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网络基于身份的层次化接入认证机制
- 格式:pdf
- 大小:590.42 KB
- 文档页数:11
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摘要】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在当今网络安全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IPV6协议概述,然后详细探讨了IPV6网络安全机制及其安全性优势,包括更加安全的地址分配和更强大的身份验证功能。
接着,讨论了基于IPV6协议的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方式和效果。
展望了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在提升网络安全性和保护用户数据方面的重要性,为未来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IPV6协议、网络安全机制、安全性优势、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未来发展、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正逐渐取代老旧的IPV4协议,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网络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输的不断增多,网络威胁也日益增多,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应运而生,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相对于IPV4协议拥有更加丰富的地址空间和更先进的网络架构,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更强的支持和保障。
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网络安全威胁,还能为未来网络安全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保障。
研究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网络安全一直是互联网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保护网络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和保护用户隐私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而随着互联网的IPv4地址资源日益枯竭,IPv6协议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IPv6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优化方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协议,逐渐取代了IPv4,成为当前互联网的主流协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IPv6网络安全管理的挑战。
为了保护IPv6网络的安全,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成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IPv6网络安全管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一、风险评估与威胁情报在制定IPv6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漏洞、威胁、攻击方式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同时,及时获得最新的威胁情报也是重要的一环。
建立起多方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与网络安全厂商、社区等建立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威胁情报,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二、网络边界防御网络边界防御是IPv6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IPv6网络中,通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设备,严格控制网络边界的入口和出口流量,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在IPv6网络环境中,传统的IPv4网络安全设备可能无法完全适用。
因此,在建立IPv6网络边界防御体系时,需要采用专门针对IPv6协议的安全设备,确保对IPv6流量的全面监测和防护。
三、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有效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是实施IPv6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核心要素之一。
借助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实现对用户身份的确认和控制,限制恶意用户的访问并保护网络资源。
在IPv6网络中,采用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等,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网络和资源,从而提升网络安全性。
四、漏洞管理与补丁更新及时管理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并定期进行漏洞评估和补丁更新,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立漏洞管理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漏洞信息,并根据漏洞的严重性和系统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漏洞修复工作。
同时,建议建立自动化的补丁更新流程,确保网络系统始终处于最新的安全状态。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面对不断扩大的网络规模与网民数量,IPv4在设计之初思想上的局限性及地址匮乏等问题不断突出,网络中伪造源地址的攻击行为给网络安全管理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彻底解决IPv4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IPv6技术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用户的复杂性与网络的开放性给网络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接入认证技术可以实现用户的身份认证,是实现网络安全有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便捷可靠的接入认证系统对于用户和网络管理者都尤为重要。
随着IPv6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不断部署和应用,如何保证IPv6用户安全的接入互联网并提升网络的可管理性是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面临的新问题。
本文对现有的源地址验证技术进行分析,选择基于SAVA源地址验证框架下的SAVI技术来实现接入网的源地址验证。
同时分析了IPv6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目前主流的接入网认证技术后,根据SAVI源地址验证方法与Web认证方法的技术特点,在IPv6网络环境下对移动终端用户的安全接入认证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了双栈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认证,并针对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移动用户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指纹认证功能,以支持更加细粒度的基于用户的安全接入认证。
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接入交换机的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来实现接入用户的安全管理控制。
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包括SAVI模块、通信模块、HTTP重定向模块等。
针对主要模块的设计实现进行说明,并给出认证服务器端访问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
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及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IPv6;SA VI;接入认证;无线局域网AbstractWith the soar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ternet become the significant platform for human obtaining information, studying and communicating and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acing to continuously extending Internet scale and netizens number, IPv4 design’s thought limitation and places short emerge endlessly. The attack issues with counterfeit address on the Internet pose huge dangerous for Internet secur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thoroughly solve IPv4 problems, the next generation IPv6 technologies rise in response to the proper time and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coming, the complexity of users connected in WLAN and Internet openness bring the new challenges for Internet security management. Access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ies could realize users’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e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for Internet security.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certification system are quite important for users and Internet managers. Following IPv6 technologies’ continue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in WLAN, how to ensure IPv6 users safely access into Internet and to improve Internet manageability is the new problems fo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This thesis makes analysis about the current source address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selects SA VI technology under SA V A source address verification framework to realize access network’s source addres s. Simultaneously, it analyzes IPv6 technologies features and state quo. After making ful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ing current mainstream AN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in line with SA VI source address verification methods and Web verification methods’ technological features, the author designs and realizes the design about safely access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end-users under IPv6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o realize 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access verification under double stacks Interne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rovide a quick and effective finger certification function for the mobile users who possess finger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to support finer grit based on users’ security access verification.The stress of the thesis is through accessing switch’s flushbonading Linux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achieve access users security management control. It designs and realizes the correspondent functional model, including SA VI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 HTTPredirection module. Aiming to the main module design, it makes the statement and delivers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authentication server-side to realize access control. Finally, it presses ahead the functional examination for the whole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By virtue of the results, it tests that the correct of the system design and plan’s feasibility.Keywords:IPv6; SA VI; Access Authentication; WLA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源地址验证技术 (2)1.2.2 IPv6发展现状 (4)1.2.3 身份认证技术 (5)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6)1.4 论文组织结构 (7)1.5 本章小结 (8)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 (9)2.1 SA VI技术 (9)2.2 IPv6协议 (11)2.3 DHCP协议 (15)2.4 SNMP技术 (17)2.5 Netfilter (19)2.6 本章小结 (21)第三章基于SA VI的IPv6接入认证系统的总体设计 (22)3.1 认证系统的方案分析 (22)3.2 认证系统的总体设计 (23)3.2.1 系统的架构设计 (23)3.2.2 系统的流程设计 (24)3.2.3 系统的模块设计 (26)3.3 本章小结 (27)第四章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28)4.1 SA VI模块 (28)4.1.1 监听抓包 (29)4.1.2 报文分析 (30)4.1.3 绑定管理 (32)4.1.4 过滤执行 (34)4.2 通信模块 (36)4.3 HTTP重定向模块 (38)4.3.1 地址转换模块 (38)4.3.2 HTTP服务模块 (41)4.4 认证服务器 (42)4.4.1 接入控制管理 (42)4.4.2 统一认证接口 (44)4.5 本章小结 (45)第五章系统运行测试 (46)5.1 测试的网络环境 (46)5.2 系统功能测试 (47)5.2.1 普通接入认证 (47)5.2.2 指纹识别认证 (50)5.3 源地址验证测试 (53)5.4 性能分析 (54)5.5 本章小结 (55)总结与展望 (56)参考文献 (5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致谢 (63)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人们在这个信息时代获取信息、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之一。
IPV6安全机制――IPSec的改进IPv6被称为下一代网际协议, 它的出现标志着网络技术史上的重要升级,它将逐步取代IPV4成为网络的基础设施,并将对网络技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极大地增加了可用地址空间,提供了即插即用的自动配置机制,简化了网络报头格式,增加了对身份验证和私密性的扩展,更好地支持移动IP功能。
IPv6协议在设计中增强了对安全的支持,使用IPSec协议实现认证和加密的安全功能。
IPSec协议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为任何Internet通信提供安全保障的协议,他可以为IP层以上或者以下的协议提供安全保护。
IPSec作为网络的安全协议在IPv6下是强制实施的。
IPSec为IP及上层协议提供了数据完整性、数据源身份认证、抗重播攻击、数据内容的机密性等安全服务。
1 IPSec工作模式的分析与建议IPSec有两种模式:传输模式(transport)和隧道模式(tunnel)。
有两种协议:AH和ESP。
AH提供完整性保护、抗重播攻击和连接的访问控制;而ESP除提供AH提供的保护外,还提供机密性和一定程度的流量保护。
由此可见,AH对网络流量提供的安全保护是ESP提供的保护的子集。
这对于用户来说,似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都需要这四种组合。
实际应用中这几种选择在认证功能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且认证所花费的代价差别不大。
允许多种选择只会使系统更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增加协商的开销,违背了越简单越安全的原则。
IPsec提供的传送模式适用于端主机的通信,而隧道模式主要用于网关之间或网关与主机之间,也适用于主机之间的通信。
根据RFC2401的规定,这两种模式的区别是:传输模式中仅对上层协议的报文提供安全服务,而IP报头是不受保护的;而隧道模式是对上层协议和IP报头都提供安全服务。
也就是说,两种模式的实质区别是对数据包保护的范围不同。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对上层数据还是对整个数据包进行保护,其操作方式、执行效率和开销差别很小。
万方数据1提出的方案分析了当前移动IPv6切换方案。
综合各种管理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动态级联接力式切换方案——RFMIPv6。
1.1方案描述方案思想基于HMIPv6,AR选取最底层的MAP注册,通过对MAP简单扩展,实现将七个MAP域暂时性级联.伴随MN的移动,以动态交替的方式完成区域切换。
方案中引进一功能实体——区域锚点(RAP)。
RAP在MN的移动中动态选取,用于管理级联区域内的MAP。
同时增加一锚转交地址(ACoA),用于实现MAP间的级联。
如图I所示,级联方案操作如下:(其中:HA表示家乡代理,MN表示移动结点,CN表示通信对端,MAP表示移动锚点,RAP表示区域锚点,AR表示接入路由器,RCoA表示区域转交地址,LCoA表示链路转交地址)①MN进入外部子网注册的第一个MAP,要管理其下的AR外还要选为RAP,管理级联域内的MAP:②MN从RAP配置得到的ACoA,要向HA注册和CN完成地址绑定;MN从MAP配置得到的RCoA,要向RAP完成ACoA与RCoA的绑定;同HMIPv6一样,MN从AR配置得到的LCoA,要向MAP完成RCoA与LCoA的绑定:③MN在同一MAP域内移动,只需向所在区域MAP注册LCoA,MN在同一RAP域内移动还需要向所在区域RAP注册RCoA:④RAP管理域大小由门限值七决定,k为MN途经MAP的个数,(图l中七取4);⑤MN完成向CN的地址绑定更新,CN可以使用新ACoA收发分组。
图1优化方案示意1.2接力式切换过程参照图2,MN通过计数器判断途经MAP个数,当移动到第k个MAP处,先跟其他MAP一样采用提前绑定更新的方法配置得到转交地址【3I。
完成LCoA与RCoA和RCoA与原ACoA的绑定。
之后在MN通过隧道接收数据的同时完成如下操作:104①推选该第k个MAP为新的RAP,把RCoA转换为新的ACoA,并直接向HA完成地址注册;同时协作性的向CN完成地址绑定。
《IPv4/IPv6 双协议栈以太网接入认证和移动技术》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 地址资源逐渐枯竭,IPv6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深入研究了 IPv4/IPv6 双协议栈以太网接入认证和移动技术,分析了其关键技术、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现有接入认证和移动技术的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协议栈的以太网接入认证和移动解决方案。
该方案结合了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接入认证和无缝的移动切换。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该方案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双协议栈;以太网;认证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对 IP 地址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
IPv4 由于地址空间有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IPv6 以其巨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支持移动性等优势,成为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然而,IPv4 网络在短期内仍然广泛存在,因此实现 IPv4/IPv6 双协议栈的过渡是当前网络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太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在接入认证和移动性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双协议栈环境下实现高效的以太网接入认证和无缝的移动切换,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IPv4/IPv6 双协议栈技术概述(一)IPv4 和 IPv6 协议的特点1.IPv4 协议 - 地址空间有限,只有 32 位。
- 安全性相对较低,缺乏对网络层安全的支持。
- 不支持移动性,移动设备在切换网络时需要重新配置 IP 地址。
2.IPv6 协议 - 地址空间巨大,有 128 位。
- 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支持 IPsec 等安全协议。
- 支持移动性,移动设备可以在不同网络之间无缝切换,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二)双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双协议栈是指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运行 IPv4 和 IPv6 协议栈。
当设备需要与 IPv4 网络通信时,使用 IPv4 协议栈;当需要与 IPv6 网络通信时,使用 IPv6 协议栈。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软件技术与数据库方向1、办公业务对象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2、基于 Web的分布式 EMC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3、基于 Web的网络课程的设计4、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开发5、B1级安全数据库设计的设计与实现6、数据库加密及密钥管理方法研究7、企业应用集成(EAI)中数据集成技术的应用8、基于数据仓库连锁店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研究9、VC开发基于 Office 组件应用程序10、从 XML到关系数据库映射技术研究11、ORACLE9i 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研究与实践12、MIS系统统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13、数字机顶盒系统的软件加密设计二、网络与通信方向1、网络路由协议研究2、可动态配置的移动网络协议设计研究3、Ipv4/Ipv6 双协议栈以太网接入认证和移动技术4、虚拟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及实现5、一种基于分布式并行过滤得前置式邮件过滤模型6、XML应用于信息检索的研究7、JMX框架下 SNMP适配器的实现与应用8、MANET 路由协议性能分析9、Internet用户 Ipv6 协议试验网设计与实现10、基于光纤通道的网络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1、网络拓扑结构的测量协议与技术三、安全技术方向1、入侵检测技术研究2、复杂环境下网络嗅探技术的应用及防范措施3、网络病毒技术研究4、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的研究5、无尺度网络中邮件蠕虫的传播与控制6、网络系统安全风险评估7、电子投票协议的设计与实现8、网络中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密钥管理方案9、无线网络中的安全问题研究10、移动 Ipv6 网络中的重定向攻击的防御11、网格安全代理系统 MyProxy 的安全框架12、一种数字证书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实现模型13、基于移动代理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研究14、一种基于交互行为的 DDoS攻击防御方法15、访问控制技术研究16、基于 Cookie 的跨域单点登录认证机制分析17、基于 LDAP和 SOAP 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8、自动入侵响应系统的研究19、集成安全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20、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21、基于 IPSec 的 VPN安全研究四、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方向1、MPEG-4 AAC 实时音频编码器设计与实现2、基于 IP技术的视频应用研究3、语音分析软件 Speech Analyzer 和 Praat在地方方言鼻化韵演变研究中的应用4、基于车载局域网的语音会议系统的设计5、基于实时流协议的流媒体客户端五、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1、基于 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Online Judge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基于 Delphi 与 OpenGL的三维图形环境的构建4、基于图像处理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5、.NET平台下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与应用6、基于 PDA移动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基于 C/S结构的数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基于嵌入式 Linux和MiniGUI 的 E-mail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论述:移动IPv6的安全性摘要:目前我们用的是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由于IPv4的地址有限,几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IPv5还没有问世就已经夭折了,因此推出了IPv6,本文主要介绍IPv6以及为了满足人们移动上网的移动IPv6技术和移动IPv6的安全性。
关键字:IPv6、移动IPv6、安全性一、引言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规律和网络的传输速率来看,IPV4都已经不适用了。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IPV4的32比特的IP地址空间已经无法满足迅速膨胀的因特网规模。
为此,IETF在1992年6月就提出要制订下一代的Ipng。
由于此前推出的IPV5未获广泛认同和应用,因此Ipng最后正式定名为IPV6。
如何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是当前Internet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下一代真正的个人通信技术的目标。
无线接入中的移动IP技术使得人们一直梦想的无处不在的多媒体全球网络连接成为可能,它适应了普遍计算时代的需求。
移动IPv6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得移动节点总是通过家乡地址寻址,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网络。
移动IPv6对于IP层以上的协议层是完全透明的,这使得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运行在该节点上的应用程序不需修改或配置仍然可用。
二、IPv6二.1、IPv6的概念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
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二.2、IPv6的简介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
基于IPv6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作者:邓启润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第27期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把下一代互联网纳入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IPv6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Pv4网络存在的很多问题。
在安全性方面,IPv6做了一些改进,但也未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本文先分析了IPv6协议的安全机制,对IPv6网络所面临安全威胁进行全面地剖析和研究,并给出在网络部署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IPv6;下一代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7-0177-031引言IPv4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协议,互联网辉煌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但随着Internet 规模爆炸式地扩张和新应用的不断推出,IPv4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无法再支撑计算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其具体表现为:IP地址空间有限,且分配严重不均衡;对安全考虑不足;QoS(服务质量)效率不高;配置不够简单;不能有效支持移动性等。
1994年,在IETF批准的RFC1752中公布了IPv6规范,并明确了以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协议IPng(IP-the next generation)的基础。
IPv6采用128位地址,其提供的地址数量达2128个,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枯燥的数字: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
但IPv6并不是仅仅以扩大地址空间为最终目标,它对IPv4编址方案也做了一些修正,以支撑下一代网络。
其改进的措施包括:全新的报文结构;巨大的地址空间;全新的配置方式;更好的QoS支持;内置的安全性;全新的邻居发现协议;良好的拓展性;内置的移动性等。
IPv6取代IPv4是历史的必然。
从1996年IETF发起成立6BONE(IPv6试验床)至今,IPv6作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下一代协议,已经逐步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
移动IPv6网络安全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移动IPv6网络安全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IPv6网络安全移动性管理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和提高用户体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移动IPv6网络的概述、安全风险、移动性管理技术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移动IPv6网络的概述移动IPv6网络是指在IPv6网络中能够支持移动性的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移动用户在网络中漫游时能够无缝切换网络接入点,同时保证IPv6地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移动IPv6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节点,家庭代理、家庭宽带接入、邻居发现等。
二、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风险移动IPv6网络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风险。
首先,由于移动节点频繁切换网络接入点,可能导致身份认证和连接安全性的问题。
其次,移动IPv6网络在路由和转发选择上需要多级代理,这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
再次,移动IPv6网络中存在着地址伪造和劫持的风险,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网络瘫痪。
最后,移动IPv6网络的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
三、移动性管理技术为了保障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其中,身份认证技术是保障移动性安全的基础,可以通过数字证书、密码、生物特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此外,路由选择和转发选择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包的正确传输和路径安全。
移动节点的地址管理和地址配置技术则可以确保IPv6地址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此外,邻居发现、终端移动性管理以及位置管理等技术也是移动IPv6网络中重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四、研究现状目前,移动IPv6网络安全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身份认证技术方面,已经提出了基于证书、密码和生物特征等多种认证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进展。
在路由选择和转发选择技术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算法和协议。
在地址管理和配置技术方面,已经提出了一些高效的地址管理方案。
基于IPv6的省域广电宽带网络认证系统改造设计与实践陈起;周光华;冒海波;胡俊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7(44)3
【摘要】广电宽带认证系统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开展有线宽带的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IPv4资源的耗尽,网络向IPv6的迁移过渡势在必行.广电宽带网络认证系统是保证在IPv6网络环境下,有线宽带网络可持续运营的基础保障系统之一.本文讨论了省域广电宽带网络认证系统从IPv4网络环境过渡到IPv6网络环境的技术实现要求,并以江苏省域有线宽带网络认证系统为例,介绍了认证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
【总页数】5页(P102-106)
【作者】陈起;周光华;冒海波;胡俊
【作者单位】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210001;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210001;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210001;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2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移动IPv6网络中基于身份签名的快速认证方法研究 [J], 宋俊珂;
2.移动IPv6网络基于身份的层次化接入认证机制 [J], 田野;张玉军;张瀚文;李忠诚
3.基于证书签密的IPv6网络跨域认证协议 [J], 张龙军;夏昂;莫天庆;赵李懿
4.基于层次化管理的移动IPv6网络接入认证研究 [J], 马同杰;陈蜀宇;陈孝文
5.一种基于HMIPv6网络的域间切换改进方案 [J], 杨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