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定义与来源:讲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2. 大气污染的危害: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5. 学生实践活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如《环境科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资料:收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保宣传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第5-8课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第9-12课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
第13-16课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学案【学习目标】 1.明白得大气污染的形成和要紧表现。
2.把握酸雨的概念及危害。
3.以某次大气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①________的缘故,大气圈中的②____________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③____________的物质,致使大气④____________,阻碍了原有的⑤____________,严峻威逼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⑥__________,并对⑦__________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PM10)a.空气中悬浮着许多⑧____________,统称“总悬浮颗粒物”。
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剩下的确实是⑨________________,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b.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假如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显现⑩________________障碍,危害健康。
颗粒物中假如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⑪__________;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⑫__________”;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c.我国北方⑬__________较少,植被⑭________较低,有些地区土地⑮__________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都市汽车数量猛增,⑯________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成为许多都市的要紧空气污染物。
(2)酸雨a.概念:人们一样把pH值小于⑰______的降水称为酸雨(雪、雹、雾)。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要紧有⑱__________和⑲____________等。
b.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使⑳________酸化,阻碍鱼类生长繁育,乃至大量死亡;使○21 ________酸化,造成养分淋失,阻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腐蚀树叶,使○22 __________受阻,阻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23____________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2.让学生认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3.让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爱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2.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是指在大气中有害气体、颗粒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了环境容许负荷,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2.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危害大气污染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气体污染和颗粒污染两类。
气体污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等,它们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肺部、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颗粒污染包括烟尘、粉尘、细菌、毒素等,由于其粒径细小,易渗透到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器官受损,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3. 大气污染的成因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工业生产:燃煤、冶炼、化工生产等工业活动排放的气体及颗粒物;2.交通运输:发动机的尾气排放;3.生活污染:如开车烧香、燃爆竹等行为。
4.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加强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2.科学化控制工业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3.限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推广公共交通工具;4.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在课堂上讲解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相关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3.互动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以课堂讨论、课后测试等方式为主,督促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点,为日后更好地参与环保活动打下基础。
六、课后作业1.思考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在课后交作业;2.查找本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并进行分析;3.收集相关环保资料,并撰写心得体会。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成因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掌握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难点: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大气污染的图片、视频或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大气污染的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解(15分钟)a)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概念。
b)介绍大气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离子辐射等。
c)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3.防治措施讲解(20分钟)a)介绍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源头治理、监测监控、减排措施等。
b)分析国家和个人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角色和责任。
4.综合训练(2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大气污染的综合训练,包括以下内容:a)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不同成因的大气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b)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如何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c)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计划,并向全班介绍。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a)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个人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
b)针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大气污染图片、视频或新闻报道。
2.大气污染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学生小组讨论和演示所需的纸、笔、PPT等。
五、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或参与环保活动,加深学生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2.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研究课题,让他们深入探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撰写报告。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三節大氣污染及其防治【學習目標】1.通過案例分析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過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過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普遍意義。
4.分析大氣污染現象發生的時空尺度差異。
【課前預習】1、大氣污染的定義:2.大氣污染物及其來源與危害3.為什麼北方城市的大氣污染物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以北京為例)?怎樣治理可吸入顆粒物污染?4. 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酸雨的形成條件?危害和措施?我國酸雨的地區分佈規律?【歸納總結】一.影響大氣污染擴散和自淨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⑵氣象條件:⑶地形:二.地方性大氣污染事件——可吸入顆粒物污染1.可吸入顆粒物的利弊:利:刺激並鍛煉人的免疫機能弊:(見課本)2.成因3.治理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的措施:三.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酸雨㈠酸雨1、酸雨――PH值小於________的降水;PH值小於___________的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和,分別形成型酸雨和型酸雨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為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危害:①②③④5、我國酸雨類型以為主,原因6、圖2.18,南方比北方嚴重的原因:12、措施:【課堂回饋】1.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準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
讀有效率的污染成本圖,回答下列問題。
(1)污染成本由_______與__________構成。
(2)為達到最大的利潤,企業往往會提高_____________ ,降低______________,此時會出現比較高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选修6第4章第2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类型、危害及防治措施。
3.学会分析一般大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和制定防治措施的方法。
【学习重点】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大气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自主学习】一、大气污染概述1、概念:大气中__________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__________,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__________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1)__________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2)__________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3、大气污染源:(1)天然:自然界__________向大气环境__________的场所。
(2)人为:人类的__________污染源、__________污染源、__________污染源。
二、主要大气污染类型1、酸雨(1)概念:指pH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
(2)污染物:燃烧__________、石油、__________等的过程中排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
(3)形成:酸性气体在大气中遇到__________或潮湿空气,转化为硫酸或__________以及硝酸等,混入雨水或雪水中。
2、光化学烟雾(1)概念:排入大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受太阳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2)气象条件:__________或不利于扩散的天气。
(3)污染物:__________、一氧化碳、氧化氮和__________。
(4)污染物来源:汽车排放__________、汽油挥发、汽油__________和汽车漏油。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了解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2.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重点)3.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阅读教材P25~P29,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污染(1)原因: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2)危害: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主要大气污染及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2)酸雨①酸雨的概念、污染物和污染源②酸雨的危害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填空(1)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统称________。
“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________。
(2)人吸入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________;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______。
(3)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提示】(1)总悬浮颗粒物PM10(2)传染病尘肺病(3)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教材整理2 大气污染防治阅读教材P29-P30,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2.主要防治途径⎩⎪⎨⎪⎧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3.我国治理酸雨的措施 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正误判断:(1)使用低硫煤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 )(2)我国北方冬季为降低大气中PM 10的含量应限制汽车的行驶。
(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有效缓解酸雨。
( )【提示】 (1)× 使用低硫煤可减轻大气污染但不是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2)× 限制汽车行驶不太现实,可对部分车辆限行。
(3)√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减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主要来源及危害,并了解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调查与研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所在地区或感兴趣的大气污染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有关大气污染的数据和资料,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至两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案例,如雾霾天气、工业排放等,探讨其防治措施和效果,并总结经验教训。
4. 制作PPT报告将上述调查和研究结果以及案例分析制作成PPT报告,要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三、作业要求1. 内容要求学生需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真实可靠,分析深入,讨论充分。
PPT报告应包括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2. 格式要求PPT报告应遵循规范的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结语等部分。
正文中应合理使用图表、图片等辅助说明,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3. 时间安排学生应在课后一周内完成调查与研究、案例分析和PPT制作等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PPT报告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内容完整性:是否全面涵盖了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2. 数据真实性: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3. 分析深度: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是否深入。
4. 格式规范:PPT报告是否遵循规范的格式,图文并茂。
5. 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与交流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因,能够了解并掌握当前中国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以及防治策略。
同时,加深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大气保护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探索。
二、作业内容1. 课前预习学生需在课前完成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大气污染的定义、我国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等。
同时,要求学生查阅并理解我国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政策及措施。
2. 课堂互动课堂上,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需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导致大气污染?- 针对本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结合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其实际效果及改进建议。
3. 作业实践学生需完成以下作业任务:- 撰写一篇关于“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短文,包括背景介绍、主要污染物、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内容的阐述。
- 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内容为本地区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调查(包括时间、地点、污染类型、原因等)和改进建议。
- 制作一份宣传海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图表,展示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用于校园或社区宣传。
三、作业要求1. 撰写短文要求:- 内容要充实、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进行全面阐述。
2. 调查报告要求:- 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
- 数据分析要客观,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 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报告的编写和制作。
3. 宣传海报要求:- 突出重点,语言简练。
-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 宣传内容需贴近大众生活,有较高的社会教育价值。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反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知识点。
- 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逻辑是否严密。
- 实践环节的完成情况(如调查报告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主要来源及危害,并掌握基本的防治措施。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形成原因。
2. 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3. 学会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并能够提出防治建议。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学生需完成以下内容的学习:(1)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3)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 课堂互动与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参与以下活动:(1)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本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现状。
(2)案例分析:分析一例国内外典型的大气污染事件,探讨其成因和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需完成以下实践活动:(1)收集资料:收集本地区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2)实地调查:到当地工厂或交通要道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3)撰写报告: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撰写一份关于本地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报告。
三、作业要求基础知识学习要求:(1)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学生需做好课堂笔记,记录重点内容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课堂互动与探讨要求:(1)分组讨论时,学生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案例分析时,学生需认真分析案例,探讨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践活动要求:(1)收集资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准确完整。
(2)实地调查时需注意安全,并做好记录和拍照留存。
(3)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互动与探讨的参与度和见解的独到性。
(3)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和报告的质量。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主要来源和危害,掌握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大气污染的章节,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案例,如雾霾、酸雨等,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
3. 实地观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学校周边或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如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
同时,调研当地政府和企业为改善空气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4. 防治措施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和实地调研情况,学生需设计一套针对当地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政策建议、技术手段、公众教育等方面。
三、作业要求理论学习要求:- 仔细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污染物。
- 主动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扩展知识面。
案例分析要求:- 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应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实地观察与调研要求:- 实地观察应详细记录数据,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佐证。
- 调研应与当地居民、企业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做法。
防治措施设计要求:- 设计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考虑政策、技术、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方案。
- 设计完成后,需形成书面报告,报告应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理论学习:学生对大气污染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 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 实地观察与调研:数据的准确性和调研的深入程度。
- 防治措施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大气污染概念的理解,熟悉污染形成原因,并能掌握一些基础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通过此项作业,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知识点回顾学生需复习本课时所学的大气污染基本概念、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
完成一份关于大气污染知识点的笔记整理,要求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2. 案例分析选取近两年内发生的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如雾霾天气),学生需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案例分析报告。
3. 模拟实践活动设计一个模拟的“大气污染防治小组”,小组内成员需共同制定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
计划需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排查、治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计划等,并以PPT形式呈现。
4. 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现状,并收集当地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三、作业要求1. 笔记整理笔记应包括大气污染的定义、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等关键知识点,用色块或不同层次标记重点和难点。
2. 案例分析报告报告需包括事件概述、成因分析、影响评估和防治措施四部分内容。
分析要深入、客观,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3. 模拟实践活动PPT制作要规范,内容要详实。
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4. 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或网络调查要真实有效,数据和事实要能反映当地大气环境现状及防治措施的实际情况。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对于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2019人教版选修6《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源等有关知识并知道常见的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危害,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科学发展观思想。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64“一、大气污染概述”,完成下列各题(理解并记忆)1.大气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形成原因来看,大气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主要是__________造成的。
3.大气污染物分为气溶胶状污染物,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状态污染物,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二阅读教材P67-69“二、大气污染防治”及相关的阅读和活动材料,总结:1.控制污染源:能源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措施)【课前检测】读“2001~xx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差),完成1~2题。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主要表现。
2.掌握酸雨的概念及危害。
3.以某次大气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①________的原因,大气圈中的②____________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③____________的物质,致使大气④____________,影响了原有的⑤____________,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⑥__________,并对⑦__________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PM 10)a .空气中悬浮着无数⑧____________,统称“总悬浮颗粒物”。
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剩下的就是⑨________________,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b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⑩________________障碍,危害健康。
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⑪__________;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⑫__________”;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c .我国北方⑬__________较少,植被⑭________较低,有些地区土地⑮__________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⑯________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2)酸雨a .概念:人们一般把pH 值小于⑰______的降水称为酸雨(雪、雹、雾)。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⑱__________和⑲____________等。
b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使⑳________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21________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腐蚀树叶,使○22__________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23____________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2.3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學案(人教版選修6)【學習目標】 1.理解大氣污染的形成和主要表現。
2.掌握酸雨的概念及危害。
3.以某次大氣污染事件為例,分析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大氣污染現象和大氣污染物1.大氣污染由於自然或①________的原因,大氣圈中的②____________被改變,而且增加了某些③____________的物質,致使大氣④____________,影響了原有的⑤____________,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和正常的⑥__________,並對⑦__________及各種設備設施造成損害的現象稱為大氣污染。
2.大氣污染物(1)可吸入顆粒物(技術上標為PM10)a.空氣中懸浮著無數⑧____________,統稱“總懸浮顆粒物”。
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顆粒,剩下的就是⑨________________,它是空氣品質播報中一個重要參數。
b.可吸入顆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顆粒物過多或顆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時,就可能出現⑩________________障礙,危害健康。
顆粒物中如果含有較多病菌和病毒時,則可能引發⑪__________;長期吸入過量顆粒物,積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⑫__________”;有些顆粒物沉積在肺部,還可能引起惡性病變。
c.我國北方⑬__________較少,植被⑭________較低,有些地區土地⑮__________加劇,加上近年來建築工地遍佈,城市汽車數量猛增,⑯________排放缺乏標準或不達標,成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氣污染物。
(2)酸雨a.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⑰______的降水稱為酸雨(雪、雹、霧)。
形成酸雨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⑱__________和⑲____________等。
b.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使⑳________酸化,影響魚類生長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21 ________酸化,造成養分淋失,影響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腐蝕樹葉,使○22__________受阻,影響森林生長,林木成片死亡;腐蝕石材、鋼材,造成○23____________和文物古跡的損壞。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
学案1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缘故、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明白得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课前预习】
1、大气污染的定义:
2.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3.什么缘故北方都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如何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条件?危害和措施?
我国酸雨的地区分布规律?
【归纳总结】
一.阻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
⑵气象条件:
⑶地势:
二.地点性大气污染事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
利:刺激并锤炼人的免疫机能
弊:(见课本)
2.成因
3.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措施:
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㈠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________的降水;PH值小于___________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要紧有和,分别形成型酸雨和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危害:①
②
③
④
5、我国酸雨类型以为主,缘故
6、图2.18,南方比北方严峻的缘故:
1、______________ 是大气污染的要紧来源;_______________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
2、措施:
【课堂反馈】
1.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定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读有效率的污染成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成本由_______与__________构成。
(2)为达到最大的利润,企业往往会提高_____________ ,降低______________,现在会显现比较高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图中的_____点,现在_______ 成本与________成本相等,____________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