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隐喻是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不同于其他文字表达形式,因为它通常借助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和比喻现实世界的某一种概念。
它同时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创造性。
隐喻在日常语言当中的运用,无论从频率以及作用上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构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模式,是我们理解和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隐喻被认为是情感化语言,因为它对各种概念具有一个描述性和引用性的表述,同时也能够直观地传递情感。
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言语的表达能力。
通过隐喻,语言表达者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听众,为听众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提供更多的参照系。
然而,在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时,我们还需要依赖认知过程,即我们解析隐喻作用时,要把接收者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联系起来,把隐喻与外部实践和社会经验联系起来,以分析出隐喻的真正含义。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涉及多个活动的参与,比如对比、比喻、概括、抽象等等,而这些活动又都牵涉到大量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
第一,对比。
对比是比较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推断出一个新的含义。
通过对比,人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相似或有关联的事物,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概念。
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依靠对比分析,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明确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第二,比喻。
比喻是把不同的概念比作一个抽象的概念,从而把一个无形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有形的概念。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原有的概念更有清晰和生动,而且也可以使不同概念之间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概括和抽象。
抽象是从一个概念中抽取出更广泛的概念,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概括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宽泛的含义。
抽象和概括都是构建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推导出一个新的概念,都是隐喻理解的重要认知过程。
总之,隐喻是一种丰富的、广泛使用的日常语言表达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传递信息,在社会交流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Vol.33No.4Apr.2012第33卷第4期2012年4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
隐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现象,而且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这就把隐喻上升到人类的认知高度来认识,以此来解释人类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
一、隐喻在汉语中的表现1.隐喻在汉语词语中有较充分的表现,特别是在复合词中,本体与喻体的前后映合在偏正结构的词语中也有很多体现。
如,前中心结构中甲似乙,其内部结构是主谓,如:泪雨、云海、月牙、法网;这其中也有些是甲部分似乙,如鱼尾裙,或甲质似乙,如煤球、糖衣等。
也有喻体加本体的乙似甲,如蝴蝶结、瓜子脸、月饼,或乙部分似甲,或乙似甲部分,如柳眉、齿轮、燕尾服等。
也有一些词本体不出现只是喻体,如软柿子、铁饭碗、饭桶、炒鱿鱼、墙头草、变色龙等。
这些词虽然本体根本就没有出现,但大家却心领神会,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
这类含有比喻性质的词语,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口语中大量被使用,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在生活中也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大部分的俗语、歇后语也都具有形象化比喻的特点,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特别是在口语中越是形象化的词语越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2.中国人喜含蓄表达,能够婉转表达的便避免直白,而含隐喻的形象化的词语刚好符合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及心理特点。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词语、语句中含有大量隐喻,甚至有些人物的名字也都暗含对人物命运的比喻,如林黛玉,(玉带林中挂,比喻她悲剧命运的结局),《水浒传》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外号,如及时雨———宋江,宋江为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人们形容他就像及时雨滋润旱田一样。
隐喻的大量使用还加大了语言信息含量,不仅要知道一个词语的本义还要知道喻义,甚至有些词人们根本就不使用本义而只使用喻义,如背黑锅、喝西北风,而有些词则是本义、喻义都用,如;开夜车(有时真的是晚上开车,但大部分时间是指夜里加班学习或工作),喝凉水(有时是真的喝没有烧开的水,有时则是指家里经济困难)。
文化长廊关于隐喻理论的发展与汉语隐喻的探究张硕勤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语言学家认为词义发展与变化始源于人们的认知思维,在汉语言的学习研究中,有必要研究何为隐喻意义,以及汉语的字面意义。
本文阐述了隐喻理论的内涵,探究隐喻理论与汉语隐喻的发展历程,利用了理论与实践线结合的方法,对重要的理论进行深刻的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隐喻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隐喻;汉语隐喻;隐喻理论作者简介:张硕勤(1989-),女,湖南衡阳人,助教,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词汇学。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182-02引言:隐喻在学术界被定义为认知的一种方式,其定义、实质以及形成原因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如今,经典的隐喻理论已经开始演变为多学科的跨维度研究,将其作为一种汉语言现象来解释,隐喻的理解离不来特定语言环境认知。
因此,有必要对隐喻理论的发展与汉语隐喻做出探讨。
一、隐喻理论的内涵概述传统的隐喻被看做是一种修辞现象,是指用一个词语表达另一个词语的意思,两个词语之间呈现出一种对比关系,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尚处于词汇层面上的表达,并且大多停留在名词与动词上。
比如,句子Here stands my ship,意为“我的船在这里停靠”,其中stand可以作为隐喻解释,意为“停留,站立,表示船舶停靠”,此种词义转移引用了隐喻的方式。
在后来的认知科学领域下,莱考夫和约翰逊创新了隐喻理论,试图从意象图式方面来解释隐喻,将隐喻推向科学认知的领域。
在当下创新的理论中,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关系看成了隐喻概念。
意象图式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解释了隐喻的相关问题,可以用来表示实数之间的集合关系。
对于隐喻理论的内涵概述,中外学者对其显然有着不同的理解,国外倾向于将修辞学理论转换为不同学科的跨纬度探究,改变了传统隐喻词汇层面的局限性。
即将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解释载体,令隐喻摆脱了“偏离现象”和“寄生现象”。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英汉隐喻的异同传统理论多从修辞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在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标签:隐喻认知共性差异英语汉语传统上,隐喻被视为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语言修辞手段,是非正常的语言使用。
因此,长期以来,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
直到1980年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可夫(koff)和约翰逊(Mark.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对隐喻理论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
莱可夫和约翰逊通过大量语言实例来证明,隐喻概念是构成语言的基础。
据统计,人一生大约使用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1]。
隐喻涵盖了社会生活、语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2]。
因此说隐喻几乎浓缩了整个语言的规律,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代表性。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探讨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问题。
一、隐喻的认知隐喻是指将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映射或婉转的表达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言语行为,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3]。
根据莱可夫等人的观点,被说明的领域称为目标领域,说明的领域为源领域,映射由源领域向目标领域进行,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
试以“argument”这一抽象概念为例来说明隐喻的认知。
莱可夫和约翰逊通过对一些语言实例的分析,发现说英语的人对“argument”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组隐喻,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喻就是: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
这里源域中的“war”和目标域中的“argument”属于两个不同的语义范畴,但在这一隐喻理解过程中,war的部分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argument上。
儿童对隐喻的意义理解及其隐喻理解认知过程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隐喻是语言表达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将一种事物的特点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来隐含地表达出来。
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认知的过程中,隐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然而,儿童对于隐喻的理解和使用相对成年人来说,存在着差异和限制。
因此,选取隐喻理解作为研究课题,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儿童语言、认知和发展的理解。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儿童对隐喻的意义理解及其隐喻理解认知过程,并分析影响儿童隐喻理解的因素,以期为儿童语言学、认知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1. 隐喻的概念和分类首先,本文将介绍隐喻的概念和分类。
隐喻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它原来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展示出它的特定特点和含义。
隐喻可分为传统隐喻和现代隐喻两种形式。
2. 儿童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究儿童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儿童对于隐喻的理解水平。
包括年龄段差异、性别差异等。
(2)儿童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主要包括儿童的注意力控制、概念的构建和记忆、语言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影响儿童隐喻理解的因素最后,本文将分析影响儿童隐喻理解的因素。
这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究:(1)语言因素。
包括语言文化背景不同、语言水平、建构能力等。
(2)认知因素。
包括认知发展水平、注意力、工作记忆能力等。
(3)教育因素。
包括教育语境、教育方式等。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致力于增进我们对于儿童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也将为儿童语言学、认知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隐喻的认知研究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隐喻;认知;理解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
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
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章作为框架。
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和工具。
隐喻是否存在以及它应该如何被解释都要取决于篇章。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理解,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 文献综述隐喻,英文为“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carrying across”, 即“由此及彼”的意思。
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
传统的解释为“两种相似的事物间的比较”[1]。
对于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隐喻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他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
”他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相似之处的一种比较,是附加于语言的装饰品,它的作用是使得语言变得美妙”[1]。
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
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将隐喻的研究引入认知领域,认为隐喻除了是语言现象,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语义创新和生成的过程[2]。
国内以系统得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
1994年,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和林书武的《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的发表,使得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
此后束定芳(1996,2000)、胡壮麟(1996,2004)、蓝纯(1999)等发表了许多元与隐喻认知研究的论文。
月亮女神:中英传统诗歌中月意象的一个认知隐喻王璇【摘要】The images of the moon have frequently appear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which have been adopted by many well-known poets and contain profound metaphorical connotations. After the cognitive turn in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metaphor is no longer restricted under rhetoric. Lakoff and other cognitive linguists deem the nature of metaphor a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In this sense, the poetic metaphors are thought as the prolongation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s, thus with no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After studying the images of the moo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raditional poems, a cognitive foundation in common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of "goddess" in both can be found. Through some parallel analyses, a cross-domain mapping from the source to the target can be formed to illustrate that a conceptual metaphor "the moon is goddess" functions as meta-coguition for the moon images, which accounts for an affinity of the moon images in poems across the two cultures.%月意象经常在中英文传统诗歌中出现,为许多著名诗人采用,具有深刻的隐喻内涵。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形式与功能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
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
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
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
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
认识月亮汉字教案大班月亮是大自然中一种美丽的景象,也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之一。
利用孩子们对月亮的熟悉感和好奇心,我们设计了一堂有关月亮汉字的教案,旨在帮助幼儿认识汉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案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聆听和互动的方式,学习认识与月亮相关的汉字,并能够运用这些汉字进行简单的表达和阅读。
教案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认识月亮的特点、认识与月亮相关的汉字、运用汉字进行表达和阅读。
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孩子们回忆月亮的特点,让他们对月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会给孩子们播放一段关于月亮的短视频,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等特点。
通过观察和聆听,孩子们对月亮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和具体。
然后,我们会向孩子们介绍与月亮相关的汉字,如“月”、“亮”、“夜”、“星”等。
通过图片、拼音和手势的辅助,让孩子们掌握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和发音。
同时,我们还会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和互动的方式,巩固对这些汉字的认识。
最后,我们会引导孩子们利用所学的汉字进行简单的表达和阅读。
例如,让孩子们用“月亮”、“亮”和“夜”这三个汉字组成句子,表达他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或者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和汉字提示,猜测出正确的词语。
通过这些练习,孩子们能够逐渐运用所学的汉字进行简单的表达和阅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这堂有趣而富有互动性的教案,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习,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和认识,学会一些与月亮相关的汉字,并能够运用这些汉字进行简单的表达和阅读。
同时,这个教案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月亮和汉字,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
汉语时空前后的隐喻认知传统上,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
然而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隐喻这一普通的修辞格便成了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这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
该理论认为人类最初认识的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然后才能参照已知事物的概念去认识无形的、抽象的概念。
像那些简单的、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某种空间关系“上下”、“前后”、“里外”等就是在最初人与周围坏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凭借人类特有的感觉和运动经验形成的。
这些空间结构靠人体的动觉经验赋予意义,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非常清晰和具体,对人类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影射力极强。
隐喻就是把这些具体清晰的结构凭借想象力从其空间始原域投射到非空间的目标域,籍以理解和描写各种无形的抽象的非空间结构和概念,比如说时间。
Gluckberg、Keysar & McGlone 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
”①然而国内对认知隐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
国内学者蓝纯认为该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首先是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
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
本文正是利用国外理论结合有关语言材料分析了汉语空间概念再到时间概念中的“前”、“后”认知及其特点,并以此来验证隐喻认知从具体到抽彖、从空间到时间这一普遍的思维方式。
1.空间前后的认知空间与人类的感觉系统直接相联,人类的感觉器官如视觉、触觉等能够直接感知空间。
在人与空间环境长期互动过程中,人体感觉系统所经验的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人类空间观念的最初起源。
国外许多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空间知觉先于时间知觉,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能力之一。
为了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四处移动,正是这种向四周的移动,提供了空间方位感,形成了空间的表征。
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这里的经验是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语言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标签:月隐喻认知一、引言隐喻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隐喻被看作一种修辞。
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王文斌,2007:17)。
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
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隐喻的研究发生了从修辞观向认知观的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走向深入(肖家燕,2009:4)。
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发表,从隐喻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实例证明隐喻不是一种脱离于正常语言之外的语言形式,而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即:人们用来源域(source domain)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知识结构。
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含义非常丰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将“月”用作吟诗作赋的题材,月亮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在古代诗词及成语中,关于“月”的隐喻十分丰富。
汉民族对月亮的偏好与其长期以来对社会环境的体验密不可分。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experimentalism)或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
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
所谓“经验”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赵艳芳,2001:33)。
同一个民族、具有相同情感的人,他们的感知往往是相同的,即:共同的体验和感知是相同认知的基础。
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汉民族那么多望月抒怀、以月寄情的诗词以及有诗词浓缩而来的成语。
而这些诗词、成语中关于“月”的丰富隐喻也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一)以“月”隐喻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人们通过观察得出的自然结论,而月亮由圆到缺的物理变化通过人的体验引起其心理上的认知,使这一自然结论超越语言形式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月”便成了爱情的代名词。
世上有情人总是聚少离多,皓月当空,便成了连接沟通天下有情人的中介,他们通过月亮来传达对恋人的相思和对爱情的忠贞。
以“月”隐喻爱情的诗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丈夫戍边而产生的思妇诗。
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再如:皇甫冉的《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都表达了妻子对戍守边疆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还有一类以“月”隐喻爱情的诗词,这类诗词与戍边无关。
如:唐代诗人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表达了爱情的失意和无限的寂寞。
(二)以“月”隐喻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已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首《月夜忆舍弟》亦表达了背井离乡的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
其实,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诗人却认为自己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而造成这一心理感受的原因恰恰在于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同样以“月”隐喻思乡之情的诗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月亮之所以能够寄托古往今来众多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而全家人共度中秋的习俗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正是这一习俗赋予圆月“团圆”之意,也因此造就了千万游子望月思乡的情怀。
(三)以“月”隐喻怀古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它以永恒的姿态存在着,无论人间世事如何变幻,月亮仍固守着它一成不变的运行轨迹。
与月亮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显得如此短暂和无常。
正是基于这一心理体验,才会令人在某种情景之下产生感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而以“月”隐喻怀古之情也成为我们民族共同认知的一部分。
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很好的例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从古至今,人们看到的是夜空中唯一的月亮,古今世事多少沧桑,多少变迁皆如流水般逝去,而只有明月亘古不变。
诗人李白的感叹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中便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畔之人年年不同,而江上之月却永恒不变,同样,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从当下追溯到几经变迁的历史,产生了望月怀古之情怀。
以上两首诗虽是怀古但并未留露出过分的哀伤,字里行间有一种豁达之感。
还有一些以“月”隐喻怀古的诗词,在基调上显得更加哀伤。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月依旧,而江山却已易主。
正是这一亡国之君的经历,使南唐旧主李煜的望月怀古中增添了几分沉重。
(四)以“月”隐喻美貌以“月”隐喻女子美貌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便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其中“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由此可见貂蝉之美。
以“月”隐喻女子美貌的成语除了“闭月羞花”,还有“花容月貌”“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等,而将月亮与貌美女子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来自中国古典神话传说的嫦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其足以迷倒天神的美貌也已深入人心,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人们以“月”隐喻女子美貌的认知。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以“月”隐喻美貌通常指女子,但以“月”隐喻男子美貌的情况虽不多见,也同样存在。
如: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长相时,便用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形容。
三、结语人的认知活动极其复杂多变,这种复杂多变源自于人类多角度、多方位的体验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对于“月”的隐喻认知也是如此。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做了阐述,揭示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而丰富的隐喻背后也反映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1]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王文斌,姚俊.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4]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杨刚.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张育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