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进展性脑梗死
- 格式:pptx
- 大小:86.37 KB
- 文档页数:38
巴曲酶和蚓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1例的临床观察标签:脑梗死;巴曲酶;蚓激酶;疗效37脑梗死患者有很高的致残率,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负担,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极其关键。
巴曲酶是从蝮蛇毒液中分离得到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有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血黏度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蚓激酶是从人工养殖的赤子爱胜蚓中提取分离而得的一组蛋白水解酶,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可激活纤溶系统,且可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使降纤效果更迅速、更彻底,从而对体内已形成的血栓进行溶解,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我们观察巴曲酶、蚓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从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进展型脑梗死诊断标准:入院后病情72小时内有进展,NIHSS评分上升4分及以上为准。
排除标准:(1)有出血性疾病;(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给予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
最后入选病例共9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有2例患者因入院时检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明显,大于7g/L,未进入组3而进入组2。
最后,组1为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46~76岁(60.78±7.93)岁,高血压病26例,糖尿病5例。
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23例,丘脑区6例,皮层区2例。
组2为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7~78岁(62.01±7.83)岁,高血压病24例,糖尿病5例。
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24例,丘脑区7例,皮层区3例。
组3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62.47±8.12)岁,高血压病25例,糖尿病7例。
脑梗的临床研究和新进展
背景
脑梗是一种急性脑卒中,由血管堵塞导致脑部缺血引起。
这种疾病常常在老年人中发生,并且往往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为了探讨脑梗发生的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研究方法
我们在一家大型医院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纳入了50名确诊为急性脑梗的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数据。
结果发现
我们的研究发现,血管狭窄(导致脑缺氧)和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阻塞)是脑梗的两个主要机制。
此外,我们发现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阿司匹林)在降低脑梗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此类药物可消除炎症反应和减轻病变的程度。
新进展
此外,最近有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也可能成为治疗脑梗的一种有效方法。
研究证实,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入脑部,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结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在理解脑梗的病理生理特征、提高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的结果不仅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也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这种疾病及其相关治疗手段。
我们的下一步研究将在干细胞治疗领域推进进一步,以期获得更治疗脑梗的有效方法。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作为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方案备受关注。
那么,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如何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丁苯酞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改善脑血流的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丁苯酞,是一种局部扩血管药。
丁苯酞注射液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脑缺血、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时,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症状,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二、巴曲酶巴曲酶是一种溶栓药物,主要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溶栓疗法可以有效地将形成的血栓溶解,恢复患者的脑血流,减轻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分别具有改善脑血流、溶解血栓的作用,因此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上,有研究对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脑部损伤,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而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进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过量用药或者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要慎重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瘤等。
这些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治疗手段,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概述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CT、磁共振等)的引导下,通过血管穿刺等方法,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脑血管,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二、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方法1、机械取栓术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血流灌注。
机械取栓术是近年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项重大突破。
通过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如支架取栓器、抽吸导管等,直接将血栓从血管内取出,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2、血管内栓塞术对于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畸形疾病,血管内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如新型弹簧圈、液体栓塞剂等的应用,使得栓塞效果更加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同时,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为大型或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在血管内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颈动脉,恢复血流。
与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器械的改进,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1、神经介入机器人技术神经介入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导管操作,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时,机器人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
2、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VR 和 AR 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立体的血管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规划手术路径,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一、引言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加重,呈阶梯式进展,病情恶化。
急性期治疗是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将对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二、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现状1. 早期识别与诊断早期识别和诊断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若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应尽快进行溶栓治疗。
此外,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如NIHSS)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进展性脑梗死。
2.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溶栓药物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UK)。
研究显示,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然而,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脑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溶栓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研究显示,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和死亡率。
然而,抗血小板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另一种方法。
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研究显示,抗凝治疗能够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和死亡率。
然而,抗凝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抗凝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5.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新技术。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
研究显示,介入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然而,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脑出血等并发症。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凝血指标检验作者:姚小琴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8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难以治愈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暂无特效性治疗方法。
近几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病期间神经功能产生严重障碍,患病者可能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严重情况。
有研究数据表明,脑梗死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比极大,急性期主要臨床表现是血液高凝状态,是指椎动脉、颈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导致的梗死,若临床未及时干预,脑卒中的原发病理过程继续发展,发病后六小时至一周之内,患者逐步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或缺血性脑卒中阶梯式恶化。
未及时治疗或错误治疗,神经功能将严重缺失,最终导致完全性脑梗死。
近几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方式是通过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和炎症因子检验给临床检验提供重要指标数据。
凝血相关指标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纤溶酶原活性(PL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和蛋白C活性(PC)等,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和血栓是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理形成改变的重要原因。
检验方法是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5ml静脉血,抗凝血后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血小板血浆收集一起,通过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蛋白分析仪,对PT、D-D、APTT、FIB等立即进行检测。
1.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反映凝血酶产生和活性增强的标志物,主要是因为凝血酶产生后能够在血液中迅速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后消失。
凝血酶原时间对外源性凝血途径非常敏感,能够反映药物抑制自身型血栓的形成的能力,也能够反映自身型血栓形成所需凝血因子是否缺乏。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腔隙性脑梗死(1acunar infarction,LI)由Fisher在1965年首先提出,是指穿支动脉闭塞急性坏死所致小的深部脑梗死。
通常指“小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
泛指直径小于1.5~2.0cm的梗死灶。
除小动脉硬化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所造成的小动脉血流灌注减低和微栓子也是可能的发病机制[1]。
目前倾向于将伴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腔隙性病灶称为LI[2]。
一般认为,LI临床预后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
尽管大部分腔隙性脑梗死预后较好,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20%~30%的LI患者起病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造成临床预后不良,称为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progressive lacnar infarction,PLI)。
PLI是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常见原因,急性期判断存在一定难度。
部分文献报道了关于PLI的发病机制及预测的研究[1],但仍缺乏确切的发病机制和特异性的预测指标。
PLI可引起严重临床后果,进行早期识别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防治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1、发病机制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包括:①发热。
②高血糖。
③高血压。
④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动脉主干高度狭窄或闭塞,致远端低灌注,形成分水岭梗死而侧支循环不良或无侧支循环,从而导致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⑤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脱落后的斑块栓塞远端的血管引起梗死进展性加重。
其中分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有研究发现,LI合并大血管病变或者 BAD时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Wardlaw等认为水肿参与PLI,因病灶周围水肿对邻近血管造成压缩效应,加重缺血;水肿直接引起病灶周围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损伤。
然而目前尚没有研究能够直接表明两者的关系。
其他如兴奋性氨基酸也可能参与PLI发病机制。
脑梗塞的治疗新进展和疗效评估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常由于脑血管的闭塞或者栓塞引起。
随着医学的发展,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治疗新进展和疗效评估。
一、脑梗塞的治疗新进展1. 药物治疗目前,针对脑梗塞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供的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典的溶栓治疗药物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然而其狭窄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溶栓药物如重组型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透明质酶激活型高基因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AP)等的出现,为脑梗塞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
2. 介入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介入治疗也是脑梗塞的一种主要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导管将器械引入血管内,清除或修复血栓形成的病变部位,以恢复脑血供。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和血管内溶栓术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二、脑梗塞的疗效评估衡量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国际卒中量表(NIHSS)评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和再发脑卒中风险评估等。
1. 国际卒中量表(NIHSS)评分国际卒中量表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的工具。
该评分工具包括意识、注意、语言、视觉、运动功能等多个方面的评估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分,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2. 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的困扰,因此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了解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有SF-36、EQ-5D等。
3. 再发脑卒中风险评估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通过评估患者的再发脑卒中风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坏死范围不断扩大,患者病情严重迅速恶化的一种危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来缓解症状。
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备受关注。
一、丁苯酞注射液介绍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能够增强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应,减轻缺血性损伤。
丁苯酞注射液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脑组织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丁苯酞注射液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减轻病变范围,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率。
二、巴曲酶介绍巴曲酶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酶类药物,能够将纤维蛋白溶解成溶解产物,从而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轻微血管的形态改变,从而起到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应的作用。
巴曲酶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1. 提高患者脑血流丁苯酞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和增强脑组织血液灌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局部缺血情况,从而降低脑组织受损范围,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2. 促进血栓溶解巴曲酶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酶类药物,能够促进血栓的溶解,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脑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3. 减轻炎症反应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炎症损伤,有利于加速脑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供、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血栓的溶解,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现状【摘要】进展性脑梗死(PCI)即在出现脑梗死后,脑缺血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渐渐加重,以阶梯状恶化。
溶栓治疗对治疗时间窗以及适应证有严格的要求,易引起较多副作用,不适合PCI治疗。
目前所用的抗血小板治疗发挥的作用显著,对PCI的治疗作用显著。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对神经进行保护,可使脑卒中后神经组织尽快复原。
现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进展进行归纳。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PCI)在临床十分常见,常因脑部缺乏血液供应,神经功能受损引起,临床表现为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或出现同一血管供血区受损的新症状,可持续数天至2周以上,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占脑梗死总数的20-40%。
药物是治疗PCI的主要方式,常用药物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人体血小板聚集可得以抑制,能够减轻其病情,患者脑供血改善不明显。
经研究[1]发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经对脑组织的保护,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控制,以免脑部微循环加重,对受损的神经元进行修复。
还有研究[2]表示:氧化应激反应在PCI的参与,人体会出现较多的自由基,无形中会加重其病情。
上述药物相联合治疗PCI的疗效缺乏较多的文献支持。
鉴于此,本研究现就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现状做好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进展性脑梗死(PCI)发病机制有研究[3]表示:PCI发病机制有:①原发动脉位置血栓蔓延出现全新的狭窄,既往狭窄的血管会出现闭塞,渐渐使脑缺血区域增加,或经阻断侧支血管促使侧支循环消失。
丁苯酞能够消除微血管痉挛,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用显著,可使脑组织微血管数量增多,迅速创建侧支循环,遏制血栓逐步扩张,缩小梗死面积,控制病情恶化。
②原发梗死领域虽然未扩大,脑水肿会使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丁苯酞可减轻脑水肿。
③患者一般状态心肺功能、电解质调节变化与周身感染均会对脑代谢造成影响,神经功能缺损会变重,特别是脑梗死进展需控制于3d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