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社会教学计划 蒙老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教案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教案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和学习各种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关键时期,品德启蒙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价值观,幼儿园能够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教案,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
2. 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品德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包括爱、诚实、友善、责任感等。
以下是品德启蒙教育的几个重要原因:2.1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品德启蒙教育,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授他们如何与他人分享、如何尊重他人和物品等。
这些习惯将对孩子们今后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2.2 培养社交技能品德启蒙教育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社交技能。
通过学习互助合作、友谊和沟通技巧,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2.3 塑造正面的人格在品德启蒙教育中,孩子们学会了道德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和勇敢。
这些品质是塑造孩子未来人格的基石。
通过培养这些正面的品德,幼儿园能够帮助孩子们成为有责任感、善良和正直的人。
3.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教案3.1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们的礼貌和谦虚品质;-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培养孩子们的尊重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主题:友谊与合作3.2.1.1 活动一:分享与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别为自己选择一样东西,并分享给同组的其他小朋友。
通过这个活动,鼓励孩子们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辨别同伴需求的能力。
3.2.1.2 活动二:友谊的重要性通过绘本或故事,向孩子们讲解友谊的意义和重要性。
鼓励孩子之间互相帮助,亲近和理解彼此的不同之处。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友谊的价值。
3.2.2 主题:尊重和关爱他人3.2.2.1 活动一:关爱小动物组织一次宠物展览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小动物,并学习如何关爱它们。
2024年教师社会品德教学学期计划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品德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学期计划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品德素养,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貌。
以下是2024年教师社会品德教学学期计划的具体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貌。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培养他们正确处理道德困扰和道德纠纷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了解与社会品德教育相关的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活动,了解与社会品德教育相关的知识,如道德原则、社会道德规范等。
2. 讲述社会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品德教育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3. 进行道德思考和讨论: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正确辨别是非、理性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意识培养、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5. 开展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设计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身份,模拟生活中的道德困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正确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6. 举办社会品德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品德主题的讨论、交流和分享,形成班级良好的品德氛围。
7. 阅读相关经典文学作品:选取一些具有社会品德教育价值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导读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和价值观。
8.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社会品德教育: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资源,开展网络主题讨论、作品分享、互动交流等活动,拓宽学生对社会品德教育的认知。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实践计划在幼儿园阶段,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通过品德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品格、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践中,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着重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1. 制定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成长需求,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培养孩子的礼貌、尊重他人、自律自信、友爱互助等品德素养,引导他们认识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引导孩子理解和接受品德观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也需要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沟通、合作和共享,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集体游戏、团体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团队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 激发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小事情,让他们学会热爱他人、关心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培养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孩子参观敬老院、植树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意义,激发出爱心和奉献精神。
5. 家园合作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品德启蒙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需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养成。
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品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结回顾在实施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时,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情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与此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养成,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小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
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小班阶段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关键
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起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品德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小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品德教育工作。
首先,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小班阶段,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正在逐渐形成,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友爱之情。
其次,我们要注重行为规范的培养。
小班幼儿正处于模仿期,他们会模仿身边
成年人的行为举止。
因此,老师们要成为孩子们良好行为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会礼貌用语、自我控制、团队合作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我们要注重价值观念的培养。
小班幼儿对于价值观念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因此,老师们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勇敢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最后,我们要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期,他们
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尊重自己。
因此,老师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小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的实施需要老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方面地引
导和培养,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希望本文所述的小班品德启蒙教育计划能够给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为幼儿品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计划一、活动目的。
品德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1. 主题演讲,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进行品德启蒙主题演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品德观念,激发学生的品德追求。
2. 德育故事分享,组织学生分享身边或历史上的感人德育故事,让学生感受正能量,激发学生向德行高尚的人学习的愿望。
3. 观影讨论,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品德启蒙教育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德与人生的关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对品德启蒙教育的理解。
4. 德育游戏,设计各类寓教于乐的德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品德教育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品德修养。
5. 德育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教育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品德提升。
6. 德育评比,开展品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品德学生学习,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本活动将在每学期进行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一周。
2. 活动组织,学校德育处负责组织协调,各班级德育委员负责班级内部的活动组织。
3. 活动宣传,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班会课、宣传栏等途径进行活动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四、活动效果评估。
1. 学生评议,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品德启蒙教育活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 教师评议,德育处将对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评议,了解教师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3. 活动总结,学校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我们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幼儿园品德启蒙活动教案活动目标这个品德启蒙活动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活动内容1. 什么是品德•简单介绍品德的概念,如:品德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和态度。
•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如:有良好的品德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2. 善良的行为•通过故事和图画展示一些善良的行为,如:帮助别人、分享食物、尊重他人等。
•强调善良行为的意义,如: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时,会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快乐。
3. 自律的习惯•教授一些自律的习惯,如:按时起床、整理书包、保持课堂安静等。
•解释自律习惯的好处,如:自律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效率。
4. 公平与公正•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介绍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如:大家一起分享玩具,轮流参与游戏等。
•强调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如:公平与公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公平的待遇。
5. 团队合作•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如:搭积木、玩捉迷藏等。
•强调团队合作的意义,如:团队合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活动步骤1.导入活动:介绍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善良的行为:通过故事和图画,展示善良的行为,让学生理解善良行为的意义。
3.引导学生进行善良行为的实践:鼓励学生通过模仿、分享和帮助他人等方式,实践善良的行为。
4.引入自律习惯:介绍一些自律习惯的例子,教导学生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
5.演练自律习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律习惯的好处。
6.介绍公平与公正: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和意义。
7.角色扮演和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
8.引入团队合作:提出团队合作的概念,讲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和好处。
9.进行团队合作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教案一、活动目的。
品德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活动内容。
1. 观看优秀品德教育影片。
在活动开始之初,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品德教育影片,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一些正面的品德典范,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品德情感。
2. 阅读优秀品德教育故事。
组织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品德教育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到品德的力量,明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多么重要。
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准则。
3. 观摩优秀品德表现。
组织学生观摩一些身边的优秀品德表现,可以是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志愿者、慈善家等。
通过观摩,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励学生向这些优秀的品德表现学习。
4. 开展品德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品德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慰问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品德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进行品德主题班会。
在品德启蒙教育活动中,可以安排一些品德主题班会,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校内外名人进行品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德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活动意义。
通过品德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同时,通过品德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
四、活动总结。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组织和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品德启蒙教育教案小班品德启蒙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品德教育需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本教案将围绕小班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工作。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素养,包括爱心、友爱、诚实、守规矩等品质;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4.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爱心和友爱的培养;2. 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3. 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1. 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爱心和友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 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如整理书包、洗手、穿脱衣物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利用绘画、手工等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感受爱心和友爱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爱心和友爱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
2. 组织幼儿进行自理活动和团队合作活动。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利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情感表达的素材,如图片、玩具等,让他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感受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情感表达、自理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2. 收集幼儿的作品和活动记录,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进行评估;3.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情况。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前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沦丧的情况下,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通过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信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开展品德教育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或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来校开展品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 组织品德教育主题演讲比赛。
通过组织品德教育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进行品德教育主题读书活动。
组织学生集体阅读优秀的品德教育相关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措施。
1.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等;2. 加强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 加强组织,成立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4. 加强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5. 加强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活动效果。
通过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教案品德启蒙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素养,包括诚实、友善、勤劳、守纪等。
2.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诚实:了解诚实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诚实品质。
2. 友善:了解友善的意义,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友善行为。
3. 勤劳:了解勤劳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故事、歌曲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勤劳习惯。
4. 守纪:了解守纪的重要性,通过游戏和示范引导幼儿养成守纪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课堂一:诚实1. 导入: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导幼儿思考诚实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活动一:教师通过讲述生活中诚实与欺骗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诚实的好处。
3. 活动二:教师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诚实,如“告诉真话大冒险”游戏。
4. 活动三:幼儿自由玩耍并观察彼此之间的诚实行为,在班级展示中讨论并表扬诚实的幼儿。
课堂二:友善1. 导入:教师播放友善相关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友善的意义。
2. 活动一:教师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友善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
3. 活动二: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友善活动,如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等。
4. 活动三:幼儿一起制作友谊手链,并相互送给彼此,表达友善与感恩之情。
课堂三:勤劳1. 导入:教师讲述勤劳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活动一:教师带领幼儿唱勤劳的歌曲,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体验劳动的乐趣。
3. 活动二:教师设计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幼儿用双手创造美丽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4. 活动三:幼儿一起收拾教室,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勤劳劳动的快乐,感受整洁环境带来的舒适。
课堂四:守纪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守纪的意义和重要性。
大班品德启蒙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品德故事、品德启蒙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温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品德故事、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品德的重要性。
2. 引导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品德的内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品德的力量。
3.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品德教育展开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品德故事,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品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5. 情境模拟。
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品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对品德启蒙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七、教学反馈。
通过教学活动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品德启蒙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课堂延伸。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品德启蒙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品德启蒙教育教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品德的力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课程名称:品德启蒙课二、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品德启蒙课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重点:1. 品德启蒙课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品德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难点:1. 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
2. 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品德故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准备好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品德启蒙课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品德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品德启蒙课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讨论:故事或图片中的主人公表现出了哪些良好的品德?(三)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或图片中的品德行为,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品德。
(四)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品德实践,如帮助同学、关爱弱势群体等。
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品德启蒙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其参与度。
2. 品德实践效果: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品德素养的提升情况。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品德启蒙课的心得体会。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项品德实践活动,如帮助家人做家务、关心邻里等。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品德启蒙课的亮点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师关注学生在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成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品德启蒙教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品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 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2. 品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3. 品德启蒙教育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有效开展品德启蒙教育;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
品德启蒙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品德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启蒙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中。
1. 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品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品德启蒙教育也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2. 品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
品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品德启蒙教育的具体方法。
品德启蒙教育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案例、道德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品德教育氛围;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庭可以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者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品德启蒙教育的兴趣和思考。
品德启蒙活动方案策划品德启蒙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品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对于品德的培养却往往忽视。
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品德启蒙活动。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2.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活动内容1.开展品德教育讲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品德教育讲座,为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讲座内容包括社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组织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如义务植树、义务为老人做家务、义务清洁等。
通过亲身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体验到奉献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开展道德模范评选通过学生自荐和评委评选,选拔出学校的道德模范,给予他们表彰和奖励。
同时,在学校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此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4.开展主题班会组织主题班会,通过情景剧、小品、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和思考道德问题。
例如,组织一场关于诚实与诚信的主题班会,在班级内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诚实和诚信的重要性。
5.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关于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经典名著,如《格林童话》、《礼记》、《弟子规》等,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通过阅读和分享,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德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6.开展优秀人物宣讲活动组织优秀人物宣讲活动,邀请社会名流、成功人士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来学校进行宣讲。
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努力追求卓越品德和成就。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实践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
品德启蒙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品格养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启蒙教育实践方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2.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通过品德启蒙教育,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4.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方案内容1.定期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一年教育活动计划,每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如学习知识、参观博物馆、植树、访问公安局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环境,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2.开设品德启蒙课程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品德启蒙课程,内容涵盖礼仪、友爱、诚实、守纪等方面,选用生动逼真的故事、画板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影响。
3.建立爱心志愿者小组鼓励幼儿自愿参加爱心志愿者小组,组织一些关爱他人的实际活动,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贫困儿童、参与社区义务劳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幸福。
4.引导家庭参与品德教育通过家园合作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品德教育讲座,鼓励家长在家中配合教师的工作,引导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养成环境。
四、方案保障1.建立专门的品德教育工作小组,由园长亲自领导并统筹具体工作,分工负责,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品德教育水平,让教师在品德教育方面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社区配合,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品德教育实践,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启蒙教育资源。
五、结语品德启蒙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案设计与实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品德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品德启蒙教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品德启蒙教案的重要性1.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
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品德启蒙教案的重要性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南。
品德启蒙教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有序、系统地进行品德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三、品德启蒙教案设计的原则1. 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品德启蒙教案的设计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注重启蒙性和渗透性,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
2. 生活化和趣味化品德启蒙教案的设计应当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融入幼儿喜闻乐见的元素,增加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整体性和系统性品德启蒙教案的设计应当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从整体上规划品德教育内容和活动,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
四、品德启蒙教案设计的步骤1.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品德发展需求,确定品德启蒙教学的具体目标。
2. 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品德教育内容,以启蒙的方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品德观念。
3. 教学方法的设计设计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使品德启蒙教育更具趣味和吸引力。
4. 教学手段的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材料和手段,如图片、故事书、玩具等,为品德启蒙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五、品德启蒙教案实施的建议1. 注重示范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示范引导,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幼儿品德启蒙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2.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尊重和友爱意识。
2.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图片、故事书、幼儿歌曲等。
2. 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教学工具,幼儿玩具、教学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友爱意识。
2. 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扮演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
3. 游戏互动。
通过一些小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 歌曲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教唱一些关于友爱、互助的歌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5. 情感体验。
通过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友爱的力量,明白友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六、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情境中感受到友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
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
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自我价值——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2.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优点。
2. 自我评价:学会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 自我价值:明确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4. 品德培养: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尊重他人等品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点?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活动一:自我认知1. 学生完成一份自我介绍表格,列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特点等。
2. 学生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表格内容,鼓励他们积极发现和表达自己的优点。
活动二:自我评价1. 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评价表格,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
2. 学生与同桌分享自己的评价结果,接受同桌的客观评价和建议。
活动三:自我价值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探讨每个人的价值和潜力,分享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完成一份“我的自我宣言”作业,写下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活动四:品德培养1. 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品德培养的视频,讨论视频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总结活动:1. 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自我介绍表格、自我评价表格和“我的自我宣言”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价值的理解。
3.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表现,评估学生的品德培养情况。
课程名称:品德启蒙课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品德的概念,认识到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勇敢等。
3. 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品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品德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准备:1. 课件、品德故事书籍、小卡片、彩笔等。
2. 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品德启蒙课的意义和目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品德吗?品德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品德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品德故事,讨论品德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品德故事讨论1. 教师出示品德故事卡片,让学生阅读并分享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等。
3.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品德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品德实践活动,如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等。
2.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习惯。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学习的品德故事,讨论如何将所学品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品德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品德故事分享1.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品质案例。
2.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品质。
三、道德判断能力培养1. 教师出示道德情境图片,让学生判断情境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判断依据和理由。
3.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
四、品德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如帮助他人、关爱环境等。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科任:蒙倩雯
一、教学指导思想:
六年级教材在编写上,延续体现了课程性质和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任务要求:
这一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共十三课。
分别是:成长中的新问题、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我们的生活不一样。
三、重、难点:
教材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知识训练点:
1、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2、懂得吸烟有害健康的危害,了解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
3、认识邪教,远离邪教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是态度。
4、从多角度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状况。
五、能力培养点:
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附表格)
周次
教学内容
节次
3 2
4 2
5
6 2 7——8 2 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15
2 16 2 17 2 18——20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3)班共有学生47人,男女生人数相当。
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也颇有兴趣。
只是个别学生上课纪律较差,平时表现得很不乐观。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四个单元具体涉及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内部间的相互关系,如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社会文明(个体和公共社会);二是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三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四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及文化。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
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
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人们在享受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文明的关注及文明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密切相连。
由于内容上的高度综合,教材注意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学习。
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了高年级教材编写的特点,除了教材的文字量相对增大外,采用了图片、小资料、图表、信息点击、新闻报道、情景卷入、事例对比、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进行探究学习、获得对问题的综合认知和感受。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历史课程要求的是: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地理课要求的是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品德与社会课程史地内容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不是系统地、详细地讲述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及诸多背景因素,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连史地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比如,
关于“破碎的山河”这一话题。
首先从1985年、1998年、2002年三幅涉及领土的地图中,引发和生成出问题意识,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探究。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对现代儿童来说并不很陌生,也不难从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恰恰也正是教材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
再比如,在“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个话题中,教材先指出日本侵略我们国家,给祖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灾难。
但历史并不是过去式,它还在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我们。
所以,教材呈现了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伤害我们同胞的事实。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
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
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进度表
四、教学要求: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生活;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的生活嗜好。
(二)、1.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
激发学生敬佩、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三)、1.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所带来的。
2.让学生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无比骄傲,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四)、1.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基础,以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2.让学生认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进程,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五、针对措施:1、认真分析教材,归纳知识点。
2、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