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复习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17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受民族文化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特性,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越来越多地认识并利用它;同时,任何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都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决定了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等,都是在继承与超越前一社会形态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
(4)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要先行,需要超前于经济建设,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规律决定的。
教育的发展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思想和内容落后于政经制度的发展;二是由于人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政经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2017上】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018上】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012下】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013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或能力。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
科目一:语文
1. 词语运用:包括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派生等。
2. 语句理解:主要考察语句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逻辑推理等。
3. 文言文阅读: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式,熟悉文言文的惯用法和表达方式。
4. 现代文阅读:要读懂现代文的主旨和观点,能理解文章的脉络和结构。
5. 写作能力:要能够进行作文写作,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科目二:数学
1.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等的运算和应用。
2. 几何与空间:要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知识。
3. 数据与概率统计:要能够处理数据,包括图表的表示和分析,掌握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函数与图像:要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画出函数的图
像和进行简单的函数运算。
5. 证明与推理:要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推理思路,能够进行
简单的证明和推理。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具体
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教资科目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教资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对考生的知识面和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科目二是教资考试的教育学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科目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4.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5.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和评价二、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1.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2.洛克、康德、杜威等西方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4.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5.教育与发展的趋势三、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分类和学派3.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4.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5.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四、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与情感的关系4.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5.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五、教育评估与测量:1.教育评估与测量的定义和任务2.评价与考试的关系3.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4.教育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5.教育评估与测量的应用与发展六、课程与教学评价:1.课程与教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课程的趋势和原则3.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4.课堂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5.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原则以上是教资科目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分析,加强应试技巧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需要注意教育学科目在教资考试中的比重,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复习状态,提高考试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规范第二节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三节 课堂管理第四节 人际关系第五节 教师心理群体概述1群体规范2非正式群体3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规范(一)群体的概念群体是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其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群人的集合体。
(二)群体的心理功能A归属功能安全感、温暖B认同功能赞同、认可C支持功能鼓励、支持D塑造功能人才培养人格塑造一、群体心理概述(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1.正式群体根据制度、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群体2.非正式群体以个人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与影响 ——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一)群体规范的概念: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标准。
1.正式规范:明文规定的2.非正式规范:成员约定俗成的(二)群体规范的功能二、群体规范梳理总结第二节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概述2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Array培养班集体的方法34班主任的概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5一、班级概述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组建阶段主要依靠教师管理核心形成阶段开始组建班干部群体成熟阶段最终形成舆论班风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舆论和班风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二)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规章制度•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三、班集体培养的方法•确定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核心•建立正常秩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小结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1)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2)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3)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4)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5)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四、班主任的概述(一)班主任的概念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1.地位:前提和基础2.方法:基本方法—观察法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五、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学校内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1.概念:期末 小结2.步骤:自评-小组-班主任-反馈五、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梳理
一、知识与能力结构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主要考察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教育学基础知识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教育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
- 教育教学情境与教育教学方法
- 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
二、备考要点
备考科目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掌握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2. 重视教育教学方法和设计,尤其是针对具体情境的教学方案设计能力。
3. 注重教育定律、法规、道德伦理方面的研究,重视教育实践
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4. 扎实知识基础,强化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分析、综合、判断、评价、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
5. 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
实际应用。
三、备考建议
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
2. 细化教学知识点,理解教学方法、技能和设计要领,强化考
点的应试技巧。
3. 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加强对考试的熟悉和理解。
4. 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英语水平和应试能力。
5. 研究氛围要积极,结伴研究互相督促,保持良好的研究状态
和心态。
希望以上内容对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及其作用2、环境及作用3、学校教育及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五、教师的职业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5.身体素养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十三、班级授课制的评价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十四、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
通过科目二的考核,考生需要证明自己在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下面,本文将为您总结科目二的相关知识点。
一、教育学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和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科目二考试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其中,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而教育法律法规则包括教师工作条例、中小学教师管理条例、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另一项重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教育心理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
三、教育教学法教育教学法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另一项重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法,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流程,并掌握各种教学技能,进而为将来在教学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四、中外教育教学现状中外教育教学现状是科目二考试中的另一项考核内容。
通过学习中外教育教学现状,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的共性和特殊性,从而更好地为将来在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总结: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知识点总结包括教育学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法以及中外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及技能,同时了解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模块二:课程知识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第一节: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1、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
它体现了国家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2、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数学学科内涵:(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理解数学的整体性特征,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二、社会发展现状:(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三、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1)适合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第二节、初中数学课程性质一、基础性(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
(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因此,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二、普及性(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它(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三、发展性第三节: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五个方面一:课程内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3)应促使学生自主地发展二:课程内容:(1)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2)构成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3)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现实,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4)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关系。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科目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
1.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发展理论- 教育目标与任务- 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方法与教学策略2. 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 研究与记忆- 智力与智力发展- 个性与性格-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3. 教育法律知识点:- 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规与政策- 教育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责科目二:高中教育学科基本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高中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能力。
1. 语文知识点:- 语言文字知识- 文学常识- 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2. 数学知识点:- 数与式- 量与度- 函数与图像- 概率与统计- 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3. 外语知识点:- 词汇与语法- 听力与口语- 阅读与写作- 外语教学方法与策略4. 物理知识点:- 运动力学- 力学- 光电与原子物理- 物理实验与仪器- 物理教学方法与策略5. 化学知识点:-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与仪器- 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6. 生物知识点:- 生物细胞- 遗传与进化- 生命体的调节与保持-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教学方法与策略7. 历史知识点:-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历史教学方法与策略8. 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教学方法与策略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的概要,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政府发布的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网最详尽干货!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由来1、最早出现:孟子的《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最早解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都是教育。
通俗的说广义的教育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终身性、针对性、生活性的特点。
三结合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2、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育人),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只要有人就有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存在。
2、教育的阶级性:不同阶级,不平等,教育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但并不是教育独有。
原始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的历史性:教育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政治阶级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 教育者2. 受教育3. 者教育影响四、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但不正式,教育是神创造的(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的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
口诀:本能生利息(三)心理起源说: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口诀:心理仿梦露(四)劳动起源说:起源于生产劳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口诀:米凯爱劳动五、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原始形态的教育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3. 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 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科目二重点简答题汇
总(识记版)
1. 电磁感应
- 简述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意义。
- 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 简述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及其在电磁感应中的作用。
2. 电磁波
- 电磁波由什么组成?简述其特点和传播方式。
- 简述电磁波的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 什么是光的干涉和衍射?分别举一个实际中的例子。
3. 常见电器的工作原理
- 请简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简要描述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利用特点。
- 钠灯是如何发光的?简述其工作原理。
4. 核能与原子能
- 简述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别。
- 什么是裂变和聚变?简述其区别和各自的应用。
- 核能是如何被利用的?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5. 能量与能源转换
- 简述能量与功的关系及其单位。
- 请解释热机的工作循环,并简述其存在的意义。
- 简要描述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其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科目二的重点简答题汇总,主要涵盖了电磁感应、电磁波、常见电器的工作原理、核能与原子能以及能量与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内容。
建议认真学习并练习这些题目,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理论精讲14-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课前回顾P201四、人格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理论【单选】社会发展信任对不信任(0-1.5岁)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5岁-3岁)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勤奋对自卑(6、7-12岁)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建立角色同一,克服混乱;忠实亲密对孤独(18-30岁)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爱情繁殖对停滞(30-60岁)建立繁殖感,克服停滞完美对绝望(60岁以后)建立完善感,克服绝望;P201练一练1.(2018下)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自思考“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A.主动对内疚阶段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C.自我整合对绝望阶段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2.(2017下)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强化自我主动性B.培养勤奋感C.建立自我同一性D.获得亲密感P201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单选、简答】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教养方式(1)权威型—孩子退缩、服从、胆怯、不诚实(2)放纵型—孩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3)民主型—孩子人格健全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梳理总结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第二节中学生情绪与意志的发展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四节中学生的能力发展第五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第四节中学生能力发展一、能力的定义二、能力的分类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四、能力的培养P203一、能力的定义【了解】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单选】构造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发展趋势流体能力晶体能力P204练一练(2015上)【辨析题】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初中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哎呀,说起初中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不得不重视的事儿!
你想啊,要当一名合格的初中老师,那不得把这些知识点烂熟于心?就好比我们学数学要记住公式,学语文要记住字词一样重要。
首先,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这一块可不能忘。
啥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到底是啥?这就好像我们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得搞清楚宝藏的真面目才能找到它。
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这几个起源说,不记住能行吗?
再说说课程,课程的类型那也是多种多样。
就像我们的衣服有各种款式,课程也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等。
还有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这就像盖房子的图纸、施工标准和建筑材料,缺一不可啊!
教学这部分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教学原则,什么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就像我们走路,得一步一步来,还得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才能走得稳、走
得远。
教学方法也是五花八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老师得根据不同
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多考验老师的本事啊!
还有学习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这不就像给汽车加油和掌握驾驶技巧一样重要吗?没有学习动机,就像汽车没油,跑不动;没有学习策略,就像开车乱开,到不了目的地。
德育也是不能忽视的。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这就像给小树修剪枝叶,让它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想想看,这些知识点要是不背下来,怎么能在考试的时候胸有成竹?怎么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自如?所以啊,一定要下功夫把它们都记住!
反正我觉得,要想通过初中教资科目二,这些必背知识点就是通往成功的钥匙,不牢牢抓住可不行!。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要点梳理科目二考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科目二考试的要点梳理:一、考试内容科目二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包括教育基本法、教师法、学校章程等。
2. 职业道德与教育职业: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对教育职业的认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教师职业价值观等。
3. 教育教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等。
二、备考要点为了备考科目二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备考要点:1. 研究教育法律法规:阅读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重点关注教育基本法、教师法和学校章程等。
2. 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和认知,积极培养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准则。
3. 夯实教育教学知识:通过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加强对重要知识点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复。
5. 做题练:通过做题练,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6. 考前复:在考试前适当安排时间进行综合复,回顾各个知识点,提高整体的备考水平。
三、复方法为了提高备考效果,以下是一些复方法的建议:1. 制作笔记: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制作简明扼要的笔记,方便后期复。
2. 组织研究小组:与其他考生一起组织研究小组,相互讨论和分享知识点,促进研究效果的提高。
3. 制定复计划:根据考试的时间和内容,制定具体的复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研究和复时间。
4. 多做模拟题:通过做模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5. 寻求帮助:如果在研究和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考生论坛等渠道寻求帮助和解答。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要点的梳理和备考建议。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课时:2课时年级: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教学目标:1. 理解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基本概念和考试要求。
2. 掌握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重点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1.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基本概念和考试要求。
2.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重点知识点。
教学难点:1.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答题技巧。
2. 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教师资格考试科二教材2. 教学课件3. 答题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基本概念和考试要求。
2.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科二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重点知识点,如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心理学等。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重点知识点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总结。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答题技巧,如阅读理解、案例分析、教育论文写作等。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答题技巧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考试,练习答题技巧。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答题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答题技巧。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重点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了教师资格考试科二的基本要求。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3.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教资科二第一章第一节
教资科二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它是通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其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过程。
教育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是持续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巩固。
2. 教育是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教育是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和教学环境中进行,如学校、培训机构等。
4. 教育是有目的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及与被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教育者应根据被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教育目的。
同时,教育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2023年下半年中学老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考试知识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场,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几乎不再遗忘。
也可以说,遗忘的开展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系列位置效应〕〔过度学习〕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系列位置效应: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局部的记忆效果。
过度学习:指学习到达恰好可以背诵之后再继续进展学习。
记忆方法:外因〔材料+时间〕内因〔动机+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的特点是:1.流畅性2.灵敏性〔变通性〕3.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才能3.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补充:智力和智力理论〔一〕智力的定义和构成目前大家一致认可的智力定义是: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才能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才能为核心。
〔二〕智力理论〔案例分析^p 〕1.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展智力活动的才能,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而晶体智力那么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才能,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历而开展起来的。
老师资格考试内容笔试主要考察申请人从事老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根本才能;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根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根本知识,教学设计施行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p 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