市联考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留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本留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仔细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精确。
4.作答选择题,必需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需用2B铅笔绘、写清晰,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
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实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
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实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
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心情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2.西汉晁错提出“贵粟”政策,凡是向官府缴纳粟米的百姓,国家依据其所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其凹凸不等的爵位或免除其刑罚。
文帝接受并实行了这一政策,商人们竞买爵位,国家粮储大增,农夫的生活亦有改善。
这说明西汉A.粮食生产虚假旺盛B.商人垄断了粮食买卖C.政府重农而不抑商D.农夫劳动主动性下降3.《霓裳羽衣曲》是唐代闻名的歌舞大曲,起于开元盛于天宝。
据载,该曲为唐玄宗立足传统清商乐,融合边防将领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进行了再创建。
这反映出A.盛唐兼容并蓄的气象B.三教合一趋势不断加强C.中原与边疆沟通频繁D.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4.关羽崇拜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始于北宋中叶以后。
江苏省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1996年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出土了9件螭纹铜鼎和8件窃曲纹铜簋。
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A.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C.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D.诸侯国手工业更发达2.《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
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主流思想的演变B.区域文化交流增强C.齐鲁经济实力的衰退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3.下表是唐朝不同时期部分地区户口统计变化表。
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地区时间4.宋代福建兴化县“田耗于秫糯(制酒原料),岁肩入城者,不知其几千万”;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千万亿”;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一家之有,至于万株”。
这反映了宋代( )A.政府推广经济作物种植B.农民生活日趋富足安稳C.南方农业的专业化生产D.市镇经济职能得以增强5.雍正时期,奏折撰写人多达1200余人,“奏折来自四方,同一事有多人具告,如有错谬、虚报,可立即察出,帝即严词切责,毫不假贷,具折者遂不得不报告真相,是以可信度甚高,雍正皇帝即据此施政。
”据此可知,奏折制度( )A.保证了国家治理的实效B.标志专制集权达到顶峰C.强化了官民的思想控制D.有利于中枢决策的优化6.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
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
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
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
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
这反映出,吴国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利用宗法血缘壮大实力2.图1是战国和西汉时期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
图中农牧界限的变迁反映出图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A.土地私有制度不断推广B.南方地区土地大量开垦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文景之治推动经济发展3.金世宗时期,先后创立女真字学、女真国子学和女真太学,学生都使用女真文儒家经典的教材。
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女真进士科,正式确立了女真、汉人分科取士的制度。
世宗特“以女真字《孝经》,分赐护卫亲军”学习。
据此可知,金世宗的改革意在A.推动女真族全面汉化B.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C.提高女真官员的文化素质D.沿袭北宋的崇文抑武政策4.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
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
2021-2022年江苏省某校初一(上)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历史试卷(联考)一、选择题1.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古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A.北京周口店遗址B.云南元谋人遗址C.浙江河姆渡遗址D.陕西半坡遗址2. 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城市出现④聚落的发展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3. 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炎帝B.黄帝C.舜D.禹4. 江南地河湖密布、潮湿炎热,据此判断这里的河姆渡居民住的是()A. 高楼大厦B. 干栏式房屋C. 半地穴式房屋D. 窑洞式房屋5. 下列文物能体现青铜文明的是()A. B.C. D.6. 史书讲西周初年“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它所指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井田制D. 郡县制7. 下图为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
图中①②应为()A. 东周、战国B. 商朝、周朝C. 周朝、战国D. 战国、东周8. 下列诸侯中,与春秋争霸无关的人物是()A. 齐桓公B. 秦穆公C. 晋文公D. 秦孝公9. 今天汉字的渊源是()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10.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11. 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
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庄子》D.《韩非子》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是()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3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3世纪13. 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铜钱B.刀形币C.铲形币D.五铢钱14. 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A.墨子——兼爱、非攻B.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C.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D.庄子——顺应自然,精神自由15. 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16. 下列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是()A. 纸上谈兵B. 破釜沉舟C. 草木皆兵D. 刻舟求剑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 羯C. 鲜卑D.羌18.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 南朝的朝代更替频繁B.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C.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A. 由南向北B. 由北向南C. 由东向西D. 由西向东20. 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A. 蔡伦——蔡侯纸B. 司马迁——汉书C. 张仲景——五禽戏D. 王羲之——兰亭序21. 下列历史人物中,没有称帝的是()A. B.C. D.22. 《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类型的著作?()A. 佛教经书B. 农业科学著作C. 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D. 史书23.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A. 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B.制造地动仪C. 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D. 割圆术的发明24. 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大佛(20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云冈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B. 主要反映北魏社会生活的变化C. 集中体现秦汉的造型艺术的风格D. 它代表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二、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所示,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023届高三重点热点诊断测试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 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95年,新疆尼雅遗址发现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男性墓主右臂绑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和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置一起。
这可以佐证A.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往来C.丝绸之路始终动荡不安B.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传D.西域织锦技术赶超内地2.两税法规定:“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这表明,唐后期的税收政策A.简化税收名目C.重视货币税收B.固守重农抑商传统D.正视工商业的存在3.苻坚即位后,采纳王猛重礼尊法的主张,重用汉人儒生,兴办学校,各级官员子弟也要学习儒术。
苻坚不遗余力地推广儒家文化A.昭示其承续中原王朝正统C.刺激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促进了南北统一D.巩固了统治基础4.表1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表11102年1265762 3227693 18113945 46190560 6.9%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5.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大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
这种盟会(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D.标志“家天下”的形成2.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
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3.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
力田,为生之本也。
三老,众民之师也。
廉吏,民之表也。
”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佛、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4.“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
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
这反映曹魏时期( )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5.为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隋朝统治者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举荐人才。
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609年又设“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谨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
隋朝由二科到四科的变化( )A.恢复了汉代的科举制B.是科举制建立的标志C.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表明品德素养被轻视6.宋代《吕氏乡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教化影响,但终两宋之世,乡约的推行均未形成大的气候。
自明代王守仁以巡抚身份与士绅共同合作,推行《南赣乡约》后,乡约逐渐成为半官方组织在全国范围推广。
由此推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理学的普及范围 B.经济的发展水平 C.政府的介入程度 D.民众的接受意愿7.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