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形成地质作用对中国大陆岩石圈作构造分区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8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第33卷第2期2006年4月中国地质GE0L0GYINCHINAV o1.33.No.2Apr.,2006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邱瑞照1,2李廷栋,邓晋福周肃肖庆辉赵国春连长云刘大文(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4.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6.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提要:以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根据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划分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边缘海洋壳型和岛弧型5大岩石圈类型为基础,结合现今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特点,提出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银川盆地西边界的岩石圈不连续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一级构造单元;不同类型岩石圈为其二级构造单元,一些造山带型岩石圈的亚类为三级构造单元,并结合地质历史,简要讨论了其形成过程及其意义.关键词:岩石圈类型;岩石圈不连续;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中国大陆中图分类号:P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06)02-0401-10大地构造单元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纲要,对于认识一个地区的沉积历史,岩浆作用,矿产形成及其大陆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大地构造出发,对中国大陆的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已有众多的分类.以近20年来的区域构造单元/ 成矿域分类为例,有的学者划分为3大成矿域【1I: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及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成矿域;有的划分为4大成矿域I21:即北部以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中朝板块及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为中心的中国北方构造域/成矿域;中部以塔里木一中朝板块以及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为中心的秦祁昆构造域/成矿域;西南部以华南一东南亚板块与拉萨一冈底斯板块及印度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构造域/成矿域;东南沿海一带以华南一东南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之间缝合线为中心的东部沿海构造域/成矿域;近年趋向于划分为5大成矿域:前寒武纪成矿域,包括扬子,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古亚洲洋成矿域;秦一祁一昆成矿域;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成矿域;滨西太平洋成矿域(包括东北,华北和华南成矿区)等.从上述分类看,这些从历史地质学和浅部证据为主要依据的二维平面分类,二级分类趋同,一级分类只是如何归属二级或三级单元的差异;其中很少或没考虑深部特征,总体上没有脱离黄汲清~11945年划分的模本.从岩石圈角度如何划分,划分标准或依据是什么,尚在争论和探索之中.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邓晋福等从根一柱构造出发,首次提出西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边界,东部以新生代火山岩西边界为标志的新生代以来的岩石圈分类,把中国大陆划分为西部造山带,中部克拉通群和东部裂谷带.笔者曾建议以不同类型岩石圈之间的不连续作为岩石圈单元或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标志.笔者基于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岩石圈类型,从岩石圈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收稿日期:2006—02—21;改回日期:2006-03-03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0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02344048,40572063),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561502,1212010561510,1212010561504),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09和2003010)等项目联合资助.作者简介:邱瑞照,男,l96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岩石矿物矿床专业,现主要从事境外地质矿产研究;E_IIlail:qi~.ctt.中国地质2006年1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与大地构造单元根据华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表现出的岩石圈不连续,可区分出华北地区的鄂尔多斯克拉通型,燕山一太行造山带型和华北平原裂谷型岩石圈;依据岩石学方法(出露的前寒武系岩石,火成岩和深源包体资料)[7,1q,大陆生长和造山带模型以及地震波速与成分的关系日,建立的现今华北地区3类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图1).从地质历史看,华北地台具有与全球主要克拉通相同历史,形成于古太古代一古元古代目.侏罗纪之前的火成岩岩浆活动仅局限于地台的边部(图2),说明华北地台在侏罗纪前是稳定的地台(中朝地台);侏罗纪以来地台曾受到强烈的改造,即地台"活化":表现在岩浆活动上是燕山期岩浆活动深入地台内部,分布遍及华北地台的中东部地区(图3);新生代又受裂谷作用叠加,而伴随的大量玄武岩喷发主要限于在东部华北平原一带分布(图4).伴随华北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形成的3类岩石圈,其成g,分,结构均发生显着变化:鄂尔多斯为经历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和"改造"后残存的克拉通岩石圈,陆壳主体成分由TTG构成,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构成,它于新太古代一古元古代最终形成以后,一直保持至今,其壳幔岩石学结构可以作为华北乃至中朝地台克拉通型岩石圈的一个参照.中生代时期,华北地台中东部地区在燕山造山过程中被"活化",大量对流地幔物质与热输入,使该区原来的TTG陆壳组分被改造成为花岗质陆壳,岩石圈地幔被燕山期形成的方辉橄榄岩一二辉橄榄岩所代替.燕山一太行山是华北东部地区新生代发育裂谷作用后残留的造山型岩石圈,因为经历了新生代的伸展减薄,现今的厚度不能代表燕山期造山时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但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及其结构仍然是燕山运动期间造山时形成的.新生代时期,华北东部的大陆裂谷作用形成以华北东部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随着裂谷发育大量玄武岩喷发,使燕山期的"酸性化"陆壳又被"基性化",燕山期形成的岩石圈地幔被破坏形成以二辉橄榄岩为主体的喜马拉雅期岩石圈地幔;裂谷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岩石圈尺度上伸展减薄和热图1现今华北地区3类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据邱瑞照等) (a)一鄂尔多斯克拉通型,TTG陆壳(陆壳平均Vp=6.3km/s,平均SiO=67呦;(b)一燕山一太行造山带型,花岗质陆壳(陆壳平均Vp=6.2咱.3km/s,平均SiO=67%--70~/o);(c)一华北平原裂谷型,花岗闪长质陆壳(陆壳平均Vp=6.3kin/s,平均SiO2=67呦Fig.1Presentstructuresofcrust—mandepetrologyandchemistryofthreetypesoflithosphereinNorthChina (afterQiuKuizhaoetal(a)一Ordos~Tatontype:TTGcontinentalcrustOverageyp6.3km/$andaverageSiO2=67%);0a)-Y anshan—Taihangorogentype:graniticcontinentalcmst(averageVp6.2—6.3km/sandaverageSiO267—7O%';(c)一NorthChinaplain施type:granodioriticcontinentalcn,Lsl:(averageVp6.3km/$andaverageSIO2=67%)第33卷第2期邱瑞照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_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图2华北地台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侵入岩分布示意图(据程裕淇a一印支期侵入岩(黑块).b一华力西期侵入岩(小点);C一加里东期侵入岩(空心);1一华北陆块北缘断裂带;2一华北陆块南缘断裂带;3一郯城一庐江断裂带;4一太行山断裂带Fig.2DistributionofC~edonian,HercynianandlndosinianintrusiverocksintheNorthChina platform(afterChengYuqiDa—Indosinianintrusiverocks(blackblock);b—Hercynianintrusiverocks(snlaⅡdoO;c—Caledonianintrusiverocks(opencircle);1一NorthernNorthChinablocknlaqI1alfaultbek;2一SouthernNorthChinablocknlaqI1alfaultbek;3一Tanchertg-Lujiangfaultbek;4一Taihangshanfaultbelt图3华北地台燕山期侵入岩分布示意图(据程裕淇I一吉辽鲁东岩带;U一燕辽岩带;Ⅲ一太行山岩带;Ⅳ一鲁淮岩带;V一豫陕岩带;Ⅵ一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岩带;1一华北陆块北缘断裂带;2一华北陆块南缘断裂带;3一郯城一庐江断裂带;4一太行山断裂带Fig.3DistributionofY anshanianintrusiverocksintheNorthChinaplatform(afterChengYuq iI-Jiliao—Ludongrockbelt;lI—Y anliaorockbek;Ⅲ一Taihangshanrockbelt;IV—Luhuairockbelt;V—Yushanintrusiverockbelt:VI—Rockbeltin thewternsegmentofthenorthm啦oftheNorthChinablock;1一NorthernNorthChinablockma~'nalfaultbelt:2一SouthernNorthChina blockmgiIfaultbelt;3一Tancheng-L~jh.gfaultbelt;4一Tmlallgmfaultbelt中国地质2006正图4华北东部平原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图Fig.4DistributionofCenozoicbaSa1tinthee~temNoahChinaplan侵蚀,现今地球物理探测的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和结构是新生代形成的.综上,对于华北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可以这么认识:侏罗纪之前属于中朝地台,经过侏罗纪一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分化为两个单元:西部克拉通和中东部造山带;伴随新生代裂谷作用发育,进一步分化,即西部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和东部裂谷,因此,从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说明华北地区现今的3类岩石圈可以作为从岩石圈角度划分的该区大地构造单元.2中国大陆岩石圈类型依据划分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和建立相应岩石学结构的同样方法,分别区分了东北,华南,南海,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岩石圈类型,建立了相应的岩石学结构,初步构建出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图5);根据不同岩石圈类型动力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归纳,中国大陆可以归并为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岛弧型和边缘海洋壳型5种岩石圈类型(图5);其中,造山带型依椐时代可划分为古生代(图5一II一1),中生代(图5一II一2)和新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图5一II一3);若依据造山过程(或者造山相),又可以划分为已拆沉或正在拆沉去根的造山带型岩石圈(如额济纳旗,冈底斯,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行山,南岭中段,秦岭)(图5-II-a)和拆沉后又被加厚的造山型岩石圈(如羌塘,昆仑,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图5一II_b).从华北地区现今的3类岩石圈与该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来看(图1),上述岩石圈类型无疑是可以作为现今中国大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一种选择.3中国大陆构造单元_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中国大陆新生代以来大地构造分区多依据地表构造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分界线为纵贯东经102~~105.的南北带.东部常称为滨太平洋构造域,西部常称为喜马拉雅构造域【;马宗晋等(2003)基于地震研究,提出以南北地震带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西两区;而从岩石圈角度,李廷栋在2003年3月"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题验收会上,最早提出中国大陆岩石圈东,西分区的思想.以下笔者试图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岩石圈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中国大陆东,西构造单元划分界线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3.1中国大陆一级构造单元(东,西部分区界线)现今GPS测量,现代应力场研究结果[t~2tl表明,现今中国大陆是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总体格局.在中国大陆内部,沿鄂尔多斯西缘断裂,龙门山断裂一线(或者说沿贝加尔湖西侧和贺兰山一六盘山一龙门山东侧一线)是着名的地震带和活动构造带I^;鄂尔多斯周缘除六盘山受青藏高原碰撞带作用施加了一个北东向挤压力外, 总体上属于张性伸展地堑系,河套地堑系内的临河地堑盆地中,第四系厚达2400m,而山西地堑系中各地堑内的第四系厚度多在500~1000m.在川滇南北带,小江断裂带内自新近纪以来发育有数十个呈串珠状排列的断陷盆地,其中有抚仙湖,星云湖,枸麓湖等现代湖盆地,其长轴呈折线状张裂串通,反映为张性特点;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反映在四川盆地(扬子克拉通)西北部和鄂尔多斯周缘盆地,降幅达一100~-1000m[纠,这些地区的张性特征说明沿鄂尔多斯西缘断裂,龙门山断裂一线是现今中国大陆东部拉张,伸展动力学背景的西界.在地球物理特征上,该带与布格重力异常圈,重力梯度带对应,深部结构反映为地幔陡变带【t.从岩石圈类型分布来看,沿鄂尔多斯西缘断裂,龙门山断裂一线以东分布的是鄂尔多斯和扬子克拉通型岩石圈,以稳定为特点;而西侧分别为青藏高原新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和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岩石圈具有活动的,不稳定的属性,不同的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必定为岩石圈不连续带I81.因此,沿鄂尔多斯西缘断裂,龙门山断裂一线的岩石圈不连续可以作为中国大陆东部,西部一级构造单元或岩石圈单元分界.这样,中国东部一级构造单元中的鄂尔多斯,扬子克拉通型岩石圈,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行山和南岭中段等为代表的燕山期造山带型岩石圈,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闽粤沿海等裂谷型岩石圈,南海中央海盆为代表的晚新生代洋壳型岩石圈,以及以台湾为代表的岛弧型岩石圈为其二级构造单元;中国西部一级构造单元中的塔里木,准噶尔克拉通型岩石圈,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中亚造山带型岩石圈,包括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昆仑山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等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为其二级构造单元.第33卷第2期邱瑞照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4O5 II图5中国大陆现今岩石圈的主要类型及岩石学结构模型中国大陆5类岩石圈包括:I一克拉通型:以塔里木,扬子,中朝克拉通(侏罗纪以后是鄂尔多斯)为代表;II一造山带型岩石圈包括:II一1一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岩石圈;II一2一以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行山,湘中赣中和南岭中段等为代表的燕山期岩石圈;II一3一以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昆仑山,祁连山,三江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岩石圈;III一裂谷型:以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闽粤沿海(包括江汉平原,沿海大陆架,闽粤桂等)等为代表;IV一岛弧型:以台湾岛弧为代表;V一洋壳型:以南海中央海盆为代表.其中依据造山过程(或者造山相),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划分为:II—a一已拆沉或正在拆沉去根的造山带:额济纳旗,冈底斯,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行山,南岭中段,秦岭;II_b一拆沉又被加厚的造山型岩石圈:羌塘,昆仑山,祁连I,天山,阿尔泰山Fig.5MaintypesoflithosphereandpetrologicalstructuremodelinpresentcontinentalChina FivetypesoflithosphereincontinentalChinaindude:I—cratoniclithosphere,representedbytheTarim,Y angtzeandSino—Koreanctatons(called OrdosafterJurassic);II—orogenichthospheres:II一1一Paleozoiclithosphere,representedbyEjinQi;II一2一Y anshanianlithosphere,representedbytheDaHingganMountains,Y anshan—Taihangmountains,centralHunanandJiangxiandthecentralsegmentoftheNanlingMounta ins:II一3一Cenozoiclithosphere,representedbyQiangtang,Gangdise,Himalaya,KunlunMountains,QmanMo untainsandsmjiang;III—riftlithosphere,representedbytheSon【gliaoplain,NorthChinaplainandcoastalareasofFujianandGuangdong(includingtheJia nghanplain,F~ian,Guangdong,andGuangxiandthecontinentalshelves0thethreeprovince~;IV—Arcislandlithosphere,representedbytheTaiwanislandarc;V—oceaniccrustlithosphere.represented byCentralseabasinoftheSouthChinaSea.Basedontheorogenicprocessesororogenicphase s,theorogeniclithospheremaybesubdividedinto:II—a_-orogensthathavebeenddaminatedorarebeingdelaminatedandderooted:EjinQi,Gangd iseMountains;DaHingganMountains.Y anshan—Taihangmountains,thecentralsegmentoftheNanlingMountainsandQinlingMountains:II —b—ddaminatedandthickenedorogeniclithosphere:Qiangtang,KuNunMountains,QilianMountains,TianshanMountainsandAlt ayMountains中国地质2006年由于中国大陆自65Ma左右田.发生欧亚一印度板块碰撞以来,受控于统一的中国大陆动力学系统f嗍:中国大陆西部伴随青藏高原山根形成驱动软流圈物质往东流,东流软流圈物质受太平洋俯冲板块的阻挡而上涌,导致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喷发,表明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动力学背景是长期的(自新生代以来的)总体格局,因此,上述构造单元的划分可以作为新生代以来大地构造单元总体格局.3.2中国西部二级构造单元及造山带型岩石圈形成时代中亚造山带中段,位于银川盆地以西的额济纳旗地块(西蒙古高原)处于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与东部伸张的过渡带, 中生代仅在块体边界有岩浆活动,具有正常的陆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壳幔结构中没有山根(克拉通化的结果),属于中亚造山带西部"重新崛起"后残留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 其物质和结构都是古生代形成的(图5一II一1).在中亚造山带西段(西蒙古高原以西)的天山,阿尔泰山,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一祁连山,由于该区早中生代以来缺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即没有新的地幔物质的输入, 因此就壳幔物质成分而言,以西南天山为代表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物质成分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但上新世晚期之后以天山,昆仑山山前出现巨厚的粗大砾石层为标志,卷入陆内造山作用而"重新崛起",因此现今地球物理探测的岩石圈的地幔和陆壳的结构是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属于"老物质新结构"特点的造山型岩石圈.青藏高原是伴随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65Ma)r~形成的新生代造山带,其物质和结构都是新生代形成的("新物质新结构");但是对于其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等造山带而言,它们形成于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新生代时期被卷入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新生代造山系,缺乏新生代岩浆活动,说明其物质仍然是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形成的,但其结构是新生代的,同样属于"老物质新结构"特点的造山型岩石圈. 3.3中国东部二级构造单元及(造山带,裂谷,岛弧和洋壳型) 岩石舅形成时代三叠纪以后,整个中国大陆已拼合成为一个整体[72o.-3",受统一的中国大陆动力学系统控制p;伴随中国大陆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变化,动力学机制也由以南北向为主转变为以东西向为主,西部中生代张开发育特提斯洋,新生代挤压造山至今,形成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成矿域;东部则中生代挤压造山,新生代拉张形成裂谷系,形成总体NE—NNE走向的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并与处在中国东部的华北,扬子克拉通, 古亚洲和秦祁昆造山带交切叠加,形成新的岩石圈不连续和岩石圈类型.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是燕山期造山型岩石圈形成的标志.华北地区花岗岩研究表明,该区经历了由早侏罗世初始和中侏罗世早期造山一晚侏罗世峰期造山一早白垩世晚期造山一晚白垩世早期后造山的完整造山旋回吲,其150~140Ma的构造体制转折时限[331,与华南岩石圈约146Ma开始的伸展拉张和东北岩石圈减薄最薄时间145Ma【矧大致同时,提供了贯穿整个中国东部的燕山期花岗岩是同一大陆动力学机制下产物的证据,说明中国东部燕山期花岗岩是中国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了新的构造演化阶段,即由活动陆缘转化为张裂的大陆边缘,广泛的玄武岩喷发是其重要标志,形成大陆裂谷型岩石圈(图5-III).已有研究表明,新生代的构造线的方向亦由北东转为北北东向,在拉张应力作用下,导致黄海,东海及南海等陆缘海,边缘海以及大陆上众多断陷盆地和裂谷的形成.由于裂陷作用及伸展构造的普遍发育,幔源玄武岩浆大量,频繁地喷出地表,形成了以玄武岩类占绝对优势的新生代火山岩广布于中国大陆东部.除大陆区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裂谷盆地外,在海域内形成南海中央盆地,伴随扩张作用,沿扩张脊喷发了大量玄武岩熔岩,使其逐渐转化为洋壳性质.对比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分布,不难发现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喷发是叠加在花岗岩分布区之上的,因此,中国东部的裂谷型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可以酉侧的中生代造山带岩石圈为参照.但是,由于东北,华北,华南地区造山带型岩石圈具有不同的物质结构和组成,在它们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裂谷型岩石圈陆壳成分也有所差异(张广才岭SiO=63,8%:华北平原sio2=67.2%;闽粤沿海SiO2=65.6%),但岩石圈地幔组成基本一致,都以二辉橄榄岩为主(图5).如上所述,中国东部新生代发育裂谷作用后,在东北地区残留了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燕山期岩石圈,在华北地区,残留了以燕山一太行山为代表的燕山期岩石圈,在华南地区残留了以南岭中段为代表的燕山期岩石圈(图5一II一2),这些地区的岩石圈因为经历了新生代的伸展减薄,现今的厚度不能代表燕山期造山时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但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及其结构仍然是燕山运动期间造山时形成的.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的大陆裂谷作用,在东北地区形成以松辽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在华北地区形成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在华南地区形成以闽粤沿海(包括江汉平原,沿海大陆架,闽粤桂等)裂谷型岩石圈.随着大量玄武岩喷发,使燕山期的"酸性化"陆壳又被"基性化",燕山期形成的岩石圈地幔被破坏形成以二辉橄榄岩为主体的喜马拉雅期岩石圈地幔;裂谷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岩石圈尺度上伸展减薄和热侵蚀,现今地球物理探测的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和结构是新生代形成的(图5-III).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陆缘,在经历了燕山期造山,喜马拉●周肃.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2.第33卷第2期邱瑞照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_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407 雅期裂谷作用后分离出去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以台湾为代表的岛弧岩石圈,其物质,结构是新生代形成的(图5一IⅥ.在中国东部裂谷型岩石圈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形成了以南海中央海盆为代表的洋壳型岩石圈(图5一v),其物质和结构可能主要是晚新生代一第四纪形成的.4中国大陆岩石圈类型演化与构造单元形成综上所述,从岩石圈角度考虑,中国大陆以银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西边界为界,可以划分为东部,西部2个一级构造单元,西部为挤压环境,对应地表高山,深部岩石圈加厚;东部为伸展环境,对应地表丘陵,深部岩石圈减薄;中国东部,西部单元之间为岩石圈不连续相接.鄂尔多斯,扬子克拉通型岩石圈,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行山和南岭中段等为代表的燕山期造山带型岩石圈,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闽粤沿海等裂谷型岩石圈,南海中央海盆为代表的晚新生代洋壳型岩石圈,包括日本列岛,吕宋岛,巴拉望岛等在内的以台湾为代表的岛弧型岩石圈为中国东部一级构造单元中的二级构造单元;塔里木,准噶尔克拉通型岩石圈,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中亚造山带型岩石圈,包括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昆仑山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等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为中国西部一级构造单元中二级构造单元;同一地区造山型岩石圈的亚类(图5),如青藏高原北部具有"老物质新结构"特点的昆仑山,祁连山造山型岩石圈,拆沉后又被加厚的羌塘造山型岩石圈嗍,已拆沉或正在拆沉去根的冈底斯造山带嗍和正在加厚的喜马拉雅造山型岩石圈等可作为青藏高原的三级大地构造单元.根据地质历史,中国大陆岩石圈类型演化与构造单元形成过程可简要地概括为:以塔里木,扬子,中朝克拉通(侏罗纪以后是鄂尔多斯)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形成于17亿年之前,在中国大陆形成过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相对于周缘造山带而言);古生代时期,北方中朝和塔里木及其周边造山带拼合形成中亚造山带型,三叠纪时期北方拼合大陆和南方大陆拼合形成秦祁昆造山带型岩石圈;三叠纪以后,中国大陆的动力学机制转变为以东西向为主,西部中生代张开发育特提斯洋,新生代挤压造山,形成特提斯一喜马拉雅造山型岩石圈;新生代时期在西部(南北双向)挤压东部伸展的动力学背景下,高原扩展卷入秦祁昆造山带西段(祁连山,昆仑山)使之成为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在新疆境内使天山,阿尔泰山等古生代造山带"重新崛起"成为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只残留了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中亚造山带型岩石圈;在中国大陆东部则中生代挤压造山,新生代拉张形成裂谷系,在经历了新生代裂谷作用分别形成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闽粤沿海等裂谷型岩石圈后,只在东北,华北,华南分别残留大兴安岭,燕山一太表1中国大陆岩石圈壳一幔物质时空结构Table1Temporal-spatialstructureofHthosphericcrust-mantlematerialincontinentalChina 注: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华南),西部(西北,西南)一级构造单元,浅部以银川盆地,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西边界为界:深部以扬子,鄂尔多斯克拉通型岩石圈和喜马拉雅,冈底斯,昆仑,祁连山,三江等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以及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型岩石圈之问的岩石圈不连续为界.。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不同大地构造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有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因而对于整体论述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有不同的方案。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在“新全球构造”思想指导下,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以大陆动力学为线索,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及其演化进行了讨论,并且进行了构造区划。
由于板块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该文的构造区划以古生代时中国的板块构造格局为基础,同时考虑前古生代和后古生代时期中国的地壳演化,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7个一级构造单元(板块)和30个二级构造单元,包括克拉通(或微陆块)和不同时期的造山带。
本文根据《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下,仅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文参考。
特此说明。
下面是正文一、概述1、大地构造单元及其划分该文指出,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做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可以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若一个大区域尺度的地壳物质组成、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域,则这样的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单元既反映了地壳物质组构上大地构造环境(或大地构造相)的时空属性,又具有不同构造阶段的时空层次属性。
板块构造将6大(或更多)板块作为全球的一级构造单元,并将分隔它们的边界也作为构造带看待。
但是,板块构造观的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需要结合特定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厘定。
2、不同大地构造观和学派的出现该文指出,近数十年来,由于各个学科的迅猛发展,包括对海洋的研究、对地壳深部的研究等,因而促使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有了极大的进展。
这些在近年出现的许多不同的大地构造观和学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一、引言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地质学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研究地球构造演化、地质灾害预测、资源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地构造单元的定义、划分原则、划分方法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实际划分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大地构造单元的定义大地构造单元是指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等构造部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地质特征和构造性质的区域。
这些单元由于地质历史的演化而形成,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三、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1. 地质特征原则:根据区域内的地质特征,包括岩性、构造、形态、矿产等方面进行划分。
例如,岩性相似的地区可能被划分为同一个构造单元。
2. 地质历史原则:考虑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将具有相似演化背景的地区划分为同一个构造单元。
例如,同属一个构造带的地区可能被划分为同一个构造单元。
3. 构造性质原则:根据构造性质的相似性进行划分,包括构造运动类型、构造演化阶段等方面。
例如,同属盆地构造的地区可能被划分为同一个构造单元。
四、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地震活动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的地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单元的划分。
2.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等,以此来划分大地构造单元。
3. 地质研究:通过对岩性、古生物、古植被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地质历史,从而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五、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实际划分中国地域辽阔,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根据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和构造性质等方面,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 高原与盆地单元: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
这些单元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具有明显的构造特征和地貌特征。
2. 山地单元: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系等。
这些单元形成于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地壳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和隆升。
3. 海岸与岛屿单元:包括中国东海沿岸、南海诸岛等。
中国大地构造简介黄汲清认为,按主要构造型式、形成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划分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
这三种构造型式分布于三个地区,显示为不同的三大地质块体。
他认为,在华力西期西伯利亚地台向南推进,作用于蒙古地槽,以及塔里木地块与中亚地槽相互作用,使蒙古地槽产生弧形褶皱,中亚地槽产生以东西向构造占优势的褶皱,因而形成古亚洲大陆,即古亚洲式。
他指出:“在中生代时期,当古亚洲大陆向太平洋推进时,太平洋以强大的推力回击,因而产生太平洋式褶皱”,“它的构造线主要为东北—西南”方向。
至于喜马拉雅式的形成,他解释:“向南推进的古亚洲大陆遭遇到向北移动的冈瓦纳大陆的巨大抵抗,由此而产生的强大水平压力,把深厚的特提斯沉积变成特提斯喜马拉雅式的褶皱”。
不仅如此,他还指出:“阿萨密弧束的生成和帕米尔喜马拉雅弧束一样,可解释为系受一种强大的下插作用的结果,这一作用来自冈瓦纳大陆的喜龙突出带,而在滇缅结晶杂岩带之下进行着。
”对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他也强调了冈瓦纳大陆向北运动和向欧亚大陆之下运动的这种地球动力学机制。
总体上看,从全球动力学角度看中国大地构造中国大地构造主要可以分出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域。
古亚洲构造域是在古亚洲洋动力体系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构造区域, 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是在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 2 个前后相继的动力体系作用下形成的 2 个构造区域。
由于几个全球性动力体系的依次作用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叠加、复合, 使同一地带在不同构造阶段经受不同的动力体系的作用, 从而使中国大地构造显示出十分复杂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 造成中国及邻区地壳十分醒目的镶嵌式结构和地壳-上地幔不同层次间的非耦合关系, 即立交桥式结构, 使中国成为全球大陆构造中最复杂的一个区域。
早元古代,中条旋回之后,中朝准地台形成;晚元古代扬子旋回之后,古中国地台形成;古生代初兴凯旋回之后,古中国地台解体,中国古生代构造格局逐步建立;晚古生代,华力西旋回之后,古亚洲大陆(古亚洲构造域)形成;中新生代,印支旋回以来,滨(环)太平洋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逐步形成。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而成,值得地球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从事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年轻学子阅读和研究。
现将它奉献给读者。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本文目录一、从活动论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1、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原则2、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3、划分古板块的标志4、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步骤二、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及构造分区1、槽台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2、板块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3、中国大陆构造域的划分下面是正文一、从活动论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1、大地构造分区主要原则⑴、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一性由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一性,因而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将地壳各部分的区域性分异与构造阶段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或大地构造分区。
⑵、主要依据:构造活动程度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是构造活动程度。
由于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构造活动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而在进行大地构造分区时,必须具有历史分析的现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进行。
⑶、以850~250Ma泛大陆旋回构造格局进行划分现代全球古大陆再造和板块划分,一般是以距今850~250Ma泛大陆旋回(Pangea-250,即泛大陆-250)的构造格局进行划分的。
因为,该阶段的地质记录最全、研究程度最高。
至今,进入一个泛大陆裂解时期,其板块划分的代表方案就是LePichon(1968)等的现代板块划分。
Pangea-850(泛大陆-850)以前(太古宙-元古宙)的板块划分涉及太古宙-元古宙的造山带和古缝合线识别,存在较多争议。
故一般以850~250Ma泛大陆阶段的板块划分和大地构造分区。
欧亚、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将连为一体,形成超大陆。
2、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⑴、活动论和固定论所谓活动论,是指地表大陆和海洋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而言。
大陆和海洋在地表上的位置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陆和海洋相对于地极和赤道的位置变化;一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中国大地构造的概念
中国大地构造是指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情况,主要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
中国大陆的地壳结构和地表地质面貌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化:
1. 前寒武纪时期,华北、华南、塔里木等陆核先后在大洋中形成,经过稳化,逐步向稳定的块体过渡。
2. 古生代时期,上述块体逐渐拼合,其结合带呈横向分布,形成了中国大陆的雏形。
3. 中生代开始,又有块体陆续漂移、相撞、拼合,从而出现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等雏形,中国西部在强烈的挤压改造之中,地壳增厚,出现贺兰山界线。
4. 新生代开始,西部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聚敛,使中国东部及海域出现拉张现象,使得地壳自大兴安岭向东减薄,并形成一系列盆地地形。
5.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及海域沉降,使盆地中普遍堆积起较厚的区域盖层。
中国大地构造的演化过程,形成了以海西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以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 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斯构造域。
这些不同的构造域,塑造了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
中国大陆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依据复杂地形而产生的不同构造区的划分,中国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大陆之一。
地质构造区的划分地台区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陆间增生褶皱区准噶尔-兴安褶皱区秦祁昆仑褶皱区青藏-滇西褶皱区喜马拉雅褶皱区陆缘增生褶皱区乌苏里-锡霍特褶皱系华南褶皱系台湾褶皱系边缘海盆拗陷带地层建造特征太古宇中、下太古界上太古界元古宇下元古界中元古界及青白口系震旦系古生界准噶尔-兴安地层区塔里木地层区华北地层区秦祁昆仑地层区青藏-川滇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区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区乌苏里地层区台湾地层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岩浆岩发育特征准噶尔-兴安构造岩浆岩区塔里木-华北构造岩浆岩区秦祁昆仑构造岩浆岩区青藏-川滇构造岩浆岩区扬子构造岩浆岩区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区大陆岩石圈结构特征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地壳结构特征地壳厚度分区岩石圈厚度━━━━━━━━━━━━━━━━━━━━━━━━中国大陆的构造格架,是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建造起来的。
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属欧亚板块;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褶皱区和冈底斯褶皱系属印度板块;台湾东海岸台东山脉属菲律宾板块。
地质构造区的划分中国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大陆之一。
根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等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中国大陆可以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区:地台区、陆间增生褶皱区、陆缘增生褶皱区。
地台区包括前寒武纪形成的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扬子地台,它们构成中国大陆的3个核心。
基底多为复杂的变质杂岩系,盖层主要为稳定类型沉积。
华北地台包括阴山-燕山与秦岭-大别山之间,贺兰山以东以及渤海及黄海北部广大地区,北与乌拉尔-蒙古褶皱带东段接界,南与秦岭褶皱带相邻,东南部与扬子地台相连,向西过贺兰山与阿拉善地块相接。
若包括朝鲜北部广大地区,则称中朝地台(见亚洲地质)。
华北地台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地台,形成于18亿年前后的吕梁运动,有3套建造系列:太古宇和下元古界构成它的基底;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构成它的盖层;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叠加在不同时代岩层之上。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中国《地层学杂志》第25卷增刊2001年5 月发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肖藜薇撰写的文章《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值得一读。
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供读者阅读和研究。
下面是正文该文摘要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从全球构造角度,给出了中国中元古代一新元古代,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一志留纪、泥盆纪一二叠纪.三叠纪一白垩纪早期、白垩纪中期一新近纪的地层区划。
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是由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巨型大陆复杂大陆边缘的众多微陆和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
元古代以来,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依次受阿帕拉契亚一古亚洲洋(或称劳亚洋,古亚洲洋为其东段)、特提斯-古太平洋、印度洋一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
三大动力体系的复合、叠加,使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和地层分区发生多次改组和变迁。
近十年来,在前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新的研究,编制了1∶500万《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附简要说明书——《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等,1999)。
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全球构造角度,根据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中国地层分区问题,敬希读者指正。
一、前言1959 年,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上,黄汲清首次论证了中国地层区划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综合地层区划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地层区划的初步建议(黄汲清,1962)。
1978 年王鸿祯发表了“论中国地层分区” 一文,从整个亚洲的构造格局出发,对黄汲清的方案作了补充、修改(王鸿祯,1978)。
1982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概论》给出了中国晚前寒武纪一第四纪的地层分区。
1996 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地层典》亦给出了以纪为单位的地层分区。
最近(2001),在扩编的《中国地质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层分区方案(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1999)。
中国地质构造总结1. 引言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拥有丰富的地质构造类型和多样性的岩石组成。
这些地质构造对于理解中国地质演化历史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地质构造进行总结,阐述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特征以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2. 阻隔构造阻隔构造是指能够阻止岩石走向延伸的地质构造。
中国的主要阻隔构造包括柴达木阻隔带、昆仑山断裂和滇黔断裂等。
2.1 柴达木阻隔带柴达木阻隔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阻隔带。
它由东西走向的多个断裂构造组成,阻止了从青海高原向东的岩石走向延伸,形成了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明显界限。
2.2 昆仑山断裂昆仑山断裂是中国北部一条重要的断裂带,起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包括昆仑山褶皱带在内的一系列地质构造。
该断裂带对中国北部的地形、地貌和地震活动有重要影响。
2.3 滇黔断裂滇黔断裂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是滇西、黔北地区的主要界线。
该断裂带呈南北走向,阻隔了中国西南的构造和地貌,对滇西、黔北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 剪切构造剪切构造是指岩石中存在的断裂或滑动带,形成了岩石层内的相对位移。
中国主要的剪切构造有三叠纪剪切构造和武当山剪切构造。
3.1 三叠纪剪切构造三叠纪剪切构造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剪切构造带,主要影响了三叠纪的沉积和构造演化。
该剪切构造带以山东半岛为中心,向东北和西南延伸。
3.2 武当山剪切构造武当山剪切构造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是一条相对年轻的剪切构造带。
该构造带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岩石形态。
4. 层状构造层状构造是指由不同岩石层组成的重叠或平行堆状结构。
中国的层状构造主要有岩溶、地层和火山构造。
4.1 岩溶构造岩溶构造是中国地表特有的一种层状构造,由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溶洞等特殊地貌组成。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就是岩溶构造的典型代表。
4.2 地层构造地层构造是指地壳中分层次的岩石组合,包括岩层倾向、岩层倾角和岩层断层等。
超级⼲货:中国⼤地构造单元的划分(附代表图件)!本⽂节选⾃:潘桂堂等,中国⼤地构造单元划分发表于《中国地质》2009年2⽉第36卷第1期⼤地构造分区⼜叫⼤地构造单元划分,是⼤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之⼀,可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个⼤区域尺度的地壳物质组成、岩⽯构造组合,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域,这样的⼀个区域就是⼀个⼤地构造单元。
构造单元既反映了地壳物质组构上⼤地构造环境(或⼤地构造相)的时空属性,⼜具有不同构造阶段的时空层次属性。
⼀、三⼤主流⼤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黄汲清先⽣等多旋回构造观黄汲清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是中国⼤地构造的⾸次系统论述。
划分的⼀级中国⼤陆构造单元为地台或准地台和地槽褶皱系,并从全球构造⾓度将古⽣代以来的中国⼤地构造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构造域。
任纪舜等在此基础上进⼀步发展,将中国⼤陆块分为亲西伯利亚陆块群、古中华陆块群和亲冈⽡纳陆块群,将显⽣宙造⼭带概括为古亚洲造⼭区、特提斯造⼭区和环太平洋造⼭区,⽽将华南早古⽣代造⼭带也作为古亚洲造⼭区的⼀部分。
其⽴论基点是中国各主要陆块,在新元古代时已形成了统⼀的古中国地台,其后的裂解只是⼿风琴式的开合运动,或是冈⽡纳⼤陆裂离,亚洲⼤陆增⽣。
这⼀多旋回学说与板块构造相结合的构造模型迄今仍是⼴泛应⽤的主流。
王鸿祯先⽣等历史⼤地构造观王鸿祯先⽣等运⽤板块构造学说审视中国⼤地构造演化,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国及邻区⼤地构造划分和构造发展阶段,其⽴论基点从时间论是地质历史发展阶段论和灾变论,从空间论是全球构造活动论,认为中国主要的⼤地构造单元包括中朝、扬⼦和塔⾥⽊地台(克拉通)以及其间不同时期的造⼭带。
板块边界并不在地台边界,应在遥相对应的古⼤陆边缘之间的分界带,这⼀⼤陆及其边缘的缝合带称对接消减带,⼤陆边缘的拉伸、张裂、地块移离形成弧盆体系的岛弧缝合带,称之为叠接消减带。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潘桂棠’肖庆辉2 陆松年3 邓晋福4 冯益民5 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7 郝国杰3 冯艳芳“(l.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61 0 8 2 ;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 0 37 ;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30 01 70 ;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 08 3; 5.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71 0 54 ;6.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水刃74 ; 7.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南京21 0 16 )提要: 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整体论述中国构造分区, 都以不同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的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 有不同的方案。
以黄极清先生等多旋回构造观、王鸿祯先生等历史大地构造观和李春显先生等板块构造观的“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 是集中国地质构造之大成, 在全国起指导作用, 影响既广泛且深远。
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是当前板块构造细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区域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评价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文的大地构造分区图的编制是以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 承接融合中国“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 在板块构造一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 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 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老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山系大地构造相环境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 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构造单元的基本原则, 划分出中国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由陆块区和造山系组成为9 个一级构造单元, 以及相应的56 个二级构造单元。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较准确地划分尚需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扭词: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中圈分类号: Ps4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00 一36 57 (2 0 0 9 )0 1 一0 0 0 1 一2 8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之一, 可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 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岩石圈形成顺序岩石圈是地球上岩石体系的最外层,由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
岩石圈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多种地质力学及地球化学因素。
本文将按照岩石圈形成的顺序,从地球演化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各个阶段的形成过程。
首先,地球的岩石圈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45亿年前的地球形成之初。
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引力使原始物质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等不同组分。
地壳是岩石圈的最外层,它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壳的形成是地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其次,在地球形成后的早期,地壳开始不断地发生构造变动。
这一过程称为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包括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和火山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地壳板块会发生碰撞、裂解、隆起和沉降等变动。
火山构造运动是指火山活动对地壳的改变,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和地壳的沉积等。
这些构造运动不仅改变了地壳的形态,还在岩石圈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后,随着地球演化的继续,岩石圈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化。
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熔岩通过地壳的裂隙向地表喷发形成火山岩,如玄武岩和安山岩。
另一方面,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岩浆的形成和变质作用的发生。
岩浆是地下熔融状态的岩石,它通过断裂和冲击作用进一步改变了地壳构造,并形成了变质岩,如片麻岩和大理石。
最后,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地球的岩石圈基本形成完善。
地壳板块和岩浆的相互作用继续塑造着地球的地貌和地质特征。
从而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如山脉、盆地和高原等。
岩石圈在地球上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综上所述,岩石圈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地球形成、构造运动到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每一个阶段都对地壳的形态和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岩石圈形成过程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地球演化的奥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岩石圈结构的板条构造分区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岩石圈结构的板块构造分区中国大陆东部是一个地质复杂而丰富的地区,其岩石圈结构显示出多样化和分异性。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中国作为一个占地面积宽广的国家,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地质构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究中国的地质模式,地质学家对中国大地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基于岩石性质、地质特征以及地壳运动活动等多方面的思量,为探究中国大地演变和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来进行。
整体划分主要是依据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带来进行的,而局部划分则是依据这些构造带中的局部地质条件来进行的。
从整体层面来看,中国大地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的构造带。
第一是青藏高原构造带,它是中国大陆的核心地质单元,由于古生代以来的地壳抬升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第二是华北克拉通构造带,它是中国大陆最稳定的地质单元,具有古老的晋蒙和孟襄两个构造组成的华北地块。
第三是南方构造带,它包括华南和华东两个地区,具有复杂的川滇、湘鄂和岭南构造,是地壳变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第四是西南板块构造带,它包括云南、西藏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具有奇特的喜马拉雅构造和板块碰撞的特征。
第五是东北构造带,它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活动带,包括松嫩平原、长白山和太平洋板块的沿海地区。
在这些主要构造带中,又存在着许多局部构造单元。
比如在青藏高原构造带中,有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和羌塘盆地等地形地貌特征。
在华北克拉通构造带中,有大别山、太行山和台儿庄陡斜等地形地貌特征。
在南方构造带中,有川滇盆地、湘江河谷和福建沿海平原等地形地貌特征。
在西南板块构造带中,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昆仑山等地形地貌特征。
在东北构造带中,有松花江、长白山和辽河平原等地形地貌特征。
这些局部构造单元在整体构造格局中起到了桥梁和过渡的作用,对于地质过程和资源富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大地的地质演化,还对于资源勘探和环境保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构造单元的地质条件和资源类型各不相同,有些地区富集了金属矿产,有些地区则富集了煤炭和油气资源。
岩石圈演化与板块构造运动岩石圈演化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质现象之一,而板块构造运动是其中的核心。
岩石圈演化与板块构造运动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断塑造着地球的地理面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同时也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球上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部的一部分上地幔)的分裂、运动与聚合的过程。
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和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陆运动和地震构造。
边界运动是板块运动中最常见和最显著的类型,也是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形变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而在边界运动的过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则是其最直接的体现。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这种能量积蓄于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边界处。
当巨大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不仅可以释放能量,还会造成灾害性后果。
在地震过程中,地震波会传播到地球表面,引发山体滑坡、地面裂隙以及建筑物的倒塌等灾害。
因此,对地震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火山活动则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物质循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板块边界处,岩浆从地幔上升并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不仅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
当岩浆喷发到地表时,释放出来的热能和物质将被重新吸收和循环利用,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养分和能量。
除了边界运动,内陆运动也对岩石圈演化和地球面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内陆运动主要包括地块抬升和下降,地壳变形和地壳漂浮等过程。
地块抬升和下降可以改变地面高度,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如高山、高原和盆地等。
地壳变形则是地球上地理构造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常导致断层、褶皱和地壳变形等现象的发生。
而地壳漂浮则是指感应地幔对地壳作用,导致地壳在地幔上漂浮运动。
总之,岩石圈演化与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历史中的重要地质现象。
从地震爆发到火山喷发,从地块的抬升下降到地壳的变形漂浮,它们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构造。
根据形成地质作用对中国大陆岩石圈作构造分区杨文采;于常青【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15(61)4【摘要】在综合评述前人关于大陆板块内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讨论了以大陆岩石圈地质作用序列对亚欧大陆板块内部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准则与方法.相邻单元之间地壳生成演化作用序列不同,造成地层和岩石圈构造属性不同.基于板块运动的规律,可以根据地层和构造属性不同特征推断构造单元演化作用序列,并依据岩石测年资料划分大陆岩石圈构造单元.据此,大陆板块可划分为四个二级构造单元,包括克拉通、大陆碰撞造山带、大陆俯冲增生带和叠复构造单元.中国大陆板块的克拉通包括华北、扬子、塔里木和华夏四个;大陆碰撞造山带包括天山—西拉木伦河、昆仑—秦岭—大别、喜马拉雅、萍乡—江山—绍兴和台湾五个.大陆俯冲增生带包括吉黑、准噶尔、柴达木祁连、羌塘—拉萨—松潘和江南五个.这种分区同时把形成时代和区域构造形成地质作用作为区划的主要根据,体现了构造单元的基本属性.【总页数】8页(P709-716)【作者】杨文采;于常青【作者单位】“大地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大地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国大陆岩石圈与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热体制 [J], 范小林2.中国大陆岩石圈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灾害 [J], 张培震3.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盆地构造和油气运移探讨 [J], 徐常芳4.论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基本特征 [J], 任纪舜5.中国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强震构造区力学特征研究 [J], 侍文;陈石;韩建成;李红蕾;卢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报告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报告摘要: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地质演化过程、资源勘查和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综合研究文献资料、地震数据和地质调查结果,对中国主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包括华北地块、菱形地块、青藏高原和台湾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1. 华北地块华北地块是中国最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之一,包括中国的首都北京。
华北地块主要以平坦的盆地和丘陵为主,地质构造以南北向的断裂带和褶皱带为特征。
华北地块的最著名的地质构造是中国的主要断裂带之一,包括唐山地震区和大别山断裂带。
2. 菱形地块菱形地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分,主要由喀斯特地貌组成。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以东南向的盆地和山脉为主,包括云贵高原和川西盆地。
菱形地块还包括中国最著名的地质构造之一,即三峡断裂带,这是中国最大水库三峡大坝所在地。
3.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最大地理构造单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主要由高山和高原组成,其地质构造以东西向的断裂带和褶皱带为特征。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质构造之一,其中包括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巴颜喀拉山断裂带。
4.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被太平洋所包围。
台湾地区是中国一个岛屿,其地质构造以北南向的断层和逆斜褶皱带为特征。
台湾地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质构造之一,其中包括横贯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和花东纵谷。
总结: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表明,中国地质构造多样且复杂,其中最著名的地质构造包括华北地块、菱形地块、青藏高原和台湾地区。
这些地质构造对于理解中国地质演化过程、资源勘查和地质灾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入探讨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演化。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一、引言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陆、大洋、岛屿等构成。
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对地球表面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分类和划分。
它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构造演化、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资源分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和划分结果。
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1.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是地壳内部构造运动的结果,包括断裂、褶皱、地块等。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特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与岩溶构造特征联系密切,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2. 地壳构造特征地壳是指地球表面到几十千米深度的地球部分。
不同地壳构造特征反映了地质历史的不同阶段,也可以作为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依据。
例如,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皖南-赣北造山带,是华北地块向南的挤压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3. 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地震、重力、磁力等,与地球内部结构有关。
通过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联系和界限。
例如,中国北方的华北克拉通是一个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壳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
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1.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构造单元,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它的特点是海拔高,地形复杂,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之一。
2. 辽东半岛辽东半岛位于中国东北部,是鸭绿江与辽河之间的地带。
它是中国大陆边缘带的一部分,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
这个地区的构造造山带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之一。
3. 扬子地块扬子地块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一个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
它的特点是地壳稳定,地震活动相对较弱,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盆山对应关系地区之一。
4.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区。
它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地壳相对稳定,地震少,农业资源丰富。
5.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