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43基因突变特征和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5
脊椎动物激素调节041.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 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
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
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对照组实验组12注射物玉米油H(浓度100mg/L)H(浓度200mg/L)精子数均值(×107个)7.135。
09 4.35请分析并回答:⑴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
⑵小鼠脑中的调节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
精子是由睾丸中细胞(2n)经发育来的.⑶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
⑷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和DNA片段所致。
⑸环境激素可沿着传递进入人体,被靶接受后干扰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答案】⑴减少⑵下丘脑垂体精原减数分裂“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⑶负反馈⑷断裂丢失⑸食物链细胞【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力及相关激素调节知识。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越少;作为性激素的合成,受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合成分泌性激素;生殖细胞的形成是由性腺中的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由DNA分子断裂或丢失造成染色体变异;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被人体吸收后,干扰人体正常细胞分裂。
汉“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标记)2.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381.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
图中tet 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金银,BamHI、HindIII、SmaI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
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填字母代号)。
A.启动子 B. tet R C.复制原点 D. amp R(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法B. 大肠杆菌转化法C.显微注射法D. 细胞融合(4)过程②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
这利用了细胞的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B. 基因序列分析C.抗原—抗体杂交D. PCR【答案】Ⅰ.(1)HindⅢ和BamHⅠ;氨苄青霉素(2) A(3) C(4)胚胎移植技术(5)全能(6) C【解析】I(1)据图,仅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切割出来,需要在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左侧用BanHI 切割,右侧用HindIII切割。
当人乳铁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后,TET R基因被人乳铁蛋白基因隔开,不是完整的,而anp R基因是完整的,所以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肝菌首先需要字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2)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在启动子上。
(3)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镜的方法。
(4)过程②的左侧是早期胚胎,右侧是代孕牛,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胚胎移植。
(5)将细胞培养为个体,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6)检测目的基因在手提细胞中是否表达,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
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37 1.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
请回答:(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对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
图中①、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
【答案】(10分)(1)Pst I、EcoR I 含抗病基因的DNA、质粒()(2)抗卡那霉素基因(3)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2.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
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 核糖B. ATPC. 核糖体D. 核膜(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__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
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①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③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
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
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57 1.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从图中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环境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天敌的捕食、年龄结构的变动,种群个体数量还是在K值附近左右波动,所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个体数量变化还是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所以答案是A2.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长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
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调查如下表:(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法。
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型,在(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不变、减少)答案:(1)寄生(2)样方 S 6——30 (3)增大()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 X 50cm X 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4.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考点一基因突变1.变异类型概述(1)“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一定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突变。
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染色体变异,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只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1)实例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图示中a 、b 、c 过程分别代表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②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TA 突变成=====AT。
③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呢?能(填“能”或“不能”)。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①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②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DNA 分子的任何部位。
③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④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⑤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
(6)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生基因突变(×)(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4)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5)有丝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基因突变(×)(6)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的叙述,合理的是()A. 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 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 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 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B【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使酶失活,A错;实验的应变量是洗涤效果,其可观测指标可以为污渍残留程度,B正确;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只有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才最好,C错;衣物质地对去污也有重要的影响,而酶的作用效率与用量有关,D错【试题点评】本题是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涉及“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这一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等内容。
属于了解层次。
m]2.(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2)。
【答案】⑴③中70℃应该为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⑵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沸水浴中一段时间。
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解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酶活性。
实验材料为唾液淀粉酶,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在70℃时,由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干扰了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斐林试剂的显色反应在沸水浴中进行。
基因突变特征和原因011.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 A—T对。
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答案:(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4)自交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 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察必修二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必修三中植物激素部分,中等难度试题。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芥,出现类P基因突变体的性状,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A),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有关(B),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C)。
而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特定的因素不可能诱发特定的基因突变,故D选项错误。
3.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温习专项检测试题661.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发瘤变。
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能够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回答以下问题:( 1 ) AFB1属于类致癌因子。
( 2 ) AFB1能结合在DNA 的G 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成G '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
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成。
(3)以下图为采纳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在甲、乙条件下培育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进程l 应选择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理由是②进程Ⅱ中,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③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不是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纳方式。
( 4 )选取不含AFB1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讨该AFB1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成效。
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别离为。
②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成效的对照组是。
③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μg/kg ,那么每千克饲料应添加克AFB1解毒酶.解毒成效最好.同时节的了本钱。
(5)采纳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大体途径是:从提高每的活性动身,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序列。
【答案】( 1 )化学( 2 )(3)①甲甲菌液细胞的AFB1解毒酶基因已转录生成了mRNA,而在乙菌液细胞中该基因未转录②AFB1解毒酶基因的 cDNA. ③抗原-抗体杂交(4)① 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② B组(或B组+A组)③ 5(5)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发瘤变。
第1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考纲要求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2018高考预期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016全国丙,T32仍为轮考点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考点1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突变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过程中.(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碱基对由错误!突变成错误!.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____________的改变。
3.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类型:碱基对的________、缺失和________。
5.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如下,请尝试连线。
①物理因素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②化学因素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③生物因素c.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6.下面图示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一个特点为____________;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意义(1)________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_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答案:1.(1)DNA复制转录翻译 a(2)血红蛋白基因突变2.基因结构3.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4.增添替换5.①—c②—a③—b6.不定向性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7.(1)新基因(2)根本来源(3)原始材料[判断正误]1.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2.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可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3.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341.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
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III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图1(1)根据图1,(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VIII(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
为探明IV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III、IV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 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I,推断III3的基因型是。
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IV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
.(3)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由此建议III3 。
图2(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
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
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
F8基因cDNA 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 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 没有 。
(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 ,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答案】(1)不能 0(2)X H X h,遗传图解如下:在III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 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形成X H X H 卵细胞,X H X H 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 H X HY 受精卵。
第一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展示]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5页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突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2)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3)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由正常的错误!突变为错误!,所以转录后相应mRNA中的密码子由GAA(谷氨酸)变成了GUA(缬氨酸)。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和意义(1)原因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2)特点、时间、结果和意义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基酸序列增添大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大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2。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原因:(1)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3)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三、基因重组1.概念2.类型类型发生实质3。
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4.特点:两个体杂合程度越高,遗传物质差别越大,后代重组类型越多,变异越大;最广泛的应用是杂交育种.5.途径: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6.意义错误!7.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基因重组不同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产生出新的遗传物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基因重组来源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1讲__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回扣教材一、基因突变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类型(1)诱发突变:外界诱发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2)自发突变: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3.特点4.(1)若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递给后代.(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有些植物体细胞的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在人体一些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5.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的产生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6.应用:诱变育种 二、基因重组1.定义: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3。
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应用:杂交育种。
基础自测1.判断(1)基因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2)观察突变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3)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4)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5)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6)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7)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8)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2.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答案】(1)—C—Ⅱ(2)—A—Ⅲ(3)-B—Ⅰ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答案】B网络记忆重点突破| 领悟高考方向重点1 基因突变及特点的(2015·海南高考)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
分离定律021. 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_________________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______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____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1 )1:1 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情况(2)1 : 1 毛色正常【解析】(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Aa,正常雌鼠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1:1。
(2)若为亲本中隐形基因的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的(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 o【试题评价】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
基因突变特征和原因02
1.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
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3.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C.D
4.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
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
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死亡。
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
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
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
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
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 (1)免疫抗体{溶菌酶}
(2)编程性(程序性)少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
Ⅱ(1)①③
(2)细胞膜时间
(3)三【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 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答案:B C
6.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C
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答案:B
8、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
A 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 1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 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 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
D 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答案:D
9.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10.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答案:
11.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答案:不定向性定向改变
12.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答案】B
【解析】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评析】这道题就是考了一下基因突变的定义: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试题的难度很低,学生比较容易做出答案,其实简单点考虑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测定DNA序列。
13.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答案】B
【解析】本题以突变实例为载体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鉴别应用等。
因不知该突变体的基因型,故不能判断其变异为隐性还是显性突变引起,A项错误。
若一杆双穗为隐性突变,则该植株为隐性纯合体,则自交后权威一杆双穗;若为显性突变,则该个体为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一杆双穗纯合体比例为1/4,B项正确。
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 项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育,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