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日本女人做了什么?让日本怕了70年!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4
【每天老照片】-1万-7533-日本战败后,苏联处置日本女俘虏
的方式,至今让日本人谈之色变
日本战败后,苏联处理日本女俘虏的方式,至今让日本人谈之色变。
提起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所作所为,相信国人都会感到都十分气愤,十四年的抗战岁月,日军残杀了许多同胞,犯下了累累罪行,当时日本四处侵略,因此在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家都面临如何处理战俘的问题,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苏联这个国家,他们对日军女战俘的处理,直接让日本人谈之色变,那么苏联人用了怎样的方式呢?日本人的反应又为何会如此心有余悸呢?
苏军对战俘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具体的说就是男女有别,苏联战后缺少男性,他们就利用日本男俘虏做建设工作,将男俘虏运送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也就是零下40多度的西伯利亚,俘虏肯定不会自己去西伯利亚,苏联就骗他们说,他们要想回到日本,就要到西伯利亚坐火车和轮船,日本俘虏就被骗去西伯利亚,从东北步行到西伯利亚,走上万里才到,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火车,轮船,而是一阵刺骨的寒流,他们将要度过漫长的劳动岁月。
日本女俘虏在苏联与手上就更倒霉了,一样要做苦力,有时还要被苏联男人欺辱,日本女人是非常传统保守的,受不了苏军的侮辱,于是他们就举起匕首切腹自尽,到了后来在西伯利亚只有一小部分的女人还活着,1947年,苏联与日本恢复外交关系,苏联要按约定归还日本俘虏,但是日本女人只有一小部分活着回来,据说当时的日本接到了数以万计的骨灰盒,不过说实话,这也是日本咎由自取,如果不发动战争,哪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1 藤野先生01 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教诲.(huì)系.住(jì)油光可鉴.(jiàn)B.不逊.(xùn) 诘.责(zé) 抑扬顿挫.(cuò)C.订.正(dìng) 喝.采(hè) 杳.无消息(yǎo)D.解剖.(pō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解析:B项“诘”应为“jié”。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也有解散辨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崎形。
C.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憋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解析:A项“辨”应为“辫”;B项“崎”应为“畸”;D项“憋”应为“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疾....的。
(解析:B项“抑扬顿挫”只能形容歌声、语气、语调等,不能用来形容文章情节。
) 4.(成都中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项搭配不当,“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C 项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即可;D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删去“不”。
小说专题训练------女性视角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同此心老舍在驴儿胡同的口上,无论冬夏老坐着一个老婆婆。
灰尘仿佛没有扑落过来的胆气,她老是那么干净。
穷困没有能征服了她,她那随着年纪而下陷的眼中,永远深藏着一些和悦亲善的光,无选择的露给一切的人。
她的职业是给穷人们缝补缝补破鞋烂袜子;眼还没有花,可是手总发颤,作不来细活计了。
她的副业是给一切过路人一点笑意,和替男女小学生们,洋车夫们,记着谁谁刚才往南去了,或谁谁今天并没有从这里经过,而是昨天太阳偏西的时候向北去了。
这个副业是纯粹义务的,唯一的报酬是老少男女都呼她“好妈妈”。
有人说,她本是姓“郝”的。
城陷后,胡同口上好几天没有好妈妈的影儿。
大家似乎没理到这件事,因为大家也都没敢出来呀;即使大着胆出来,谁还顾得注意她:国土已丢失,一位老妈妈的存亡有什么可惊异的呢?可是,她到底又坐在那里了。
一切还是那样,但她不能再笑脸迎人。
她看见了成群的坦克车在马路上跑,结阵的飞机在空中飞旋,整车的我们青年男女捆往敌营去吃枪弹,大批的我们三四十岁的壮汉被锁了去……像牛羊在走向屠场时会泪落那样,她直觉的感到不平与不安。
最使她不痛快的,是马路那边站岗的那个兵。
她对谁都想和善,可是对这个兵不能笑着点点头。
他的长刺刀老在枪上安着,在秋阳下闪着白亮亮的冷光,他的脚是那么宽,那么重,好象唯恐怕那块地会跑开似的死力的踩着。
那是“咱们”的地;“好妈妈”不懂得别的,那块地是谁的她可知道的很清楚,像白布上一个红团不是中国旗那样清楚。
她简直不敢再往马路那边看。
可是不看还无济于事,那白亮亮的刺刀,宽重的脚,时时在她的心中发光。
她慢慢觉出点奇怪来:为什么咱们不去揍他呢?揍人,是她一向反对的事,可是现在她觉得揍那个兵,日本兵,是应当的。
揍,大家不但不去揍他,反倒躲着他走呀!咱们的那些壮小伙子简直没有心胸,没有志气,没有人味儿!假若她有个儿子,要去揍对面的那个兵,她必定是乐意的,即使母子都为这个而砍了头,也是痛快的。
“女特务”瓦莉娅的故事也许,没有哪个边远城市能像曾经有35种语言交汇的哈尔滨那样,给胡适、瞿秋白、朱自清等诸多文化名人留下不尽的惊奇和感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哈尔滨有“四大美女”。
在这四美女中,居然有三个成了“女特务”!其中之一叫瓦莉娅,上世纪70年代那部反特影片《黑三角》里的女特务,就是以她为原型塑造的。
瓦莉娅懂五国语言,弹得一手好钢琴,还经常登台表演舞蹈,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女子却命运多舛。
《“女特务”瓦莉娅的故事》一书,讲述了她充满传奇的人生历程。
托里亚,你在哪里?瓦莉娅的父母都是朝鲜族人,他们从海参崴来到中国的东北,瓦莉娅出生在中国,她的朝鲜名字叫韩明禧。
瓦莉娅在哈尔滨俄侨办的学校读书,她的俄语说得比朝鲜语还流利。
1945年,瓦莉娅在朝鲜民族协会做秘书,和初恋男友托里亚正在热恋中。
8月15日,她和托里亚相见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因为日本天皇宣布战败了。
托里亚挽着瓦莉娅的手轻轻地说:“苏联红军来了,我们该结婚了。
”这样朴实的求婚,让瓦莉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可是,苏联红军对那些和日本人紧密勾结以及有牵连的俄侨是不会放过的,过了几天,托里亚和他爸爸就被带走了。
托里亚的被捕大概是因为他在日本人开的公司做事,他的爸爸曾经为日本人写过文章。
8月23日,瓦莉娅如约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她和托里亚约好在这里见面。
可是直到天黑,还没见到托里亚的影子。
那天,她第一次尝到了等待的滋味。
后来,托里亚回到苏联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他在那里做苦工,最终活了下来,并且结婚了。
1989年,瓦莉娅和托里亚在哈尔滨重逢。
那一年,瓦莉娅66岁,托里亚70岁。
又一个托里亚新中国成立后,瓦莉娅在哈工大当俄语秘书。
在校运会上,瓦莉娅邂逅了另一个“托里亚”。
“我叫王维嘉,也叫托里亚,是工业大学的体育老师。
运动会结束后我送你回家好吗?一定等我!”他那阳光般的微笑,让瓦莉娅觉得他们会有一段故事。
可是,他已经结婚了。
妻子是一个朝鲜和俄罗斯的混血儿,有一个儿子。
苏联的绥靖政策时间:苏联绥靖政策包括远东对日绥靖政策和欧洲对德绥靖政策"。
从1931年开始表明苏联推行绥靖政策,至1939年联共布十八大标志苏联外交政策由集体安全转向中立自保政策,标志着苏联开始全面推行绥靖政策,至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苏联最终才放弃绥靖政策。
1、对日绥靖政策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使对日绥靖达到顶峰,苏联在法律上承认了伪满,也使日本得以放手准备南进,很快发动太平洋战争"直到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才标志着对日绥靖政策完全停止2、对德绥靖政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两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议定书的签订,它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轻取波兰、北欧、西欧"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原因:1.由于矛盾重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苏联对英法采取怀疑和拒绝的态度,“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
2.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屡屡受挫。
特别是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之后,给一向倡导集体安全的苏联当头一棒,英、法与德、意法西斯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后,苏联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了一贯的努力,苏联力图抵制西方国家的“祸水东引”。
对英、法彻底失望后,于是苏联把其国家利益置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之上。
3.苏联当时国内又面临着巩固政权、增强国力,反对帝国主义威胁的任务,同时自身实力也不及英法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具备首先向德日作出回应的条件。
4.苏联希望仅可能的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充分的准备,避免首先引火上身。
表现:对日本: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宣布对中、日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
2.1932年初,苏联答应了日本关东军使用中东铁路的要求,且只收半价运费。
[键入文字]被掩盖的血债:1938 年斯大林为何在要屠杀30 万华人!说起种族屠杀,人们马上会想起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但斯大林曾经在抗日卫国战争期间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种族大屠杀,先后三十多万中国人死于斯大林屠刀之下,相当于一个南京大屠杀的人数,则鲜为人知。
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为了让中国拖住日本以免苏联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在物资和武器上对中国进行了些许援助,但是在国内趁中国正抵抗日寇侵略无暇外顾的时机,大规模屠杀居住在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等中国被占领土上的中国原住民,逮捕关押并处决,流放到北极圈任其自生自灭者不下三十万人。
斯大林此番对远东中国人的种族大屠杀,出于一种深藏不露的祸心,即永久侵占俄罗斯劫夺的中国领土。
从所周知,所谓的苏联“远东地区”,主要是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尽管沙俄在占领这些中国领土时已经对那里的中国人进行了种族杀灭,但毕竟没能做到斩尽杀绝,在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这些中国人的被占领土上,还生活着几十万中国原住民,他们才是这些中国领土上的真正主人,也成了俄罗斯人心中的心腹大患。
趁中国抗战卫国无暇外顾的良机,把这些中国人斩尽杀绝,以永久侵夺这些抢来的中国领土,这才是斯大林进行此番种族屠杀的真正目的。
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在日本占领武汉以后,斯大林认为中国事实上已全面亡国,因此加大了对远东中国人政治迫害力度,把远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国客商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务,分别判刑数年到十多年。
幸运的被发配远离日本占领地的中亚无人烟地区的青山脚下,更多的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去服苦役。
海参崴这样的城市,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
斯大林对远东华人赶尽杀绝十月革命前,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中国人的店铺林立。
据莫斯科一位汉学家去年在联合国《世界华侨史》广播文稿中提供的研究资料:十九世纪中叶,海参1。
别连科概述今年是苏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战机叛逃日本30周年。
一些俄罗斯媒体近日以《暗淡的红星》为题对该事件的幕后秘闻进行了广泛报道,在两国民间再度激发研究那段“跨越铁幕”历史的热情。
自1949年冷战开始后,苏美两大阵营进入了漫长的军事对峙时期,双方的对抗始终贯串着政治斗争,互相策反军事人员叛逃则成为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本文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别连科生平别连科事件被怀疑有精神病,用叛逃报复国家维克多·别连科1947年出生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军人家庭,由于环境的熏陶,他报考了当地的航校。
毕业后,他转入军队服役,被任命为哈尔斯克航空团的飞行教官。
后来,别连科多次申请当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都没被批准。
于是,他开始酗酒、斗殴、顶撞上司。
有一次,他耍起酒疯,当着基地中心主任的面,把基地内部的弊端全都抖了出来。
最后,领导怀疑他有精神病,但精神病医院医生认为他思维正常。
此后,别连科被调到*近堪察加半岛的丘夫耶夫卡的国土防空军工作,担任代理副大队长。
别连科感到没什么前途,就想驾机跑到国外去,*出卖自己驾驶的先进战机米格-25P的秘密捞一笔大钱,同时也报复苏联,重创其国防体系。
米格-25P型截击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重型截击机,美国中央情报局仅获得该机的零星资料。
美国国防部长谈到这种飞机时说:“它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的根本改变。
”别连科相信,美国会相当欢迎他送去的“礼物”。
别连科在美国于是,别连科开始估算到日本机场的最近路线,还借助词典写好了英语便条:“请把发生的事通知驻日美军,保护好飞机,不允许任何人接近……”1976年9月6日12时50分,别连科驾驶米格-25升空。
在盘旋一段时间后,改道直奔东南方的日本北海道。
途中,别连科将飞行高度从8000米猛降到1000米,以避免被苏联和日本雷达发现。
接着,他按动报警开关,发出呼救信号;几秒钟后,他又关掉开关,想让地面雷达站误以为飞机失事了。
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物象)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坚强不屈)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倒叙)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前苏联间谍色情训练恐怖内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古老的色情间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实施色情圈套的阴谋,往往借助于先进的电子窃听和摄影录像等科技设备。
实话圈套者就仗着偷录偷拍的“证据”,讹诈上圈套者叛国投敌或出卖公司企业绝密资料。
苏联克格勃的“燕子”(女间谍)和“乌鸦”(男间谍)全都经过职业训练,他们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来的性间谍自愧不如。
对克格勃的“燕子”和“乌鸦”来说,间谍生活要简单得多,他们并不需要去窃取情报也无须去组建间谍网,更不用干“湿活”,他(她)们只是利用他们的身体本钱以最有效的方式诱捕猎物而已。
他们无须知道行动的目的和后果,事实上上级也不会让他知道得更多。
俄罗斯女间谍床上艳照当然,他们所受的严格的训练并不轻松。
可以说克格勃使他们饱受身心的折磨,直至丧失人伦、理性,葬送了美好的一生。
叛逃到西方的克格勃“燕子”卡列尼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克格勃是如何无耻地进行性间谍训练的:有舞蹈天分的她被保送到特殊学校卡列尼娜自小就有舞蹈天分,一直是基辅市少年宫的小舞蹈员,在报考舞蹈学院时不幸名落孙山。
正当她万分沮丧之时,学校党支部书记找她谈话告诉她,上级经过严格审查,保送她到特殊学校培养为特殊人才,希望她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卡列尼娜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报到通知书就摆在眼前,这还能有假卡列尼娜的父母也兴奋莫名。
这可不是一般的好运气,甚至比考上舞蹈学院还要令人激动。
虽然卡列尼娜一家都不知道这是读哪门学科的学校,但肯定是前途远大光明的。
卡列尼娜一到喀山市机场,就有专车把她与另外三个容貌姣丽的中学生模样的姑娘接到学校。
那是在韦雷内伊的一片营房。
这是哪门子学校卡列尼娜犯疑了。
“或许是军事院校吧”她望着警卫森严的门岗和穿着军服的人们心想。
当天,她和同来的三个姑娘就领到军装、生活用品。
四个姑娘住在一个大宿舍里。
住下后卡列尼娜才知道她们都是高考落选生,来自不同的加盟共和国。
她们和卡列尼娜一样纳闷:来这里究竟学的是什么专业如果说是学艺术,但除了卡列尼娜是报考舞蹈学院的之外,她们都是报考理工科的。
19年⽣73个孩⼦,勃⽇涅科夫和9个⽇本⼥战俘的离奇故事⼆战期间快结束时,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碾压下,⽇本关东军摧枯拉朽般的溃败了。
战争结束后,⼤批⽇军战俘被苏军押到了西伯利亚做苦⼒,因为战争使苏联许多男⼈死亡,严重缺乏劳动⼒,这些⽇军战俘正好可以⽤来弥补。
但苏军对这些⽇军战俘可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因为苏联⼈知道,如果被俘的是他们,⽇军给他们的待遇会更残忍。
所以,这些男性⽇军战俘被⽤来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伐⽊开矿,基本上都是苦⼒活,当然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的。
那么,⽇军战俘都是男性吗?⾃然不是。
虽然⽇军部队⼥兵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加上苏军击败关东军以后,在中国东北还有⼤批的⽇本⼈,这⾥⾯⾃然也少不了有许多⼥性,苏联⼈毫不客⽓的把这些⽇本⼈都作为战俘带到了西伯利亚。
关于这些战俘的记载不少,但其中⼥战俘的记载却不是那么多。
就在这不多的记载⾥,有这样⼀个离奇的故事,让⼈⼤开眼界的同时,⼜不胜感慨。
这个让⼈匪夷所思的故事,发⽣在1945年12⽉份的⼀次运送⽇军战俘的过程中。
苏联⼈把⽇军战俘从中国东北转移到西伯利亚的⾏动,从1945年8⽉底开始,⼀直持续到12⽉份还没有结束,因为⼈数太多了,59.4万⼈这样的规模是⼗分耗费时间的。
我们知道,在极寒冷的西伯利亚,天⽓变幻⽆常,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是家常便饭。
这天,⼀⽀运送⽇军战俘的苏军⼩队,就在途中遭遇到了猛烈的暴风雪。
在狂风与暴⾬的双重肆虐下,队伍失去了⽅向,因为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他们也和⼤部队失去了联系。
在混乱中,押运⼩队踩到了苏军⾃⼰以前埋设的地雷,在爆炸声中,队伍伤亡惨重,只剩下了勃⽇涅科夫和他的另外三名战友,有⼀个是轻伤,另外两个重伤。
⽽战俘也只有9名⼥俘虏和⼏名男俘虏了。
为了和联系上⼤部队,⼤家⼀商量,就由那个轻伤的苏军⼠兵前去寻找⼤部队,勃⽇涅科夫留下看守战俘。
这⼏个男战俘⼀看押送的苏军就剩⼀个⼈了,就乘机逃跑了,后来他们是死是⽣,就不知道了。
在茫茫的西伯利亚,他们被饿死冻死的可能性很⼤,反正后来是没有这些⼈的消息了。
《紫日》电影结束文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的尾声日本军队频临投降但是东北剩余的日军部队仍然拒绝接受现实面对苏联援军的坦克部队他们用一场自S式的战斗进行反击但是这种反抗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另一边中国战俘集中营残忍的日本士兵要屠杀这里所有的中国人一通扫射后有人侥幸逃过一劫是唯一的幸存者没有选择住尸堆里忍辱偷生他认为即使是s也有中国男人的尊严他S盯着鬼子一双眼睛充满了仇恨就在日本人准备再次开枪的时候苏联坦克已经S到眼前这意味着日军前线已经完全崩溃而胡景轩也侥幸逃脱他被分配到苏联车队的装甲车上车上全是伤员也许是因为灰尘路线不熟悉的原因胡景轩在的小队在一个岔路口与大军失散了装甲车误撞了日军阵营日军军官正在对这里的日本百姓做着战争动员要求他们也战斗到最后一刻两军不期而遇战斗一触即发由于满是伤员再加上寡不敌众苏军只能且战且退战场从营地转到森林胡景轩身边的苏军越来越少混乱过后苏军只有军医艾沙与驾驶员沙科夫逃了出来无依无靠的胡景轩只能跟着他们三个人来到一座木桥桥头有日军岗哨沙科夫前去探路突然一颗手雷扔了过来但因为手环没拉手雷并没有爆炸沙科夫一脚端开木屋里面蜡缩着两个日本女孩姐姐为了抵抗服毒身亡而妹妹没有胆量自S最终成为了俘房沙科夫原本想就地解决了这个日本女孩但艾沙却阻止了他如果没人带路的话也许我们走不出这森林女孩名叫美代是一名日本高中生她在四岁的时候就跟随经营林场的父亲来到中国虽然她不是士兵但她和大多数的日本人一样从小就被灌输了军国主义思想出于反抗本能她一开始就将一行人引到了一片雷区看到眼前的铁网其他人虽然心有怀疑但后面的日军追兵相距不远时间紧迫来不及犹豫三人跟上美代就从铁丝网中钻了进去幸好沙科夫经验丰富发现了危险他狠狠揍了女孩一拳随后他将地雷拆除示意几人赶紧跟上可还没走上几步他就被另一颗地雷炸的粉身碎骨队友的死让艾沙心如刀绞她端起冲锋枪向美代的脚下疯狂扫射逼着她在前面开路最终他们穿过雷区躲进了树林里面对想要害S大家的美代艾沙也放下了善良但她还是下不去手她把刺刀交给了胡景轩想让他解决掉这个狠心的日本女人对于这个日本女人胡景轩自然是心理恨得不行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鬼子进村后自己和母亲虽然和战争毫无瓜葛但还是都被日军绑了起来用来让新兵树立勇气一群新兵在长官的逼迫下拿着武器对着手无寸铁的平民虽然新兵内心抗拒但面对长官的威胁和惩罚还是狠心用刺刀SS了胡景轩的母亲胡景轩当然想S掉这些日本人但是面对着一个孩子他却怎么也下不去狠手胡景轩还是个朴实善良的老百姓可贵的是这种善良并没有因为他心里的愤怒而变得扭曲他的愤怒有多少演员富大龙用最好的演技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胡景轩虽然恨但他知道自己的仇人不是眼前的少女他也担忧自己的这份善良是否会给他们带来危险美代意外掉进沼泽池艾沙本想放任着她S去但胡景轩看着逐渐下沉的她没有忍心置之不理他拿过枪想把美代拉上来但无意间却将枪口对准了自己一不留神还松了手枪完全到了美代的手上这个女孩只要扣下扳机胡景轩和艾沙就会S在这里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两个人还是齐心合力的救出了美代这次意外让三个人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晚上艾沙还是照例给了女孩一碗白米粥女孩把食物捧到胡景轩面前深鞠一躬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看着眼前的日本女孩胡景轩不自觉的就会想起那些痛苦经历他曾在日本军营中饱受摧残内心的创伤难以愈合他曾被要求把S去的俘虏装进麻袋然后沉入水中偶尔遇到还活着的日本士兵会更加兴奋他们会把同胞塞进麻袋泼上汽油点燃火看着他挣扎嚎叫那一声声的惨叫和爆炸永远的留在了胡景轩的心里他眼里闪着怒火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日本人他却始终不愿下手想到这里胡景轩打翻了美代送来的食物抱头痛哭美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天他们本以为就要走出这片林子可登高一看林子的外面是更辽阔的林子三个人有点傻了但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前走虽然三人跟外界失去了联系但他们依然有能够了解外界局势的途径那就是看天空中激战的飞机肉眼可见苏军的飞机越来越多日军的飞机越来越少每一天的变化都让美代备受煎熬因为她深爱的恋人就是日军的飞行员眼看一架日军飞机在不远处被击落坠毁后美代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恰念与害怕他挣脱了绳子向着飞机坠毁的方向狂奔而去但飞机的坠落引发了草原上的火灾风疾草枯烈火燎原的速度远比三人跑步的速度快得多生S存亡之际美代不在隐瞒自己会说中文的事实她先是阻止了几人胡乱逃命的行为然后再在三人身前点起了火然后用布包罩住头部趴在烧过的空地上她让两人都跟着学要不都得S没有时间多想胡景轩和艾沙只能选择相信这个方法果然有效等到大火退去三人灰头土脸地爬起来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他们都忍不住傻笑起来三个人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么多天的相处中彼此也形成了默契美代还是个孩子她会跟艾沙一起嬉闹完全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与胡景轩的相处中她渐渐感受到了对方的善良与温暖她甚至对胡景轩道歉表示自己从来没想到要杀S他们她曾对接受的军国主义思想赶到困惑和质疑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他们叫我们去S人S人最后是大家来s我们骗子他们全是骗子但其实她心里也不想S人也不想被人S她只想和恋人大西团聚只是可惜美代直到最后也没能见上恋人最后一面日本投降后她的恋人依然被上级派去执行最后的自S式攻击少年本想调转飞机做逃兵离开结果他却被自己的长官直接击落葬身大海作为一个第三方阵营的代表艾沙的戏份不多而且负责幽默搞笑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出去找食物的艾沙迷失了方向与他们失散胡景轩因为不会开枪也害怕枪声会引来日军所以只能在原地傻傻的等待可这一等就是两天草丛中忽然有了动静他们开始还以为是艾沙回来了可定睛一看竟是一头威猛壮硕的东北虎在危难之际胡景轩误打误撞的开了枪因祸得福枪声不仅赶走了老虎也让艾沙循着声音顺利归队看到胡景轩二人艾沙如获新生激动地抱着胡景轩狂吻见此一幕美代在一旁调皮的撇了撇嘴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这片森林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全世界好像也只剩下他们三个人终于他们来到了终点当看到日军营地时胡景轩才发现美代又把他们带回了故事开始的地方他和艾沙瞬间拉起警戒但很快他们发现这座营地里非常安静走过去一看才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不过幸运的是艾沙在装甲车里发现了一大波补给食物子弹应有尽有最开心的是这辆车子竟然还能发动他们终于不用走路了面对孤身一人的恐惧有些绝望的美代趁二人不注意拿起了冲锋枪对准了胡景轩和艾沙艾沙有些害怕举手投降胡景轩则面无惧色她崩溃了坐地痛哭在胡景轩紧擦的手中正是枪中的全部子弹仇恨没有让他失去人性也更不会放下对日本人的警惕电台传来声音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战争终于结束了艾沙开心的跳进河里欢快的游泳之后三人开着来时的装甲车走向了看似美好的未来几声枪响打破了所有人的平静原来之前在营地的日本士兵正在集体自尽他们不仅S自己S伤兵就连跟战争毫无关系的日本百姓他们也没有放过这里的每个人都疯了却又都认为自己清醒着美代看不下去了她单纯的认为这群人只是没有听到广播她突然冲下山坡想救下这些人但迎接她的只有呼啸而来的子弹他没有S在所谓敌人的手中却S在了自己人的枪下美代到S也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战争是为了什么胡景轩和艾沙虽然看惯了S亡但这段时间来的朝夕相处他们早就拿美代当做了自己的妹妹他们愤怒着开着军车冲S了进去跟这群魔鬼展开了最后的决战中日俄这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其实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但这也正是本片中最可贵的地方它没有将人性简单的描述为非黑即白非善既恶而是用复杂的人性来展现战争的可怕因为战争带来的毁灭伤痛对于每一方都是永恒的伤痕或许《紫日》能够在外国得到共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影片之所以叫做紫日有两个寓意一个是在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将太阳染成了紫色另一个是在傍晚快落山的夕阳因为光线折射呈现出紫色的光芒两者合二为一便预示着战争即将结束看完这部影片我认为它真正想表达的是战争的结束不能完全依靠暴力对抗暴力就像电影里那些疯狂的日本兵即使他们的天皇已经宣布投降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自s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击真正消除战争的方法应该像电影里的三个人在慢慢相处中互相了解放下仇恨即使不能用语言交流也可以互相交心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很特别饥肠噜噜的三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鹿艾沙本能地举起枪要射S但她没有开枪犹豫片刻鹿也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也没有恶意瞪大的双眼就像美代一样天真无邪艾沙慢慢放下枪三个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战争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善与恶就在一瞬间能展示出这么极具深刻的战争片才能够走出国门一部赢得全世界欢迎的好电影。
底层人民没有祖国,没人能剥夺他们本身没有的东西全世界的统治者都喜欢通过树立外部敌人转移国家内部矛盾,好让那些过得不好的人把愤怒全部发泄到外部的敌人中去。
纳粹时代的德国,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军国主义下的日本,还有如今的朝鲜莫不如是。
特别是二战末期,面对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步步逼近的苏联人,日本军国主义头目东条英机在多个场合提出了“一亿玉碎,本土决战”的说法。
训练女人,孩子扛枪上战场,希望牺牲一切捍卫“日本国之精神”,痛击外来侵略者给日本国带来的伤害。
这一行为更是将他们军国政府发动战争的罪责转移得干干净净,事实上比起美国的轰炸,军国政府对日本人的伤害显然要大得多。
(原子弹之前。
)接受训练的女孩幸好在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明智的人,他们明确指出了如果统治者无法给人民以幸福的生活,或者说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他们口中的“祖国”就只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就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
比如马克思就曾经说过:“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什么他们要废除祖国,废除民族(nationalité)。
工人没有祖国。
决不能剥夺他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既然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national)主导阶级,确立为民族(nation),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national),不过这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个意思。
”在他看来,无产阶级首先得拥有国家,或者至少拥有国家的一部分,无产阶级的利益至少要有一部分和国家利益一致,然后再来和我们说什么爱祖国爱民族。
我既然从来没拥有过这个国家,又怎么谈得上剥夺国家?我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X国人。
既然国家从各项制度,到法律,暴力机关都在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服务,那我比起国家,还是更认同我的工人朋友们,无论他们来自英国,德国还是遥远的美国。
在当前时代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切利用民族感情转移矛盾,剥削底层劳工的现象。
虽然这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越来越少,但随着各国民族主义者上台,势必会有抬头的迹象。
三大恐惧----OSHO1、对疯狂的恐惧2、对性高潮的恐惧3、对死亡的恐惧几千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些恐惧中。
它们不是个人的——它们是集体的。
它们来自于集体无意识。
对疯狂的恐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的聪明才智一直得不到发展。
对既得利益者来说,聪明才智是危险的。
所以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在砍断聪明才智的根。
在日本有一种特别的树,这种树被视为伟大的艺术品。
那简直就是谋杀。
这些树有四、五百岁,只有六英寸高。
有几代园丁照料它们。
他们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树装进一个没有底的罐子里,然后他们不断地砍掉这些树的根;他们不让这些树在地上扎根。
当你不让树根深入,树就只是变老——它永远不会长高。
去观看这种树是一种奇特的现象。
它看起来很古老,但它只是不断地变老,它从来都不会成长。
它从来都不会开花,它从来都不会结果。
这正是人类的处境。
他的根被砍断了。
人类几乎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
他必须被连根拔起,这样他才能依靠社会,依靠文化,依靠宗教,依靠国家,依靠父母,依靠所有的人。
他不得不依靠。
他自己没有根。
一旦他觉知到他没有根,他就觉得自己快疯了,他要发狂了。
他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他掉进了一条阴沟,因为他的知识是借来的,不是他自己的。
他的名望是借来的,他对自己的存在毫无敬意。
他的整个人格都是从某个源头借来的:大学,教会,国家;他自己一无所有。
只要设想一下,一个人住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切都应有尽有。
有一天你突然让他觉察到这座宫殿并不属于他,这些奢华也不属于他。
它们属于别人,别人来了,他就会被赶出去。
他会发疯的。
所以在深层治疗里你会碰到这个点,而一个人必须要面对它,允许它。
在治疗里要允许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发疯。
一旦他发疯,他就会丢掉恐惧。
现在他知道了疯狂是什么。
恐惧永远都属于未知。
让他发疯,很快他就会安静下来,因为他的恐惧没有真实的基础。
这种恐惧是社会的投影。
父母说:“如果你不听话,如果你不乖,你就会受到惩罚。
”犹太教的上帝在《犹太法典》中说:“我是一个不容违背的上帝,一个严厉的上帝。
关于紫日电影的观后感范文关于紫日电影的观后感范文1在二战即将走向尾声,来自中国的汉子、俄罗斯的女军官和日本小孩被命运的绳索牵在了一起,三个背景文化截然不同的人语言不通,被困在茫茫的森林中,在面对生死较量的危难时刻,每个民族最淳朴的本性显露无疑。
在中日敌对的战争时期,电影让我们看到日本百姓的无土豆网电影奈与无辜,看到了人民的善良与和谐。
虽然是抗日题材,但电影里没有英雄、没有枪林弹雨,没有大篇幅的厮杀,也没有将日本绝对的划为坏人,而是在暴露日本军国主义残酷暴行时,显现出日本人民的善良与无辜,由于战争,对百姓毋庸置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任何一个民族,也是一次摧残。
电影从战争的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被困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三个不同国籍人走到了一起,为走出森林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即使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残暴掠杀的时候,他们彼此仍然能够互相理解,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渴望和平,渴望回家。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向世界无条件投降,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军认为日本再也没有了,开始互相残杀与祖国共存亡,日本小女孩不忍看到国民自相残杀便高呼战争结束可以回家了,然而惨遭日本人枪杀……十几年过去了,中国汉子和俄罗斯女军官垂垂老矣,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国家中和谐安详的生活着,日本女孩,是他们心中永久的遗憾;战争,更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据统计,二战中全世界共伤亡7400万人,其中日本200万人、前苏联万人、中国3500万人……惨不忍睹的伤亡数目,让人心惊,经过惨烈的战火之后,和平又回到了这个世界上,无论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不论什么信仰,本来都可以和平相处,建成一个心得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生命尊严将被所有人尊重,任何野蛮的暴行和恐怖都被禁止,任何侵略战争都不会再生,在那个世界里,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朋友。
如今的和平是这些战士们的死亡换来的,经过了伤痛,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生活、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为,我们活在最好的年代。
1952年5月15日,一架苏联伊尔—14小型军用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西苑机场,高良富、帆足计和宫腰喜助三位日本国会议员及他们的随行秘书松本繁、中尾和夫等一行五人,应中国方面的邀请,乘飞机经停苏联赤塔抵达北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图1是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友好关系史上最珍贵的第一张照片,尽管两国的史书都推崇此照,却至今没有落实拍照者的姓名。
据笔者判断,该照片首见于在机场的当事者孙平化晚年回忆录,应为孙先生拍摄或提供。
照片中人物右一是帆足计,右三为宫腰喜助,右四握手者为高良富。
日本客人来中国极其不易!当时,东西方阵营冷战对峙,朝鲜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日本当局也紧跟美国敌视新中国,加入西方严密封锁禁运的行列。
新中国被西方称为“铁幕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高瞻远瞩地制定了启动民间外交、贸易先行及以民促官的对日政策。
1952年4月,促进东西方贸易的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发起人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向日本经济界代表人物发出了邀请日方组团与会的信函,表明新中国重视与日本开展经济贸易,引起日本经济界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日本的未来在于日中友好”,“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日本比哪个国家都重要;同时,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又是比哪个国家都重要的国家”。
日方积极活动准备参加莫斯科会议,商定组成包括帆足计、宫腰喜助、大山郁夫等19人的代表团。
但受美国影响,日本外务省反对日本代表前往苏联,但代表们坚持要去,最后外务省拒绝发给护照,并扬言谁要私自去莫斯科就“以触犯法律定罪”。
日本客人来华之前,中方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
十天前,即1952年5月4日,以南汉宸为主席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批日本客人就由中国国际贸促会出面接待,到机场迎接的有该会秘书长冀朝鼎及孙平化等人。
当时北京专供接待外宾的宾馆只有北京饭店“不怕犯法推开中国大门的勇士!”———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日本客人文、图/陈敦德图1:1952年5月15日,高良富、帆足计和宫腰喜助三位日本国会议员乘苏联小型飞抵北京西苑机场。
二战的最后一战——苏日战争70周年祭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21期季伏枥苏日战争,也称为苏联八月风暴行动,或称远东战役、满洲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次大的战役。
战役规模巨大,战役结果影响深远,为奠定二战后世界政治版图,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从《苏日中立条约》到“雅尔塔会议”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和沙皇俄国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日俄战争。
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获得了对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及库页岛南部的控制权。
而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日本在远东边境事件不断,最著名的是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役。
不过,这一回调了个个,日本人成为手下败将。
几次真刀真枪的较量,使得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皇军”觉得“老毛子不好惹”。
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苏日双方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有效期为5年。
条约中规定:双方互不侵犯,并在一方有战事冲突时保持中立。
条约签订的同一天,双方发表声明称:“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显然,这一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签约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便发表了严正声明、强烈抗议。
其实,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是各打各的小算盘。
苏联方面想的是面临德国侵略的威胁,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需要调整对日关系;而日本方面想的是全力南进,需避免北方的牵制。
双方在二战的随后几年里,倒真的是“相安无事”,而损害的则是中国人民的利益。
到了1943年秋冬之际,随着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苏联对日的态度开始转变,公开谴责日本支持纳粹德国。
在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除讨论其他事宜外,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这三巨头还秘密商定,苏联在击败纳粹德国后加入对日作战。
到了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订了秘密的《雅尔塔协定》,又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国军在东北侮辱日本妇女风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遣返了数百万日俘日侨。
大致而言,中方对这些曾经的侵略者做到了“以德报怨”。
但在东北地区,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国军官兵针对日本妇女的强奸风潮。
此次风潮,据亲历东北接收之国军宪兵王鼎钧先生回忆:“那时她们……为丈夫乞命,为子女乞命,为自己乞命,既而发现中国男人所要的不过如此。
她们也弄不清楚眼前这个中国人谁有多大权限、谁能发挥多少影响力,她们完全顺从…中介人‟的摆布。
所谓中介人,主要的是日侨管理所的中国干部,各方…权势‟向他们要女人,他们晚间把年轻女子送到指定的地方。
沈阳外围某市的市长,每夜换一个日本女子侍寝,他向人夸耀,他打算一年睡三百六十五个日本女子,自称民族英雄。
管理日侨俘的处长和他所属的许多所长,都由当地党政要员兼任,他们从来不把这项兼职写在履历表上,他们的传记和墓志铭夸尽当年勇,从未提起管理日俘这一段。
”“…淫媒‟之类的人物也应运而生。
我有一位本族的长辈,……他若不来沈阳,房子就由他军中的密友们自由使用。
管理房屋的副官告诉我,许多上校、少将级的人物轮流在那幢房子里宿夜,年老的日本妇女晚上送年轻的日本女子来,那些军官喝酒的节目也省了,有时一个人睡人家两个,有时两个人睡人家一个。
”“后来我到台湾,结识了一位剧作家,他当年在军中做政工,他的部队第一批出关,进占沈阳。
他的官阶虽然低,却也有一段醇酒妇人的日子,他说,他们当时的口头禅是…以个人幸福庆祝抗战胜利‟。
……我从他那里知道,日本的少妇和少女,装束有别,他们找来的都是少妇,上了床才发现是少女。
他们纳闷:向来只见少妇冒充少女,何曾听说…反串‟?后来明白了,日本少女认为贞操神圣,妇人就没那么严重,她以少妇装扮保留自尊心,同时她也表示大割大合,没有什么…过渡‟。
”“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美色,正如并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权势,双方都有自知之明,不得已而求其次,连我们的几个班长都没留空白,他们总是白天外出,匆匆赶回来参加晚点名,一脸酒色财气,连长训话,要求大家…节制‟。
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一、全面抗战前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对苏联的远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即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日军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始终困绕着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人。
1931年9月24日,苏联外交委员李维诺夫发表公开声明说:"苏联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作一切必要的帮助。
”①苏联在《真理报》和《消息报》等主要报纸上发表社论和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苏联各地劳动人民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抗议日本军阀在中国的暴行。
当时抗日将领马占山、苏炳文、李杜等率领的义勇军在东北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战败后退入苏联国土,他们受到了苏联的热情接待。
苏联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引渡抗日将领的要求,让他们重返中国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2年12月12日,中苏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苏联积极要求国民党能够同共产党搞好关系,停止对共产党的镇压和围剿,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也积极寻求同共产党的联系。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中苏两国发展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苏联与国民党在南京谈判刚开始时,莫斯科就指示鲍格莫洛夫要“特别注意蒋介石与中国红军的相互关系”,“因为我们不明白,如果蒋介石的主要武装力量用于对付中国红军,那么他想怎么安排抗日。
”②在苏联的压力下,蒋介石向鲍格莫洛夫表示,他准备开始同中共就两党合作开始谈判。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苏联政府对西安事变立即作出反应,《真理报》和《消息报》相继发表信息和评论,希望中国能在蒋介石领导下团结统一,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共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同时也赢得了蒋介石的好感,促使他同中共与苏联的联系和谈判。
1937年3月,鲍格莫洛夫带着苏联的最高指示再次来到中国向国民党提出了新的建议:“(1)愿意给中国5千万信用贷款,以向苏联购买军用物资;(2)请中国发起包括英、苏、美、日在内的太平洋国家参加太平洋会议,共同制止日本侵略,苏联将对此做出肯定的答复;(3)如果上述会议不能签署条约,苏联将重新考虑缔结苏中双边互助条约的可能性;(4)立即开始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
731观后感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731观后感(一)今天中午闲来无事,于是准备看电视消遣消遣。
我这个人嘛,喜爱看电影,所以每次打开电视,首先都要转到cctv6的电影频道,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影片。
时间把控地不错,刚转到,就有一部刚开始的电影在播。
片名叫《黑太阳731》,对抗战史了解略深的我知道,731部队是日本侵华的一支重要部队,那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啊,想必这一定是个抗战片,于是刚刚还“疲软无力”的我,顿时来了精神。
从影片的画质来看,应该是九十年代的片子,虽然画质不甚精美,但是好歹也是彩色的,于是我便不去计较影片质量上的这些小问题,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电影的整个过程看的我是胆战心惊,出了一声冷汗。
这部影片说不上是抗战片,倒是算得上是想《南京,南京!》这样的历史叙述片。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731部队的心狠手辣远不止我所了解的那么简单。
当初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濒临战败的边缘。
于是731部队就准备制造一种杀伤面积极大的一种超级细菌武器,为了完成这个细菌武器的试验,731部队抓来了几千名中国老百姓,将其称为“马路大”(在日语中指的是一种原木,就是材料的意思。
从中可见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侮辱和藐视)。
然后再通过形形色色的试验,来研发细菌武器,参加试验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死得不惨的,要么是七窍流血,要么是解剖,要么是被鼠疫细菌移植,在病痛中被活活折磨死。
有一个善良的小哑巴,被日军骗到了731基地,结果被活体解剖,脑子、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组织都被作为活体标本,摆放在731的活体标本室中。
虽然由于日本战败,731部队的细菌弹阴谋没有得逞,但是由于遗留下来的带有细菌的跳蚤和老鼠,还是给哈尔滨等地造成了严重的鼠疫,而以石井四郎为首的众多731战犯,也因严格的保密而逃脱了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731”这个魔鬼杀人工厂的名字,给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看完以后,我怔住了,既为日本人良心的沦丧而惋惜,又对日本人令人发指的罪行而痛恨。
苏联对日本女人做了什么?让日本怕了70年!
本文导读:在东北地区有200万日本侨民,在中国内地也有70多万。
但是国军和苏军在对待这些侨民的态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日本在东北的那200万人,在苏军的控制下和当年的南京城也差不了多少。
一、日俄两国的积怨已久,整整打了40年
日本这个国家从明治维新以后就开始了对外扩张,日本一直想建立一个包括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俄国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大日本帝国。
1894年,日本击败了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清国,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立足之地。
但是这与一直想独占东北的沙皇俄国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日俄两国势必就这个问题爆发战争。
果不其然,1905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恶战。
结果以日本的惨胜而告终,日本取得了在南满地区的各种权利。
而此时的满清王朝选择了无耻的中立,对于这两个国家它谁也得罪不起。
1917年,由于一战拖垮了俄国的经济,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获取了俄国的统治权,这个信奉共产主义的国家让西方各国万分恐慌。
尤其是法国,在19世纪法国被共产主义折腾惨了,西方各国组成了干涉军东西夹击苏俄。
中国和日本也加入了干涉军在东线的军事行动,
东线干涉军一共12万人,日本就来了7万多。
在俄国期间,日本士兵疯狂的强奸俄国女人,以至于性病在日本军队中蔓延。
截止1920年,已经有超过60%的日军士兵感染了性病,能够战斗的士兵仅仅剩下了3万多人。
苏俄在逐步喘过来气以后,日本被迫撤军。
日本在俄国所做的一切,俄国人一直牢牢的记着,这个民族不好惹。
二、日本战败以后,日本战俘的命运非常悲惨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仅仅2万余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全境,张学良坐拥38万东北军却毫无作为,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早已退位的满清宣统皇帝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
在此以后,日本开始不断的向东北地区移民。
日本的计划是移民300万,截止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前,日本已经向东北移民200万。
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也在不断的扩张,从1931年的2万人扩大到了1945年的68万人。
由于北方苏联的威胁一直存在,所以这些军队始终无法南下加入中国南方的大会战和太平洋战争。
苏联在与英美进行会议之后达成了协议,在战胜德国三个月之后对日本宣战。
1945年8月,160万苏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对盘踞东北地
区的关东军展开了进攻。
在战争过程中,苏军共俘虏了50多万日军俘虏。
将其中20万最为精壮的战俘押送到了西伯利亚,在那里这些日军要经受沉重的劳役和残酷的环境,最后回到日本的战俘只有7000多人。
剩余的30多万日军俘虏也只比那20万可怜人强一点,他们要在东北地区劳动,还要遭受苏联的戏耍。
一名苏军命令两个日军相互抽耳光,不喊停不许停手,结果这两个人抽了1000多个耳光。
对于那些试图反抗者,苏军毫不手软。
苏军会将这些人全部杀掉,在哈尔滨的战俘营里有160名日军计划逃跑被苏军发现,结果这些人全部被苏军处决。
等到国军到来接收战俘时,这些日军的反应是“你们终于来了!”
三、日本的妇女可是遭了秧
苏军占领了东北以后,在东北地区的200万日本侨民全部都必须登记。
由于当时东北地区实行的是配给制,所以日本侨民的生死完全捏在苏军的手里。
苏军根本不用使用枪支,完全可以把他们活活饿死。
所以在苏军强奸日本女人时,那些日本男人根本不敢反抗、也能反抗。
至于苏军一共强奸了多少日本女人已经无法统计,不过苏军有160万人,日本侨民有200万,除去男女比例,再除去那些衰老者,估计幸存者不会太多。
现在在日本国民中有0.38%的人口拥有俄国人的血统,想想日本的总人口,这可是一大笔人口,足足有好几十万人。
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就拥有一半的俄国血统,具体原因不言而喻。
苏军从东北撤退时,太不地道了。
他们把那些能够拆走的重型机械全部带走,他们不准备把任何东西留给中国国民政府。
按照苏联自己的话说,这是为了抵偿日本的战争赔款。
但是这样的话根本骗不了人,这些日本的工业设备根本无法融入苏联的工业体系,苏联此举的目的就是不希望中国方面拥有较强的重工业能力。
至于那些无法带走的器械,苏联对它们进行了破坏。
在东北地区解放以后,中国费了好大的劲才修复了部分器械。
至于那些日本侨民,结果非常简单。
他们被中国遣返回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