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26.95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体会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一旦发作可能导致胸闷、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在急诊中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评估,包括了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检查。
在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之后,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包括采用负荷试验、冰敷和按压颈动脉窦等方法。
同时,我们也使用了药物治疗,包括快速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不断观察其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最终使患儿病情得到了控制。
这次急诊治疗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对于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视和治疗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治疗中的细节和困难,比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等。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在急诊治疗中更好地处理类似病例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
通过临床病例探讨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及护理,给予正确及时的处理,包括正确用药,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患儿病情逐步稳定恢复。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护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异位激动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
主要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行心律。
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胜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的基础上。
但多数患儿无器质性心脏疾患。
感染为常见诱因,但也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脏手术时和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等诱发。
1.病例资料患者8月20天,就诊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易安抚,伴呕吐胃内容物1次自行予以心率监测,示心动过速,心率波动于250-280次/分,遂于2022年4月10日2:54至我院急诊就诊。
入抢救室立即心电监护:T:36.6℃,P:268次/分,R:34次/分,BP:100/80mmHg。
一般查体:精神反应佳,心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四肢肢端温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
追问病史,2021年曾因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于我院心血管科住院,后门诊随访,并予普罗帕酮25mg QD口服治疗。
心电图报告示:阵发性室上心心动过速。
床旁心脏超声示:EF58%,余未见异常。
床旁动脉血气未见异常。
急诊诊断: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
予以吸氧、心电监护。
行刺激迷走神经法:压舌板刺激咽部;冷毛巾敷面颊均无效。
4:11 心电监护下,备阿托品及抢救物资,予以ATP 2.7mg弹丸式静脉推注,心率下降至163次/分左右,查体:心率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电监护提示窦性节律,可见预激切迹。
继续予VC静脉滴注,患儿逐渐入睡。
4:52 心电监护:P:275次/分,予以ATP 2.7mg弹丸式静脉推注,心率下降至147次/分左右。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就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就按照回顾分析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样本56例,对该部分患儿综合恢复情况加以统计。
结果:统计可知,在常规疗法的作用下,本组患儿仅6例得到恢复,而后续给予药物治疗的作用下,本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恢复,有效率达100.00%。
结论:针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结合其具体情况展开药物治疗,可促使患儿得到有效恢复。
【关键词】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53-02在儿科常见病症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在心律失常为该类患儿主要临床表现。
若处理不及时或者未得到针对性处理,很容易导致患儿丧失生命[1]。
该类患儿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
本研究就侧重对该部分患儿的具体治疗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就按照回顾分析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样本56例,对该部分患儿综合恢复情况加以统计。
从患儿构成可知,本组由男30例,女26例构成,年龄于1~9岁间,中间值为(4.03±0.12)岁。
所有患儿入院后结合各方面诊断均得到确诊。
1.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按照镇静、吸氧等方式进行常规治疗。
若患儿在常规处理方案的作用下,未能自动转律,则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且用药治疗方案侧重表现在以下几点;(1)借由普罗帕酮治疗,使用剂量控制在1.2mg/kg,在10分钟内进行静脉推注,若患儿各方面症状未得到改善,则间隔10分钟后可再推注一次。
(2)借由ATP进行静脉推注,剂量控制在0.2mg/kg,在2秒内完成推注,若患儿推注后各方面症状未得到改善,则可再使用一次。
(3)使用西地兰展开治疗,剂量控制在0.03mg/kg。
(4)使用胺碘酮,剂量控制在3mg/kg,于20分钟内完成滴注,若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则可以再按照10μg/kg.min的方式进行滴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护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1],其发生率仅为1/25000,婴儿发病则更少见[2]。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 依兰县人民医院收治16例室上速的婴儿,经积极救治,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1 d~10岁。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11例,占68.8%;预激综合征3例,占18.8%;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12.5%。
发作时间0.5~8 h,平均2.1 h。
就诊后常规予心电图检查,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
1.2 临床表现婴幼儿发作时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周发绀、气促、哭吵不安,拒乳;年长儿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面色苍白。
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该病起病急,表现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患儿缺乏思想准备,易引起恐慌、紧张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脏窦房结及异位点自律性增高,从而加重心律失常,增加转复难度。
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劝导其卧床休息、配合抢救。
2.2 低血压的预防室上速发作及转律时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引起一过性低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并观察皮肤温湿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早发现休克的前驱症状。
2.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但心率快而规则是其主要特点,可达230~300次/min,结合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可确诊。
本组患儿有拒奶、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等,听诊心率200~240次/min,律齐,无心脏扩大及心衰体征。
因此,一旦怀疑该病,即予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心律、波形、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评估患儿反应、面色、末梢循环的变化,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作心电图检查。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护理。
方法: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27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匀复律成功。
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掌握各种药物的用药知识,做好用药过和中的监护工作,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关键词】阵发性心动过速;护理观察;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19-02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过速而整齐的心律。
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
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房性、结性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临床上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可诉心前区痛,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低血压、少尿和昏厥。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时,预示室颤可能即将发生[1]。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7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7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儿,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最小90天,年龄最大13岁。
其中病毒性心肌炎6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预激综合征3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原因不明12例。
主要表现为发病时年长患儿心悸气短、胸闷、腹痛并伴大汗,婴幼儿表现为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纳差,呕吐,肢冷。
1.2 方法发作持续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尽早控制其发作,可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①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②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法)或深呼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吸气动作(Muller法)。
③其他替换方法:如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等。
2.护理2.1 护理观察2.1.1症状观察小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表现为突然烦躁哭闹、面色苍白、拒乳、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年长儿常自述心悸、乏力、呼吸增快、胸闷或心前区不适等[2]。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护理
一、概述
从小某同事和妹妹的感情就很好,妹妹出生的时候,某同事已经10几岁了,05年的时候,和妹妹玩的时候,某同事觉得妹妹有点不一样,整个人面色很苍白,心跳还很快。
妈妈不放心,所以就带妹妹去医院检查。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妹妹得的是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妹妹的病情有所改善。
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某同事妹妹的经历和经验吧!
二、步骤/方法:
1、妈妈和妹妹去到医院后,就马上挂号,挂完号后就进去看医生了。
医生首先帮妹妹照了片子,然后就问妈妈,妹妹的这种症状出现多久了。
医生听完妈妈的回答,看着妹妹的片子说妹妹得的是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用手术,但是需要吃药。
2、医生开了盐酸维拉帕米片、地高辛酏剂、地高辛片等药物给妹妹服用,因为妹妹还小,所以只能把药碾成粉末状给妹妹吃,还叫妈妈要定期带妹妹回医院检查。
3、妈妈为了让妹妹的病快点好,每天除了按时喂她吃药外,还煲参芪瘦肉粥给妹妹喝,每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来把生晒参、生黄芪、瘦肉洗干净之后,再等粥煮开了放下去,因为妹妹还小,所以妈妈就把粥煮的很烂很稠。
妹妹喝了这个粥之后,她的面色真的好了很多。
4、妹妹患病以后,妈妈每天都会学一些小孩子运动来和妹妹一
起做,因为不管什么病,只要多锻炼锻炼,病毒就不会那么容易入侵。
妹妹每次和妈妈运动完后,就会出汗,医生说出汗后对妹妹的病有帮助。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经验。
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监护仪所显示的波形及时发现心动过速的发作和复发,并在医
生的指导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结果 3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病人均得到了
及时的发现;在医生的指导下34例得到了及时控制。
结论细致的护理可及时发
现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和复发情况,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静脉推注时
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婴幼儿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为儿科疾病中的一种,在婴幼儿的发
病率不低,如不及时发现及治疗可导致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
我院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心电监护仪监测等措施,及时的发现了室上速病人的
发作和复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其发作,取得了
一些经验,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35例病人均为我院2008.07-2010.06内科住院的患儿,年龄为0.1岁-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岁,其中男21例,女14例。
室上速为首次发作的有30人,有既往发作病史的5人。
均有心电图证实。
2.方法
2.1 临床观察包括:精神、面色、呼吸、外周循环及脉搏搏
动。
2.2 监护仪的观察:是否有心率的明显增快(婴儿心率>250次/分,幼儿心
率>200次)。
2.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及应用方式:①三磷酸腺苷针剂:剂量为0.2-
0.4mg/kg.次,不稀释,采取“弹丸式”推注[2]。
②心律平针剂:剂量为1-1.5mg/kg.次,用10%葡萄糖稀释后应用注射泵方式在10分钟内均匀泵入[3]。
③胺碘酮针剂:剂量为2.5-5mg/kg.次,应用注射泵方式在30分钟内均匀泵入,并以5-
10ug/kg.min持续静脉泵入[4]。
④西地兰针剂:剂量为0.02-0.04mg/kg.d,首次应
用饱和量半量,余量分2次,每4-6小时一次[5]。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均有
心电监护。
3.结果
35例室上速发作的患儿均及时得到了发现(6例患儿在发作时有心电监护,
29例患儿无心电监护),有8例患儿在终止发作后2小时内出现了复发,仍得到
了及时的发现,平均发现时间不超过1分钟。
在医生的指导下,35例患儿均静脉
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中34例得到了缓解,缓解时间平均为8分钟。
1例因1
小时后复发,患儿家长要求转院。
4.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儿科心血管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
予以终止,可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及时发现其发作,
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较大儿童可自述胸闷、心悸、心慌、心前区不
适等,而婴幼儿无法描述,给及时发现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故细致的护理工作显
得尤为重要:当患儿出现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迅速观察患儿的外
周循环及脉搏搏动。
若发现外周循环不良,脉搏较快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在医
生的指示下,予以心电监护并做心电图,以尽早明确诊断。
当患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确诊后,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予以终止。
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其不同的药物特点,若应用不当,一方面不能有效的终止,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危险性。
ATP在应用时,应采取“弹丸式”推注的方式,且不应稀释,在推注结束后,立即予以生理盐水5ml再次推注,以使ATP可较快的进入血管内;心律平在推注时,应采用静脉泵的方式,可控制药物进入体内的时间,心律平较快的进入体内时,可造成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
我院对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是:1 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呼吸、外周循环及脉搏搏动。
2.及时应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变化。
3.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各自的特性,避免发生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钟家蓉,田杰,余更生.40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药物复律比较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6):895-898.
[2]李小梅.小儿心律失常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0-197.
[3]梁屹胜,吕彩红,仇永,蒋威,麦智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方法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2005,16(3):61-62.
[4]姜剑斌,陈其,项如莲,张园海.儿童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回顾性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3):246-247.
[5]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8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