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用药原则.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6.19 KB
- 文档页数:1
腹部闭合性损伤该怎么急救腹部闭合性损伤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腹部内部的脏器受到了损伤,比如,出血、挫伤、破裂等,还有因碰撞、撞击、交通事故,导致腹部受伤,表面上没有伤口的损伤。
主要表现是持续的腹痛、腹胀及还有严重的内出血的表现。
建议及时尽早地就诊医院。
一、腹部闭合伤概述腹部损伤伤情一般严重,且比较复杂,通常会导致腹部外伤或腹腔内多脏器损伤,其中,损伤发生率可达28.7—69.5%;腹部闭合性损伤在腹部损伤中大约占70%--80%。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与开放相比更加困难。
由于闭合伤主要为钝性暴力导致,致伤因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更加多样,而且具有“时相性”的特点,常需对伤情进行连续与密切观察才可以作出判断;此外,大约有1/3病例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由于其他部位的伤情使患者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从而,比较难判断腹部的真实情况,还可由于假象造成对腹内伤的忽略,而对腹部闭合伤的正确诊断造成影响。
腹部闭合性损伤可以只在腹壁,也可能伴有内脏损伤。
受损内脏主要有脾脏、肾脏、小肠、肝脏与肠系膜等,受伤后很容易破裂导致内出血。
(一)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局限性腹壁疼痛、肿胀与压痛。
实质脏器破裂会出现内出血,表现为脉搏加快、面色苍白,严重时可能会有失血性休克,除胰腺或肝内胆管损伤外,通常腹膜炎与腹痛刺激症比较轻。
肝脏脏器破裂会出现强烈的腹膜刺激症,还可能伴有恶心、呕血、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出现气腹征。
(二)诊断依据第一,腹部存在间接或直接暴力伤害。
第二,伴有明显的腹痛、恶心、呕吐。
有休克症状。
第三,腹部存在反跳痛、压痛、肌紧张,存在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逐渐缩小或消失,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
第四,X线检查,膈下存在游离气体。
第五,诊断性腹腔灌洗或腹腔穿刺显示结果为阳性。
第六,CT检查、B型超声波或MR检查,对实质性脏器损伤进行确诊。
第七,腹腔动脉造影,显示阳性结果。
第八,剖腹探查进行明确诊断。
二、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救法(一)症状识别当发现有人腹部受到撞击但无外伤时,需要做出以下识别:第一,检查腹部。
闭合性腹部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腹部损伤是指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击等钝性暴力所致。
急救的日的是挽救生命,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护理常规】1.复苏:心搏、呼吸骤停时,立即给予患者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呼吸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4~6L/min,必要时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循环支持:主要是积极抗休克治疗。
根据病情,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患者快速补液治疗。
4.预防感染: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腹腔内感染。
5.根据伤情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术前感染四项及合血、备血,做好术前准备。
6.放置导尿管并记录尿量,必要时放置胃管,抽净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出血,并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
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瞳孔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记录24h 出入量。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8.诊断明确以前不得使用镇痛药。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根据伤情卧床休息,可防止伤情的进一步加重,减轻疼痛,保护创伤组织或器官,防止伤后继发性出血和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指导急性期禁食、禁饮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
3.用药指导快速补液时严格遵循补液的原则"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的疗效,注意药液滴入的速度、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合理用药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4.心理指导主动关心、同情伤员,解除其恐惧、焦虑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治疗,利于康复。
5.康复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腹部呼吸的方法,加强腹肌锻炼。
病情稳定后,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督促患者积极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
6.复诊须知出院后2周门诊复诊,如有腹部不适随时就诊。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目的:分析研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剖腹探查指征、手术处理原则。
结果:接受诊断和手术修补、切除后,46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7.87%,1例因严重多发伤死亡。
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切口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2例粘连性肠梗阻。
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并明确掌握手术指征,给予手术处理,以及围术期相应干预属于治愈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关键环节。
标签:处理;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腹部创伤发病率比颅脑伤和四肢骨折发病率低,但因人体腹腔中脏器较多,接受急诊手术探查的可能性较大,患者常常为多脏器损伤。
临床在诊断疾病和判定疾病程度上需提高谨慎性[1]。
此外,腹部闭合性损伤(blunt abdominal trauma,BAT)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2-3],特征为死亡率高、病情发展速度快、病因复杂。
早期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疾病,并给予正确处理措施,属于提升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因此,本研究纳入47例患者进行分析。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8例;年龄7~66岁,平均(32.3±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坠落伤12例,斗殴伤7例;合并伤:四肢骨折10例,胸部伤2例,骨盆骨折3例,腹外伤12例,颅脑伤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6 h~8 d,平均(1.3±0.5)d。
纳入标准:(1)各条件均满足此次研究方案;(2)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诊治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智力障碍;(2)无自主阅读和理解能力;(3)肝、肾、心、脑等器官存在严重疾病;(4)哺乳、妊娠期;中途脱落研究。
第三章病例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脾、肠、肾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可能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在器官损伤。
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
常见受损内脏依次是脾、肾、小肠、肝、肠系膜等。
胰、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分类及临床表现腹部闭合性损伤分为:1.腹壁损伤:常见的表现是局限性腹壁肿、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淤斑,程度和范围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2.实质器官损伤:如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细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除肝内胆管或胰腺损伤外,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并不严重。
3.空腔器官损伤:如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破裂。
主要临床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
除胃肠道症状及稍后出现的全身性感染的表现外,最为突出的是腹膜刺激征;有时可有气腹征,尔后可因肠麻痹出现腹胀;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诊断要点1.有无内脏器官损伤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重点是明确有无内脏损伤,须做到:详细了解受伤史、重视全身情况的观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化验。
腹部外伤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有内脏损伤: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甚至进行性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气腹表现者;⑤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者;⑥有便血、呕血或尿血者;⑦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者。
2.什么脏器受到损伤应先确定是哪一类脏器受损,然后考虑具体脏器。
以下各项表现对于确定哪一类器官破裂有一定价值:①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②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泌尿系器官损伤;③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者,提示上腹器官损伤,其中尤以肝和脾的破裂为多见;④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有肝或脾破裂的可能;⑤有骨盆骨折者,提示有直肠、膀胱、尿道损伤的可能。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指征闭合性腹部损伤由于腹壁完整,临床表现多样,伤情轻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短时间内死亡。
除单纯腹壁伤可造成腹部肌肉或软组织挫伤、血肿外,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主要表现为因实质脏器和(或)空腔脏器损伤后的腹内出血、腹膜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其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和休克等,体征则为腹膜刺激征,如腹部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1]。
1 临床表现及诊断腹内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失血后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临床表现为腹痛,面色苍白,心慌,无力,脉搏快、弱,脉压减小,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在受伤现场未及时抢救而死亡。
实质脏器损伤引起的腹痛常呈持续性,一般短时间内不加重,除胰腺损伤外,由于少有化学性物质的强烈刺激,腹痛一般不剧烈,腹膜炎体征也较空腔脏器损伤轻。
体征最明显处往往提示为损伤部位。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易受伤的脏器是脾(26.2%),其次为肾(24.2%)、小肠(16.2%)和肝(15.6%)。
肩部放射痛常提示有脾或肝脏损伤[2]。
空腔脏器破裂尤其是上消化道破裂时,由于有较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强烈刺激腹膜,常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亦较重。
下消化道破裂时,漏出的肠道内容物化学性刺激较轻,腹痛往往不剧烈,腹膜刺激征较轻,出现时间也较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过程。
由于下消化道破裂时含有大量细菌的肠道内容物漏入腹腔,常严重污染腹腔,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腹膜炎,可渐次出现腹胀、发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腹腔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含气量较大的空腔脏器如胃、十二指肠、结肠破裂后常有气体进入腹腔,可出现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后患者可有腰骶部疼痛甚至睾丸疼痛、阴囊血肿和阴茎异常勃起等症状和体征。
胃、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可有呕吐或呕血,直肠损伤可有鲜红色血便。
2 手术治疗指征2.1询问病史2.1.1受伤经过:对腹部损伤患者应仔细询问受伤史,如受伤地点、受伤姿势、受伤部位及致伤物的大小、方向、速度等,对神志不清者,应向陪送入员询问伤者的受伤情况。
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复合伤诊疗常规(总则)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1.病史:腹壁有直接或间接外伤史,需要了解患者受伤的机制及体位。
2.症状:①淤血血肿:腹壁挫伤有皮下淤血、皮肤青紫;腹壁血肿呈局限性隆起的包块。
②患处疼痛,血肿性包块有触痛,不能移动,腹肌收缩时仍能扪及。
3.体征:①单纯腹壁创伤不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膜刺激征;②血肿超过半环线,积血可引起下腹部腹膜刺激征。
4.动态观察:①病情可逐渐减轻,亦可逐渐加重。
②生命体征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③躯干及四肢活动情况,看有无骨折。
④局部损伤情况。
二.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检查。
2.(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有助于鉴别是否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
3.腹部B超:可探查血肿范围、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
4.必要时行腹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大小,有无腹腔内脏器损伤。
5.观察期间尽量按《普外科入院常规检查》完善相关检查。
三.治疗原则:1.接诊后即应据初步判断开始维护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配血、补液。
2.能排除需要剖腹探查的内脏破裂者,可行保守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不能排除时,可做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或剖腹探查。
4.具体治疗见具体病种。
四.注意事项:1.是否伤及内脏,受损器官是空腔脏器还是实质性脏器。
2.了解病史和检查体征常需和一些必要的治疗措施(如止血、输液、维护呼吸道通畅、抗休克、输血等)同时进行。
3.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辅助明确诊断。
4.诊疗过程中,注意是否有多发性损伤,避免漏诊。
5.伴有内脏损伤时很容易发生休克,故防治休克不容忽视。
6.必要时多个科室协作会诊。
7.需要手术者,尽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完成术前检查(血常规、ST9或血气分析2(大于60岁必须查)或P2、凝血象、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8.病情稳定也要观察足够时间,防止迟发性内脏破裂可能。
五.剖腹探查指征:(经保守治疗观察后)1.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和范围扩大者。
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
一、应尽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采取各种血标本。
尽量使用套管针或选用9号头皮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氧气吸入。
二、使用止血药物,706代血浆、全血等。
三、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
率及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生命
体征情况,使用升压药物,必要时微量
泵注入。
四、做腹腔穿刺,以明确
诊断。
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嘱患者禁饮食。
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
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空气
新鲜。
注意为患者保暖。
七、立即做B超、CT、血常规、血生化等明确诊断,做好术前准备、备皮、注射术前药物,待手术。
八、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病因,通知并如实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
意手
术。
九、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陪伴病情危重的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程序]
监测生命体征腹穿胃肠减压
绝对卧床休息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往往会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或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损伤,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患者会感到腹部剧痛,疼痛部位通常在损伤部位附近。
2、腹胀:由于内脏器官的破裂出血,可能会造成腹腔内气体积聚,从而导致腹胀。
3、腹部肌肉紧张:由于肌肉的紧张反应,患者在触诊腹部时会感到腹肌的硬化和紧张,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4、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内脏器官的受伤和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1、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当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该尽快进行检查,包括体征、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快速确定损伤性质。
2、镇痛处理:对于腹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镇痛处理。
在给予镇痛时,应该避免使用过量的镇痛药物,不然可能会掩盖疼痛,延误治疗。
3、休息和观察:对于腹部关闭性损伤,切忌过于活动,应该保持休息状态,以免给腹部内脏器官带来更多损伤,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止血、疏通肠胃、修复破裂出血器官、切除坏死组织等。
三、注意事项1、遵循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这对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3、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包括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治疗评估,掌握手术后的康复情况。
综上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损伤的性质,及时合理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轻损伤,并降低手术风险。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在外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腹部内部器官却受到了损伤。
这类损伤可能是由于车祸、跌倒、运动伤害等造成的。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因为它可能导致内脏出血、脏器破裂等严重后果。
本文旨在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症状1.疼痛:剧烈的腹痛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可能伴随着肿胀、压痛等症状。
2.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压力增加,可能造成恶心、呕吐的症状。
3.休克: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等症状。
4.肠坠胀:腹部闭合性损伤也可能导致肠坠胀,患者会感到腹部胀满、排气困难等症状。
以上症状是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1.紧急救护:对于疑似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初步的紧急救护,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停止出血等。
2.临床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3.手术治疗:对于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受损的脏器、止血等。
4.术后管理: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术后管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
5.康复护理:对于康复期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进行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
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规范运动: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安全驾驶:驾驶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超速等。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胃疾病。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创伤,对于这类创伤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预防措施也需要加强。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医护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帮助,减少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或其他原因导致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损伤,但皮肤和肌肉未被穿透的一类伤情。
这类损伤通常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涉及到急救、诊断、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原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意外伤、跌倒、暴力袭击等。
在这些情况下,腹部内的器官如肝脏、脾脏、胃肠道等可能因为外力的挤压或撞击而受到损伤。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儿童误食异物、被压物体挤压等,也可能导致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部肿胀、呕吐、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休克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内出血的表现,如皮肤苍白、意识模糊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进行急救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
如果患者有出血的表现,要进行止血处理,可以通过包扎或者压迫的方法暂时止住出血。
同时还要保持患者的温暖,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移动,避免加重伤情。
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临床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通常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
而影像学检查则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受损器官的情况,如CT、X线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做出相应的处理。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发生物理性打击、割刺等损伤,但未造成腹壁完全性破裂,腹腔内未直接外露的伤害。
由于该种损伤表现出来的症状相当隐蔽,难以直接发现,故处理起来极为困难。
为了防止腹部闭合性损伤造成不良后果,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该类伤情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识别和处理能力。
1. 病情诊断和分级腹部闭合性损伤一般由暴力造成,导致内脏受损。
常常会有腹痛、呕吐、恶心、发热、感染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不同程度的腹痛与肿胀不容易被所在医院的医生、护理人员或其他职业人员直接注意到。
应当尽量多方面观察,例如望、闻、问、切等检查手段来进行综合判断。
腹部关闭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腹部关闭性损伤,表现为腹痛较轻、缺乏感染征象(如发烧)等。
中度腹部损伤,表现为腹痛加重,伴有肠鸣音缺如和发烧等感染征象。
重度腹部损伤,会有休克、内脏出血等症状。
2. 处置措施对于轻度腹部闭合性损伤,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治疗。
包括注射抗生素、止痛药、胃肠道的护理等等。
轻度程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不需要手术,只需要依靠医生的治疗和护士的护理即可。
不过,要让病人休息,并观察病情,注意防止伤口受到外部的压力和冲击。
对于中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应进行病情更详细综合评估和必要的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如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要进行胃肠减压处理。
如果有感染征象,则应给予合适的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感染。
对于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需要及时开展急救行动并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应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将病人的体温、心电图、血压等诸多指标全面检查,并应进行术前交代等。
手术方案应针对不同伤情进一步制定,对于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应该选择开放性手术方式,直接检查、修复和疏通腹腔内的损伤器官。
3.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病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1)加强早期预防:避免重大车祸、工伤、暴力等突发事故的发生,同时,在进行同上述事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手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2)及时发现和治疗肠胃疾病:减少肠胃道疾病患者因为某些症状而发生食物滞留、便秘、腹部疼痛等不良情况,以减少发病率和临床治疗风险;3)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只要在意识、心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畅通呼吸道,对伤患一定程度上进行施救,能够尽量减少暂时的损伤,并达到裸眼可见的治疗效果。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contusio abdominis)是指腹部在外部没有明显伤口的情况下,因外界暴力作用而造成的腹部软组织、内脏等部位受伤的一种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见于交通事故、跌落、打击、挤压等外伤。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及时的识别和评估损伤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置,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进行探讨,包括对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介绍,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损伤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的情况,包括外伤的机制、时间、地点等,同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症状询问和体格检查。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肿胀、疼痛、压痛、呕吐、腹部压迫感等。
在体格检查中,需要仔细观察腹部皮肤是否有挫伤、淤血等情况,触诊腹部是否有明显的压痛、肌紧张等征象。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可协助评估患者的伤情和内脏功能。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帮助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对于腹部关闭性损伤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首要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并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轻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冷敷、止痛等对症处理。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需进行更积极的处理,包括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腹部脏器破裂、腹膜后出血、腹部脏器挫伤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和修复,以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除了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还需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腹腔感染、腔隙出血等,需要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
对于有明显腹部脏器损伤的患者,还需要密切观察其肠道功能、呼吸功能等,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受到外力冲击、挤压或刺伤,而没有外部创口或破损的一种伤害。
由于腹腔内的器官受到震荡或挤压,使得血管,肠道、内脏等组织受到损伤或破裂,从而引起严重的腹腔内出血、感染和多种合并症。
因此,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需要特别的注意处理方法和处理步骤,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处理步骤1.快速检查和确定诊断当病人发生腹部冲击、挤压等意外伤害时,医疗人员应迅速检查和确定伤口部位和严重程度。
在进行检查时,要全面观察病人的腹面和侧面,包括皮肤颜色、腹壁的紧张度和腹部的僵硬程度等,以尽快确定病情的危急程度,进而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式。
2. 稳定伤者状态伤者在遭受意外伤害时,可能会出现休克的症状,如心跳过快、呼吸急促、血压骤降等。
因此,在将伤者转告医院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稳定处理,如对患者进行止血、开放呼吸道、输液等措施,以减轻其病情并保持其身体状态的稳定。
3. 制定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腹型闭合性外伤的治疗方式有多种选择,具体包括:手术修复、压迫医治、休息治疗等。
当腹部闭合性外伤伴有出血严重时,需要尽快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腹部内部的正常组织结构。
4. 监测病情和记录治疗完毕后,还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以判断其病情变化,以及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同时,对病人的家属进行详细的交待和说明,让其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等。
处理注意事项1. 注意病人的舒适感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需要让病人感到舒适并放松,使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以减轻其疼痛感和心理负担。
2. 尽量避免过度放松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需要将病人的腹部固定,以保持其闭合状态,避免出现血管松弛现象,从而增加内脏脏器破裂的危险性。
3. 严密防范感染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需要特别注意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陈维庭
【期刊名称】《厂矿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9(015)003
【摘要】腹部创伤的发生率低于四肢骨折及颅脑伤,但由于腹腔内脏器多,急诊手术探查率高且往往为多脏器伤,在判断伤情严重程度及诊断上有其特点。
在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居多,尤其在伴有颅脑、胸部伤的腹部伤,在诊断与治疗上更有其特殊性。
误诊、漏诊或处理不当的教训屡见不鲜。
1 诊断要点开放性腹部伤一般诊断不难。
闭合性腹部伤则需及早判断有无腹内脏器伤,在多发伤时腹部症状体征常被掩盖。
腹部脏器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膜刺激征及休克。
【总页数】2页(P131-132)
【作者】陈维庭
【作者单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40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相关文献】
1.诊断困难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 [J], 孙杨忠
2.隐蔽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术中处理86例 [J], 路建华
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探讨 [J], 曾发全
4.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J], 王又发;曾荣;向忠祥
5.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急救原则 [J], 刘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遭受外力导致腹部内部组织损伤,而皮肤、腹壁肌肉等组织未受到明显伤害时的一种伤害形式。
腹部关键器官包括胃、肝、脾、十二指肠、胰腺、小肠、大肠、膀胱等,腹腔内的损伤将严重影响人体器官的生命活动。
因此,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我们需充分考虑其损伤程度、紧急程度等因素。
对于早期发现的腹部闭合性伤,包括腹腔内出血、肠道破裂、其他脏器损伤等,应该及时进行手术处理。
手术首先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补充血流量、纠正酸碱平衡等。
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手术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目前,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流处理方法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
在选择方案时,应根据伤情、病人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包括疼痛控制、感染预防等。
对于无明显腹腔内出血或器官破裂的腹部闭合性伤,可以尝试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的前提是确定患者没有严重器官损伤,可以使用药物、卧床休息、亚卵圆孔解剖等方式来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应选用有益于消除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
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需要注意原发病变的位置、用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等各方面的内容。
其他还可以使用运动、按摩等方法来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应在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对于有腹部明显外伤和明显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尽早完成必要的手术治疗,以恢复其健康。
对于无明显损伤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王又发;曾荣;向忠祥【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8(015)030【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剖腹探查指征、手术处理原则.结果:接受诊断和手术修补、切除后,46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7.87%,1例因严重多发伤死亡.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切口感染, 2例肾功能衰竭,2例粘连性肠梗阻.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并明确掌握手术指征,给予手术处理,以及围术期相应干预属于治愈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关键环节.%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blunt abdominal injury.Method:A total of 47 patients with blunt abdominal injuri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March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medical record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main point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the indications of exploratory laparotomy and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Result:After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repair and resection, 46 cases of patients were cured,the cure rate was 97.87%,and 1 case died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8 cases were occurre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ncluding 4 cases of incision infection,2 cases of renal failure and 2 cases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Conclusion:The early,timelyand effective diagnosis,clear surgical indica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erioperative intervention are the key steps to cure blunt abdominal injury.【总页数】4页(P120-123)【作者】王又发;曾荣;向忠祥【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汉川 431600;湖北省汉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汉川 431600;湖北省汉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汉川 4316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 [J], 宋朝晖;白晓谊;彭阿钦;吴春生;宋连新;张世强2.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J], 陈维庭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社区急救处理 [J], 李栋4.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急救原则 [J], 刘谦5.腹部闭合性损伤131例抢救体会腹部闭合性损伤131例抢救体会 [J], 王颖勃;许培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闭合性损伤用药原则
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密切观察,反复检查,妥善处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用药原则
1.腹部闭合性损伤并有腹腔内脏器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应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是液体和抗生素治疗。
2.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
一般需2-3天,腹膜炎严重者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及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给予用药框限“B”中之营养药物。
5.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应用抗生素,特别是腹腔脏器破裂腹腔炎时,更需联合应用,术前和术中可先给予用药框限“A”中的抗生素类药物。
6.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
若术后3-4天,体温不是逐渐下降而是逐渐上升,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7.根据剖腹探查情况及腹腔污染程度,术后渗液、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效果,对术后应用用药框限“A”之抗生素效果不佳,特别是术后发生并发症者,可从用药框限“B”、“C”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抗生素。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