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 格式:pdf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6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
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
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第三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
第四课《一天的食物》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
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
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5.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米饭、面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
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营养要均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营养要均衡》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食物与营养”,旨在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如何保持营养均衡。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二是如何做到营养均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来源、作用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达到营养均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
但是,对于如何做到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掌握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会如何做到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食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食物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引出本课主题——营养要均衡。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做到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总结营养均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食物搭配实验,体验营养均衡的实际应用。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课时蛋白质教学过程[创设引入] 今天我们来关注安徽阜阳农村的一件怪事,从去年开始,安徽阜阳农村的一百多名儿童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
本来健康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出现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这些婴儿的脑部显得偏大,当地人称这些婴儿为“大头娃娃〞。
现在阜阳已经有8名婴儿因为这种怪病而夭折。
那么这些婴儿到底得的什么病,病因到底在哪里呢?根据医院的诊断,这些婴儿所患的都是营养不良综合征,而扼杀这些幼小生命的“元凶〞,正是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指标严重低于国家标准的劣质婴儿奶粉。
蛋白质是形成生命和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根底物质。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如:在生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以及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抵抗疾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的根底,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更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提出问题]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哪些生物体内?[讨论、并展示]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讲解并板书]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存在1.组成元素:C H O N S P Fe Zn Mo…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存在于动物的肌肉、毛发、蹄角、血液、激素、抗体、乳汁、酶等2.摄入人体的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氧化供能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3.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石如:甘氨酸(α—氨基乙酸):H2N—CH2—COOH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归纳通式(α—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阅读P55 检索与咨询讲授在一定条件下,α-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响,通过肽键形成蛋白质。
如:其中:—C—N—叫肽键,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响时形成肽键中的C—N键,蛋白质水解时断裂肽键中的C—N键.[讨论] 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有多少种?存在的状况怎么样?什么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小结] 4.人体必需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常氨基酸大约有20种,局部在人体内可以合成;而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糖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适量摄入糖类的良好饮食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糖类含量,提高营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概念:糖类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2. 糖类的分类:单糖、双糖、多糖。
3. 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维持生理功能。
4. 食物中的糖类含量:举例说明常见食物中的糖类含量。
5. 适量摄入糖类的重要性:摄入过多或过少糖类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的概念、分类、作用及食物中的含量。
2. 教学难点:适量摄入糖类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糖类的概念、分类、作用及食物中的含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摄入过多或过少糖类对健康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适量摄入糖类的饮食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中的糖类摄入。
2. 讲解糖类的概念、分类、作用及食物中的含量。
3. 分析摄入过多或过少糖类对健康的影响。
4. 讨论适量摄入糖类的饮食习惯。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列举日常生活中富含糖类的食物。
2. 分析自己日常饮食中糖类的摄入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了解家人对糖类的摄入情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对糖类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调查或小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有关糖类的知识教材或科普读物。
2. 课件:展示糖类的概念、分类、作用及食物中的含量。
3. 案例素材:有关糖类摄入过多或过少的案例。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富含糖类的食物。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化学与生活》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王祖浩占小红张新宇《化学与生活》作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6个选修模块之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旨在通过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课程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认识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设计理念化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与无数的化合物、制剂和材料相关。
利用化学方法生产的人造纤维和以非纤维原料通过合成得到的合成纤维让人类的纺织服装日益光鲜和靓丽;化肥和农药为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为解决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危机带来了曙光;品种多样、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为丰富我们的饮食文化、满足人们追求的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标准奠定了基础;日益壮大的材料家族也为创建美丽的家居环境和制造便捷的交通工具提供了物质基础;药物化学的迅速发展帮助人类遏制疾病的蔓延,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延年益寿保驾护航;绿色化的化工生产理念和技术帮助我们解决和改善日渐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化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
《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生活中精选与化学关系密切的内容组成课程内容。
学生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还可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的内容体系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与生活》教材的编制遵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从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等角度选择教材内容。
第二单元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3.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学习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糖类和脂肪。
[学习难点]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双缩脲试剂AB、滴管、蛋清稀释液、试管、食物中的营养1支、小量筒2个、豆腐(糊状)1份、肥肉(糊状)1份、馒头(糊状)少许、食物中的营养成相关资料、课件等。
学生小组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马铃薯、西红柿、食用油、肥肉、花生、核桃、馒头、米饭、花菜、棉签、白纸、水、碘酒、滴管、小碗、棉签、镊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学习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益处呢?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呢?(教师出示各种食物图片。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帮助我们健康成长发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上一课已经对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类,学生发现人们一天需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
本环节通过提问“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来了解学生的最初想法。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淀粉和脂肪(一)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看视频学方法)教师播放淀粉检验方法短视频,学生观看。
第二步:互学探究小组尝试完成所准备材料中是否含有淀粉。
填写实验记录单。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糖类》教学设计遂溪一中宋秀莲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1) 主题1第1点: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2) 主题1第5点: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主题1第6点: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化学选修1第二专题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三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糖、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起着的生理作用。
需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机理,淀粉的水解,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的组成,葡糖糖的还原性,淀粉、纤维素向葡萄糖的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等,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2.学习方法上面:学生已有很多生活经验,能运用这些经验知识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有一定的实验技能,能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从每天吃的食物引出,让学生了解糖的组成及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结合生活中的知识“生病了注射葡萄糖的目的”,以及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以及它的供能机理。
通过糖尿病的例子,增强学生合理膳食的意识。
从生活经验阐述淀粉的水解,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验证淀粉水解的条件和程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原理,了解糖尿病与糖的联系。
(2)掌握淀粉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淀粉的水解的条件、产物,及水解程度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淀粉水解的条件、产物,及水解程度的判断,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2)通过生活经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观察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江苏高中化学选修3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 ↑↓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以及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食物有一定的认识,知道食物可以提供能量和营养。
但是,他们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食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让学生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3.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食物模型,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作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6.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7.课后作业:布置探究作业,让学生课后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食物中的营养•碳水化合物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
重点评价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学好生物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你今后的考试是有利的。
那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点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3.维生素的作用: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2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4、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的组成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溴,碘的提取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离子反应●镁的提取与应用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铝及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必修2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修1 化学与生活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专题2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专题3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专题1 多样化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专题2 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氨的合成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三单元硫酸工业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专题3 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4 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第一单元材料的加工处理第二单元材料组成的优化第三单元复合材料的制造专题5 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专题6 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第一单元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专题4 分子空房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专题5 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眼泪的水解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4 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5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选修6 实验化学专题1 物质的分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课题2 电解与电镀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课题2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1 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化学与生活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提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第四单元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元素周期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2附录四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附录五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附录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附录七一些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元素周期表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2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与技术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海水淡化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氨的合成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三单元硫酸工业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专题三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元素周期表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1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专题四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附录三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附录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元素周期表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5 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3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专题一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二单元芳香烃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第一单元卤代烃专题四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醇酚第一单元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三单元醛羧酸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专题五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第一单元糖类油脂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元素周期表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6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实验化学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题 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题 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课题 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拓展课题1-4 粗盐的提纯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专题二物质性质的研究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课题 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拓展课题2-1 铝热反应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课题 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 苯酚与甲醛的反应2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 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课题 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课题 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 1 原电池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课题 2 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5-2 阿佛伽德罗常数的测定拓展课题5-3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 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课题 2 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 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课题 2 阿司匹林的合成拓展课题7-2 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附录一实验规则附录二实验室安全守则附录三实验室事故的处理附录四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五常见指示剂附录六基本操作和气体发生装置图附录七误差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附录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九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3。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2014.8.31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贯彻《化学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具有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弹性的课程内容,为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意向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的课程理念。
二、教学要求1.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发展意向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教学研究,提倡以科研带教学,整体理解和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深入领会高中新课程与初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实把握选修模块教学要求。
3.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4.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安排本学期理科学生学习的选选模块是《有机化学基础》;文科学生学习的选选模块是《化学与生活》。
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周次 起迄日期教学内容 备注 一9.1~9.7专题一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单元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二 9.8~9.14 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专题一复习 专题二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的化学元素 三 9.15~9.21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四 9.22~9.28 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专题二复习 专题三第一单元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五 9.29~10.5 第二单元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国庆节 六 10.6~10.12 第三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专题三复习 整个选修1复习七 10.13~10.19 会考复习 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分散系 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习题讲解 八 10.20~10.26 物质的分离与检验 原子结构 习题讲解 九 10.27~11.2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钠镁及其化合物 练习讲解 十 11.3~11.9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练习讲解 十一 11.10~11.16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练习讲解 十二 11.17~11.23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和能源的利用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练习讲解 十三 11.24~11.30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讲解练习十四12.1~12.7化学基本实验(一) 化学基本实验(二) 讲解练习十五 12.8~12.14化学基本计算(一) 化学基本计算(二) 练习讲解十六 12.15~12.21 化学与生活复习十七 12.22~12.28会考总复习 综合模拟练习十八 12.29~1.4 十九 1.5~1.11 二十 1.12~1.18 二十一 1.19~1.25 二十二1.26~2.1期末考试周次起迄日期教学内容备注一9.1~9.7 专题一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二9.8~9.14 专题一复习专题二第一单元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三9.15~9.21 同分异构体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四9.22~9.28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五9.29~10.5 专题二复习国庆节六10.6~10.12 专题三第一单元脂肪烃的性质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第一单元复习七10.13~10.19 第二单元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八10.20~10.26 专题三复习专题四第一单元卤代烃九10.27~11.2 醇的性质和应用酚的性质和应用十11.3~11.9 酚的性质和应用醛的性质和应用十一11.10~11.16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十二11.17~11.23 专题四复习专题五糖类十三11.24~11.30 油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专题五复习十四12.1~12.7 整个选修5复习十五12.8~12.14 选修4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十六12.15~12.21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十七12.22~12.28 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专题一复习十八12.29~1.4 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十九 1.5~1.11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二十 1.12~1.18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二复习二十一 1.19~1.25 期末复习迎考二十二 1.26~2.1。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5食物中的营养1、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必需的营养成分。
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3、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太豆、牛奶、鸡蛋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
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4、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
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5、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6、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7、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8、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没有,有的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的食物中含有几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9、我们如何简单地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
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