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枫泾镇在上海的区位
花,别名芙蓉镇,宋嘉熙《华亭学田 碑》始称。
枫泾镇历代为商贾汇集之地,曾 以棉纺业著称全国,享有“衣被天下” 之誉 ;所产丁蹄、状元糕、豆腐干、 黄酒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枫泾的人文积淀深厚,是国画大 师中国画院终身院长程十发、漫画家 丁聪、围棋国手顾水如等人的故乡, 也是中外闻名的金山农民画发源地, 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 乡”。2005 年9月枫泾被国家建设部、
(3)廊棚 古镇生产街、桥湾里上筑有连排的廊棚(图 5),下
雨天人们行走其下也无需打伞,是江南水乡特有的空间
图3 泰平桥
图5 桥湾里廊棚
111
风貌保护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王昕慧 王怡然 肖 华
元素。 (4)仪门、拱窗 古镇的住宅一般都建有仪门,现存各式仪门有六十多
处。以木格子为花纹的窗户也遍布古镇,成为特色之一。 (5)马头墙、云圜墙 建于民国期间的大宅第常有西式装饰,有时小巷的侧
1.3.2 古镇空间 (1)街道空间 古镇街道以北大街和生产街、南大街最具代表性,大
致形成于明代末年。两侧建筑鳞次栉比,基本维持传统前 店后住的形式,多为传统的砖木或木结构建筑。
(2)巷道空间 南大街、北大街两侧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的巷道,
这些小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其两侧多为高耸的建筑物 山墙,间或设有住宅的侧门楼,巷道与建筑两侧的山墙面 形成鲜明的“高墙窄巷”空间意象。
K e y words: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 Conservation planning, Fengjing Town
0 引言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是在控
规层面编制的保护规划,同时包含了 城市设计引导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 落实《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 史建筑保护条例》,协调城市规划管 理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在保护区内的 管理职责,为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开展各项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并指导 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成为风貌区规 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110
上海文物局命名为上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 泾古镇与周边古镇不尽相同,伴随古镇发展的历史长河, 形成了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缘文化。枫泾古镇历来以镇中的 界河为界,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县,北镇属江苏松 江府,形成了独有的南北两镇双核心格局。一地南北分治, 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一直到1951 年才合为一镇。由于浙江历来为越国故地,江苏为吴国故 地,故界河又被称为吴越界河。 1.2 规划范围
【关键词】历史保护区 保护规划 枫泾
A b s t r a c t : The article means to systemati- cally express the concepts of studie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Meanwhile,it discusses about the connec- tion problems between the compil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that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provides found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its mangement.
图9 核心区保护范围与建筑控制范围规划图
的面积为 72.86 公顷,占本风貌区总面积的 70.0%(图 9)。 3.4 建筑保护与更新
图10 建筑保护与更新类别规划图
导三类(图 10)。 3.5 建筑工程规划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主要从两个层面来控制 :沿街Biblioteka Baidu沿河高 度主要考虑传统的河道、街巷空间尺度及界面的连续性等 因素;街坊内部高度主要考虑相邻关系、视线影响及街坊 整体控制等因素。
1 枫泾古镇现状概述 1.1 古镇概述
金山区枫泾镇地处沪浙交界,是 上海的西南门户(图 1)。枫泾镇历史 悠久, 2,000 多年前,已有百姓在此 生息,1,500 年前,已成集市。宋熙 宁五年,白牛居士陈舜俞弃官归隐 于枫泾白牛村 (今枫围乡北庙港), 跨犊往来于白牛塘上,故枫泾又称 白牛市。后人们仰其清风亮节,改称 清风泾,又称枫泾。又因其地多荷
这些要素在空间物质形态上表现为节点、轴线、区域 三个层次,通过这三个空间层次上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了枫泾古镇的传统的地方的空间格局,因此枫泾古镇历史 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从点、线、面和历史结构等几方面进行。
保护内容包括物质领域内容及非物质领域的内容。物 质方面包括城市肌理、街巷尺度、建筑密度、公共空间等; 非物质领域的无形文化遗产继承主要以原住民文化艺术生 活为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祭祀礼仪、 节庆活动、老字号、老地名等。 3.2 功能定位与布局规划
图7 保护框架图
明确可以保留的新建筑(图 7)。 保护与保留要素以及改造对象的确定从以下 6 个方
面进行考虑: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和市优秀历史建 筑) ;具有特色、特征或历史意义的历史建筑物或建筑 群;具有特色或特征的公共空间;街区整体空间尺度和 城市肌理;重要的遗址或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名树古木、 绿化。
风貌保护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王昕慧 王怡然 肖 华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Fengjing Town Historic Area, Shanghai
【摘要】结合实践,阐述了保护规划编制中的问题与研究思路,探讨了控规层 面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的实施衔接问题,为有效地实施保护规划及规划管理提供 基础与保障。
(2)沿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及生产街两侧作为体 现设置传统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的商业文 化观光带。
(3)原有的工业用地全部迁出规划区,产业建筑的功 能置换与再利用。
(4)在界河原址处重新恢复界河(定港塘—白牛河), 在界河桥原址修建界河桥,整个区域作为新的旅游景点。
(5) 古镇旅游区南北入口分别设置在新枫路和泾蓉路 上,入口处均设置公共停车场地。
为实现整个街区的有机共生,塑造浓郁的生活氛围,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本次土地使用规划中用地整 合的同时,积极提倡土地的复合使用,以期鼓励丰富多样 的聚居生活模式。充分结合土地使用现状,为了实现保护 规划目标,对规划区内用地作了以下调整:
(1)作为原住民生态文化保护区,整个枫泾古镇历史 文化风貌区仍以传统街坊居住用地为主,重点恢复友好街 及和平街南北两侧传统街区。
门上方也装饰有西式山花。整个古镇在马头墙、云圜墙等 各式封火山墙的围合下,黛瓦粉墙层层递进,西洋风韵丝 丝入扣。
(6)院落组合 北大街、和平街与友好街两侧的宅第院落最为特色鲜
明。围合组合的木结构建筑、自然隔离的青砖墙体和错落 排布的小花盆景形成了这些院落典型的江南院落风格 (图 6 )。
图6 三百园
3 保护规划策略
112
3.1 文物保护要素、层次及内容 枫泾保存完好的众多历史要素,是古镇悠久历史的积
淀,是古镇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现场调研,落实已确定 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市级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的位置,综 合分析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以及地 段的特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应该保护和保留 的历史要素,包括建筑物、空间、绿化和环境要素,同时
(3)河道空间
古镇河网纵横,呈现出“枕河人家”的水乡特色。主 要河道为白牛河与市河,两侧现存古民居多近百处。 1.4 土地使用现状
商业用地主要沿中大街、新泾路呈带状分布,近年的 古镇商业开发建设主要集中于和平街、生产街两侧。
宗教用地分散于镇区,宗教活动频繁,主要有施王庙 和天主教堂。
文教体卫用地主要是小学、医院、电影院和展览馆。 工业仓储用地比较分散,且与其他用地相混杂,许多 单位已经停产。 古镇内部几乎没有较集中的公共绿地,绿化非常缺乏。 道路广场用地比例偏低,机动车穿越古镇核心保护范 围,影响古镇风貌。 2 规划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保护本风貌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街巷系统、水系和 整体空间尺度,保护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城 市历史文化风貌和居住生活形态,整体延续城市的历史发 展脉络。 2.2 原真性原则 保护本风貌区的城市肌理、街巷网络与尺度、空间布 局、绿化、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等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持 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3 可持续原则 改善居住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运用 多种保护、利用和更新方式,使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既保持 风貌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全面提升本风貌区的整体 品质。 2.4 分类保护原则 依据历史建筑不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状不 同的完好程度、城市空间不同的类型和环境特征,采用分 类保护的方法,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定和整治措施,保持历 史风貌的多样性并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多处水桥上还凿有精美的装饰图案,坚实古朴。 (2)驳岸 古镇保存有传统砖石驳岸(图4),沿白牛河与市河自
图2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在枫泾镇区的位置
1.3 古镇风貌 古镇现存传统民居集中于生产街、友好街、北大街和
南大街两侧,以清末民国时期为最多,间有明末及清中晚
图4 砖石驳岸
然展开。水桥驳岸建筑考究,侧面常有雕凿精美的系舟缆 石和排水口,驳岸建于不同的时期,用材也多有不同,现 留存有元明清民国四个历史时期的驳岸。
图8 土地使用规划图
制区(图 8)。 核心保护区是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空
间格局保存完好,风貌特征明显,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核心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活动,并严格控制建 设总量。核心保护区面积为31.24 公顷,占本风貌区总面 积的 30.0%。
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外区域为建设控制区域,建设控制 区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和 空间布局等方面与风貌区的风貌特色相协调。建设控制区
(6) 在古镇核心区范围外围尽可能地设置滨河绿带,其 中白牛河南段东侧规划为滨水公园,提升古镇绿化品质及绿 地率。
(7)充分利用当地具有传统特色民居作为载体,展示 当地文化,通过内部功能的置换,形成不同主题展览区。 3.3 保护范围与等级划定
枫泾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 104 公顷(参考《上海 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对枫泾历史文化 风貌区范围的确定),根据现状特征以及《上海市历史文 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历史文化风貌区 的保护等级与范围划分为两个层次 :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
本风貌区功能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结合旅游 观光、文化休闲、生活度假与商业服务有机结合的多功能 城市复合地区 ;具有江南水乡及上海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 风貌集中体现区。
本规划着重全面提升本风貌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延续 完善居住功能,恢复传统民居街坊;充实强化旅游休闲功 能,优化拓展商业服务功能,增加文化用地规模;在界河 原址处重新恢复界河,打通清水泾南段。
根据《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 确定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北至枫阳路,南到亭枫公路, 西至朱枫公路,东达泾宾路, 总用地面积104.1 公顷。区 内历史文化风貌特征明显,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图 2)。
期的建筑。整体的建筑风貌为“清末民国建筑”。 1.3.1 风貌元素
(1)水桥、古桥 镇桥梁众多,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图 3)。 镇桥梁众多,向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说。
113
风貌保护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王昕慧 王怡然 肖 华
建筑保护从全局出发,根据建筑的建设年代、保护等 级及保存完好程度,既要保护重要的历史建筑及具有特 色、特征或历史意义的历史建筑物或建筑群,也要给数量 众多的一般历史建筑体提出适当的更新要求,从而使各类 建筑和谐共存。
本风貌区的建筑按保护与更新类别确定为五类:保护 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和其 他建筑。其中其他建筑分为保留引导、整治引导、拆除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