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17-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2单元6_我的母亲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我的母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一篇由纸山石井所作的《我的母亲》为教学材料。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懂得爱和关心的母亲的形象,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来写好一篇描写人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阅读、分析、思考的方法进行文章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增强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印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她们平时的工作是什么?你们平时是否满足她们的要求呢?Step 2 预习导学教师提问:大家预习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吗?请谈谈你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Step 3 文本解读1.教师通过阅读和解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可以选择积极发言,讨论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重点阅读1.教师同学们一同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母亲的爱和关怀。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描写母亲的词句和段落,并共同完成课文的分析。
Step 5 形容词的应用1.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和段落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2.学生会提到形容词,教师会进一步解释形容词的使用和作用。
Step 6 描写手法的运用1.教师以课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为例,让学生了解描写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描写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Step 7 写作指导1.给学生时间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母亲》的作文,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并归纳出好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延伸1.教师鼓励学生关爱家人,感恩母爱,并引导学生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
回忆我的母亲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崇高的爱,因此关于母亲的比喻也比比皆是。
大家说说有哪些呢?是的,母亲向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朱德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
四川仪陇人。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注音佃农()祖籍()仪陇()溺死()劳碌()私塾()衙门()横蛮()不辍劳作()饱尝()妯娌()和睦()差役()迁徙()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作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劳任怨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宽厚仁慈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为富不仁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吃大户6、到处向人家借钱。
东挪西借(三)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重要信息,划分文章层次。
2、看看第一段有何作用?(四)合作探究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2. (2--15段)思考:母亲有哪些高尚品质,文中那些段落分别体现了这一品质?3.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4.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5.(16---17段)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6.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五)课堂小结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由同学进行课前“金口才”演讲《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通过作者所写的事件概括人物品质的归纳方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方式理清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归纳母亲的品质。
2、朗读品味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母亲勤劳能干、宽厚仁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2、不但认识了解朱德的母亲,更要学会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理清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归纳母亲勤劳能干、宽厚仁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品味作者倾注其中的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是平凡的;母亲是慈爱的;母亲更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母亲,走进朱德为他母亲写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二、走近作者。
朱德同志字玉阶,出生于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一个穷苦的佃农家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母亲品质的词语。
明确:勤劳2、找一找:文章哪些事件体现出了母亲的“勤劳”?除了勤劳之外,你还发现了母亲什么品质?(完成表格)。
明确:生找出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概括母亲的品质。
(视频加深对母亲的印象)四、合作探究。
齐读14、15段,勾画出母亲对“我”的影响的词句。
明确: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五、品读语言。
母亲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能忘,“我”对母亲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段落中感受到的?明确:16段,感谢、哀痛、报答、悼念。
朗读:(哀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自豪)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墨点无多,泪点多——《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叙事散文,也是部版本新教材经典回归的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学情分析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其次,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三、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在感悟中体会作者母亲的伟大。
四、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回忆母亲的具体事例。
2.品读朴素平实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深情。
3.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亲情观。
重点、难点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语不多,情境多——导入新课1、看对联,了解人物:出示对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荣光”介绍对联是为了悼念朱德母亲锺太夫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设计说明:对联促使学生分析、思考、进行质疑,很好的把作者和母亲引出来】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
(幻灯片:相关资料)【设计说明:感受伟人风范,知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把对母亲的爱升华为爱党爱国家爱人民。
】二、句式不多,交流多——品读内容1.默读课文。
强调第一自然段“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2. 交流收获。
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她表现在”。
小组内先交流,各小组再派代表归纳总结,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
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的交流。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作者的情感,但同时对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对回忆性散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领悟不够深入。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和叙事顺序2、扣词品析,抓住典型事例,把握母亲形象特点3、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典型事例,把握母亲形象特点难点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教学方法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诗歌诵读,激趣导入呈现海涅《献给母亲的诗》,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对母亲的情感,引入本文作者朱德总司令想要对母亲倾诉哪些情感,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
二、扣词品析,感悟母亲形象本文语言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所以本节课抓住作者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普通字词“还”,让学生感受文章质朴平实的文风,感悟母亲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根据叙事对象的不同将十处“还”字句分类,分别品析。
1、品析文中“还”字句直接刻画母亲形象六处“还”字句直接描写母亲,刻画了母亲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支持革命、深明大义的特点;2、品析“还”字句中写“我”来丰满母亲形象以母亲对我的影响深远,侧面写出母亲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文中还有多处写母亲对我的影响深远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找出来,自己感受母亲的优秀品质对儿子的影响;3、品析“还”字句中写其他人来深化母亲形象;文中还提到他的祖父、父亲和其他家人也都具有勤劳的特点,指出母亲和他们一样,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虽然母亲去世了,但是让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实现母亲的愿望,也是对母亲的报答。
将对母亲的情感寄托在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党的忠诚,立志让像母亲一样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4、感受“还”字句中作者的情感“还”字句中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哀痛、赞美、敬仰和遗憾。
【导语】《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母亲的回忆性散⽂,⽂中的母亲是⼀位平凡⽽⼜伟⼤的劳动妇⼥是美的典型。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第⼀课时 【学习⽬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以时间为顺序,以⼈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法。
(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物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 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篇写真⼈真事的回忆录。
⽆产阶级⾰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是⼀位普通的劳动妇⼥。
她⼀⽣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地⽀持⼉⼦投⾝⾰命事业,是⼀位令⼈尊敬的伟⼤母亲。
钟太夫⼈以85岁⾼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的⽂章。
⽂章真实⽽细致⼊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主学习 1.⾛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阶,四川仪陇⼈。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产阶级⾰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中国⼈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和领导⼈。
其主要著作收⼊《朱德选集》。
2.朗读课⽂,读准下⾯加点字的字⾳。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妯娌(zhóu)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不怕别⼈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肠。
不仁,不同情别⼈。
节⾐缩⾷: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6《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参考答案: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
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
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事例有:母亲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
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
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
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痛恨和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坚强意志。
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
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14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写感激母亲的两个方面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给“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对“我”的深远影响,而且抒发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表达了自己要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3.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教学重点:1.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感受母亲高尚的品格和精神2.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教学难点: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准备:PPT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突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你知道这描述的是谁吗?(朱德的母亲)二、整体感知,初识母亲形象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的怎样母亲?要求:1.默读课文,标清段落,读准字音。
2.思考这是一位的母亲。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三、细品事件,感受母亲品格1.跳读课文,思考并圈画:文章开头说“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那朱德写了哪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呢?(设计意图:在跳读中锻炼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并理清文章的结构。
)线索:勤劳的一生2.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件?并陈述理由。
(设计意图:品析细节,以及本文语言的特色——质朴而富有深情)示例:最使我感动的是“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这件事情,这一部分中“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
四、深入探究,领会母亲影响(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情感,以及本文主旨。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课文,揣摩语言。
2.从推测心理入手,体会人物情感,领悟母爱。
3.学会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见目标1,2教学难点:见目标3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情境导入课前播放闫维文的《母亲》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播放的歌曲是《母亲》(生答)。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感动。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正如歌曲中所唱: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今天就让我们展开岁月的长卷,拂动历史的烟尘,一起走进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邹韬奋的母亲,看看他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板书:我的母亲)简介写作背景(《经历》及其警句)二、整体感悟,概括事件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选取母亲生前的哪几个闪光片段来塑造母亲的形象。
学生上白板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总结评价。
明确:母亲背我元宵赏灯(3节);讲述故事热泪涌流(4节);儿子受罚母亲流泪(5节);灯下熬夜为儿做鞋(6节)。
(人物加事件。
意对即可,不设统一答案)三、走进文本,感悟母爱1.角色互换,推测心理,感悟母爱(1)师独白第四个片段母亲的心理活动(问题:精读课文,揣摩一下母亲在这四件事中的心理活动,结合课文说一说)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概括出了有关母亲的四件事,仔细审视一下,感觉这四件事实在是平平常常的,不足为道,所以有人说用它们来表现沉甸甸的母爱,分量似乎轻了点,真的如此吗?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透过这平常事件,平淡文字来触摸和解读一下“母亲”的心吧。
首先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提示,速读这个片段,来揣摩和体悟一下“母亲”的心理活动,一会儿和老师所说的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的想法是不是能够吻合。
(生读后,师配乐独白,读完后,与学生交流)(2)生揣摩第三件事以及多次读此段,边读边分析母亲的矛盾心理(a初步揣摩,分析心理,b找相关话语印证,c分析说“打得好”的原因;d换位思考,感悟母爱的伟大)师:好,老师的感悟就是这些,文笔还不错吧!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在余下的三个片段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预设第三件事)师:看来同学们对第三件事是情有独钟,下面,就让我们锁定目标建议大家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这个片段,细心揣摩一下“母亲”的心理。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世上对你最好的那个人是谁吗?是呀,是妈妈。
我们每个人都在妈妈编织的爱的摇篮里长大,我们的血管里流着妈妈的血,我们的言行中有妈妈的教导和叮咛。
不管我们长多大,走多远,都会感念母亲的深恩,不管她在身边还是在远方,我们会记得,记得她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记得她给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影响,因为妈妈永在儿女的心中……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今天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朱德的情感世界。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三)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位居十大元帅之首。
(1955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
5、回忆我的母亲学习目标: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使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实行描述的方法。
(难点)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重点)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使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使用电教手段。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朗诵诗歌导入。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预习检测:一、给红颜色的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妯娌(zhóu )(lǐ)勉强(miǎn )迁徙(xǐ)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hú)不辍劳作(chuò)东挪西借(nuó)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6、到处向人家借钱。
走近作者: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的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设疑导学:1、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就是作者把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的一种文体。
6我的母亲
【导学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3.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形象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柔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共同感受这深沉而博大的母爱!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
..(zhōu zhōu)穈.先生(mén)掷.铜钱(zhì)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牢骚.(.sāo)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īng),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
1910年赴美留学。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后来的文学革命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4.背景介绍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安徽绩溪人,冯顺弟16岁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
当时胡传48岁,前妻曹氏死去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于是续娶冯氏。
婚后第三年冬,生一男孩,即后来的胡适,他是冯顺弟的唯一骨肉,在胡适只有3岁8个月的时候,胡传死于厦门,当时冯顺弟只有23岁。
她余生守寡,一心操劳家务,处理家族事务,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终于培养成才。
冯顺弟1918年11月去世,享年46岁,当时胡适已经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成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交流点拨】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3.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交流点拨】一、介绍我的小时候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1.怎样理解“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
【交流点拨】从这句话可见母亲早早就醒来了,但是她不会吵醒我,想让我多睡一会儿。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说明母亲一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
..舌头舔我的病眼。
”句中加点词“悔”“急”“真用”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悔:母亲只想教育我,但看到我因此害了眼翳病,非常的懊恼。
急:我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内心焦急、发愁。
真用:有点出乎意料的味道,“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这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母亲为了医我的眼翳病,已经到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地步了,她肯用自己的舌头舔我的病眼,这其中饱含了多少的爱啊!由此可见,母亲真的如文中所说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1.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交流点拨】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2.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有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
感谢母亲。
3.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交流点拨】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
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就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
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万分之一二。
”这句话写的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通过这个问题让我们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
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
亲人和朋友。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后拓展延伸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探究以下几则资料,你能从中有所发现吗?
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
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老僧不见不闻”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
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
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
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鲁迅自有他的长处。
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
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交流点拨】由胡适的上述言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身上宽容、善良、体谅的良好品性,也进一步看到母亲对于胡乱的确有非常深的影响。
【附: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恩师慈母严父严师
督促“我”学习训练“我”做人
(严中有爱柔中有刚)
养成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