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9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让·弗朗索瓦·米勒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
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
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
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
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
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米勒便是其中的一位。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
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
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祷》等名作。
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所创造的形象严整、崇高,富有纪念性,有一种雕塑的感觉。
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他极力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
他的艺术语言十分平静,造型单纯、情调含蓄、旋律稳健。
在油画笔法上朴实沉着,色调处理上浑厚调和,充满真挚的感人力量。
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能使人陶醉于一种苍茫沉寂的意境之中。
米勒年表
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第半岛格鲁什村(Gruchy),富裕的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en: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克罗瓦学习。
米勒也常常去罗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1939年-离开德拉克罗瓦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十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
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
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
并以此画获得许多重要人物的赞赏与肯定。
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画家凡高等。
1857年-《拾穗者》,可说是米勒最著名的画作。
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
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1858年-《晚钟》﹙米勒死后,法国以80多万法郎购回此画﹚。
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与柯罗一起展出田园自然风格的画作,人们逐渐认可米勒的绘画。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米勒的现实主义代表画作
《播种者》
(1850年);101×82.5 CM;收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
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
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
作家雨果
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
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
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
但他画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
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牧羊女与群羊》
《牧羊女与群羊》(1864年);画布油彩;巴黎奥赛美术馆
在这幅画中,画家
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
牧羊生活场面(天空、
草原、羊群、祈祷着的
少女):高高的地平线,
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
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
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
群为伴……这个头上包
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
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
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钟》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
牧羊女站在落日余辉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沉静的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
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
祷告着。
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
与荷兰风俗画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儿和低首祈祷的牧羊女。
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色实更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气氛。
这幅画意外地让米勒在官方展览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也许正因为画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实”,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时代深深地感动我们。
一八六四年米勒以这幅<;牧羊女>;参加法国巴黎沙龙美展,获得极高的赞誉。
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
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拾穗者》
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
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晚祷》
让-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述一对农民夫妇在远处教堂钟声想起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诚的祈祷。
在米勒去世之後,这幅画几经易手,最後一位法国人以800,000
法郎购得此画,并捐赠给法国政府。
《晚祷》目前则收藏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晚钟》
时间:1859年;布画;巴黎卢浮宫
1858~1859年间,米勒创作的杰作《晚钟》。
一个叫《晚钟》,另一个是《晚祷》,常常引起混乱。
这两个名字,一个虚,一个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能够高度概括绘画的内容,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那就两个都叫吧!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
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
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
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
佑。
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
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
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
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
《扶锄的男子》
时间:1863年;油画;旧金山私人收藏
1862年米勒完成《倚锄的人》,强烈地表现出生活痛苦的分量。
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
这个人从早到晚难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来,喘一口气。
锄地的年轻人在暑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
似乎生活和劳动沉重的分量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
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米勒《扶锄的男子》是美的.虽然,在画面上那一片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贫瘠土地上,他扶着锄头,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但是“美不是用脸上的形和色所能表
现的”,他那抬起的头,那遥望远方的双眼,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表现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