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仲裁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关法律与实务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9
建设工程合同仲裁案例分析
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一家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乙方负责甲方一项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了工程的施工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双方因工程延期和质量问题产生了争议。
争议的核心在于工程延期的责任归属。
甲方认为乙方管理不善,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而乙方则辩称是由于甲方提供的建材不符合要求,以及甲方变更设计导致的延期。
甲方还指出部分工程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双方最终选择将争议提交至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在仲裁过程中,双方都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各自的主张。
甲方出示了工程进度表、监理日志和相关通讯记录,以证明乙方的延期责任;乙方则展示了材料验收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及相关技术规范,以此来证明延期的合理性和非己之责。
经过审理,仲裁庭发现乙方在工程管理上确实存在疏忽,未能有效应对设计变更带来的影响,因此对工程延期负有主要责任。
同时,仲裁庭也认定甲方在材料供应方面存在问题,对工程延期和质量问题亦有一定责任。
在公正客观的原则下,仲裁庭作出了裁决:乙方需对工程延期承担主要责任,赔偿甲方相应的损失;甲方因提供的材料不合格,对工程质量问题承担部分责任,需承担相应比例的损失。
这一裁决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责任大小,体现了仲裁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此案例表明,在建筑工程合同争议中,仲裁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独立和专业的解决平台。
通过专业的仲裁庭审理,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事实、分析责任,从而做出公正的裁决。
这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不仅和建筑水平提升有关,同时也是因为获得了相对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
当前,国内关于建筑行业的三大支柱类文件是《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同时配合其他条例以及地方性、部门性法规,形成了建筑法律体系。
一、争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式通常来说,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肯定会有矛盾产生。
合同关乎项目各方的工作和利益,如果矛盾不能合理解决,很容易使矛盾激化。
通常来讲,工程类项目在具体施工阶段发生争议的原因有:(1)合同签订以及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也就是合同的草案,通常由业主方进行准备,如果在合同谈判以及招标文件制定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那么,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争议。
如果在合同文件中,不能把风险分摊等问题定义准确,而各方在签订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此类问题,那么在合同日后实施过程中,很可能就会产生纠纷。
(2)在合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
合同涉及的各方缺乏沟通,不能很好的进行团队合作;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具备较低的管理能力;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不能秉承双赢的理念;争议发生后,双方不能合理的按照合同规定对争议进行处理;总承包商不管是协调能力还是监督能力不足等。
通常来讲,工程类项目争议具有四种解决方式:和解、调解、仲裁与诉讼。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特点(一)建筑合同纠纷比较复杂只有合同各方可以顺利履行,相关部门对施工积极支持,建筑项目工程才能顺利地开展。
在工程建设方面,法律有强制的明文规定,不允许对工程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
严格对分包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进行核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禁止对其进行分包。
但是在建筑行业实际管理中,却与法律的规定有着严重的不相符合,因为在转分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利益,所以建筑工程存在大量的转包、违法分包、借用资质,也就是俗称的“挂靠”。
这类情况增加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复杂性[1]。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类似于行政审批以及施工组织等,涉及的知识领域都十分专业。
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法律实务心得体会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常常面临各种纠纷与争议。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索赔与仲裁成为了解决争议的常见方式。
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法律实务心得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中,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中关于工程纠纷解决的规定,了解相关的程序和要求。
此外,还应深入研究与建筑工程相关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裁判文书,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态度和规则。
只有充分了解了法律法规,才能在实务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合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合同管理是预防纠纷的关键。
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当详细研究合同条款,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及索赔方式等。
同时,工程进展过程中,要对合同条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各方按照约定履行合同。
在索赔过程中,合同将作为重要证据之一,因此必须严格依照合同约定进行索赔。
三、合理合法的索赔要求在发生工程纠纷时,合理合法的索赔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索赔主要分为合同索赔和无合同索赔两种形式。
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求索赔方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索赔的合法性和理由。
在进行索赔时,应确保索赔的要求明确、具体,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文件,例如工程变更通知书、施工日志、证人证言等。
此外,还应注意索赔时效的问题,遵守相关的法定时限,以免错过索赔的机会。
四、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在选择仲裁机构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构。
一般而言,有专业性的仲裁机构更适合处理建筑工程纠纷,因为他们对于工程技术和相关法律具备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业务范围、区域位置等。
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将有助于更加顺利和高效地解决争议。
五、积极主动参与仲裁过程在参与仲裁过程中,作为索赔方,应积极主动参与并准备充分。
首先,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和仲裁机构的程序要求,例如提交申请书、证据清单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关法律与实务探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一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争议额大且较为复杂地案件,在合同地履行和司法实践中容易对有关法律和实务地理解产生不同认识,根据处理此类案件地实践和施工企业反映地情况,试就以下问题进行浅析解答,以求与建设企业和法律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一.发包人拖延工程结算,在结算未作出前,承包人能否行使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地优先权合同法第286 条规定地优先权,是指在发包人有数个债权人地情况下,承包人可以要求对建设工程地折价或者拍卖,并对折价和拍卖地价款具有优先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受偿地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对承包人优先权地行使设定了三方面地限制条件 1. 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地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地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2. 建设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地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地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地损失. 3. 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地期限为 6 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地竣工之日起计算.根据合同法 286 条和最高法院地关于行使优先权期限地规定,有人认为,实践中发包人拖延结算地情况比较普遍,如果发包人拖延结算超过 6 个月地期限,即可制约承包人优先权地行使,因此,承包人要行使优先权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显然,这种认识把结算作为行使优先权地条件,理由是尚未结算,工程欠款额不明,因此不能行使优先权.本人认为,是否经结算,并非合同法规定行使优先权地条件.根据合同法 286 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地司法解释,承包人行使优先权地条件有三,一是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二.经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三. 承包人应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地竣工之日起 6 个月内行使优先权.而并没有说须以完成结算为条件. 如果发包人拖延决算超过竣工时间 6 个月,承包人就不能行使优先权地话,那么等于承包人地优先受偿权完全可由发包人控制,如果是这样, 合同法规定地优先权在发包人拖延结算时就形同虚设, 显然这不是立法地本意和取向. 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或有关结算地规定时间拖延结算,实质上是拖欠工程款地一种方式.合同法第 286 条并不排斥承包人在发包人拖延工程结算地情况下, 通过诉讼或仲裁确认工程欠款,同时请求确认优先受偿权.那种以结算后才能行使优先权条件地认识,有碍于合同法 286 条应有法律价值地实现.作为承包企业,关键是要在工程竣工后地 6 个月期间内提起确认优先权地仲裁或诉讼.第事百八十六条収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地,承包人可以催告収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収包人逾期不支付地,除按照建设工程地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地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収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地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地价款优先受偿.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2 年 6 月 27 日实施地司法解释:1. 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86 条地规定,认定建筑工程地承包人地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2. 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地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地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3. 建设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地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地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地损失.4. 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地期限为 6 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地竣工之日起计算.5. 本解释第一条至第三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四条自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后施行.二.发包人拖延结算,拖欠工程款地,承包人能否以不交付建筑工程行使抗辩权这里所说地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约定同时履行或应先履行地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应当履行地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相应地义务而不构成违约.根据合同地约定和有关部门规章地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承包人可以不交付工程 (部分或全部工程)行使抗辩权,一.发包人拖延结算.建设部.财政财政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工程竣工后,发.承包双方应及时办清工程竣工结算,否则,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 ;二.发包人在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时尚拖欠工程进度款地;三.合同约定竣工验收时发包人应支付工程款而未支付地.上列第一种情况是依据行政规章地规定,第二种情况属于先履行抗辩,第三种情况属于同时履行抗辩.但是, 抗辩权地行使应当与对方不履行义务地情况相对应,即不交付地工程价值与工程欠款价值基本相当.如果发包人拖欠地工程款与不交付地建设工程价值差距较大或者部分不交付影响整个工程使用地,就会造成扩大损失而要承担赔偿责任地问题.因此,承包人要善于运用法律赋予地抗辩权维护自己地权益,在以不交付工程作为对发包人拖欠工程款进行抗辩时,做到有理有节.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亊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地,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地履行要求.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地,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地,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地履行要求.建设部.财政财政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工程竣工后,发.承包双方应及时办清工程竣工结算,否则,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三.承包人未移交全部工程资料,发包人是否可以此作为逾期支付工程款地抗辩理由现实中有承包人为了促使发包人支付工程款,有不交付部分工程资料以作为催讨工程款筹码地情况,在仲裁中,发包人则会以承包人未交付完整地工程资料作为其拖欠工程款及应负违约责任地抗辩.这种抗辩理由是否成立.我们认为:如果未交地资料影响到工程结算,发包人以结算条件尚不成就为由拒付相应款项地抗辩可以成立.但在工程价款已经确定或可以确定地情况下,发包人不得以资料未全部交付为由对应付工程款行使先履行或同时履行抗辩权.理由是工程进度款地支付是发包人地主给付义务,而工程资料交付是承包人地从给付义务,发包人不得以承包人未完全履行从给付义务而作为延期履行主给付义务地抗辩理由.但是如果因承包人不交付工程资料给发包人造成损失地,发包人可以要求赔偿,如导致工程竣工备案.办证迟延等造成地损失.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地通知第十六条第事款承包人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地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经収包人催促后14 天内仍未提供或没有明确答复,収包人有权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审查,责仸由承包人自负.第九条当合同规定地调整合同价款地调整情况収生后,承包人未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収包人,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调整报告,収包人可以根据有关资料,决定是否调整和调整地金额,并书面通知承包人.四. 承发包双方另订合同地何种情况属于对备案中标合同实质性地变更,两份合同 (简称黑白合同)对价款地约定不一,应以那份合同为结算根据《招标投标法》第 46条规定:“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地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地其他协议” .该规定在法律分类上为禁止性规范,如果违反则为无效.那么何种情况属于背离合同地实质性内容,招标投标法没有明确规定.从总体上来说,实质性地内容主要是指工期.质量.造价.其它方面要看招投标文件地具体内容及另行订立地协议是否涉及设计变更等情况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中标备案合同与另订协议约定地工程价款不一致地, 工程款地结算应以中标合同为准.虽然双方地真实意思表示和实际履行是另行订立地协议 (合同),中标合同只是为了应付备案,但因这种协议(合同)违反招投标法地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収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地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地其他协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地,中标人应当提交.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地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地,应当以备案地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地根据.五. 发包人以工程质量问题为由对承包人要求支付工程款提出抗辩时,如何划分工程质量问题和保修地范围在现实中,承包人申请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欠款,而发包人常以承包人施工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提起反请求以对抗承包人地申请.属于工程质量问题地,对发包人地反请求应当支持,属于保修问题地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地保修规定处理,发包人不能以此为由拖欠工程款.因此需要界定发包人所提地质量与保修地范围问题.就大概念上来说保修地问题也属质量地范畴.但鉴于建筑工程产品与其它产品地不同,有关规定所指地工程质量通常是指存在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方面,以及严重影响使用地情况,而一般地问题则属于工程保修地范围.司法实践中通常以是否通过竣工验收或有否实际投入使用作为区分质量与保修两者地界线. 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出现地问题,一般应属于保修地范围,在保修期内承包人应当负修理责任.发包人以属于保修范围地问题来对抗发包人请求支付工程款地,不能支持.但如果提出地质量问题涉及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严重影响使用并有相应证据地,应当通过鉴定确定.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第十三条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収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地,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地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亊责仸.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地司法解释第十二条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地,应予支持.第十三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地,应予支持.交付使用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仸;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地,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地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六.发包人在合同规定地结算时间内对承包人提交地决算报告不予答复,能否认定视为认可承包人地竣工结算此问题地提出在于有关部委行政规章地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地司法解释不一致,且有关规章地规定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地司法解释后,在规定不一地情况下,有一个如何理解和适用地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规定:1.事00 一年十事月一日起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収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第107 号令) 第十六条(事)规定:収包方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地约定期限内予以答复.逾期未答复地,竣工结算文件视为已被认可.2 .二 00 四年十月二十日建设部.财政部财建 [2004]369 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地结算资料后,在本办法规定或合同约定期限内,对结算报告及资料没有提出意见,则视同认可.3 .二 00 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二○○ 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布,二 00 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地,按照约定处理.承包人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地,应予支持.4 .2004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 2004 ) 78 号文转发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司法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人民银行.审计署.民总局.统计部.银监委.保监委《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地意见》第(十七)规定,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行为,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建设单位应提交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地有关凭证,达不到合同约定比例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显然,上述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15 个部委文件地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地司法解释并不一致.按照我国法律之间效力位次地规定,司法解释是对适用法律地解释,可以说是法律地规定,而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15 个部委地规定,履于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地效力低于法律规定地效力,因此,无论其规定实施地时间是否晚于司法解释,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地司法解释. 如果合同中没有关于发包人在合同规定地结算时间内对承包人提交地结算文件不予答复视为认可地约定,就不能认定发包人认可承包人地结算文件.七.合同约定工程造价为固定价,因市场行情变化,材料价格涨落变化大,一方当事人要求调整合同价款地,能否支持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一般建设过程时间较长,建材市场价格涨落变化大,当合同约定采用包工包料固定总价,或主要建材单价固定而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双方签订合同时所确定地利益关系则会有失平衡.在此情况下,一方以原约定有失公平或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倡导协商变更地文件等为由要求调整,另一方则认为应按合同结算而发生争议地,应当按照合同地约定处理.签订合同时与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情况等出现较大变化地情况,在理论上叫作情势变更,在新地合同法未实施前,理论界和和司法实践中讨论和适用情势变更地情况较多.即在发生一定变更事由地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地申请变更双方合同地相关约定.为强调合同地稳定性,限制司法活动中地自由裁量权,新合同法地修订对情势变更原则基本上采取了否定态度,而强调双方各自对市场风险地预测和承担.当事人要求调整价款,实质上是变更合同,能否变更,应当符合合同法有关合同变更地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地规定,合同地变更应经双方协商同意.合同法第 54条规定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地是指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地,而市场情况地变化是合同订立后地变化.因此,一该当事人要求变更在法律上缺乏根据.有关行政文件更不能作为变更地根据.且有关部门文件是一般是指导性或倡导性地,适用地前提还是要双方协商同意,如果双方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不能适用.因此,不论是总价固定或单价固定,合同一经约定,即具有法律效力,这是一个市场风险地预测和承担问题,如果合同在固定价款同时约定了承担风险地范围.幅度以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地调整办法,应当从其约定.但在合同总价固定地情况下,固定地价款与图纸所固定地工程量应是相对地,除非另有约定,变更增加工程量地工程价款应另行结算,有争议时应适用最高院司法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地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地,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地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地合同,对当亊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亊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地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七十七条当亊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地通知第七条(五)约定承担风险地范围及幅度以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地调整办法;第八条(事)固定单价.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地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地计算方法,在约定地风险范围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风险范围以外地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八.工程联系单未得到发包方签证地,工程量.工程价款发生争议应如何认定处理.承包人提请发包人签证地联系单得不到发包人地签证.甚至得不到已经送交签证地回执,是一个令承包人十分无奈且较为普遍地现象,综观通用条款有关签证地规定,对工期顺延.安全防护设施.工程量地确认和进度款地支付.变更工程及价款地调整等等,都要求承包人在规定地时间内向工程师提交相应地联系单或报告.但实际情况是你送了人家一不收,二不签,或收了不给回执.而联系单得不到签证或不能取得送交回执地直接后果影响到工程价款地结算.索赔和进入司法程序后对事实地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当前地实际情况,为保护施工企业地权益,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地解释》第十九条中对有关工程量地认定等,作出了有利于承包人地规定, 即“ 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地,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地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地,可以按照当事人提供地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地工程量” .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如何证明地问题.实践中,有关会议纪要,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经变更地工程发包人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地,都可以作为认定发包人同意施工地证据.对变更地工程量有争议地,承包人可以申请委托造价审定机构实地勘验等方法确认,而不必拘泥于承包人是否提交了工程量变更增加地联系单.对设计变更工程地价款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十六条地规定, “ 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地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地,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地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 . 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是适用建设部地示范合同文本签订合同地话,适用最高院地该规定,还需要以向发包人提交工程价款变更地联系单为条件,因为建设工程合同地通用条款第 31.2条规定, “ 承包人在双方确定变更后 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地变更” .按该条款规定,承包人必须向发包人提出变更工程价款地报告或联系单.现在地问题是你有否提出变更价款地报告,如何证明你已经提交变更工程价款地报告.该问题地认定与工程量地确认方面是有区别地: 1.适用地条件不同,工程量地签证通用条款上没有说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就视为没有变更.而价款地变更条件在双方签订合同地通用条款上已有明确地规定,即承包方必须在14日内出联系单提出变更要求.如果没有出联系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十六条地规定也就难以适用.在这里联系单是条件.根据我国法律地规定,在非强制性地法律规定与合同地约定不一致地情况下,应当按照合同地约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地上述规定属于弥补性规定而非强制性规定.2.在事实认定上地区别在于,工程量是有形地,可用实际结果加以证明,而价款地变更重在程序上地提出,一旦发生争议很难举证,也很难认定.因此,施工企业要研究对价款变更条款地约定,及时出具变更价款地联系单.最高院司法解释第十六条当亊人对建设工程地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地,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地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収生变化,当亊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地,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収布地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第十九条当亊人对工程量有争议地,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地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収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収生地,可以按照当亊人提供地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収生地工程量.九. 送交签证联系单.结算文件等应注意地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争议解决方式通常包括了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
本文将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为切入点,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争议问题、案件裁决结果及案件解决优劣势,并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所蕴含的法律风险和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一、争议问题分析1.材料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技术或者原料质量不达标,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因此,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材料的质量问题上。
2.施工进度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通常规定了施工工期,但在实际施工中,受到施工队伍、天气、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进度常常无法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导致了施工进度争议。
3.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而工程变更往往会引发索赔问题。
例如,设计变更、图纸不清晰、施工单位原因等,都可能引发工程变更和索赔争议。
二、案例裁决结果分析1.材料质量问题案例甲方是某建筑公司,与乙方签订了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合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乙方发现甲方使用的沥青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路面出现裂痕。
乙方要求对方进行返工和赔偿。
最终,仲裁裁决对乙方有赔偿责任,并要求甲方退回部分施工款。
2.施工进度问题案例甲方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乙方签订了某住宅楼盘的施工合同。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不足、天气原因等,导致了工程延期。
最终,仲裁裁决对双方各承担一定责任,并要求甲方支付乙方一定的延期费用。
3.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案例甲方是某施工单位,与乙方签订了某地铁工程施工合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了工程变更和索赔争议。
最终,仲裁裁决对双方进行了调解,要求乙方支付一定的变更费用,并要求甲方完成工程变更。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及实务探析近年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建筑行业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增速居高不下,对常见纠纷类型、法律问题和案例的梳理,能更好地了解高频争议焦点和规避法律风险。
上周,与云岸律师一起交流与分享了一些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经验与体会。
一、常见纠纷类型常见的纠纷类型包括:合同效力纠纷:在实践操作中,不符合规划要求、不报建、不依法招投标、不具备施工资质、转包、违法分包而签订的建设施工合同等都有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
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主要因工程质量、工期、工程变更引发的纠纷。
合同终止后产生的纠纷:主要有违约责任纠纷、工程款结算纠纷、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纠纷。
一、常见法律问题梳理(一)黑白合同及效力问题“黑白合同”中,对外的一份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即“白合同、“阳合同”,通常表现为“中标合同”;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又称“黑合同”、“阴合同”。
“黑白合同”效力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主要包括:《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一》”)第一条、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
(二)工程质量责任纠纷合格的工程质量是支付工程款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实践中,工程质量的验收、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任承担等问题是造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一类主要事由。
工程质量责任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Ø 《司法解释一》第十一条:“因承包人的过错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承包人拒绝修理、返工或者改建,发包人请求减少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Ø 《司法解释一》第十三条:“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
”(三)工期纠纷工期是指一个工程或一个单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时间跨度。
建筑工程施工纠纷的仲裁与诉讼实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纠纷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当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仲裁和诉讼成为解决纠纷的途径。
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纠纷的仲裁和诉讼过程,以探讨其应用和效果。
一、实例描述某市一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发生了纠纷。
经过长时间的协商未果,建设单位决定将纠纷提交至仲裁机构,并同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仲裁过程分析1. 申请仲裁建设单位向有关仲裁机构递交了仲裁申请书,并提交了相关证据和案件描述,详细陈述了双方的主张和纠纷的事实。
同时,建设单位指定了一位专业律师代表其出庭。
2. 仲裁庭组成仲裁机构组成了一个由三位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
3. 仲裁调查和庭审仲裁庭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证据进行仲裁调查,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相关证据。
双方在庭审中进行了口头陈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仲裁庭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仲裁意见。
4. 仲裁裁决仲裁庭对纠纷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最终作出了仲裁裁决。
裁决书中详细说明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争议的核心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解决意见。
该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根据裁决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诉讼过程分析1. 起诉建设单位通过律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提交了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法院根据起诉状受理了该案件,并通知承包单位进行答辩。
2. 庭前调解法院在受理后,会将双方进行调解,鼓励双方通过和解达成一致意见,提供解决纠纷的其他方式。
3. 庭审如果调解未果,法院将开庭进行审理。
双方律师将在庭审中展示自己的证据和观点,并就争议问题进行辩论。
法院会结合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公平的判决。
4. 判决结果法院将最终根据庭审的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判决书中详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认了纠纷解决的具体方式和相关补偿。
判决书可以强制执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四、仲裁与诉讼的比较仲裁和诉讼作为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纠纷的方式,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争议仲裁在建设工程领域,由于合同约定模糊、工期变更、质量问题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施工争议。
为了解决这些争议,在建设工程中引入仲裁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建设工程施工争议仲裁进行探讨。
一、仲裁的定义和特点1. 仲裁的定义:仲裁是一种通过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方式,经当事人的自愿选择或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争议解决程序。
2. 仲裁的特点:仲裁具有快速、高效、公正、保密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建设工程施工争议,减少诉讼的繁琐和时间成本。
二、建设工程施工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中有关仲裁的约定,经双方当事人书面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仲裁方式来解决争议。
三、选择仲裁机构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对于建设工程施工争议的解决至关重要。
在选择仲裁机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资质和声誉:优先选择有相关资质并享有良好声誉的仲裁机构,以保证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 经验和专业性:考虑仲裁机构的经验和专业性,尤其是在建设工程领域是否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经验。
3. 仲裁费用和时效:仲裁费用和时效也是选择仲裁机构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需综合考虑费用和效率,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仲裁机构。
四、建设工程施工争议仲裁的操作流程建设工程施工争议仲裁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仲裁申请:当施工争议发生时,一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和争议的事实依据。
2. 仲裁立案:仲裁机构对仲裁申请进行审查,确认符合受理条件后,予以立案,并通知对方当事人。
3. 仲裁庭成立:仲裁机构根据仲裁规则组成仲裁庭,由具备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仲裁员组成,负责审理争议案件。
4. 争议审理:仲裁庭依法审理争议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质证和辩论,并进行事实查明与证据收集。
5. 仲裁裁决:仲裁庭根据法律、合同和事实作出裁决,并由仲裁机构书记员书写仲裁裁决书。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分析案例一:合同争议发生于2008年事件时间: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5月30日事件细节:某建筑施工公司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由建筑施工公司负责施工一栋大型综合楼,并于2008年3月1日正式开工。
合同约定工期为15个月,合同总价为5000万元。
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施工公司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向房地产开发商报告施工进度。
然而,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多个施工质量问题和工期延误。
据开发商称,建筑施工公司未能按照约定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导致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修复。
此外,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公司也未能按照约定时间节点完成工程,导致整个工程延误了2个月。
开发商对此提出索赔要求,要求建筑施工公司承担施工质量问题的修复费用,并要求建筑施工公司支付由于工程延误产生的赔偿金。
然而,建筑施工公司认为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图纸不合理和现场监督不到位所致,而工期延误是由于施工工程的变更和不可抗力所导致。
因此,建筑施工公司拒绝承担索赔责任。
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房地产开发商将合同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结果及律师点评:经过仲裁庭的调查和听证,仲裁庭最终作出了仲裁裁决,判决如下:1.建筑施工公司应承担施工质量问题的修复责任,并支付相应修复费用;2.建筑施工公司应承担工期延误所导致的赔偿责任,并支付赔偿金。
仲裁庭在裁决中认为,建筑施工公司作为专业施工方,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且承担由此产生的修复费用。
同时,虽然工期延误可能受到设计变更和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但建筑施工公司未能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因素确实对工期产生了影响,并未履行及时通知和协商的义务,因此应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律师点评: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重要的是要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致,并根据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对于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建筑施工公司作为专业施工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法律实务引言:建筑工程领域常常涉及复杂的合同关系和争议解决机制,其中索赔与仲裁是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式。
本文将从法律实务的角度探讨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相关问题,包括索赔的基本要素、索赔的程序和仲裁的内容等方面,旨在加深对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理解。
一、建筑工程索赔的基本要素在进行建筑工程索赔前,有一些基本要素需要满足。
首先是存在合同关系,即施工方与业主之间已经建立了合同关系。
其次是索赔方要能够证明自己遭受了损失,这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指因违反合同义务而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例如工期延误导致的额外成本;间接损失则是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例如失去商业机会等。
最后,索赔方还需要证明这些损失是与合同违约有关的,即违约方承担的责任。
二、建筑工程索赔的程序建筑工程索赔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索赔备案,即索赔方向施工方提出索赔请求,并提交相关证据和计算结果。
施工方在接到索赔请求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并给予答复。
若施工方对索赔请求不予认可,双方应进入下一步程序,即索赔协商。
索赔协商的目的是通过双方的协商达成一致,并解决争议。
若索赔协商无果,双方可以选择仲裁作为争议解决的方式。
三、建筑工程仲裁的内容建筑工程仲裁的内容主要包括索赔事项的仲裁、合同纠纷的仲裁以及施工争议的仲裁。
在索赔事项的仲裁中,仲裁庭将对双方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审理,并判断索赔的合理性和相关责任。
在合同纠纷的仲裁中,仲裁庭将就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理,并判断违约责任。
在施工争议的仲裁中,仲裁庭将对双方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解决方案。
四、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工程索赔与仲裁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首先是及时性,索赔方应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限提出索赔请求,并按照程序进行相应的操作。
其次是证据的重要性,索赔方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索赔请求。
这包括书面证据、合同文件、施工日志等。
另外,索赔方还需要注意索赔要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于建设工程仲裁案件审理的若干思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效力与争议解决条款的独立性:在建设工程领域,合同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
当合同中的某一部分被认定为无效时,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如何,是仲裁庭需要首先明确的。
一般来说,争议解决条款(如仲裁条款)被视为独立于主合同的,即使主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争议解决条款仍然有效。
2.工程变更与索赔:建设工程中经常会发生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等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等后果,进而引发争议。
仲裁庭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需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设计变更通知、索赔文件等证据,确定各方责任。
3.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仲裁案件中常见的争议焦点。
仲裁庭需要依据合同约定、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责任归属。
4.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是建设工程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
仲裁庭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需要关注合同约定、支付条件、支付期限等因素,确定各方应付金额及违约责任。
5.仲裁程序的特殊性:建设工程仲裁案件通常涉及大量证据和复杂的法律关系。
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障当事人陈述和辩论的权利。
同时,仲裁庭还需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举证期限、开庭次数等程序事项,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高效。
6.法律适用与解释:在建设工程仲裁案件中,法律适用和解释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仲裁庭需要根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以及行业惯例等因素,对争议进行法律分析和解释,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及责任归属。
总之,建设工程仲裁案件的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仲裁庭全面、细致地审查证据、分析事实、适用法律。
同时,仲裁庭还需要注重程序公正和效率,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解决。
建筑法律施工纠纷调解与仲裁实务一、引言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纠纷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调解与仲裁成为常用的解决方式。
本文将探讨建筑法律施工纠纷调解与仲裁实务。
二、建筑法律调解实务1. 调解概述建筑法律调解是当事人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调解员,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进行协商、调解的过程。
调解具有灵活性高、程序简便等优势。
2. 调解程序调解程序包括申请调解、调解协议签订、执行等环节。
当事人可以选择委托律师协助进行调解,以确保自身权益。
3. 调解效果与审查调解的结果需要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确定,并经过合法性审查。
调解结果一旦达成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具有法律效力。
三、建筑法律仲裁实务1. 仲裁机构介绍建筑法律纠纷通常由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处理,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CIETAC)等。
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对于纠纷解决非常重要。
2. 仲裁程序仲裁程序包括仲裁申请、仲裁庭组成、仲裁听证会、仲裁裁决等环节。
当事人应积极参与仲裁,提供证据和理由支持自己的主张。
3. 仲裁裁决与执行仲裁裁决是解决纠纷的最终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应按照裁决履行义务,如有不服可根据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四、调解与仲裁的比较1. 程序调解程序相对简单,仲裁程序更加正式和公正。
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更能主动参与,仲裁程序则需遵循严格的规定。
2. 结果调解结果需要双方达成一致,仲裁裁决则由仲裁庭作出。
调解结果更加灵活,仲裁裁决具有法律强制力。
3. 效率与成本调解一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纠纷,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仲裁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费用。
五、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建筑纠纷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调解与仲裁实务的应用。
六、结论建筑法律施工纠纷的调解与仲裁实务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
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参与,维护自身权益。
七、参考文献[1] XXX,XXXX。
XXXXXX。
XXXX。
建设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纠纷解决与仲裁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因为合同履行问题、工期延误还是质量瑕疵,纠纷都可能会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仲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设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纠纷解决与仲裁的相关问题。
一、了解施工纠纷的特点施工纠纷的特点在于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建设工程中,纠纷涉及到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包括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设计单位等。
纠纷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设计变更、工期争议、施工质量问题等。
因此,及时了解纠纷的特点对于解决纠纷至关重要。
二、施工纠纷解决的途径1.友好协商友好协商是解决施工纠纷的首选方式。
各方可以通过直接对话、交流意见和建议,寻找共识并达成协议。
友好协商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优势,可以在不牵涉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解决纠纷,为双方节省时间和精力。
2.调解如果友好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可以选择调解。
调解是一种通过第三方调解员介入,协助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方式。
调解具有中立性和公正性的优势,可以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迅速解决施工纠纷。
3.仲裁如果友好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仲裁是最后的解决途径。
仲裁是一种由专业仲裁机构或仲裁员根据法律和相关规定对施工纠纷进行裁决的方式。
仲裁具有高效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可以确保公正的裁决结果。
三、仲裁在施工纠纷解决中的优势1.快速解决纠纷相比于诉讼程序,仲裁通常更为迅速高效。
仲裁的程序简单,不需要经过繁琐的法庭审理,可以较快地得到裁决结果。
这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2.专业性仲裁员通常都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建设工程的技术、合同和法律要求,从而作出更准确的裁决。
专业性的裁决结果能够更好地保护各方的利益。
3.保密性仲裁过程和结果通常对外保密。
这种保密性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声誉,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与法庭审理相比,仲裁的保密性更为有利。
4.执行力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关法律与实务探析(6)二十、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申请仲裁的条件我国的仲裁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的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与诉讼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两种法律制度之一,并具有以下特点: 1 、实行一裁终局,解决纠纷的时间短、速度快,可避免讼累,降低费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快节奏、低成本的特点和要求,具有时效优势。
2 、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而是根据当事人仲裁协议的约定。
由哪个仲裁委员会仲裁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可避免管辖争议, 3 、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所信任的仲裁员办理案件,有利于当事人在仲裁员协调下妥善解决纠纷。
经济、民事纠纷涉及特殊的知识领域,仲裁员有各方面的专家,专家断案可提高办案质量,保证仲裁的公正性。
4 、仲裁不公开进行,可防止泄露商业秘密,避免影响商业信誉,有利于双方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解决争议。
5 、仲裁具有国际通行性,其裁决的执行得到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支持,可在世界140 多个缔约国、参加国执行。
6 、仲裁程序简便、灵活,有关程序可由当事人协商进行。
仲裁的条件:1 、有仲裁协议,2 、属于仲裁受理的范围。
因为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协议应当约定具体的仲裁机构,仲裁与诉讼只能选择其一。
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要进入仲裁程序解决,须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
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二十一、主体工程的合同约定仲裁,附属工程的合同未约定的管辖问题主体工程合同约定仲裁,附属工程合同未约定纠纷处理方式的,在工程价款及价款的支付、竣工验收、结算等与主体工程合同不可分的情况下,附属工程应当按照主体工程合同的约定进行仲裁。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分析一、案件背景本案为一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仲裁案件,涉及的主要争议焦点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变更管理、款项支付等方面。
在该案件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双方无法就纠纷进行和解,最终选择仲裁机构进行解决。
二、案件分析1.工程质量纠纷建设单位主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包括材料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等情况。
施工单位则声称自己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并不存在质量问题。
双方对此问题存在严重争议,需要仲裁机构进行证据调查和审理。
2.工程进度争议双方对工程进度存在分歧,建设单位认为施工单位存在进度拖延的情况,而施工单位则指责建设单位变更设计、提供材料等原因导致工程延误。
双方就工程进度争议无法达成一致,需要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裁决。
3.变更管理纠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设计变更、技术要求调整等原因,双方存在大量的变更管理纠纷。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变更内容、变更费用等方面存在分歧,需要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4.款项支付争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对款项支付存在争议。
建设单位指责施工单位未按时支付工程款,而施工单位则反诉建设单位拖欠款项。
款项支付争议成为该案件的重要焦点之一。
三、案件审理1.仲裁庭组成根据仲裁协议,双方共同选定仲裁庭成员。
仲裁庭成员由专业的建筑工程领域专家组成,具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和仲裁经验。
2.证据调查仲裁庭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认真审查和调查,包括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工程进度、合同变更等方面的证据。
仲裁庭秉公办理,确保每一项证据都得到公正的处理。
3.裁决结果仲裁庭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裁决,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变更管理、款项支付等争议进行逐一裁决。
仲裁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公正地裁决各项纠纷。
四、案例启示1.仲裁对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分歧和纠纷时,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公正的裁决和解决。
仲裁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它以其公正、高效、专业的特点,赢得了广泛的认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仲裁的基本程序包括申请仲裁、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作出裁决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提出自己的证据和辩护意见,仲裁庭则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决。
我们来看一份具体的仲裁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范本。
在这个案例中,甲方(建设方)
与乙方(承包方)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合同,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纠纷。
甲方认为乙方
的工程质量不达标,而乙方则认为甲方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
在多次协商无果后,双方同
意通过仲裁来解决这个纠纷。
在仲裁过程中,甲方提交了工程验收报告和相关照片作为证据,证明乙方的工程质量存在
问题。
乙方则提交了工程进度报告和付款记录,证明自己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工程,
并且甲方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
经过审理,仲裁庭认为,乙方的工程质量确实存在问题,但甲方也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
因此,仲裁庭作出了以下裁决:乙方应负责修复工程质量问题,甲方则应立即支付拖欠的
工程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通过仲裁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不仅可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也
可以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各项条款,包括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以防止纠纷的发生。
仲裁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有效方式,它以其公正、高效、专业的特点,赢得了广泛
的认同。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例分析一、案件背景该案件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案件。
甲方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乙方为一家建筑施工公司。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乙方承担某地一处商业综合体的施工任务。
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等具体要求,并规定施工款支付方式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就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工程款支付等问题发生争执,最终导致甲方提起仲裁。
二、争议焦点1.工程进度争议甲乙双方在施工进度上存在分歧。
甲方认为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工作,导致工程延期交付。
而乙方则认为工程延期交付是由于甲方变更设计方案和工程要求,导致施工进度受阻。
双方对工程延期责任归属存在分歧。
2.施工质量争议甲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多项质量问题,包括墙体裂缝、地面瓷砖空鼓、管道渗漏等。
甲方认为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施工质量,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返工费用。
而乙方则认为这些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者现场管理不当所致。
3.工程款支付争议甲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乙方资金周转困难。
甲方则认为由于施工质量和进度存在问题,按规定支付工程款将对甲方权益造成损害,因此拒绝支付工程款。
三、仲裁裁决过程1.开庭审理仲裁庭在召开多次听证会,并邀请双方提供证据、证人证言,听取双方辩护意见,对争议焦点进行逐一审理和辨析。
双方就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工程款支付等问题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和辩护意见。
2.裁决结果仲裁庭最终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如下裁决:a.关于工程进度争议经过调查和证据审核,仲裁庭认为工程延期交付的主要责任在于乙方。
虽然甲方变更设计方案和工程要求可能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影响,但乙方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存在不当和不力之处,导致工程延期交付。
因此,仲裁庭裁定乙方承担工程延期责任,并要求乙方按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b.关于施工质量争议仲裁庭认为,甲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实践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签订的合同。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施工合同纠纷是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实践。
法律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法1. 协商解决当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双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协商解决方式。
2. 仲裁解决当协商解决不成时,双方可以选择仲裁解决。
仲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根据双方的合同约定或者相关法律进行仲裁。
3. 诉讼解决作为最后的解决手段,当协商和仲裁都无法解决争议时,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诉讼解决。
诉讼解决是通过法院审理案件来解决纠纷。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进行了一些补充规定。
根据该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如下1. 保护当事人权益保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交易的原则。
2. 依法合同依法办事,遵循合同执行的原则,并对违约方依法追责。
3. 公平公正处理纠纷时,应当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实践案例案例一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某公司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约定了施工质量要求。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
双方进行协商,但无法达成一致。
最终,双方选择了仲裁解决该纠纷。
仲裁机构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调查和证据收集,并最终作出了裁决。
根据仲裁裁决,建筑工程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整改。
案例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变更问题某工程公司与业主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了工程进度和费用。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和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延误。
业主要求工程公司赔偿延误造成的损失,工程公司不同意。
双方进行了多轮协商,但无法达成一致。
最终,业主选择了诉讼解决该纠纷。
法院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对该案进行了审理,并做出了判决。
标题:仲裁解决施工合同纠纷的实践探讨摘要:施工合同纠纷在建筑行业中较为常见,仲裁作为解决此类纠纷的有效途径,具有保密性、专业性和快捷性等特点。
本文通过对一起施工合同纠纷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仲裁在解决施工合同纠纷中的优势和实践操作,为建筑企业在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仲裁;施工合同;纠纷解决;优势;实践探讨一、案例介绍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乙方负责甲方某项目的施工任务。
合同中约定了工期、质量、价款等方面的条款。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质量问题产生了纠纷。
甲方认为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施工任务,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乙方则认为甲方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要求甲方支付欠款及违约金。
双方未能就纠纷解决达成一致,于是甲方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仲裁优势1. 保密性:仲裁程序具有高度保密性,仲裁过程中的证据、陈述、裁决等均不得对外公开,有效保护了双方的商业秘密。
2. 专业性:仲裁委员会成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合同条款,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3. 快捷性:仲裁程序相较于诉讼程序,周期较短,能够迅速解决纠纷,减少双方损失。
4. 自愿性:仲裁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双方均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委员会解决,从而增加了裁决的执行力。
5. 灵活性:仲裁程序较为灵活,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仲裁地点、仲裁员等事项,适应双方的需求。
三、仲裁实践操作1. 仲裁申请:甲方在得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施工义务后,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2.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甲方提交的仲裁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于是受理了该案。
3. 仲裁通知: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后,向乙方发出了仲裁通知,告知乙方有关仲裁程序的时间、地点、仲裁员等信息。
4. 仲裁答辩:乙方在收到仲裁通知后,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了答辩书,主张甲方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要求甲方支付欠款及违约金。
建筑施工合同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研究引言: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合同履行纠纷。
这些纠纷可能涉及工期延误、质量问题、付款争议等方面。
在解决这些纠纷时,法律途径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包括仲裁、诉讼和调解。
一、仲裁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它通过第三方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
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中,仲裁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
仲裁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灵活和保密性。
在选择仲裁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仲裁机构或者仲裁员,也可以选择由相关行业的专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仲裁裁决。
同时,仲裁裁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这也是仲裁解决纠纷的一个优势。
二、诉讼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诉讼是一种通过法院审理的纠纷解决方式。
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以选择将纠纷提交给法院解决。
与仲裁相比,诉讼的程序相对复杂,时间较长,但是其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在选择诉讼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时,当事人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法院进行起诉。
同时,当事人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院会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三、调解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调解是一种通过第三方调解员进行调解的纠纷解决方式。
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中,调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
调解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保密性。
在选择调解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调解员,也可以选择由相关行业的专业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会协助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帮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调解的结果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必须履行协议。
结论:建筑施工合同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有仲裁、诉讼和调解。
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仲裁具有高效、灵活和保密性的优势,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纠纷;诉讼具有强制执行力,适用于一些复杂的纠纷;调解具有灵活性和保密性的优势,适用于一些希望保持关系的纠纷。
从仲裁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关法律与实务探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一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争议额大且较为复杂的案件,在合同的履行和司法实践中容易对有关法律和实务的理解产生不同认识,根据处理此类案件的实践和施工企业反映的情况,试就以下问题进行浅析解答,以求与建设企业和法律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
一、发包人拖延工程结算,在结算未作出前,承包人能否行使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优先权合同法第286 条规定的优先权,是指在发包人有数个债权人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要求对建设工程的折价或者拍卖,并对折价和拍卖的价款具有优先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受偿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承包人优先权的行使设定了三方面的限制条件:1、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2、建设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3、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6 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
根据合同法286 条和最高法院的关于行使优先权期限的规定,有人认为,实践中发包人拖延结算的情况比较普遍,如果发包人拖延结算超过6 个月的期限,即可制约承包人优先权的行使,因此,承包人要行使优先权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
显然,这种认识把结算作为行使优先权的条件,理由是尚未结算,工程欠款额不明,因此不能行使优先权。
本人认为,是否经结算,并非合同法规定行使优先权的条件。
根据合同法286 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条件有三,一是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二、经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三、承包人应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6 个月内行使优先权。
而并没有说须以完成结算为条件。
如果发包人拖延决算超过竣工时间6 个月,承包人就不能行使优先权的话,那么等于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完全可由发包人控制,如果是这样,合同法规定的优先权在发包人拖延结算时就形同虚设,显然这不是立法的本意和取向。
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或有关结算的规定时间拖延结算,实质上是拖欠工程款的一种方式。
合同法第286 条并不排斥承包人在发包人拖延工程结算的情况下,通过诉讼或仲裁确认工程欠款,同时请求确认优先受偿权。
那种以结算后才能行使优先权条件的认识,有碍于合同法286 条应有法律价值的实现。
作为承包企业,关键是要在工程竣工后的6 个月期间内提起确认优先权的仲裁或诉讼。
第二百八十六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
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
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 年6 月27 日实施的司法解释:1、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 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2、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3、建设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4、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6 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
5、本解释第一条至第三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四条自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后施行。
二、发包人拖延结算,拖欠工程款的,承包人能否以不交付建筑工程行使抗辩权这里所说的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约定同时履行或应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不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的约定和有关部门规章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承包人可以不交付工程(部分或全部工程)行使抗辩权,一、发包人拖延结算。
建设部、财政财政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工程竣工后,发、承包双方应及时办清工程竣工结算,否则,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二、发包人在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时尚拖欠工程进度款的;三、合同约定竣工验收时发包人应支付工程款而未支付的。
上列第一种情况是依据行政规章的规定,第二种情况属于先履行抗辩,第三种情况属于同时履行抗辩。
但是,抗辩权的行使应当与对方不履行义务的情况相对应,即不交付的工程价值与工程欠款价值基本相当。
如果发包人拖欠的工程款与不交付的建设工程价值差距较大或者部分不交付影响整个工程使用的,就会造成扩大损失而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
因此,承包人要善于运用法律赋予的抗辩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以不交付工程作为对发包人拖欠工程款进行抗辩时,做到有理有节。
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工程竣工后,发、承包双方应及时办清工程竣工结算,否则,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
三、承包人未移交全部工程资料,发包人是否可以此作为逾期支付工程款的抗辩理由现实中有承包人为了促使发包人支付工程款,有不交付部分工程资料以作为催讨工程款筹码的情况,在仲裁中,发包人则会以承包人未交付完整的工程资料作为其拖欠工程款及应负违约责任的抗辩。
这种抗辩理由是否成立。
我们认为:如果未交的资料影响到工程结算,发包人以结算条件尚不成就为由拒付相应款项的抗辩可以成立。
但在工程价款已经确定或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发包人不得以资料未全部交付为由对应付工程款行使先履行或同时履行抗辩权。
理由是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发包人的主给付义务,而工程资料交付是承包人的从给付义务,发包人不得以承包人未完全履行从给付义务而作为延期履行主给付义务的抗辩理由。
但是如果因承包人不交付工程资料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发包人可以要求赔偿,如导致工程竣工备案、办证迟延等造成的损失。
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十六条第二款承包人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经发包人催促后14 天内仍未提供或没有明确答复,发包人有权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审查,责任由承包人自负。
第九条当合同规定的调整合同价款的调整情况发生后,承包人未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发包人,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调整报告,发包人可以根据有关资料,决定是否调整和调整的金额,并书面通知承包人。
四、承发包双方另订合同的何种情况属于对备案中标合同实质性的变更,两份合同(简称黑白合同)对价款的约定不一,应以那份合同为结算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
该规定在法律分类上为禁止性规范,如果违反则为无效。
那么何种情况属于背离合同的实质性内容,招标投标法没有明确规定。
从总体上来说,实质性的内容主要是指工期、质量、造价。
其它方面要看招投标文件的具体内容及另行订立的协议是否涉及设计变更等情况判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中标备案合同与另订协议约定的工程价款不一致的,工程款的结算应以中标合同为准。
虽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和实际履行是另行订立的协议(合同),中标合同只是为了应付备案,但因这种协议(合同)违反招投标法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五、发包人以工程质量问题为由对承包人要求支付工程款提出抗辩时,如何划分工程质量问题和保修的范围在现实中,承包人申请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欠款,而发包人常以承包人施工的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提起反请求以对抗承包人的申请。
属于工程质量问题的,对发包人的反请求应当支持,属于保修问题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保修规定处理,发包人不能以此为由拖欠工程款。
因此需要界定发包人所提的质量与保修的范围问题。
就大概念上来说保修的问题也属质量的范畴。
但鉴于建筑工程产品与其它产品的不同,有关规定所指的工程质量通常是指存在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方面,以及严重影响使用的情况,而一般的问题则属于工程保修的范围。
司法实践中通常以是否通过竣工验收或有否实际投入使用作为区分质量与保修两者的界线。
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出现的问题,一般应属于保修的范围,在保修期内承包人应当负修理责任。
发包人以属于保修范围的问题来对抗发包人请求支付工程款的,不能支持。
但如果提出的质量问题涉及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严重影响使用并有相应证据的,应当通过鉴定确定。
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十二条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
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六、发包人在合同规定的结算时间内对承包人提交的决算报告不予答复,能否认定视为认可承包人的竣工结算此问题的提出在于有关部委行政规章的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一致,且有关规章的规定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后,在规定不一的情况下,有一个如何理解和适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规定:1、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一日起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第107 号令) 第十六条(二)规定:发包方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的约定期限内予以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