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体验感悟学习的思考与实践1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学习心得及感想(10篇)语文学习心得及感想篇1今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深感受益匪浅。
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发展变化,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
而此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帮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在此次小学语文专题培训中,教师认真详细地给全体语文教师分年段解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来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具体地阐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要把课标理念与具体课例以及自己丰富的从教经历相结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阅读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出发进行教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日常教学中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阅读教学如何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具体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标,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
中年级学段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识字能力,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懂、说得通。
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把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等等。
强调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多阅读经典书籍。
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抓好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教学,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篇1“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我从中获得许多感悟,深有体会,现总结如下: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为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
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情绪良好,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情绪却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
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甩开烦恼,集中精力进入角色,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其次,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想学。
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
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可化静为动。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变静为动,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积极参与,主动获知。
最后,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 学会学习” 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古人也曾指出:“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 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
第1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使命。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音乐等手段,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展示荷塘月色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注重朗读,提高语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如小组朗读、接力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感。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思辨能力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写作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锻炼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
(2)教授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布局等,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写作水平。
(3)开展写作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1.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从而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最新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5篇最新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5篇通过听课和与实验教师交流,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更明白应该怎么去教学,不妨说说你的心得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例文,希望你喜欢。
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一年来,我们五井初中开展语文主题实验课题以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绩,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得以提高,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工具学科的作用。
一、精心组织,创建模式语文主题学习要加强学生的积累,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又不能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最优的途径就是改革教学模式,真正一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着重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以语文课本为主,把它作为例子,以课外精品为辅,以时文美文相助,少讲多读,品味涵泳,赏析仿写,以读带写。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集体备课,形成学案——少讲多读,效率优先——精品佳作,对照赏析——广纳博收,模仿写作。
二、大胆尝试,初见成效为了还语文以大容量、生活化、生动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大胆尝试。
学习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引入《主题学习丛书》中的1~2篇与本节课在内容、主题、写作手法、文章结构、语言特色上相近或相反的文章来与学生共同探究,进行比较阅读、应用训练,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充分感悟鉴赏的基础上,再参考这些文章,仿写一篇短文或读后感之类的文章,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措施得力,创新务实为确保语文主题学习的顺利进行,我校挑选优秀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每年学校根据需要购买潍坊教育局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保证1名学生一套,满足学习需要。
同时发动学生和家长自己购买有关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配合“朝阳读书”,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
定期开展教师的语文主题学习论坛、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师生的读书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小博士”、“演讲明星”、“文学之星”等称号。
第1篇自从走上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我便深感责任重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感悟。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些感悟。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擅长朗读,有些学生擅长写作,还有些学生擅长思考。
针对这些差异,我采取以下措施:1. 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制作思维导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针对学生不同的特长,进行个性化辅导。
对于擅长朗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带领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对于擅长写作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作文小评委,为其他同学的作文提出建议。
3.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节奏。
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要耐心讲解,多给予鼓励;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1.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3. 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开展“词语接龙”、“成语猜猜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阅读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阅读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篇1)语文的学习贵在平时积累。
比如文言文,上课老师讲的重点字词、语句务必记牢,有时一词多义也要留心。
古文阅读注重知识迁移,课外古文的阅读其实是课内的延伸,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适当记一些具代表性的语句是有必要的`。
文言文的阅读就是翻译的过程,实词积累就像背诵英语单词,特殊句式就像语法。
作文素材的积累在议论文领域显得尤为重要,但也是有讲究的。
大家熟知的事例就不要了,尽量多积累些鲜为人知的。
了解时事使你的议论文与时代结合,立足于时代无疑增添了议论文的时代意义。
语文的学习贵在多练习。
高一时我们班有同学每天坚持做现代文阅读,我非常支持这种做法。
有时我们做阅读题会有不知如何答题的困惑,其实是题目练得少。
平时有针对性得多做一些阅读题,总结答题模式渐渐就有了所谓的“感觉”。
我认为这一点上与数学有相通之处,多做题目无疑是语文提高的速成法。
语文的学习贵在勤思考。
积累练习是铺好路基,那思考就是浇灌沥青。
课本中《逍遥游》《兰亭集序》的主题思想需要揣摩才能读懂,又如阅读的探究题对作者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价值取向的概括,对我们的要求就高了一层,要求我们深度剖析。
平时多思考一些社会现象也许对议论文有作用。
语文学习课外很重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篇2)八月二日,我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
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
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
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细。
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
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
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通用21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 1学习新课标和区里进行新课标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反观自己的课堂,我认识到自己的生本意识还有待加强,有时对于教学的预设过多,导致对学生的牵引教多。
再看昨天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时都十分关注学生,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学生,把时间充分的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实效的。
二、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
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第1篇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感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重大。
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自从走上讲台,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努力践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些感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背影》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段关于父亲背影的感人视频,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 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优秀散文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课堂提问分层设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2. 作业布置分层布置。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基础。
关于语文体验感悟学习的思考与实践摘要:“体验”“感悟”是语文新课标中的关键词,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还要重视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活动,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并不断探索出实施语文体验感悟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学习;体验感悟“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能的核心场所。
从这个意义来说,课堂,是新课程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见教育行为,了解学习动态,提取研究信息,激发创造灵感。
”[1]所以,课堂教学中实施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何实施教学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具有体验感悟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新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
语文体验感悟学习指的是,(语文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
[2]一、体验感悟学习在语文新课改中的分量(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体验”“感悟”(或“感受”“领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对它们进行了反复的阐述和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与领悟。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学习感悟和心得(优秀6篇)语文学习感悟和心得篇1如果说,我的语文学习是我的特长,这是否有点儿太“那个”了;如果说,在班里或年级里,我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也比较稳定,这是事实,这是客观存在。
如此成绩,是这样得来的——一、起步早,基础牢入学前,我就开始了语文学习。
先是在电脑键盘上,学拼音打字,学的第一个字就是我的姓——李。
此后,我就这样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既学会了拼音,又学会了打字、认字,一直到既会读注拼音的儿童作品,又会读无拼音作品。
读完学前班,家长用《中华字经》(4000字)对我进行一次测试,我已经认识了近3000个字。
这时,我看普通的读物已经很少有文字障碍了。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了。
但在阅读的时候,难免遇到一些生字,为此我又学会了。
家用电脑上网之后,我还受到了互联网“百度搜索”的帮助,阅读中遇到了问题,在百度中搜索,便会方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电脑在学习方面早已成为我不可缺失的良师益友。
就这样,为入学后学好语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学好语文很重要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所有基础学科的基础课。
学好语文特别重要,从某一个角度看,它能影响人的一生,紧紧和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前途命运连在一起。
有几个语文课学得很糟,而其它学科学得很好的同学呢?又有哪一个字写得漂亮,*写得好的人会在工作单位不受欢迎的呢?最现实的一个事实,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些同学老是看不懂,所以列不出式子,算不出结果,只能得个大零蛋。
将来他升学、谋职能不遇到困难么?即使他考上大学,他能学有所成吗?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我认识到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我才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没有白费的力气,如今我已经获得了较好而稳定的成绩。
语文学习感悟和心得篇2在这一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大学语文。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明白大学给我们开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今后在职业生涯对应用文体的应用能力,加强我们的口才,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优秀10篇)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优秀10篇)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语文学习心得与体会篇1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把语文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
本周我有幸参加了有教育局组织的肃宁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自于北京新学校的刘修勤主任,山东青岛民乐小学的王增艳等名师的专题讲座和展示课,以及学科专家对改进阅读,学习语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议,感受颇深。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为进一步解放老师与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老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升综合能力。
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让学生不在觉得学习语文是件难事,不在觉得语文深不可测,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
让语文回归"国语".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
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3:多种课型,多元化教学。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增强分析能力。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习方法,针对课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巩固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4:优化课程建设,建立评价机制多元课程建设为语文主题学习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现在所倡导的大语文观;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体制有利于主题学习的实施。
感悟与启示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心得分享感悟与启示-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心得分享在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思考并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综合素质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启示。
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之前,都需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我发现,只有不断积累并学习相关的语文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因此,在开始进行语文教学之前,我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种语文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包括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上都存在差异。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要之后,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表达等多个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我注重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包括文学经典、报刊杂志、网络资料等,并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交流。
对于写作,我会设立不同的写作任务和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批判意识。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感悟与启示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经验感悟与启示——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经验。
本文将重点分享我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与启示。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注重基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
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
在听力方面,我通过设置听力活动,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在口语表达方面,我注重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我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只有注重基础,才能够建立起扎实的语文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发问、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这些措施,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主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关注思维发展的学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如写作比赛、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文心得与反思(精选10篇)语文心得与反思篇1在学习国陪之前,只知道听课评课说课,没接触过课例研修。
学习国陪之后,学习了一些课例研修知识,才知,课例研修是如此的重要。
课例就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案例,课例研修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展示,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上把知识的源泉灌溉。
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拓展,动手动脑的培养。
所以,我们的课堂不能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的课堂,不再是上好上坏无人知晓,效果好坏无关紧要的课堂。
我们应该注重课例研修在教学找中的重要作用。
不要把听课评课流于形式而没有实效。
语文心得与反思篇2回忆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
公民教师这一职业是十分辛苦的,不仅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当着治理全班同窗的重担。
先生是小学生班群众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能够说,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学校的发展。
下面分多少个方面来说一说:一、思想方面本人能踊跃加入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工作当真负责,关怀小学生,爱惜小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力。
二、教学方面1、备课开学初,用心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师校教研员的领导下进行群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懂得精神实质。
而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
平时做到周前备课。
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学习好纲领,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求教。
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筹备之仗。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捉住重点,冲破难点,精讲精练。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实际动身,注意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发明性思维,使小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潜力。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个别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
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背靠背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第1篇自从步入学校的大门,语文便成了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重要使命。
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我逐渐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下面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
它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以下是语文魅力的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汉字的学习。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书写,更领略了汉字的形态美、结构美和音韵美。
2. 文学作品的魅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阅读这些作品,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3. 语言的魅力: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语言,语文学习让我们掌握了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了我们的交际能力。
二、语文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语文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培养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些素养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促进思维发展: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语文学习还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传承文化:语文作为一门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学科,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道德,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三、语文学习的体会1. 勤奋学习:语文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我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2. 多读书: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1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有幸参与其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实践活动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如历史、地理、科学等,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枯燥,而实践活动则充满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的实施1. 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是开展语文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组织成语接龙、诗词朗诵等活动;针对中学生,可以组织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活动。
2. 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在制定实践活动方案时,教师应明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间等。
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活动应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评价与反思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总结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同时,教师也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深知语文对于我们来说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我们的母语,更是我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传承文化的工具。
为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收获颇丰,感悟颇深。
一、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小小演讲家”比赛。
我勇敢地走上了舞台,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我看到台下的同学们纷纷鼓掌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语文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知识,还能让我们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们班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语接龙”比赛。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们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你一句我一句,将成语接龙进行得如火如荼。
最终,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三、活动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语文实践活动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童年》、《草房子》等。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也让我对作者的创作思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如何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活动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例如,在“手抄报”比赛中,我们需要根据一个主题,设计版面、挑选素材、绘制插图。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我们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五、活动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经常需要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起初,我有些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在“小小诗人”比赛中,我大胆地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只要勇敢地展示自己,我们就能收获成功。
语文的心得和反思语文的心得和反思(通用10篇)语文的心得和反思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语文的心得和反思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语文的心得和反思篇1本学期,我担任万里小学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
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
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
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
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
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
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
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
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
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
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
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岳阳县毛田镇中心学校张小娟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来袭,“体验”与“感悟”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已呈飙升态势。
在课堂教学的领域中更是如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还要重视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活动,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并不断探索出实施语文体验感悟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与感悟语文体验感悟学习指的是,(语文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
[1] 而“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能的核心场所。
从这个意义来说,课堂,是新课程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见教育行为,了解学习动态,提取研究信息,激发创造灵感。
”[2]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感悟与体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与感悟的体现(一)语文新课标中的含义“体验”“感悟”(或“感受”“领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对它们进行了反复的阐述和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与领悟。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在新课标教本中贯穿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进行说明。
1.“课文导语”《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七年级上册):“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让我们循着本文的记述,作一次洞庭之游,去感受南国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可以说,几乎无一则“导语”不是在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启发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体验感悟学习的要求。
[2.“研讨与练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七年级下册):“‘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同学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3.“单元说明”例如,八年级下册六个单元就有五个单元的“说明”明确提出了体验感悟学习的要求。
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些课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第二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吧。
”第四单元:“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六单元:“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1](三)在配套教学用书中的建议在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课文研讨”部分都包括“整体感知”的内容,另外,“教学建议”部分也时常提出体验、感悟方面的要求。
例如:《再塑生命》(八年级下册)“教学建议”这样写道:“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体验,能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这样对本课才会有深入的理解。
”《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建议”强调:“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可自行探索,总之要以诵读、感悟为主,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本文精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为核心。
”多形式诵读,感知文意;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多层次评说,感悟思想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三环节的基本要求。
(四)中考命题中的身影第一:注重“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或强调表达“真情实感”,几乎成了近年来所有中考作文命题者一致的要求。
如:1. 200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题是,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2. 2003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非省级课改实验区)是:“读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第二:中考阅读题重视了对学生体验、感悟能力的考查。
如这类题型:(1)“作者说:阳光是……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2)“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3)“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二、体验感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尊重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教育思想。
从语文能力的形成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
[3]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为他们的未来开辟广阔的精神天地。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
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要让学生对文本和某个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能迅速地抓住主要问题,明了中心;探究其中的异同,体味个中的好处,达到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体验感悟方法的指导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
[4]在现实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实践经验或体会,通过读、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和文本对话,去体验、感悟作品的内涵等。
即使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也仍然需要引导学生去体验、领悟、感受,否则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是走走过场。
三、体验感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发挥怎样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活动,有效地实施体验感悟学习,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冷静地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等方面,教师要在面对文本的同时,进行引导。
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发的养成,有时须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细细地品味,用心地感悟。
“过心”比“过身”更为重要。
[5]课堂上研讨的七嘴八舌、轰轰烈烈(实则喧闹浮泛)实则是教师教学的不可取之处,忽视学生自我的感悟和冷静的思考;也不可只顾自己发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之类的空洞说教,应激发学生的内趋力,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感悟。
在上《荷叶母亲》时设计了一个作文片断练习,以引发学生用“心”自悟:《荷叶母亲》深刻地表达了“母爱是至高无上的”这一主旨,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片段展示:生:这星期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和母亲吵架了,原因只有一个,我又去网吧了……呆在网吧已经一天了,身上的钱用光了。
推开网吧的玻璃门,才发现已经凌晨了。
外面黑漆漆的,干净的大街上放佛没人走过,一不留神,摔了一跤,自认倒霉的爬起来。
却看见了天空中的明月,没有星星,月亮孤独的挂在天上。
冷不丁的想起了妈妈,心里忽然一酸。
到家门口后,我悄悄的打开门,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看见电视机开着,妈妈坐在沙发上,她可能听见点声音了。
猛回头看我,她的眼神喜悦而忧伤。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妈妈不会在我通宵上网的时候就在这等我?心中猛地一疼,好久没有这样看过妈妈了:那被油熏得蜡黄的脸,那头上生出的白发,这白,白得刺眼,白得难受。
这岁月的痕迹,透着对我的爱。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不想让妈妈看见我哭,便像以前吵架时一样喊了一声:“谁叫你等我啊,你不睡觉干嘛?”话音刚落,我便跑向自己的房间……我下定决心,刚刚是最后一次了。
明天一早乃至以后,我要做回小时候的我,对妈妈好,不干坏事和……其实每个人都会错过那一回家的车,但只要赶上了下一趟,就不会错过爱的旅途。
饱含深情的文字,正是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体验的再现。
学习者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而且“有些东西读过之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地‘发酵’,慢慢地‘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什么”。
[6]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
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
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如,读杨绛的《老王》,你会“读”出一个生活艰难的人所拥有的一颗金子般的善良的心;读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你会“读”出居里夫人那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
有的文章所表现的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往往“进入不了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
例如,读鲁迅的《孔乙己》,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还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读”出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 (3)(三)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去体验、感悟联想,主要是进行忠于生活的还原式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如,《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作者坐船出游看山的幻觉,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这句精彩的描写,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想一想这方面观景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