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探索结构
- 格式:pptx
- 大小:4.96 MB
- 文档页数:23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电负性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3、电负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1. 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 对于电离能和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在了解电离能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植物细胞的奇妙世界。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它们如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三大部分组成。
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同时,细胞壁还承担着维持细胞形状和内部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部液态的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小颗粒和器官,如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
这些器官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如线粒体负责提供能量,叶绿体则负责光合作用。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决策中心,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负责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修复等过程。
二、植物细胞的功能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结构是如何实现植物的生长发育的。
首先,植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生长和繁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精确地复制和分配,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此外,植物细胞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植物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内部机制的控制,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例如,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能量并生长茂盛;而在阴暗环境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减慢。
温度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的效率。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
四、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除了环境因素外,植物激素也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七年级生物书上册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物。
而在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单元是细胞。
本章我们将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多样性。
第一节:细胞的组成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则是细胞内部的液体,包含多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复合体;细胞核则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
此外,细胞内还有各种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第二节:细胞的功能细胞拥有许多功能,例如物质的摄入与消耗、能量的产生与转化及遗传物质的传递等。
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增殖和分化来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第三节: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大的多样性。
单细胞生物往往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例如细菌;而多细胞生物则由许多细胞组成,例如植物和动物。
不仅如此,在细胞形态上也存在巨大差异,从椭圆形的红细胞到丝状的神经细胞,每一种细胞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组织在生物体内,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
本章我们将研究不同种类的组织,并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第一节:动植物组织的分类在生物界中,动物和植物的组织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
动物体内的主要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而植物体内的主要组织则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栅栏组织和生殖组织。
第二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每种组织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上皮组织位于动物体表面,起到保护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组织则可以收缩和松弛,实现运动功能。
植物组织也有类似的特征,栅栏组织形成植物的支撑系统,维管组织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第三节:组织间的协调合作各种组织之间通过细胞间物质交流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协调合作。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的传递和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实现组织的协同工作。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我们将探索生物的遗传方式、遗传物质以及变异的机制。
§1.2探索酸的性质(3-4课时)【教学目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共性和三种常见酸的个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难点:酸的共性和个性的生活应用【教学准备】实验仪器:第一课时:盐酸、硫酸(浓,稀)、硝酸、,酚酞、石蕊试剂,蓝色红色石蕊试纸,白醋、水、酸果汁、盐酸,玻璃棒、点滴板第二课时:试管多支,盐酸、石蕊、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鸡蛋壳、铁钉(生锈的和不生锈的)、氧化铜,氧化铁粉末第三课时:试管、锌、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制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第四课时:浓盐酸、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试管、玻璃棒、烧杯,纸,硝酸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第四课时:查阅酸的用途,调查酸(雨)的污染【课时安排】共4课时,第1、2知识块1课时,第3知识块2课时(包括探究活动),第4知识块1课时。
【教学过程】验,课后继续课外探究:花的颜色除了和色素有关以外,和土壤的酸碱性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习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HNO3B、NaHCO3C、H3PO4D、HI2、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和硫酸,并写出实验步骤3、思考:一位科学家在做研究时不小心将盐酸滴到了紫花上,紫花逐渐变红色。
看到这么个现象,许多问题在他的脑子里涌现出来,如果你是那个科学家,你会有什么问题,你会有什么想法?培养应用提高学生从现象和材料中提出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能力作业:预习酸有那些性质,找出更多的区别水和盐酸的方法为下节课做准备●板书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三种强酸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二、酸碱指示剂第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上节课的作业题:除了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水和盐酸溶液?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自学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酸的共性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2、(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3、(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某某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第三课时。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
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的轮回,海水的潮涨潮落等。
知识链接: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及周围事物的观察,认为地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大气中运行,其上方盖着穹顶,即天圆地方。
再如著名的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古人对宇宙观察与思考的有利证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如图),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一样的本领呢?我们只要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走进神奇的自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能看见遥远的世界。
自学互研生成水平知识板块一走进神奇自主阅读教材P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下面各种神奇的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DE,属于生活现象的是BCF。
A.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
D.山洪爆发,冲垮河堤,摧毁良田。
E.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F.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水开了,饭却不熟。
2.在天边看到彩虹属于光现象,指南针指南属于磁现象,船浮在水面属于力现象,不同乐器发声不同属于声现象。
知识板块二探索之路自主阅读教材P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将下面古文字、文物古迹与相对应的科学思索用线连接起来。
甲骨文“殸”太阳光使大地水分蒸发安徽出土的雕刻玉版声音是由撞击产生的东巴文“晒干”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友情提醒:错误是因为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准确的方法而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探索之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预习新课:学生需提前预习《探索之路》第一课时内容,了解本课时涉及的基本物理概念,如力、运动等。
2.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组、小车等,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按照教材和教师指导,进行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变化。
4. 理论学习:阅读教材中关于力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方式等理论知识,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5. 思考题解答:针对教材中的思考题,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并尝试解答。
6. 作业报告撰写:撰写一份简短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 理论学习要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思考题要认真思考并尝试解答,鼓励创新思路。
4. 实验报告要条理清晰,数据记录完整,分析合理。
5. 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答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对实验操作、理论学习、思考题解答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数据准确性、理论理解程度、创新思路等。
3. 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需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3. 通过作业反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预习新课、实验准备、实验操作、理论学习、思考题解答及作业报告撰写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过程与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人们的探索历程的科学意义。
【教具准备】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茶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
从蒸汽机到电的产生,再到信息技术的出现,物理学的研究上出现重大的突破。
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进行新课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看图1-14---图1-18及说明,了解古文明我国古代文明: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少数民族的探索:不同的少数民族都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科学的探索。
国外文明的探索:英国出现的石头阵列,神秘莫测,人们研究认为可能是古人用于观察天象的。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看图1-19---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从蒸汽机到核能发电:17-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
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人类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类产生了电能,并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进入了应用电能的时代。
21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始利用核能发电。
物理与高新技术:现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电脑、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第2节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2.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建立和完善的。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①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细胞的发现1.罗伯特·1665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观察到了许多小室,这是细胞死亡后残留的细胞壁。
2.列文虎克的贡献(1)是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的人。
(2)他制造出了当时最好的显微镜。
1.最早观察活细胞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罗伯特·胡克C.列文虎克D.孟德尔答案:C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重要论断18世纪奥肯生命体是由小泡状的更为细小的生命体聚合而成的1838年施莱登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小的活的单位施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855年魏尔肖细胞只能来自细胞2.细胞学说的内容(1)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没有参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施莱登C.施旺D.魏尔肖解析:达尔文是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建立者。
答案:A对细胞的深入探索分期时间特点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第二阶段19世纪80年代细胞学显微水平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细胞学亚显微水平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分子细胞学水平3.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属于细胞学发展的哪一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C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立于18世纪B.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C.它的内容是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细胞是生物体最简单的结构[解析]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构成的,不是最简单的结构。
九年级生物第三课探索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优秀教案范本第一章人体的组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2. 了解不同组织和器官的主要功能;3. 掌握人体的基本解剖学术语。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标本、模型等教具;2. 学生准备:听课笔记、教材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人体结构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吗?(二)讲解1. 教师简要介绍人体的组成:皮肤、骨骼、肌肉、器官等。
2. 通过使用PPT课件和标本、模型等教具,逐一介绍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三)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器官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自行编写一份关于该器官的小报告。
3. 学生将小报告呈现给全班进行评议和讨论。
(四)梳理知识点1.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报告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整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不同器官的功能。
(五)拓展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拓展,例如参观医学展览、阅读相关书籍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选择一个疾病或症状进行深入了解,并写一篇简短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探索学习为主导,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培养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学习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应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一、教学内容1.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描述力的作用相互性。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作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相互性,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力的作用相互性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
结合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3.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作用相互性实验,如碰撞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力的相互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力的作用相互性的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力是使物体改变形状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2. 题目:选择题A. 拉伸弹簧B. 推动小车C. 压缩空气D. 弯曲铁丝3. 题目:简答题(1)请简述力的概念。
(2)请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3)请简述力的作用相互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相互性。
第二节探索之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二、过程与方法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自然中、生活中都有很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坚持不懈,从茫茫远古延续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的探索之路.【进行新课】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1)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字师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多媒体展示1:教材P5页图1-8,甲骨文“殸”.师甲骨文“殸”“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多媒体展示2:教材P5页图1-9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师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某某从山后升起;“曙光”,好似日光沐浴万物;“日光所至”,太阳光好似有脚,可以行走.让学生说说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字.(2)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看教材P5页图1-10了解“天圆地方”说.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1,师介绍“司南”(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师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印刷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3)石头阵.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2,师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它大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全部工程延续千年之久.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形成一条直线.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板书:(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象形文字、石头阵等.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师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接下来我们了解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学生阅读教材P6~P7页“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思考物理学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发言并讨论.师总结并说明:第一阶段: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哥白尼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用作天主教的教义基础,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受到教会保护.哥白尼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意识到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向教会发出严正的挑战,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观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的观点是正确的.还不断地向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发起挑战,最早用实验的方法去追求隐藏在事物表象之后的真理.板书:——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二阶段: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匠,用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诗人波普在牛顿的墓碑上这样形容:“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空;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于是一切变得灿烂光明.”板书: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是的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如时钟会走得很慢,人将会青春不老,而此时大尺度的宇宙空间像几百万光年也不再是那么遥远.玻尔等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新的理论——量子力学.他们为物理学的发展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板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到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还知道了在科学探究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宝贵.物理学在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巨匠不断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辉煌.老师相信,经过你们年轻一代的艰辛、努力,物理学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引导学生看图阅读,让学生体会到古文明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物理学的发展之阶”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有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二节探索之路(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象形文字、石头阵等(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哥白尼的“日心说”.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