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史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艺术设计史大纲内容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思考题:1)从原始的石器制作中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居住设计揭示出中国建筑设计有哪些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青铜器2、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思考题:1)青铜器。
2)晚商都城的建筑格局。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2、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思考题:1)结合时代背景简要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有哪些发展。
2)例举两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文献并简述古代设计思想。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2、汉代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思考题:1)秦汉时期的陶瓷设计的艺术特色。
2)秦汉时期的设计理论要点。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思考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染服装业设计特色。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刻工艺设计。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思考题: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
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
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2、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思考题:1)宋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2)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
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元代的棉纺织工艺2、元代的印刷第九章: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艺术成就2、明清时期的家具工艺设计及其成就思考题: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的艺术特色。
2)明清时期的家具成就。
3)列举李渔的美学思想,结合艺术设计的实例分析说明。
第十章: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近代史上的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2、近代史上的建筑艺术装饰思考题:1)近代陶瓷设计的特色。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摘要: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1.设计的萌芽时期2.手工业时期3.早期工业时期4.工业化社会成熟时期5.后工业时期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1.石器时期的设计2.文明的曙光3.传说与文化4.设计与社会发展正文: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本关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全面历史,它以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历程为主线,将艺术设计史分为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期、早期工业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时期、后工业时期六个时期,展现了人类设计的历史。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中国艺术设计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设计的萌芽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
石器时期是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是人类萌生和发展初级阶段,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通过对自然材料的逐渐认识和把握,设计和制造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具,这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在手工业时期,设计与制造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工匠。
这个时期的设计多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的同时开始追求审美。
在早期工业时期,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设计逐渐与生产相结合,设计成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设计开始走向现代化,同时受到西方工业设计的影响,出现了一批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设计作品。
在工业化社会成熟时期,设计变得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设计的流程也变得更加规范和严谨。
这个时期的设计作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注重审美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在后工业时期,设计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设计作品更加注重表达设计师的个性和创意,同时也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对各个时期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艺术设计史范文中国的艺术设计历史悠久丰富,可以追溯至古代的文物、器物、建筑以及传统工艺品。
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盛与衰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设计风格。
在古代,中国的艺术设计主要体现在陶瓷、玉器、青铜器等的制作上。
其中,陶瓷器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形式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东方的瓷器之都”。
在古代的东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工艺也十分发达,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著称于世。
随着汉唐文化的繁荣,中国的艺术设计迎来了黄金时期。
在唐代,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多以笔墨之美取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风格。
同时,唐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怀素等人也开创了书法艺术的新篇章,对后代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以后,中国的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元代的瓷器、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的青花瓷、景德镇瓷等瓷器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在绘画领域,元代的画家马远、文征明等人开创了一系列新的绘画风格,为后来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明代的瓷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进一步完善,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代表之一、明代的景泰蓝、素三彩等瓷器工艺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也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同时,明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张大千等人也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代在继承和发展明代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紫砂壶等工艺精湛,被誉为“千年瓷都”。
同时,清代的绘画以国画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国际化。
20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在建筑、服装、家具、工艺品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中国艺术设计史一、儒家思想之造物观1、儒家既不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取决于人,也不认为人的价值取决于自然界,而是认为人与自然界各自具有价值自足性,两者都是“自在”的自然。
2、“自然”与“人”没有二元对立,更没有造物与造物主的二元对立,所谓“天”,即是自然。
3、在儒家观念中,其所说的自然,不论是人的自然还是自然界,其价值都在于“自在”。
人的使命决不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而是通过“赞天地之化身”,完成自然,完善自然。
二、藏礼于器1、青铜礼器是先秦统治者用以表示身份等级、立国传家的重器,受到极大的重视,世代相传。
2、表明不同等级贵族使用青铜礼器的种类、数量、大小等有严格规定,甚至贵族使用青铜礼器的不同组合方式也反映出等级的差异。
三、铸鼎象物在鼎身上刻绘出各类鬼神物怪的形象,巫师们凭此知道民众遵守禁忌,进行祭祀。
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老子》《老子》一书中有关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有诸多设计美学思想。
1、“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认为追求纯自然状态才是人类理想的状态,提倡一种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自己的目的,进而达到一切目的。
目的与规律的这种不可分的相互渗透和统一,正式一切审美和艺术活动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特征。
2、“和谐共生”的设计思想更是老子所谓“大巧若拙”说法的体现。
真的巧并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而是处处顺应自然规律,在这种顺应之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实现。
3、“以和为美”不但包含了美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朴素概念,而且把这个统一同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紧密的联系起来。
4、“虚无观”设计的空间概念。
提出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丰富了古代的设计思想,无有无的好处,有有有的好处。
五、《考工记》《考工记》是我国最早提出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著作,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工艺原则,是其工艺美学思想精髓,特别是“材美工巧”的工艺美学原则,在我国古代设计艺术理论与设计艺术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其久经不衰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核心。
中国艺术设计史范文古代中国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包括建筑、工艺品、绘画等。
在这个时期,中国艺术设计以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自然观念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社会、自然和宗教的理解。
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主要形式。
这些建筑物的设计注重平衡和谐,讲究对称美。
例如,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构造而闻名。
寺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代表之一,以其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精致的雕刻而著称。
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精心布局的花园和水景,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美的追求。
工艺品在古代中国的艺术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陶瓷、织锦、雕刻等。
陶瓷制品是中华民族在瓷器制作上的杰出贡献,中国的瓷器远近闻名。
织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精湛的手工织造技术和复杂的图案设计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雕刻艺术也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瑰宝,通过对玉石、木头和石头等材料的精细雕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对细节和表达的关注。
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用笔墨表达情感和意境,画家通过对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艺术设计逐渐与时俱进。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启蒙运动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艺术设计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近现代中国艺术设计以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绘画、雕塑和建筑的技术与风格,并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艺术设计受到限制。
然而,开放以来,中国艺术设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当代艺术设计融汇了传统和现代的特点,通过各种媒介和创新的表现方式,表达了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一章1旧石器时期工具的设计特点是什么?分为几大类?为什么说石器时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特点:选择的偶然性大,加工粗糙,使用费力,打制时间长,是就地取材分类:(早期)砍砸器,尖状器削刮器 (中期)磨制(晚期)尖头利器起源:石器时期是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是人类萌生和发展初级阶段,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因为人类最早的器具设计是石器,与石器同时的还有木器和藤器,器具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把握,设计和制造出可供人们使用的生活生产的使用物品。
石器时期的意义使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成长的经历。
而硬质的生活的品质,必然塑造着原始先民坚持的生活信念,从而影响着生命的进程。
2简述旧石器晚期石器工具的设计特点?新石器时期石器工具设计的跨越成就是什么?设计特点:打制,磨制,穿孔技术的运用。
而出现了一些石器制造场。
石器原料开采和比较固定的石器制造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跨越成就:陶器的出现和应用。
3什么是复合工具?举例说明复合工具设计的最大特点?1复合工具:磨制石器时经常是石器与木柄连结使用,具有不同功用的器具组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器物,产生一种新的功用,被称为复合工具。
磨制石器时经常是石器与木柄连结使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工具 2例如石锄、石铲、石镰等,其优点是可通过翻耕的方法,进行土地加工,保住养分,连续耕作,稳定收成。
是一种实用的器物,大多都是农耕者的主要工具,这也是人类完成了第一回合的器具设计,使石器的作用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石器的材料丰富,制作简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特点:一方面延长了手臂的范围使用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重石头的分量,以提高器具的攻击力,同时使用者的安全也随之加强。
4玉器的设计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文化内涵?特点:质感光洁,色泽鲜艳。
温润清亮,文化内涵:玉器作为一种象征的器具,来实现和满足财富,神性的需要。
说明玉器的发展从使用到装饰一直都是政治权利和个人财富的表现。
原始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
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黑陶: 当中原和西北的广大地区的彩陶衰落以后,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广大地区,又兴起了“黑陶文化”,又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
良渚文化:代表了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
距织机:中国最早的织布机。
马家窑文化:甘肃,“舞蹈纹彩陶盆”。
建筑: 生活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人们,则设计建造了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并且采用了榫卯结构,这是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青铜:是指自然铜(红铜)与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不同用途的器物或工具需要不同的合金配比。
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发展的高峰。
青铜器制造方法变化合范法——失蜡法商周春秋晚期和战国失蜡法:春秋战国开始用,用失蜡法之作铜器,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的大致做法是。
先用蜡制成器物的模型然后反复的淋上细泥合成一定的厚度,待泥干透后加热,使蜡质流出再将铜液灌入这种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司母戊鼎:1939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全国最大的青铜器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达879公斤的大鼎。
鼎腹为长方形,直口,宽沿,双立耳,四根柱组接于瓶底之下。
造型凝重雄泽,气势恢宏,腹内有既文“司母戊”因此得名。
●殷商西周两时期青铜器造型设计的不同风格:殷商时期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但缺乏统一标准显得没有规律在同样表现威严的基础之上,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凝重浑厚之感,另一部分作品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
西周日用青铜器最为礼器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西周奴隶主为了加强统治规定了一整套礼制,在从事祭祀和典礼活动时使用礼器的数量和规格都作了严格限制以使贵贱优等上下有别,这就是所谓的葬礼于器。
中国艺术设计史篇实用和审美统一的预先计划的造物活动”的这一本质来看,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的中国工艺美术可谓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设计活动。
那优美的彩陶、庄严的青铜器、华丽的唐锦、典雅的宋,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设计史图1-1 砍砸器(旧石器时代)图1-2 北京猿人制造石器2.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万年至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遗址以山西丁村和内蒙古河套、北京山顶洞等为代表。
这一时1-3 三棱尖状器(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丁村出土)图1-4 刮削器(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许家窑出土)3.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万年至1万年前)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能够制作经过打磨并钻孔的磨制石器,石器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出现了石尖、石箭、石刀等分工更为明确的劳动工具(见图1-5)。
这一时1-5 石尖、石箭、石刀、石剜(旧石器时代晚期连城出土)图1-6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1.1.2 新石器时代到了约1万年前,远古祖先进入到了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这时,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原始人不仅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制陶术,修建起半地穴式房屋建筑,从远古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跃进到原始耕种的定居生活。
设计史图1-7 穿孔石斧图1-8 石铲图1-9 穿孔石刀与此同时,原始装饰品在新石器时代得到迅速发展。
红山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石(玉)璧。
仰韶文化中发现有石环、石珠和石坠,石环磨得又光又圆;石珠多呈管状,中间有图1-10 卷唇圜底盆图1-11 小口尖底瓶半坡型彩陶纹样简单朴素,以红底黑彩为主,写实纹样居多,主要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鸟纹等,还有少量植物纹样(见图1-12与图1-13)。
鱼纹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多饰于卷唇圜底盆的肩部或内壁,早期多用单体鱼纹,晚期则以复体鱼纹为多,即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表现形式也由写实逐渐向抽象化、几何化发展(见图1-14)。
1 简述原始社会彩陶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的陶瓷。
可大致分为:半坡型、马家窑型、庙地沟型、半山型、马厂型、大汉口型、龙山文化等。
半坡型: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喝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次,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2 比较唐宋器物造型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
饮食器中,模拟瓜果花卉形状的器型品类大为增加,如瓜棱壶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高足杯、兽面杯等造型体现异域风格的器物。
常见的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盘口多曲的典型特征。
碗的造型和盘近似,多棱、多曲碗是唐代碗的代表。
壶的造型出现了执壶,短颈,腹部硕圆丰满。
罐类器具器体饱满,气势雄强,生动体现盛唐气象。
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响,造型洗练,比例高度和谐,花口盘、花口碗与唐代相反。
梅瓶、玉壶春瓶、斗笠碗是宋代器物的代表,以玉壶春瓶为例。
造型:口稍侈,细颈,腹部微呈椭圆形,造型秀丽,富有曲线美,体现了宋代器物造型简约,比例和谐完美的特点。
3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商周至战国时期直到汉朝家具都还很低矮,屏风多置于床上,南北朝时期床逐渐普及开始出现其他各种形式高坐具。
唐代家具是人们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度阶段,唐后期出现桌椅。
隋唐家具逐渐向高型成套化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摘要: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
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
三、赵农笔记的价值和意义
四、如何获取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
正文: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研究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设计发展。
在这个领域中,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根据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艺术设计特点和代表作品。
它从石器时期的设计起源讲起,涵盖了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以及当代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这份笔记不仅对于学习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学生非常有帮助,对于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也是一份难得的参考资料。
然而,如何获取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呢?据了解,赵农的笔记并未公开出版,因此,想要获取这份笔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在学校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查找。
一些大学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可能会收藏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可以尝试在这些地方查找。
2.在网络平台上搜索。
有些网友可能会将赵农的笔记分享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源。
3.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如果有老师或同学曾经接触过赵农的笔记,可以向他们请教或借阅。
总之,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对于学习中国艺术设计史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1造物文化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在思想智慧、造物原则等方面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打开了一座可供借鉴的宝库,我们应该多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使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系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找到契合点,从而可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造型领域获得继承和发展,并继续发扬光大,实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目标。
一、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中国道家学主张“天人合一”,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见解。
这里“天”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融互通的。
庄子是老子的主要继承者,他的天人观念与老子的天道本体纠缠交织、相辅相佐。
庄子的基本观念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不要人为地违背自然规律,并极力赞美天地万物的自然有序:“天地固有常计守则。
(一)提倡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也就是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
除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要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实行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的设计是一个比前者一范围更广的设计方法。
其涉及更多的方面,诸如在怎样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减轻整个星球的负担,如何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如何回收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等。
举例说明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特征早期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火候比较低,器物表层大多为素面,陶器的纹饰仅占器型的三分之一,纹样大多都是比较简单的绳纹和刻划纹。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器型优美装饰精致辞纹样的彩陶也相继出现;原始人们为了在装饰上运用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以达到审美要求满足;在装饰布局上已从不同的视角,来体现装饰效果;以丰富多彩的几何纹为主体,来达到图案的样式化、抽象化;这些装饰图案的创造体现了我们先祖对现实生活的有效反映。
中国艺术设计史一、石器时代的设计●一般认为人类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80万年之前。
从距今180万年到1万年之间的漫长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艺术设计的萌芽,也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距今180到20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期。
人类石器的制作初步具有了对称、均衡、饱满等形式美感的萌芽。
●距今20到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石器中所包含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意向也更加显著。
●距今5到1.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在小型的骨制用具上,雕刻有非常写实、优美的动物形装饰。
二、陶器的出现●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新时期时代。
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磨制石器的出现。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从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原始陶器的分布极为广泛,除了澳洲、太平洋岛屿、北极地区、非洲的少数部族外,绝大多数民族都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陶器的制作。
●原始陶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虽然有先有后,造型样式与装饰风格也存在不尽相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其次,原始陶器的装饰多采用抽象几何形式。
●最后,原始陶器的设计体现了多样的形式美感因素。
从陶器的造型、肌理到纹饰、色彩,它总隐含了对变化、对比、统一、和谐、反复、渐变、疏密、粗细、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三、玉器的设计●玉石也称美石,为天然隐晶质的材料,一般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硬玉便称翡翠。
由于玉质材料有着质感光洁,色泽鲜艳,温润清亮的特点,往往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的器具,来实现和满足财富、权利、神性的需要。
四、彩陶●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是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种特殊的陶器样式。
马家窑文化中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陶盆内壁上有三组相同的五人集体舞蹈的图像。
36中国艺术设计史简答题1简述原始社会彩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彩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半坡型:半坡型彩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2比较唐宋器物造型;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3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1 简述原始社会彩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彩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的瓷。
可大致分为:半坡型、马家窑型、庙地沟型、半山型、马厂型、大汉口型、龙山文化等。
半坡型:半坡型彩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喝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次,马家窑型彩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2 比较唐宋器物造型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
饮食器中,模拟瓜果花卉形状的器型品类大为增加,如瓜棱壶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高足杯、兽面杯等造型体现异域风格的器物。
常见的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盘口多曲的典型特征。
碗的造型和盘近似,多棱、多曲碗是唐代碗的代表。
壶的造型出现了执壶,短颈,腹部硕圆丰满。
罐类器具器体饱满,气势雄强,生动体现盛唐气象。
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响,造型洗练,比例高度和谐,花口盘、花口碗与唐代相反。
梅瓶、玉壶春瓶、斗笠碗是宋代器物的代表,以玉壶春瓶为例。
造型:口稍侈,细颈,腹部微呈椭圆形,造型秀丽,富有曲线美,体现了宋代器物造型简约,比例和谐完美的特点。
3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商周至战国时期直到汉朝家具都还很低矮,屏风多置于床上,南北朝时期床逐渐普及开始出现其他各种形式高坐具。
唐代家具是人们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度阶段,唐后期出现桌椅。
隋唐家具逐渐向高型成套化发展。
宋代家具式样呈多样化发展,出现大量装饰性线脚。
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也有新发展,雕式工艺仍然发达。
明清家具达到高峰。
4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明代及前清家具的特点通常的说法是“精、巧、简、雅”四字。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
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
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
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
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
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
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
十分和谐,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
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
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画,简洁、明了、概括。
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
雅,是一种文化,即是“书卷气”。
雅是一种美的境界。
明代文士崇尚“雅”。
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雅”。
由于明代很多居住在的文人、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艺术和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
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5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的包装艺术设计的特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包装目的的认识材料的选取、造型形态与成型工艺的改进、装饰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包装作用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积淀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容,形成了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即我国古代包装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我国传统包装从选材的扩大,到工艺的改进取决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 我国古代包装无论在包装的目的、材料的选择、造型的确立,还是在结构的处理上,均以保护商品、便于流通为目的和宗旨,因而讲求简易、经济、实用。
三. 传统包装虽然不是特别追求造型的独特性和装饰的繁复性,但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均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无不打上吉祥文化思想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是吉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态。
6 简述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发展演变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超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等等,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代表。
而古代的装饰纹样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面貌。
如原始社会彩上的各种几何形,有的和生产和编织物有关,有的则是动物纹之抽象化,原始种族部落的标志和标号。
商周至汉六朝是以动物纹为主题的装饰阶段,人们对天和神的观念通过这些现实的和想象的动物纹表现出来。
隋唐以后花鸟图案在装饰中占有主导地位,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提高,生产的发展,思想意识的解放吗,人们把自然界美丽的花鸟当作了主要欣赏对象。
北最具有特色的纹样设计是:莲花纹、忍冬纹。
汉代的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极为流行。
汉代染织工艺中云气纹、乘云纹是一种主要的装饰纹样,它舒卷起伏,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宋代纹样设计常见的有一下几种:二方连续式纹样,团花式,几何纹,折枝花式,穿枝花式。
7 简述汉代灯具设计汉时期的灯具以铜质、质为主,也有玉质,灯具的设计别具一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一.造型的多样化是这时期灯具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进一步完善实用功能是汉灯具设计的另一特点,以虹管灯设计最为巧妙。
三.巧为装饰是汉灯具设计的第三个特点,除了灯体以各种仿生形态出现外,还在灯体上鎏金或施以错金银等装饰,使灯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设品。
8 举例说明中国明清包装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明代是中国平面设计趋向完善和定型化的时期。
一方面,平面设计集以往历代之优长,在图形、文字、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且逐步趋于完善;另一方面,明代各个阶段的平面设计也存在不同特点,明前期继承与创新并存,明后期更多地是在承传的基础上局部加以变化,出现了定型化、模式化的倾向。
明代图形设计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均最大限度的继承传统,并吸收借鉴外来艺术因素,使明代图形设计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从题材的选择上看,运用象征及寓意手法表现吉祥美满主题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图形设计的突出特点。
明代的书籍设计在继承宋元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时代特征。
根据用途和使用对象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装帧样式是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重要特征之一,明代亦然。
明代书籍的版式在继承宋元传统的基础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书铺为了促销,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改进版面设计,竹节、花草、博古等花栏盛行,起到一定的美化版面作用。
版式设计追求星期的风气还体现在大开本、大字号的运用上。
清代图形设计采纳了远及商周近至明代的不同题材、样式,同时在已有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形态。
在图形的表现上,以往各门类设计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在清代图形中均可以看到,应有尽有、不拘一格。
清代图形设计在表现形式上常运用各种图形组合方式进行装饰,往往满布所饰物品,不留余白,甚至给人以密不通风的堆砌之感。
清代字体设计与图形设计的情况相放佛,更多地是沿袭明代的做法。
清代书籍装帧样式以线装为主,卷轴、经折、梵夹、蝴蝶、包背各种形式也同时并存,但所占分量相对较少。
清代书籍版式较之明代样式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为达到特殊目的而别具一格的版式设计,多中文字并用,为版式设计带来新的变化,这些使中国古代的版式形式大为丰富。
9 简述唐代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唐代的艺术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格局,气象恢弘壮阔,形态饱满,结构新颖,色彩绚丽,大到建筑小到实用器具,均在设计上体现出唐朝特有的气势,强调整体感的表达,大而得当,小中见大。
以饮食器为例,造型饱满圆浑,丰硕雄浑。
如唐代的凤首壶,彩绘云纹双系罐,还有具有外来民族文化的金银带把杯和兽首杯。
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唐三彩也充分体现盛唐风格。
图案设计中,在形式上图形组织和构成方向多样化。
例如联珠纹、宝相花等图形。
一. 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二. 经济军事的强盛,使其在财富积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三. 唐朝统治者胸襟开阔,对实行开明的统治,对外采取开放的政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四. 对外交流融合,外来文化对唐代艺术设计带来的影响10 分析商代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夏和商周早期青铜器制品大多器体相对轻薄,造型明显带有器的特征,加工简陋,很少装饰,单纯朴素是早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
自商代中期起,青铜器逐步摆脱了器的印迹,工艺由粗到精,造型装饰由简谱向繁荣发展。
商晚期青铜器进入了鼎盛时期,其种类弃权,器型硕大,器体厚重,结构复杂,造型附件增多,装饰慢密,多以浮雕和浅刻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由高浮雕和圆雕作装饰。
11 简述唐宋时期器具装饰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变化唐:就题材而言,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形以及文字等。
动物形象多为各类祥禽瑞兽、龙、虎、鹿、羊等,种类异常丰富,是中国古代动物形象图形设计的集大成时期。
盛唐植物图形与动物图形并行不悖,此后植物图形取代了动物图形的地位,植物图形中最为普遍的是牡丹、莲花、宝相花。
宝相花花型优美,丰硕饱满,是大唐风尚的一种象征。
人物图形主要以狩猎、打马球、仕女游春、飞天、历史人物等为主,万万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几何图形及文字常常作为辅助装饰出现在图形设计之中,与动物、植物构成难分难解的有机整体。
就形态布局及组织形式课分为单独图形,组合图形及绘画式图形三大类。
组合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在唐代装饰艺术中最为流行。
唐草纹如“陵阳公样”。
唐草纹是循环原形的代表。
绘画图形在唐代图形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多。
宋:图形题材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形等。
动物题材中走兽减少,禽鸟、游鱼相对增多。
植物题材在这一时期的图形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牡丹、莲花、菊花,花卉图形广泛应用。
几何图形在这一时期种类更为丰富,主要有曲水、龟背、回纹等。
人物题材如游园、婴戏等反映社会生活,风俗的图形组织而言,较之唐,这一时期的单独图形少见,组合图像慈宁宫最为普遍绘画式图形大幅度增加。
宋代除缠枝花为代表的循环式图形外,几何图形也采取循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