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有弊
外源性凝血
组织损伤 血管破裂
因子Ⅲ 快得多 保护机体
抗凝与促凝
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
抗凝血酶Ⅲ ; 蛋白质C系统:PC,TM,PS,使Ⅷa,Ⅴa灭活;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体内主要的抗凝物; 肝素: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抗凝与促凝
降低血液温度; 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 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生理学》
纤维蛋白溶解
学习目标
➢ 了解纤维蛋白溶解。
MORE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二、纤维蛋白溶解
1、纤溶过程
1.纤溶酶原的激活 2.纤维蛋白的降解
激活物
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抗凝血酶Ⅲ
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与Ⅱa、Ⅸa、Ⅹa、Ⅺa、Ⅻa丝氨酸残基结合 占血浆凝血酶抑制活性的75% 直接抗凝作用慢而弱,肝素增强2000倍
肝素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的酸性粘多糖 肺、心、肝、肌肉中丰富,血浆中甚少 间接抗凝作用
主要增强抗凝血酶III的作用
影响血凝的因素
加速凝血
放出来的物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
定义
血浆和组织中直 接参与血凝的物
质。
凝血因子
特点
除因子Ⅳ,都是蛋白质 除因子Ⅲ,都在血浆中 因子Ⅱ、Ⅶ、Ⅸ、Ⅹ由肝 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 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
血倾向;
案例
5岁男孩。其母述患儿常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皮下大片瘀斑。轻微碰伤后常出血不止,可持续数 小时,乃至数周。有时自发出血。患儿的父亲、叔叔也有类似现象发生。实验室检查:凝血时 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血浆凝血因子Ⅷ 活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