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的有关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的有关说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建标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因此,重复性实际上是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
重复性之所以是计量标准的一个主要计量特性,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测量来说,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往往都是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规定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当测量结果由单次测量得到时,它直接就是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当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得到时,则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一、重复性的测量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的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各次测量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式中:——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对每种参数进行重复性试验。
二、重复测量的次数由于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不是标准偏差σ的无偏估计量,也就是说,当用实验标准差s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值时,除了存在随机误差之外还会存在系统误差,并且该系统误差随测量次数减少而增大。
因此,在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差时,一般要求测量次数较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要求测量次数n≥10。
但当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是主要分量时,允许适当减少测量次数,但不得少于6次。
三、关于重复性条件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在术语“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定义中指出,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地点以及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等。
关于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的有关说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建标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因此,重复性实际上是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
重复性之所以是计量标准的一个主要计量特性,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测量来说,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往往都是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规定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当测量结果由单次测量得到时,它直接就是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当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得到时,则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一、重复性的测量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的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各次测量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式中:——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对每种参数进行重复性试验。
二、重复测量的次数由于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不是标准偏差σ的无偏估计量,也就是说,当用实验标准差s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值时,除了存在随机误差之外还会存在系统误差,并且该系统误差随测量次数减少而增大。
因此,在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差时,一般要求测量次数较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要求测量次数n≥10。
但当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是主要分量时,允许适当减少测量次数,但不得少于6次。
三、关于重复性条件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在术语“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定义中指出,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地点以及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等。
欢迎共阅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的重复性试验记录953.核查标准的选择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的方法探讨摘要:计量标准考核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利用该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资格的确认。
被考核的计量标准不仅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还必须满足国家法制管理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引言: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处于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量值一旦失准,它所传递的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将失准,结果影响各个方面,严重的会影响到全国量值的一致性和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安全。
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公正、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国家对一些重要的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下面就考核工作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加以探讨。
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量表示。
新建的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可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稳定性考核,并通过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数据比较,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有证标准物质有效期内,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当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考核应当根据计量标准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考核方法,方法有五种。
a、采用核查标准进行考核。
b、采用高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考核。
c、用控制图法进行考核。
d、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考核。
e、采用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结果进行考核。
核查标准或核查装置是指用于日常验证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性能的装置。
技术篇第四讲测量准确度、重复性、□ 一、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JJ 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 515条 , 以下只简称条款。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程度” , 不是定量 , 而是定性的。
关于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的问题 ,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 , 被测量真值其实就是被测量本身 , 而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所谓真值 , 仅是一个理想化的难以操作的概念。
因此 , 不可能准确而定量地给出准确度的值。
其次 , 传统的误差理论认为准确度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 而对它们的合成方法 , 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
最后 , 习惯上所说的准确度其实表示的是不准确的程度 , 但人们又不愿意用贬意的称谓 , 而宁可用褒意的称谓。
因此在表示准确度高时 , 准确度的值却是更小。
这样当准确度小于 1%时 , 究竟是表示误差小于 1%, 还是误差大于 1%? 有时让人搞不明白引入准确度概念的必要性。
作为历史形成的习惯用语 , 七个国际组织在 1993年规定 , 沿用的准确度只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或接近程度 , 只是一个定性概念 , 不宜将其定量化。
例如 :可以定性地说“这个研究项目对测量准确度要求很高” , “测量准确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 或某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等。
换言之 , 可以说准确度高低、准确度为 0125级、准确度为 3等或准确度符合 ××标准 , 而尽量不要说准确度为 0125%、 16m g 、≤ 16m g 或 ±16m g 。
也就是说 , 准确度不宜与数字直接相连。
若需要用数字表示 , 则可用不确定度。
例如 :可以说“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μΩ” , 而不宜说“ 准确度为2μΩ” 。
有些测量仪器说明书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准确度 , 其实是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或允许误差极限 , 不应与本定义的测量准确度术语相混淆。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是指在同一条件下,使用同一测量方法和仪器,对同一
被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为了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重复性试验是评价计量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重复性试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在进行重复性试验时,需
要确保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选择适合被测量对象特性的仪器和设备,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重复性试验需要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进行重复性试验时,需
要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后续的测量结果提供参考依据。
重复性试验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控制。
在进行重复性试验时,需要合
理设计实验方案,控制试验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减小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重复性试验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果评价和结论推断。
在进行重复性试验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和推断,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总之,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需
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控制,进行合理的结果评价和结论推断。
重复性试验的结果将直接影响计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张昌俊(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评定的常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种新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 测量标准 重复性 稳定性 在建立新的测量标准或者对测量标准申报考核前,需要对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
根据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被测量的重复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不确定度的2/3,稳定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性还应作为不确定度的一个来源。
因此,正确评定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是一项重要工作。
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推荐了一种评定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即下文将介绍的被检测量器具法,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量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评定方法。
这些方法对其他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被检测量器具法11重复性:测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量标准对重复使用的被测量提供非常相近的示值的能力[2]。
选一稳定的被测量或被检测量器具,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n(n≥6)次,测得n个观测值x i,由式(1)计算实验标准偏差,用s(x)表示[3]。
s(x)=1n-1∑ni=1(x i- x)2(1)例如,为评定二等砝码标准装置的重复性,取一个50mg的F2等被检砝码在标准装置(50mg二等砝码、TC128天平)上短时间内重复测量10次,得到折算质量修正值如下:x i(mg):0103,0104,0104,0103,0104,0104, 0104,0103,0103,0104; x i=01036mg;s n(x)=010052mg。
21稳定性:测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测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持续恒定的能力[2]。
选一长期稳定性好的被测量或被检测测量器具,每隔一个月用测量标准重复观测,每次都测n 次(n≥6),分别计算测量平均值 x j,共测m(m≥4)个月,计算m个月平均值的平均值 x m,由公式(2)计算标准偏差,即为长期稳定性,用s m( x j)表示[3]。
JF1033附录C内容一、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汁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
《标准》将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定义为在一样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龄,计量标准供给相近永值的力量,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在计量标准考核中用单次测量结果yi的试验标准差s(yi)来表示。
由于规定要在一样条件下进展测量,因此.重复性测量必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在进展重复性测量时.首先应中选择适宜的测量对象。
由于测量对象本身的不稳定性,并且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被测对象也会时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当被测对象是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时,影响会更大。
由此可见,实际测量得到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大。
《标准》规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包含被测对象对重复性的影响。
这样规定的好处在于所得到的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直接就是测量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同时,为了使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在大多数的同类测量中,重复性试验所承受的测量对象应是常规的测量对象,而不是承受稳定性最好的测量对象。
《标准》规定,建计量标准在中请计量标准考核前应当进展重复性试验,并供给测得的重复性数据。
已建计量准应至少每年进展一次重复性认验.并推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只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的一个重量。
因此,从原则上说,对重复性本身并无要求.只要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满足要求即可。
但由于当时在建计量标准时已经对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进展了考核,并且已经证明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满足要求,因此,可以将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数据作为初步推断的依据。
在重复性试验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重复测量次数的选择,合并样本标准差的承受,被测对象的区分力对重复性测量的影响,以及测得的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的最终判定等,这些问题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作特地的介绍。
对于已经有效建立了测量过程统计掌握的计量标准,由于该方法已经定期地供给了大量的重复性测量的数据,因此,可以不必再单独进展重复性试验。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
计量仪器的检定结果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和可靠性及可重复性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建标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重复性之所以是计量标准的一个主要计量特性,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测量来说,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往往都是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规定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i的实验标准差s(yi)来表示。
当测量结果由单次测量得到时,它直接就是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当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得到时,则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重复性的测量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的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各次测量结果为yi(i=1,2,……,n),则其重复性s(yi)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式中:y——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对每种参数进行重复性试验。
重复测量的次数由于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不是标准偏差σ的无偏估计量,也就是说,当用实验标准差s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值时,除了存在随机误差之外还会存在系统误差,并且该系统误差随测量次数减少而增大。
因此,在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差时,一般要求测量次数较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要求测量次数n≥10。
但当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是主要分量时,允许适当减少测量次数,但不得少于6次。
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计量标准是指用来度量物质、能量、时间、长度等物理量的一套规范和方法。
重复性试验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测量方法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在计量领域中,重复性试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测量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对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重复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测量方法的稳定性。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同一测量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往往会有一定的离散度。
重复性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种离散度的大小,从而评估测量方法的稳定性。
如果重复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测量方法的离散度较小,那么就可以认为该测量方法比较稳定,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测量结果。
其次,重复性试验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在实际测量中,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这给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带来了挑战。
通过进行重复性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同一测量对象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测量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离散度,从而评估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如果重复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测量方法的离散度较小,那么就可以认为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是可比的。
此外,重复性试验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过进行重复性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同一测量对象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测量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离散度,从而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重复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测量方法的离散度较小,那么就可以认为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总之,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测量方法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重复性试验的设计和实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建标技术报告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建表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数据的后延就是核查的数据,一直沿用下来的。
按照相关要求,建标报告中的数据应是最近的,如果你是复查考核,可以直接引用你核查的数据的,肯定不能是第一次建表时的数据。
由于要沿用为核查的数据,因此选点要选好!建标技术报告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结果就是建标时的所做的数据,保持不变,永不改动,要终生存档,保存在该计量标准的“文件集”中,不得改动和销毁。
建标后,每年都应该对已建计量标准进行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每年的考核结果也应该存档,保存在该计量标准的“文件集”中。
以后复查考核所做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可以用距离复查考核时间最近的一次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结果为依据。
因此,在复查时所要提交的材料中相对于建标时的考核数据而言是另外给出的。
如果实在无法找到核查标准对已建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也可用历年计量标准向上送检的相邻两年检定结果之差作为该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结果。
建标技术报告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结果就是建标时的所做的数据,保持不变,永不改动,要终生存档,保存在该计量标准的“文件集”中,不得改动和销毁。
建标后,每年都应该对已建计量标准进行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每年的考核结果也应该存档,保存在该计量标准的“文件集”中。
以后复查考核所做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可以用距离复查考核时间最近的一次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结果为依据。
因此,在复查时所要提交的材料中相对于建标时的考核数据而言是另外给出的。
如果实在无法找到核查标准对已建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也可用历年计量标准向上送检的相邻两年检定结果之差作为该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结果。
建标技术报告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是有所做的时间的,那就是历史证据,那是不能改变的历史事实。
比如你的压力表技术报告,建标时间是在八几年的话,这就是历史事实了,当时的考核记录无法更改。
但时间像流水不停地前进,你每年必须对已建标准进行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每年的考核结果是有差异的。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要点作者:王红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7期[摘要]计量标准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
计量标准是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在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体系框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证我国单位统一、测量准确的中坚支柱、关键环节。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是计量标准测量准确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计量标准重复性考核要点中图分类号:T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50-01JJF1033-2008 4.2.3条规定:“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这些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计量标准;在相同的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i的实验标准差s(y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关键有以下几个要点。
要点一:选取测量对象。
在对测量仪器的重复性进行测量时,为避免被测对象本身的短期不稳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选用短期稳定性比较好的被测对象来进行重复性测量。
在依据JJF1033-2008对计量标准进行重复性测量时,文件规定应采用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来进行重复性测量。
要点二:进行重复性测量并计算重复性结果。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测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测量结果为:yi(i=1,2……n)。
所谓“独立重复测量”是指在n次测量中,每次测量之间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无内在联系的。
如:用电压表测量某一电路中一负载上的电压,第一次测量时得到的电压值为U1,然后拆除电路的连接,按原来的方法重新连接测量电路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次测量值U2,则这两次测量是独立的,彼此相互无关的。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与不确定度的关系探讨作者:蔡淑珍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2期摘要:计量检定标准装置重复性,计量检定标准装置重复性试验的定义与条件,计量检定标准装置重复性的被检对象的选择,根据重复性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计量检定标准装置检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但不一定就是一个不确定度分量的关系探讨。
关键词:计量检定标准装置重复性;检定或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实验标准偏差DOI:10.16640/ki.37-1222/t.2015.22.233根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在计量标准考核中必须给出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并用于所有同类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计量检定标准装置的重复性试验定义:在相同检定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的参数,计量检定标准装置提供相近检定结果的能力,即包括相同的计量检定程序、相同的计量检定人员,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相同的计量检定标准装置和被检对象,在相同的计量检定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JJF1033-2008规定,应定期对计量检定标准装置进行重复性试验,以确保该计量检定标准装置的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满足规程的要求。
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方法如下:例如。
交直流电流表的标准装置,按JJF1033-2008规定的条件,对量程为5A的电流表的电流参数进行10次独立重复的测量得到分别为:5.0039A、5.0045A、5.0043A、5.0047A、5.0042A、5.0036A、5.0032A、5.0048A、5.0045A、5.0047A。
1 重复性试验的要求通常,计量检定标准装置在新建标时重复性测量指标比较好,随着的使用频率增多设备的损耗老化,显然计量检定标准装置的重复性也发生变化,根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对已建立计量标准的,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测量,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小于或等于当初新建立标准所采用的重复性,则判定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大于当初新建立标准中所采用的数据,则应按新测量的重复性,同时修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例如计量检定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改变,计量检定标准装置的主要部件故障经过维修更换配件后。
计量标准表重复性结果标准在计量领域中,重复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用于评估同一测量过程在相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重复性结果标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测量过程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要求。
在实际的计量工作中,重复性结果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重复性结果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测量对象的特性以及测量过程的条件。
在确定重复性结果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测量对象的稳定性、变异性以及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以确保所制定的标准能够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测量方法、仪器设备和人员操作对重复性结果的影响,从而制定出适合实际应用的标准。
其次,重复性结果标准的执行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在进行测量过程时,需要严格控制测量条件,确保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一系列的测量结果。
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得出重复性标准要求的数值范围。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重复性结果标准的执行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在实际的计量工作中,需要对测量过程中的重复性结果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要求得到满足。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测量结果,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重复性结果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各位计量工作者能够充分重视重复性结果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高测量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的有关说明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
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建标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因此,重复性实际上是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
重复性之所以是计量标准的一个主要计量特性,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测量来说,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往往都是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规定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当测量结果由单次测量得到时,它直接就是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当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得到时,则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
度分量为。
一、重复性的测量方法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的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各次测量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式中:——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对每种参数进行重复性试验。
二、重复测量的次数
由于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不是标准偏差σ的无偏估计量,也就是说,当用实验标准差s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值时,除了存在随机误差之外还会存在系统误差,并且该系统误差随测量次数减少而增大。
因此,在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差时,一般要求测量次数较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要求测量次数n≥10。
但当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是主要分量时,允许适当减少测量次数,但不得少于6次。
三、关于重复性条件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在术语“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定义中指出,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地点以及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等。
在进行重复性测量时,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使用相同的仪器,以及相同地点等要求一般均能得到满足而不会有任何问题。
关键是如何理解“在相同的条件下”以及“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这两条要求。
严格地说,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两次重复测量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在相同的条件下”应理解为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
而要求“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也是为了确保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保持不变。
如果测量时间较长,难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时间应尽可能短。
在进行重复性测量时,从原则上讲所有的测量条件均应该保持不变。
但由于在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时,可能有部分不确定度来源由于信息量不够而无法在B类评定中予以考虑,此时在进行重复性测量时应该使该不确定度来源所对应的影响量在合理范围内改变,使得到的重复性分量中包含该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否则该不确定度分量将会被遗漏。
所谓“合理范围”是指在日常检定或校准中该影响量的可能变化范围。
反之,如果某一不确定度来源在B类评定中已经予以考虑,此时在进行重复性测量时应该使该不确定度来源所对应的影响量保持不变,否则该不确定度分量将会被重复计算。
不遗漏,也不重复计算每一个不确定度分量,特别是重要的不确定度分量,是不确定度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测量对象的选择
由于测量对象本身的不稳定性,并且还可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被测对象也会对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有影响,特别是当被测对象是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时。
于是由式(1)计算得到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大。
如果仅按字面意思理解,计量标准的重复性不应该包括被测对象对重复性测量的影响,但为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把式(1)计算得到的分散性直接作为测量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所以《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应该包括被测对象对测量结果分散性的影响。
但由于不同的测量对象对重复性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就产生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对象来进行重复性测量的问题。
为了使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在大多数的同类测量中,《规范》规定重复性试验所采用的测量对象应是常规的测量对象。
所谓“常规”的测量对象应理解为其本身的稳定性是绝大多数
的被测对象都能达到的,而不能采用稳定性最好的测量对象。
由此可知,《规范》规定的重复性实际上就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中,它直接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不确定度分量。
因此,无论被检定或被校准的测量对象是否稳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建标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五、被测仪器的分辨力对重复性测量的影响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是指测量仪器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
对于数字式测量仪器,分辨力为变化一个末位有效数字时其示值的变化。
对于模拟式仪表,读数时能分辨到几分之一格就是其分辨力。
由于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不可能做得无限小,于是测量仪器的有限分辨力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若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δx,则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0.289δx。
由于重复性测量中的每一个测量结果都会受到被测仪器分辨力的影响,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不同的测量结果其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由式(1)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y i)同时包含了被测仪器分辨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故此时应只考虑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而不必再考虑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但如果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太大,而导致由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小于被测仪器的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或甚至由式(1)计算得到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等于零时,则应该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代替重复性分量。
总之,由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复性分量和由被测仪器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中,仅取两者中的较大者即可。
六、合并样本标准差
s p
对于常规的计量检定或校准,当无法满足n≥10时,为使得到的实验标准差更可靠,如果有若干组类似的重复性测量数据可以利用,可以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s p。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m——测量的组数;n——每组包含的测量次数;y kj——第j组中第k次的测量结果;——第j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由式(2)计算得到的合并样本标准差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根式中分母的大小。
也就是说,如果每组的重复测量次数n不太大,通过增加所采用的组数m,同样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s p。
不是在任何重复性测量中都可以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只有当已经存在若干组类似的重复测量数据可以利用时,才有可能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
所谓若干组类似的重复性测量数据是指在不同的时刻对同一测量对象,在规程或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各组重复性测量数据;或者虽然是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包括同一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点)得到的重复性测量数据,但实验结果或理论分析表明其重复性相差不大。
七、对重复性的要求
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只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的一个分量。
因此,从原则上来说,对重复性本身并无严格要求,只要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满足要求即可。
但由于在新建计量标准时已经对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进行了测量,并且已经证明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满足要求,因此,可以将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数据作为判断的初步依据。
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小于或等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则表明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已满足要求。
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在测得的重复性与以往重复性数据相比不存在较大突变的条件下,则应按新的重复性测量数据重新将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并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当评定得到的测量不确定度仍符合要求,判重复性符合要求,否则判为不符合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重复性的较大突变都是应该寻找原因并将其消除的。
《规范》规定,除了新建计量标准时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测得的重复性数据外,已建计量标准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已经有效建立测量过程统计控制的计量标准,由于控制图本身已经提供了大量的重复性测量数据,因此可以不必再单独进行重复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