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第二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3.57 KB
- 文档页数:4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后明确:1.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3.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5.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语言优美,采用以骈为主,骈散结合的写法,且讲究对和声律。
指名朗读这些语句。
二、探究景物描写的特点请学生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并用同样的方法,做口语片断练习。
教师提示: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4.详写山,略写水。
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三、拓展延伸,比较阅读自 /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 连山,略无 / 阙quē处。
重chóng 岩 / 叠嶂zhàng ,隐天 / 蔽日。
自非 / 亭午夜分,不见 / 曦xī月。
至于夏 / 水襄陵,沿 / 溯sù / 阻绝。
或 / 王命急宣,有时 / 朝发白帝,暮到 / 江陵,其间jiān / 千二百里,虽 / 乘奔bēn 御风,不以 / 疾也。
春冬之时,则 / 素湍t uān / 绿潭,回清 / 倒影。
绝巘yǎn / 多生怪柏bǎi ,悬泉 / 瀑布,飞漱shù / 其间。
清 / 荣 / 峻 / 茂,良 / 多 / 趣 / 味。
每至 / 晴初霜旦,林寒 / 涧肃,常有 / 高猿长啸,属zhǔ / 引凄异,空谷 / 传响,哀转 / 久绝。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二课时编写:宋东佳审阅:宋东佳●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把握课文的写景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自学探究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齐读课题《与朱元思书》,你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与……书”中“书”是“书信”的意思;朱元思是作者吴均的朋友;本文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作者写给朋友的信中到底讲述了什么内容呢?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用一句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原来此信不同于一般的书信,没有叙述日常事务,也没有客套的问候语,寥寥百余字,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奇山异水”。
三、合作释疑(一)意境美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1、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
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在哪里?(1)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
(3)“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提示: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2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
4、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难点体会课文主旨和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 ______”2、给下列划线生字词注音。
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横柯上蔽()3、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翻译下面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6)、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12)、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15)、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1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17)、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堂研讨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初二年级语文科自学探究学案班级:姓名:主备:审核:初二语文小组时间:年月日学习内容: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课文,品味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感受和想象文章描绘的美景。
重难点: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受益终生哦!)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二)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横柯.()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一百许.里()急湍.甚箭()水皆缥.碧()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疏条..交映()3、按原文填空。
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三)自学小结: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1、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2、文中直接描绘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三、展示反馈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C.轩邈mà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ǎo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指示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篇《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
2.分析文本主题和情节。
3.掌握文本中的常见词汇和语言表达。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文本主题与情节分析,常见词汇和语言表达。
2.难点:商议文本潜在含义并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并简要介绍文本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
2.分析文本主题,发现“家庭”是本文的主要话题。
在文中,朱元思向母亲询问获得自由和谅解的方法。
然而母亲提醒他只有坦诚又文雅的言语才能打动他的情感和理智。
3.理解文本情节,发现故事讲述了朱元思博得初恋女友美香子的爱的经过。
正如母亲所说,朱元思的文雅姿态和纯真的情感打动了美香子的心,两人在这种纯真浪漫的情感中相爱了。
4.掌握文本中的常见词汇和语言表达,例如“清丽”、“端庄”等形容词和词组。
5.讨论文本潜在含义和作者写作目的,商议文中的“自由”概念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提醒我们思考自由的定义和解决自由意志的局限性,这正是文本所探讨的问题。
作者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告诫读者,如果你想获得自由并保持纯净和态度正确,你必须打动别人的心。
6.引导学生以个人的方式评论和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
2.讨论和研究法。
三、教学步骤1.展示文本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复习上一个课时的内容。
2.分析文本主题,展示文本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文本中的常见词汇和语言表达。
4.讨论文本潜在含义和作者写作目的。
5.引导学生以个人的方式评论和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和活动参与度。
2.教学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
3.考试成绩和讨论小组论文本次教学以小说《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为教材,围绕纯净的情感和自由的概念展开,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掌握文本中的常见词汇和语言表达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材依据】《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十八课。
本课内容简单,但作者摹山范水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和文中优美的语言非常值得讨论探究。
一设计思路:1 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权、话语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反复研读、品味课文,探寻文章之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方法与途径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学习作者抓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体会景物描写中寓含的鄙弃名利的思想。
3 教学重点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学习作者抓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
4 教学难点体会景物描写中寓含的鄙弃名利的.思想。
1二教学准备:师:查阅资料,整合资源,吃透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完成具体的预习任务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留下了许多山水佳句。
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宝库,吟哦讽诵。
[设计思路:导入时设疑激趣,创设情境,,激活思维,使学生头脑中凸现出山川美景。
](二) 欣赏美景,描述意境要求 1 :请同学们用心听读,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欣赏吴均笔下富春江的山光水色。
师:播放多媒体Flash画面。
[设计思路: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泛读,配合逼真鲜活的动感画面,马上可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为探究课文做好准备。
]2 :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
注意用情读文,以心会意,描述你感触最深的写景语句的意境。
同学们各抒己见,互相评价。
[设计说明:(1)、本环节锻炼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口头表达和分析评价能力,并激发学生全体参与的热情。
(2)、为降低难度,老师可插放相关生动鲜活的画面,给学生一个支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读课文,抽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积累情况。
二、深入探究: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2.本文描写山水之美,作者用了哪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
4、文中又是如何写水和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内展示,适当点拨。
三、尽述其美:我们带着这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
”或“▁▁▁字词甚妙,写出了▁▁▁▁▁▁▁▁▁▁▁▁▁。
”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四、体情品意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2、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五、探寻艺术的魔棒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请同学们带着探寻艺术魔棒的诚切之心再次品读本文。
说出你探寻到的艺术魔棒是什么?六、小结全文。
学生谈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总结。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附参考答案:1、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3、艺术魔棒①、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②、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中心句,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2.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中心句,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2.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三峡的优美景色,今天我们再沿水路去欣赏富春江迷人的风貌!新知探究一、知识回顾【活动内容】课件出示本课的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理解本文内容做铺垫。
二、文本研读【活动内容】《与朱元思书》出自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全文已经散佚,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节选的这一部分重在写什么呢?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文题。
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
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本文分别突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水和山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中相关描写的语句,用“我读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是______的,从______一句可以体现出”的句式说一说。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描写的山和水的特点。
四、写法探究【活动内容】1.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并赏析其作用。
2.作者在写富春江的水时,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请举例说明并赏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角度探究本文的写景技巧。
五、体会情感【活动内容】本文重在写景,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百余里富春江秀美的山水风景,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寄情山水的感情。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单元提示中要求“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来”。
《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3.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富春江的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美景美文美读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诵读文章语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姓名:班级:《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二)【知识回顾】学习目标:1.能准确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要语句,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3.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回顾重点知识,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法指导:知识回顾、梳理,朗读感知、自主、合作。
【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复习旧知)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缥.()碧急tuān()xuān()邈.()泠泠..()千转. ( )不绝鸢()飞lì ()天2.词语释义。
(1)从.流飘荡()(2)一百许.里()(3)皆生寒树..()(4)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千转.不穷()(7)鸢飞戾.天()(8)望峰息.心()(9)经纶..事务()(10)窥谷忘反.()4.文学常识。
吴均(469~520年),字,时期的家。
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自成一家,被称为。
二、师徒对研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划分层次,指出文章采用了哪种结构方式?2.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3.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请从文中找依据。
三、小组共研合作探究:1.请小组内讨论探究:作者在描绘山水特点时都采用了哪些景物描写方法?提示:结合上册学过的《答谢中书书》《三峡》等写景作品,多角度思考。
2.请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从文中感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
”的句式说话。
举例:我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如何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达标测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沉醉于山水生活的情趣3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湍急()轩邈()泠泠()鸢()经纶()窥谷()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___ ,字__ ,___ 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 。
3 解释下列加框字的意思。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7)蝉则千转不穷()(8)鸢飞戾天者()(9)经纶世务者()(10)横柯上蔽()4、参照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预习思考: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极富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之美,概括为“ ,”;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 水”和“水”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山的之美。
二、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的传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读一读1、听读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词,再次熟悉。
2、自读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读准节奏与停顿。
(2)译一译1、自译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课文。
班级: ______ 姓名:______ 学案编号:2016 8yw 下 5.21 学总6民勤实验中学课后作业《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达标题姓名:班级:评价:一、基础达标训练1.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从流..飘荡____________ 任意东西..____________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_____水皆缥碧..____________ 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 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 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 横柯.上蔽_____________________皆生寒树..____________ 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导学案课题:与朱元思书年级:八年级执笔人:孙丽琼课型:第二课时班级:授课人:授课时间:2009.3.科目:语文审稿人:学习目标:1.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2.把握写景的妙处,归纳写景方法学习重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
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学习难点:分析写景的妙处,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的人生处世态度。
学习内容探究与预见性问题操作方法与措施(学生双色笔记)用时学习过程一. 朗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3、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提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小结:写作者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水总的印象,概括的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是文章的总起部分。
二、朗读第二段:4.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5、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提示:①静态:②动态:6、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提示: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
7、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8、《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9.总结: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三.探究写奇山的部分(1)、作者怎样写“奇山”?启发: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主备人王建英)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背诵《与朱元思书》。
美文让人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奇山异水,欣赏山水风光,再来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手法吧!
学习目标
1. 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2.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预习感悟(一)
品山味水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2.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水之异
4、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水的特点?
山之奇
5、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山?
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领挈全篇,却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小组合作探究二)
(一)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看到如此的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2.赏析下列句子或加横线词的妙处。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总结延伸
学习本文,在写作上你有哪些收获。
采用“山水之美,美在” 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达标训练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
七、(2009柳州)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力拉崩倒之声
.. B.中间
C.阡陌交通
..语,皆指目陈胜
..,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