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4《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城市中常见公共设施的名称和作用。
3.培养学生保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常见的公共设施。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2.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公共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共设施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习新知1.对公共生活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介绍,并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2.列举城市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的名称和作用,并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三、巩固新知1.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参与公共事务的情境,如开展环保活动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参与公共事务的经历。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启发式提问法。
2.学习新知:展示、讲解和分类整理法。
3.巩固新知: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4.拓展延伸:案例分析和活动体验法。
教学评估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关于公共设施的知识问答游戏,并对其进行评估。
2.对学生在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我们的公共生活》课本。
2.图纸和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
3.校园周边照片和实地考察等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1.加强学生参与感:在课堂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更深入地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实际运作中来。
2.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公共设施,并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社区活动中来。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场所的区别。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准备板书和教学用具。
学情背景:学生年龄段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程教材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掌握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共生活。
请看这些图片和视频,这些地方是什么地方?你们都去过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谈论这些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的初步认识。
老师:非常好,我们都了解了这些公共场所。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公共的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回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学校、医院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回答,让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了解公共生活。
2020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设计XXX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XXX《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材分析“公共生活靠大家”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和《我参与我奉献》三课组成。
本课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4课第一课时内容,是来自于公共生活这一方面内容。
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的价值引领。
内容上带领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使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内容程度逐渐加深,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教材的设计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方法体验,调查采访,实验活动,行为指导,故事分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些家长、学生认为是小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也不够重视,课前预不够充分。
教学目标1.相识身边多种多样的公共生活,晓得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3.懂得只要共同遵照社会公德,才能更好地享受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增加生活的兴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内容“认识公共生活”课时目标1.了解身边多种多样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第1页2.懂得只有共同遵守社会公德,才能更好地享受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本教案以《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基本含义,及其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及观念,引导学生将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尊重公共生活秩序,关爱他人,尽心尽力助人为乐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什么是公共生活?(1)让学生思考,从学生认知的现象角度引出公共生活的概念;(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看待公共生活的各种形式。
2.公共服务(1)从公共服务的概念、类别、范围、价值等方面讲解公共服务的意义;(2)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并模拟实践。
3.公共秩序(1)介绍公共秩序的含义、特点、作用;(2)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形成好的行为和思想习惯。
2.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
2.观察法:通过参观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共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引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共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认识公共生活教材分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三课时组成。
主要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的价值引领,带领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逻辑结构图如下:“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在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基础上,由三个活动园组成,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初步认识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关系,公共生活的公开性和公共性,公共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懂得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公共生活,明确公共生活与每个人有怎样的关系,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提升良好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文明有教养的人。
依据教材的内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就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2. 认识到私人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言行举止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公共生活空间里的言行举止具有公开性和公共性。
3. 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网络虚拟世界也有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社会公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学校上学,去超市购物等,那么,在这些场所,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探讨我们的公共生活。
首先,请听浩宇同学分享的周末生活,注意听,他都去了哪些公共场所?(录音边描述,课件同时播放相关场景)二、学习新知开展活动活动一、公共生活我参与1.读一读:出示公共生活定义,认识多种多样的公共生活,懂得人人离不开公共生活。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即为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
2.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生活丰富多样,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
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3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活动导入1.展示导语: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和朋友去公园欣赏了春景。
2.展示图片:探究新知(一)公共生活我知道(6分钟)1.展示导语:同学们,请看这份学校周边地图,请同学们观察地图,发现地图上场所的共同点。
2.展示预设:(1)这些场所我都很熟悉,公交站、地铁站、超市、市场、医院、公园等我都去过,而且很多同学也去过。
(2)我发现这些场所都属于公共场所。
3.说文解字: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那么什么是“公共生活”呢?4.展示预设:公共就是每个人都享有,是公用的。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
5.教师小结:我们把医院、影剧院、博物馆等这样的地方叫公共场所,也叫公共空间。
我们所说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活动就是公共生活。
6.展示问题:了解完学校周边,再来看看我们居住的小区周边都有哪些公共场所?说一说你和家人都去过哪些公共场所?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纸上并贴在黑板上,与大家分享。
7.展示预设:(1)我家的周边有一座大型商场,里面有一座电影院,每到假期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
还有的同学说,他家楼下就是超市,他和家人经常去超市买生活必需品。
(2)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里的篮球场是我的最爱,一有空就约上好朋友去打篮球。
有的同学说,他家附近有个大型体育馆,他经常去那里看比赛。
(3)我家附近有个大早市,我经常和奶奶去买新鲜蔬菜和水果。
有的同学说,他住在博物馆旁边,很多个周末都在那里度过,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4 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1-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1-2课时,教材主要围绕公共生活展开,介绍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认识到公共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公共生活经验,但对于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需要教师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认识到公共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特点2.公共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3.公共生活中法律法规的作用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2.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生活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公共生活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了解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
3.增强公共场所文明素质,形成文明习惯。
4.能够正确处理公共场所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公共场所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清华园的体验1.让学生观看清华园内三个地方的照片及影片,询问学生对这三个地方有何认识并讨论他们的公共生活经历。
2.教师在不同场所播放不同短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场所的公共生活。
2. 公共生活的含义1.定义公共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内涵与意义。
2.材料呈现:以公共厕所为例,让学生观看厕所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厕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公共场所的规则1.介绍公共场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的意义。
4.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1.收看公共场所刷手机等行为不当的短片,引导学生认识不文明的公共行为对社会生活的危害。
2.讨论对于不文明的公共行为该如何防治。
5. 情景演练1.按照实际情境设计几个关于不文明公共行为的案例,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2.模拟在公共场所遇到不文明行为的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互动和讨论;2.个人评估:要求学生写下对公共生活及公共场所规则和注意事项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对公共场所不当行为的措施。
五、板书设计公共生活的定义和内涵公共场所注意事项不文明公共行为的防治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通过观察清华园的影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公共场所有哪些区域和哪些让人感到不舒服的行为。
通过讨论和辩论不文明行为的防治策略,学生在熟悉了解公共场所规则和注意事项,并能更好地掌握如何处理相应的道德问题。
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思维开拓,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此次教学中,采取“体验-传递-案例-表演”模式,旨在让孩子可以真正的亲身体验,理解公共生活、规则的内涵,因此,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空间,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2.道德修养:提高公共意识,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3.责任意识: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展示良好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场所,知道在公共空间的生活就是公共生活,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重点)2.知道“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区别,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树立公共意识。
(难点)3.知道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懂得享有美好的公共生活,需要有“为别人着想”的意识,愿意做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活动机1.出示图片出示: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导入: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一张图片。
这是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 2020 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快找一找,名单中有我们生活的城市吗?过渡:“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也是一张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2.播放视频: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片提问:通过观看短片,你觉得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预设1:我觉得文明城市都很干净整洁。
预设2:我觉得文明城市里的人都很有礼貌。
预设3:生活在文明城市中,一定会有更高的幸福感。
小结:生活在文明城市中,我们不仅享受着路路通畅的便利、处处整洁的环境,更能感受到人人讲公德的美好。
创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评判一个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
3.单元任务: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建言献策过渡:如今,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又要开始了。
我们的城市也正在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向全体市民征集建言。
作为小公民,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我们该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又能为争创文明城市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起吧!我们的公共生活,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4《我们的公共生活——认识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课程背景《我们的公共生活——认识公共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共生活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公共生活,学会如何在公共场合中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增强公共意识,建设美好社会。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定义及其意义;2.掌握公共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规范;3.学会在公共场合中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的方法;4.增强公共意识,建设美好社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生活的定义及其意义;2.掌握公共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规范。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公共场合中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公共生活”的概念;2.公共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规范;3.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
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或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公共生活的概念、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中的行为举止对他人的影响和责任;2.课堂讨论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案例或学生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彼此学习,共同探讨如何在公共场合中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等方式,呈现公共场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观摩中感性认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中的言行举止对他人的影响。
2.讲解课文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意义以及公共场合中应该遵守的规范。
3.情境体验教师选取一些情境,如直播间、餐厅、公园等,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在假设的场景中体验和感受合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4.课堂讨论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境体验,让学生分享在公共场合中表现良好的经验和方法,并指导学生纠正不当言行,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活氛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生活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共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公共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遵守规则、自私自利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共生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
3.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共生活的规则和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公共生活场景的道具,用于实践演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生活?为什么我们要过公共生活?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公共交通工具上不让座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过良好的公共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
4.巩固(5分钟)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公共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共生活的规则和乐趣。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二、新课讲授(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活动1: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具、区电影院等。
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
2.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1.知道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
2.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1.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一个精彩的寒假,老师收到了很多同学分享的假期生活照片,谁来说说你们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呢?生略:师小结:同学们的假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走进了公共场所,我们生活中有学习、玩乐、锻炼等不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去到各种不同的场所。
活动一:猜猜这是哪1.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猜猜这是哪,老师带来了一组不同场所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场所的名称,想想这些场所的共同特点。
2.课件出示:交通场所、文娱活动场所、购物场所等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公共场所的名称。
3.同学们真厉害,大家对每个场所都很了解,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场所有什么特点呢?生略:师小结:是的,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医院、电影院、博物馆这样的地方叫公共场所,也叫公共空间。
我们所说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活动就是公共生活。
活动二:我们怎么办6.1.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如果是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结果可能是什么?2.出示课本23页图。
3.学生讨论:4.生略5.师小结: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6.请同学们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课件出示:问题1:家里来客人,需要准备食材,我应该怎么办?问题2:小明的腿骨折了,他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