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手术操作规范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0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一.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固定时注意事项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坏疽及缺血性挛缩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3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二牵引术适应证1.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3.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4.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骨牵引一定义:直接固定到骨骼上施行的牵引..二器材:穿刺针和牵引弓及其它牵引装置..穿刺针有克氏针和斯氏针之分..克氏针细;光滑;容易穿过骨质;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牵引弓选用不当;会造成旋转;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切割作用;应选用张力性牵引弓与之相匹配;斯氏针相对较粗;分为光滑和带螺纹两种;不需张力性牵引弓便可保持稳定性..三穿针原则: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熟悉穿针部位的神经血管走行..在有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这样可以较大的控制;避免损伤这些结构..比如在尺骨鹰嘴;可以在内侧进针防止尺神经损伤..1 皮肤准备:注意防止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常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2 麻醉: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应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皮下;接着穿入骨膜下;注入足量麻药;如果在穿刺过程中感到疼痛;可加用麻醉剂..穿入一半后;估计出针部位;麻醉对侧..但对于穿刺要穿过两块骨者;在骨间的骨膜麻醉是不可能的;要事先告知患者;提前告诉患者可能会有疼痛;一旦穿刺完成;疼痛就会停止..3 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11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如果让针直接穿过皮肤;紧张的皮肤贴在针上容易感染..如果针眼处脓肿形成;扩大切口引流..在针眼处应用安息香碘酊增加皮肤和金属之间的粘附性;可减少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另外每日应对孔周围进行酒精消毒..尽量使用手摇钻而不是动力钻虽然动力钻速度快;但术前准备费时;而且速度快;产热容易在针插入时造成骨坏死;在钻孔时;手臂一定不能晃动;否则会造成患者疼痛加剧..4 穿刺针:理想的穿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不要破坏骨折血肿尽量不要将穿刺通过骨折的血肿;否则就等于人为的变骨折闭合为开放状态..不要穿入关节不要将穿刺针穿入关节内;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在股骨远端牵引时;牵引穿刺针不要穿入髌上囊..5 其它注意事项: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选择合适的牵引弓;加紧穿刺针防止产生滑动和旋转;造成金属腐蚀和骨切害割;牵引的力线于骨折端近端的纵轴一致;牵引重量在上肢为体重的1/12;下肢为体重的1/9-1/7;在牵引的一到两周内经常测量肢体的长度和X线检查;及时调整牵引重量;争取在一到两周内调整好等..四常用部位骨牵引:1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2 跟骨:外踝上缘2cm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3 股骨髁上:髌骨上缘2cm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2.皮肤牵引..1先清洁皮肤;在牵引区涂上安息香酸酊;并在其未干之前贴上胶布..2贴于身体之胶布应先备妥;粘贴时要平坦无皱折;胶布末端分2—3块;以使牵引力均匀分布在患肢上..3在骨隆起处用纱块或棉垫保扩;可用长条胶布大螺旋形将两侧牵引胶布连接;但切忌环形缠绕肢体..4再用绷带缠绕二层;但胶布近端留l厘米露出;以利日后观察胶布有否脱落.. 5牵引端用宽窄适宜的扩张板..6放置牵引架;加适当重量..下肢牵引时要抬高床尾..持续牵引的注意事项1.注意胶布有无松脱;扩张板是否在适合角度;有否折断..2.经常检查牵引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3.注意牵引绳是否受阻;注意牵引重量是否合适..重锤应离地面26厘米左右.. 4.注意牵引针出入口处有无感染;有否移位;每天用75%酒精滴在纱布上;以防感染..5.患肢牵引轴线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旋转;成角畸形..6.注意肢体皮温、色泽;有否血循环变差或神经受压现象..7.骨折或脱位病例;除上述各项外;还应注意:1 每天测量、并记录肢体长度变化情况;2 应按患者具体情况、不同类型骨折;及时调整牵引重量..3 视情况有规律地指导病人作肌肉运动及关节功能锻炼..4 按术前或术后要求;及时调整牵引角度..四.清创术适应证1. 6~8小时以内的伤口;应行清创术..2.8~24小时之间的伤口仍可行清创术;但一期缝合与否应依伤口情况而定..禁忌证1.超过24小时的伤口;通常不宜做清创术..2.伤口已有严重炎症;则不应作清创术..操作步骤1.刷洗:1良好的麻醉、必要时上充气止血带..2用肥皂水刷洗伤肢及伤口创缘皮肤;生理盐水冲洗;反复三遍.. 3依次用双氧水、新洁尔灭液及生理盐水清洗创面..4擦干伤肢;常规皮肤消毒、铺巾..2.清创:用刀、剪等器械清除污染和失活组织;按方向、层次循序进行.. 3.冲洗:1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2伤口时间较长或某些特殊类型的创伤;再次用双氧水清洗..3更换手术台最上层无菌单;更换用过的器械;术者更换手套..。
骨科手术操作规范制度1. 前言为了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确保骨科手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高医疗质量,特订立本骨科手术操作规范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全部骨科手术操作,旨在规范骨科手术流程,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全都。
2. 骨科手术前准备2.1 手术准备室2.1.1 手术准备室应保持干净、整齐,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配备充分的手术器械、药品和抢救设备。
2.1.2 手术准备室工作人员应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定期接受培训,熟识手术器械和药品的名称、用途及操作规范。
2.2 患者准备2.2.1 在手术前,医生应认真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答其疑问,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2.2.2 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必需时进行相关辅佑襄助检查。
2.2.3 患者应提前禁食禁饮,遵守院方相关规定,以减少手术风险。
3. 骨科手术操作流程3.1 手术准备3.1.1 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匹配患者身份证号、病历号及手术同意书。
3.1.2 手术前医生及护士进行手术站会,明确手术目标、手术步骤、不安全因素及处理方案,做好手术准备。
3.2 局麻3.2.1 局麻前,医生应评估患者的麻醉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3.2.2 局麻前,医生应准备好麻醉药品和器械,并对器械进行检查,确认无损坏和过期情况。
3.2.3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显现的麻醉并发症。
3.3 手术操作3.3.1 手术操作前,医生应洗手并佩戴手术帽、口罩、手术衣、手术手套等防护用品。
3.3.2 手术器械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确保无菌状态,医生应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避开交叉感染。
3.3.3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应规范操作,依照手术计划和操作步骤进行,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和组织损伤。
3.4 手术后处理3.4.1 手术结束后,医生应进行手术记录,认真记录手术过程、手术器械使用情况和患者出血量等紧要信息。
骨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 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临床技术操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骨科手术和治疗时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手术准备2.1 术前评估:在进行骨科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情分析、病史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2 设备准备:手术室应准备齐全的骨科手术所需的设备和器械,包括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骨科植入物等,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灭菌工作,确保手术的无菌环境。
2.3 团队配合:手术团队应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进行配合,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各自明确分工和责任,并确保沟通畅通,协调一致。
3. 手术操作3.1 术前标识:在进入手术室前,医生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进行术前标识,包括患者姓名、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等,以避免手术误操作和患者混乱。
3.2 局麻操作:手术前,麻醉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并进行局部麻醉操作,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无痛感。
3.3 手术切口:主刀医生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方式,并进行切口操作,注意准确切开皮肤和软组织,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器官。
3.4 手术操作:根据手术类型和治疗方式,医生应准确执行骨科手术操作,包括骨折复位、骨植入物安放、骨关节矫正等,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手术错误和并发症的发生。
4. 术后处理4.1 伤口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妥善处理手术伤口,包括缝合、止血、贴敷敷料等,确保伤口愈合良好,并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2 术后指导: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注意、活动指导等,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能正确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
4.3 术后观察: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感染指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诊疗的常规和技术操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病患安全。
以下是骨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点。
二、常规诊疗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部位、症状、伴随疾病等。
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的病情,包括观察疼痛部位、活动受限情况等。
3. 影像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
4. 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技术操作规程1. 手术准备:对手术室、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和检查。
2. 麻醉管理: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麻醉安全。
3. 手术操作: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操作,操作时注意细节,并随时与团队成员做好沟通配合。
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引流管理、镇痛等。
5. 康复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四、安全措施1.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
2. 事前确认患者身份,并进行必要的标识,避免手术患者混淆。
3. 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以减少手术操作风险。
4. 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5. 预防术后感染,包括严格控制伤口的护理、使用适当的抗生素等。
以上是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的要点,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标准进行调整。
在执行过程中,请始终关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中医骨伤科手术操作规定及指南一、引言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与关节损伤及其疾病诊疗的学科,手术操作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指南旨在规范中医骨伤科手术操作,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
二、手术前的准备1. 接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等,了解病情,确定手术指征。
2. 术前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光片、CT、MRI等,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3. 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步骤等。
4.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预期效果等,签署知情同意书。
5. 准备好手术器械、敷料、药物等物品。
三、手术操作流程1. 患者取适当的手术体位,常规消毒、铺巾。
2. 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3. 根据手术方案,进行皮肤切开、分离肌肉、暴露骨折部位等步骤。
4. 手法复位:根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采用适当的复位手法,使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
5. 固定:选用适当的固定器材,如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部位。
6. 缝合:关闭皮肤及软组织伤口,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7. 术后处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等,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四、手术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 手法复位时,避免过度牵引、暴力,以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
3. 固定器材应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 注意保护周围组织,避免损伤。
5.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五、术后管理1. 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
2.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3. 按需调整药物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4.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六、总结中医骨伤科手术操作规定及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手术操作流程,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医生应熟练掌握本指南,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提高中医骨伤科手术水平。
骨科手外科清创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开放性损伤者。
【禁忌证】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伤情、年龄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体位根据创伤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3.洗刷术者戴手套,用消毒刷子,蘸肥皂液或清洁剂等自创缘皮肤至消毒范围先后洗刷3遍,并用清洁水冲洗,最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消奉纱布擦干。
4.消毒用皮肤消毒液对皮肤及创面消毒。
5.清创由浅人深,由表人里一按方向、按层次及各组织有顺序地进行清创。
(1)断肢清创①寻找并标记知名动、静脉及神经,切除2~3mm皮缘及皮下组织。
②切除已污染及失活脂肪、筋膜及肌肉,尽量保留损伤的神经及肌腱。
③对骨断端进行清创及必要的骨缩短。
(2)断指清创:宜在手术放人镜或手术显微镜下对远近两断端进行清创。
①按解剖部位寻找并标记指背静脉、两侧血管神经束。
②切除2mm左右皮缘及皮下组织。
③沿一侧血管神经束或静脉向四周扩大切除一层约2mm厚的间质组织,达对侧血管神经束或另一条静脉时再以该血管神经束或静脉以同样方式向四周扩大清洁范围,并对已标记的血管神经做简单清创。
④对肌腱、骨骼清创及必要的骨缩短。
6.冲洗(1)两断面用皮肤消毒液再次清洗2遍。
(2)外伤已超过6h者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两断面。
(3)灭菌生理盐水冲洗2次,擦干,更换手套及敷料。
【注意事项】1.断肢、断指近端清创应在止血带下进行。
2.高位肢体及多指离断,远近两端宜分组同时清创以减少温缺血时间。
3.通过清创,使两断面成为外科切口样创面。
4.多名患者及多指离断清创后,断指应分别标记后置冰箱4摄氏度左右冷藏保存,以免错接。
骨伤科专科技术操作规范骨伤科专科技术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1.史必询问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以往手术史、过敏史、常用药物等方面的信息,以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2.病情告知根据病情和手术内容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包括病变部位皮肤情况、神经血管功能、病变位置、侧位等检查,以免术中发现并发症。
4.标记病变部位根据临床表现,用消毒笔在病变部位或相邻关节上标记手术部位,避免患者移动操作部位。
5.术前用药术前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预防感染和缓解术后疼痛。
6.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手术器械应当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术前准备应当包括所有必需的器械和设备。
7.技术操作提示通过团队会诊和术前交流会议,明确手术的目的、步骤、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术中操作1.患者入台预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当进行全身消毒和换手术服,患者脱下衣物,戴手术帽、口罩、手套等。
2.局麻和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麻醉医生给予局麻或全麻,以免术中出现疼痛或意外反应。
3.术中操作步骤根据手术方案,沿着标记好的手术部位进行操作,同时注意手术广度和深度不能超过计划范围,以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4.器械使用手术器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使用前应当严格检查,以免出现器械损坏或失灵。
5.术后处理手术后应当在手术部位加压包扎、缝合或贴上医用胶带等措施,避免手术创口感染和出现渗血。
6.质量控制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全面的术后评估,同时检查手术结束前关键步骤是否正确和重要器械是否正确完成。
7.监测和记录术中需要监测患者的体征和麻醉效果,同时记录手术步骤和器械使用情况,以便术后分析。
三、术后管理1.安排病房手术完成后,将患者转入病房进行护理和监测,必要时给予输液、输血等治疗。
2.术后禁忌要告知患者术后应当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守用药和饮食忌讳等,以免手术效果不好或出现并发症。
3.术后护理术后应当进行局部压痛、皮肤检查和冷敷等措施,以减轻疼痛和消肿。
骨伤科各种医疗技术操作规范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骨科操作规范【2 】换药1.换药前预备:向患者解释目标及可能引起的感到取得合作;换药时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含取无菌物品办法);多个病人换药时先换干净伤口,后换沾染伤口.2.体位:原则上应能充分暴露创面,取坐位.卧位.侧卧位.3.物品预备:换药包.线剪.心理盐水.棉球.碘伏棉球.胶布.心要时备绷带.4.换药步骤: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嘱患者取恰当体位,取下伤口原有的敷料,外层敷料可用手取下,内层敷料运用镊子除去.消毒的办法:A.对干净伤口先用0.5%碘伏棉球由里向外消毒3-5cm;B.对沾染伤口则用O.5%碘伏棉球由外向里消毒皮肤,继之用心理盐水小棉球消除刨面脓液,最后用O.5%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四周皮肤;伤口处理完后用纱布笼罩,并胶布固定.5.换药后处理:改换下来的敷料分散放于弯盘内,倒入污桶,整顿用物.清创缝合1.小我预备穿好工作服,干净双手,戴好口罩.帽子.(1)全身支撑(2)告病情.治疗计划.预后(3)术前预备.器械预备(4)签手术知情赞成书(5)打针破感冒抗毒素或球蛋白(6)抗生素(7)洗手.戴手套2.备物:治疗碗.无菌敷料.镊子.纱布.棉签.持针器.铰剪.缝针.缝线.打针器.一次性手套.胶布.利多卡因等.3.检讨伤口创面情形.患者取左侧卧位.半坐位或坐位,以左侧卧位最常用,头部略向前倾.1.术者带消毒手套,清创(1)清洗皮肤(纱布盖伤口).去毛发(2)清洗伤口(3)麻醉后消毒.铺巾.换手套.穿手术衣(4)检讨伤口.去血凝块.去异物(5)消除掉活组织(6)切皮缘.必要时扩展瘦语(7)彻底止血(8)再次心理盐水.双氧水冲洗伤口2.缝合(1)改换手术单.器械.手套,再消毒伤口(双氧水.碘伏)(2)分层缝合伤口(3)引流操作完毕后处理:不雅察讯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响;用物处理妥善,锐器需收受接管至锐器盒.石膏固定术操作前预备:1.物品预备:(1)石膏绷带:规格有宽15cm.10cm.7cm(2)肘垫:棉花.螺纹织品.颤垫(3)绷带(4)30-40℃温水2.固定部位预备(1)干净固定部位皮肤(2)伤口换药(3)完成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复位3.若进行髋人字石膏,需预备石膏床操作办法:1.依据固定部位的特色选用恰当宽度的石膏绷带.2.依据固定部位的特色及石膏固定的类型选择螺纹织品.棉花.颤垫作为衬里或衬垫.3.将石膏绷带平放在30-40℃温水中,待其冒泡停滞后,用双手握住石膏两头,从水中掏出,并挤去过剩的水.操作时尽量削减石膏随水分的一同流掉.4.石膏托的制造:将棉花铺成恰当的长.宽的棉片.将石膏铺成恰当的长.宽.厚(层数)的石膏片,卷好后放入温水中,待其冒泡停滞后掏出.挤干.展平,放于预先铺好的棉片上,放于待固定部位,绷带缠绕固定.5.管型石膏的制造:于待固定部位放好螺纹织品衬垫,于骨突部位放0.5cm厚的棉花或颤垫,将浸湿挤干的石膏绷带包绕固定部位2-3层,放预先制造好的恰当长.宽.厚石膏片,包绕2-3层浸湿挤干的石膏绷带.留意事项:固定规模:原则上时固定主干应包括远.近端相邻关节;固定关节应包括远.近端相邻主干.在一些特别部位也可破例,如小腿侧方石膏夹,仅包括表里双踝,前臂扭转石膏夹仅包括腕关节.三点固定原则:石膏管型是经由过程准确塑形施展软组织的合页感化(骨膜中断侧),达到稳定骨折的感化,即为三点固定原则,具体操作为合页对侧为三点固定的中央力点,合页同侧进远端列位一个力点.塑形准确:在进行石膏固定进程中要留意石膏内垫物保持均衡,各层石膏间慎密粘合,石膏外形与肢体亲密吻合,才能防止压疮,固定稳定,石膏不易折断.石膏松紧适度.因为石膏没有弹性,故软组织肿胀轻微,或石膏过紧,都可造成肢体缺血性坏逝世是一种致残的并发症.控制合理的关节地位.关节应固定于功效位,以便尽量减轻因固定引起的关节功效障碍,如必需固定于非功效位时,两周后亦应改换成功效位.若有伤口需笼罩时,纱布块,胶布条应尽量纵行置放,禁用环形绷带包扎.举高患肢,尽量减轻患肢软组织肿胀的成长.患肢的指(趾)应显露在外,不雅察甲床色彩,转红时光,以及指(趾)端温度,感到,活动,实时发明血运障碍和神经受压现象.主诉有某处中断性痛苦悲伤,提醒该处有受压可能,应查明原因实时处理,以防压疮的产生.骨牵引操作1. 尺骨鹰嘴牵引尺骨鹰嘴牵引顺应证:肱骨颈.干.肱骨髁上及髁间破碎摧毁性骨折移位局部肿胀轻微,不能立刻复位固定者;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将进行手段复位者.操作前预备:向家眷及病人交卸牵引的目标和可能消失的情形,预备牵引对象,麻药等.操作进程:在肱主干为缘的逗长线(即沿尺骨鹰嘴极点下3cm)画一条与尺骨背缘的重直线,在尺骨背側缘的两側各2cm处画一条与尺骨背側缘平行的直线,订交两点即为牵引针的进针点和出针点.用手牵引将病人上肢提起克氏针从内側进针点刺入,外側出针点穿出.留意勿毁伤尺绅经,不能钻进关节腔.牵引后用三角巾吊起前臂,保持屈肘90度,牵引重为2-4千克(或为体重的1/20).留意事项:(1)经常检讨牵引针处有无不适,如皮肤过紧,可恰当切开少许减张;穿刺处若有沾染,应使之引流畅畅,保持皮肤湿润.沾染轻微时应改换地位牵引.(2)天天测量伤肢的长度.不雅察血运,防止过牵.(3)牵引开端数日,应透视改正骨折端对位情形,实时调剂体位或加小夹板纸垫改正.(4)牵引时光一般不超过8周,如中断牵引应改换牵引部位.(5)牵引进程中勉励病人功效锤炼,防止肌肉委缩,关节柔软.并发症及其防治:(1)牵引处沾染.每日点酒精消毒,沾染轻微时拔针.(2)神经血管毁伤.实时手术探查.(3)骨劈裂.手术固定.跟骨牵引跟骨牵引顺应症:闭合复位不能达到满足后果的胫骨不稳定性骨折,伴有轻微软组织毁伤或归并小腿筋膜室分解症的胫徘骨骨折.操作前预备:向家眷及病人交卸牵引的目标和可能消失的情形,预备牵引对象,麻药等.操作进程:踝关节保持伸屈中立位,自内踝下端到跟后下缘联线的中点,为进针点,消毒后,从内側进针点保持程度位并与跟骨垂直钻入跟骨.安装牵引弓,在布朗架土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4-6㎏(或为体重的1/12).留意事项:(1)经常检讨牵引针处有无不适,如皮肤过紧,可恰当切开少许减张;穿刺处若有沾染,应使之引流畅畅,保持皮肤湿润.沾染轻微时应改换地位牵引.(2)天天测量伤肢的长度.不雅察血运,防止过牵.(3)牵引开端数日,应透视改正骨折端对位情形,实时调剂体位或加小夹板纸垫改正.(4)牵引时光一般不超过8周,如中断牵引应改换牵引部位.(5)牵引进程中勉励病人功效锤炼,防止肌肉委缩,关节柔软.并发症及其防治:(1)牵引处沾染.每日点酒精消毒,沾染轻微时拔针.(2)神经血管毁伤.实时手术探查.(3)骨劈裂.手术固定.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顺应症:实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操作前预备:向家眷及病人交卸牵引的目标和可能消失的情形,预备牵引对象,麻药等.操作程序:1. 患者取平卧位.2. 选择合适进针点: (1)胫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中点的外侧位为进针点,进针点的内侧对应点为出针点. (2)胫骨结节下方1.0 -- 1.5cm处画一条垂直胫骨轴的直线(青丁壮偏上,老年人偏下,儿童避开骨骺)以此交点为中间,向表里侧各2 — 3cm处画一交线,即为进针部位. (3)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为进针部位.3.进针偏向:由外向内,垂直胫骨轴线进针.4.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巾,自皮肤,皮下,骨膜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固定并向近心端提起后自麻醉处进针,针长一般14 -16cm,双侧对称.6.安装牵引弓,双侧针尾以物品破坏防止划伤健肢.7.牵引:床脚进步20cm阁下以反抗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7 -- 1/10.留意事项:(1)经常检讨牵引针处有无不适,如皮肤过紧,可恰当切开少许减张;穿刺处若有沾染,应使之引流畅畅,保持皮肤湿润.沾染轻微时应改换地位牵引.(2)天天测量伤肢的长度.不雅察血运,防止过牵.(3)牵引开端数日,应透视改正骨折端对位情形,实时调剂体位或加小夹板纸垫改正.(4)牵引时光一般不超过8周,如中断牵引应改换牵引部位.(5)牵引进程中勉励病人功效锤炼,防止肌肉委缩,关节柔软.并发症及其防治:(1)牵引处沾染.每日点酒精消毒,沾染轻微时拔针.(2)神经血管毁伤.实时手术探查.(3)骨劈裂.手术固定.。
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常见技术操作,确保医疗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科手术前,医疗人员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审查患者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 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好性和消毒情况- 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卫生3. 操作规范3.1 骨折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内固定、外固定或石膏固定。
- 在进行骨折固定前,需进行适当的麻醉和准备。
- 操作中应注意创伤和手术区域的清洁,避免感染。
- 在固定完毕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固定和护理。
3.2 关节置换- 在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术前评估,包括关节功能和临床状况。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关节置换方法,如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
- 进行手术时应注意关节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 术后需进行关节功能康复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3 矫形手术- 在进行矫形手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术前评估,包括骨骼情况和病变程度。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矫形手术方法,如骨盆矫正、脊柱矫正等。
- 进行手术时应注意骨骼解剖结构,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 术后需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4. 术后护理进行骨科手术后,医疗人员需提供充分的术后护理,包括:-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疼痛情况。
-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消毒和清洁。
- 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
- 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旨在提高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医疗人员在操作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提供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一、穿针原则1、术前征得患者允许,签手术知情允许书;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
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彻底将骨膜阻滞是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5、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10、其它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分量,不要过牵;随时赋予X线检查。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1、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
2、跟骨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者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髌骨上缘2㎝或者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一、牵引机制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磨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
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三、注意事项1、合用于儿童、老人或者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2、子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4、最大牵引分量普通为5㎏,具体因人而异;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四、常用皮牵引1、上肢皮牵引;2、下肢皮牵引。
一、适应证1、用于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疾病,用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2、用于稳定脊柱和下肢骨折,早期活动;3、用来稳定固定关节,改善功能,比如桡神经损伤引起的腕下垂等;4、矫正畸形。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一.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枢纽。
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
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坏疽及缺血性挛缩)2)肢体有循环停滞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
(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适应证]1.长主干骨折复位后不不乱,需求维持对位者。
如股主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求延续牵引方能复位。
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软构造挛缩引起的畸形。
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牵引方法]1.骨牵引: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1)穿针部位:1)胫骨结节: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自胫骨结节下1CM画一条与胫骨结节纵轴垂直的横线,在纵轴两侧各3CM左右处,与垂线的交点)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骨伤科各种医疗技术操作规范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骨科常见手术操作规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适应征:1. 股骨颈头下型或粉碎骨折者;2. 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Pauwel角大于70°者;3.股骨颈骨折经治疗失败,或股骨颈骨折病人不能配合治疗者;4.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已吸收,或股骨头缺血坏死,髓臼及其软骨正常者;5.股骨颈部良性肿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6. 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股骨颈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禁忌证:1.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严重糖尿病患者;3. 有全身感染病灶存在时;4. 被臼破坏较重,或已有明显退行性变者;5. 儿童、中青年不应作此手术。
术前准备:1. 全面检查,了解心、肺、肝、肾的功能,并做相应治疗;2. 患肢进行胫骨结节牵引或皮肤牵引1—2周;3. 手术前一天开始应用抗生素;4. 术前备皮、洗澡、更换内衣、洗肠等;5. 摄X线照片检查,了解病变情况及选择与原股骨头相近大小的人工股骨头;柄的粗细应略小于股骨上端髓腔的内径。
6. 特殊器械:除一般骨科器械外,还应准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器械。
(1)人工股骨头;(2)股骨头把持器;(3)股骨头锤入器;(4)股骨头拔出器;(5)髓腔锤。
7. 麻醉:硬膜外麻。
8. 体位:侧卧,患肢向上,使患髋屈曲45°,以便术中活动肢体。
手术步骤:1. 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其显露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带肌蒂骨瓣植骨术。
显露骼关节囊后壁后,将后关节囊作倒T字或十字形切开,即可显露骨折部。
用股骨头拔出器,取出完整的股骨头。
同时,用卡尺或两脚规测量股骨头的直径,以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头。
再以钢丝线锯或骨刀截除股骨颈残端。
2. 修正股骨颈残端,使其基底部呈斜坡状,向前倾斜150,并保留股骨矩基础上开始扩髓。
3.然后,将患肢尽力内旋,用粗细不等的髓腔锤扩大髓腔。
4.将已选好的人工股骨头,对准方向保持正常股骨的127°颈干角及12°-5°前倾角,插入已扩好的做腔内。
骨科操作规范换药1。
换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目得及可能引起得感觉取得合作;换药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含取无菌物品方法);多个病人换药时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2。
体位:原则上应能充分暴露创面,取坐位、卧位、侧卧位、3.物品准备:换药包、线剪、生理盐水、棉球、碘伏棉球、胶布、心要时备绷带。
4。
换药步骤: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嘱患者取适当体位,取下伤口原有得敷料,外层敷料可用手取下,内层敷料应用镊子除去。
消毒得方法:A、对清洁伤口先用0。
5%碘伏棉球由里向外消毒3—5cm;B、对感染伤口则用O.5%碘伏棉球由外向里消毒皮肤,继之用生理盐水小棉球清除刨面脓液,最后用O。
5%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伤口处理完后用纱布覆盖,并胶布固定。
5、换药后处理:更换下来得敷料集中放于弯盘内,倒入污桶,整理用物。
清创缝合1、个人准备穿好工作服,清洁双手,戴好口罩、帽子。
(1)全身支持(2)告病情、治疗方案、预后(3)术前准备、器械准备(4)签手术知情同意书(5)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球蛋白(6)抗生素(7)洗手、戴手套2、备物:治疗碗、无菌敷料、镊子、纱布、棉签、持针器、剪刀、缝针、缝线、注射器、一次性手套、胶布、利多卡因等。
3、检查伤口创面情况。
患者取左侧卧位、半坐位或坐位,以左侧卧位最常用,头部略向前倾、1、术者带消毒手套,清创(1)清洗皮肤(纱布盖伤口)、去毛发(2)清洗伤口(3)麻醉后消毒、铺巾、换手套、穿手术衣(4)检查伤口、去血凝块、去异物(5)清除失活组织(6)切皮缘、必要时扩大切口(7)彻底止血(8)再次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伤口2.缝合(1)更换手术单、器械、手套,再消毒伤口(双氧水、碘伏)(2)分层缝合伤口(3)引流操作完毕后处理: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用物处理妥当,锐器需回收至锐器盒。
石膏固定术操作前准备:1、物品准备:(1)石膏绷带:规格有宽15cm、10cm、7cm(2)肘垫:棉花、螺纹织品、颤垫(3)绷带(4)30-40℃温水2、固定部位准备(1)清洁固定部位皮肤(2)伤口换药(3)完成骨折或关节脱位得复位3、若进行髋人字石膏,需准备石膏床操作方法:1、根据固定部位得特点选用适当宽度得石膏绷带。
骨科常见手术操作规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适应征:1. 股骨颈头下型或粉碎骨折者;2. 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Pauwel角大于70°者;3.股骨颈骨折经治疗失败,或股骨颈骨折病人不能配合治疗者;4.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已吸收,或股骨头缺血坏死,髓臼及其软骨正常者;5.股骨颈部良性肿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6. 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股骨颈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禁忌证:1.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严重糖尿病患者;3. 有全身感染病灶存在时;4. 被臼破坏较重,或已有明显退行性变者;5. 儿童、中青年不应作此手术。
术前准备:1. 全面检查,了解心、肺、肝、肾的功能,并做相应治疗;2. 患肢进行胫骨结节牵引或皮肤牵引1—2周;3. 手术前一天开始应用抗生素;4. 术前备皮、洗澡、更换内衣、洗肠等;5. 摄X线照片检查,了解病变情况及选择与原股骨头相近大小的人工股骨头;柄的粗细应略小于股骨上端髓腔的内径。
6. 特殊器械:除一般骨科器械外,还应准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器械。
(1)人工股骨头;(2)股骨头把持器;(3)股骨头锤入器;(4)股骨头拔出器;(5)髓腔锤。
7. 麻醉:硬膜外麻。
8. 体位:侧卧,患肢向上,使患髋屈曲45°,以便术中活动肢体。
手术步骤:1. 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其显露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带肌蒂骨瓣植骨术。
显露骼关节囊后壁后,将后关节囊作倒T字或十字形切开,即可显露骨折部。
用股骨头拔出器,取出完整的股骨头。
同时,用卡尺或两脚规测量股骨头的直径,以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头。
再以钢丝线锯或骨刀截除股骨颈残端。
2. 修正股骨颈残端,使其基底部呈斜坡状,向前倾斜150,并保留股骨矩基础上开始扩髓。
3.然后,将患肢尽力内旋,用粗细不等的髓腔锤扩大髓腔。
4.将已选好的人工股骨头,对准方向保持正常股骨的127°颈干角及12°-5°前倾角,插入已扩好的做腔内。
此时,将四个松质骨块嵌入人工股骨头柄的圆孔内,或用骨粘固剂。
然后,用锤徐徐锤击衔接器尾端,使人工股骨头颈部底面与股骨颈截骨面完全平行,并使股骨矩恰好托住人工股骨头颈部底面的内侧。
5.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将患肢向远侧牵引、外旋,并用手指推挤人工股骨头,使假体复位。
测试屈髋、外展活动,观察有无脱位现象。
最后,冲洗创口,彻底止血,间断缝合关节囊和外旋肌群、放置负压吸引管,逐层缝合切口。
在皮肤上固定负压吸引管,连接负压吸引器。
术后处理:1. 术后在两下肢中间置一外展架,皮牵引2周,防止内收、内旋。
2-3天可在床上坐起。
2周拆线,拆去牵引,逐渐扶拐离床活动。
2. 继续应用抗生素,连续用l0天。
3. 保持负压吸引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当每夭引流量低干5 0ml时,拔出负压引流管。
四肢骨折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手术指征:1. 肱骨干开放性骨折,时间较短,清创彻底者;2.肱骨干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3.陈旧性肱骨干骨折,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功能障碍者。
术前准备:1. 除一般准备外,还应准备内固定器械、钢板及螺丝钉。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应准备血管外科和显微外科手术器械;2.当需同时进行植骨时,应准备一侧髂部皮肤;3. 对肱骨干骨折不愈合者,术前应加强肩、肘、腕及手部的功能练习,理疗和按摩等。
麻醉:全麻或颈部硬膜外麻醉。
体位:仰卧,于患侧肩后及腰部垫以软枕,使躯干与手术台成30°角或半侧卧位,将患肢置于胸前。
手术步骤:1.采用上臂前外侧切口。
即于臂部前外侧切口线上,以骨折为中心,作长约10--12cm纵弧形切口。
2.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将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向外侧牵开,肱二头肌连同头静脉牵向内侧,露出肱肌。
纵行分开肱肌的外侧部纤维,即可显露骨折部屈曲肘关书以松弛肱肌,将分开的肱肌外侧部连同桡神经一起牵向外侧,以保护桡神经。
3.用持骨钳把持骨折端同时向下牵引肘部,使骨折解剖复位。
不剥离或少许剥离上、下骨折端外侧骨膜,以能接纳钢板为准。
然后将6孔钢板置于肱骨前外侧面,并以三叉固定器将其固定。
钻好骨孔,用长短合适的螺丝钉一一拧紧固定。
4.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后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屈肘90°,以吊带悬吊前臂。
术后处理:1. 术后将患肢抬高,尽早开始手指、腕关节活动;2. 术后3个月摄X线照片检查,证实骨折愈合时,可拆除小夹板或石膏托,加强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并辅以理疗;3. 骨折愈合后半年,可取出内固定物。
手术时,注意勿损伤桡神经。
关节融合术踝关节融合术手术指征:1.陈旧性踩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创伤性关节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踝关节全关节型结核,关节面严重破坏和关节不稳定者。
3.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4.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跺关节不稳定者。
5.手术年龄适宜于l}岁以上。
术前准备:1. 拍踝关节X线照片检查,明确骨与关节病变程度、范围,制定手术方案;2. 如为踝关节结核者,术前2--4周开始应用抗结核药治疗。
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体位:仰卧,于大腿中部扎气囊止血带手术步骤:1.采用踝关节前侧切口。
即于踝关节前侧正中,自裸关节线上5—7cm始,沿胫骨嵴稍内侧纵行向下。
至距舟关节止,长约12—14cm纵行切口。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小腿横韧带和十字韧带。
将胫前血管及腓深神经,伸拇长肌腿及胫前肌键一并牵向内侧,伸趾长肌胜牵向外侧,即可显露踝关节前侧。
纵行切开关节囊,显露踝关节。
3. 屈患足,开大关节间隙,清除关节内病变组织,再用骨刀切除胫排骨下面和距骨上面的关节软骨,直至露出松质骨。
4.纵行切开胫骨下端前侧的骨膜,并做骨膜下剥离。
在胫骨下端近关节处,先用骨钻成距形钻骨孔,再用骨刀沿骨孔切取长5—6cm,宽2. 0—2. 5cm全厚层骨块。
随即在距骨体凿成一相应的骨槽。
5. 将胫骨下端与距骨体骨面严密对合,使跺关节维持在功能位,把取下的胫骨块下端滑行插入距骨体骨槽内,跨越躁关节。
然后,用1—2枚螺丝钉将骨块上半部与胫骨固定胫距关节间隙植入切下的碎骨片。
放松止血带。
彻底止血,冲洗创口,逐层缝合切口。
包扎后用长腿前后石膏托将踝关节固定干功能位(男病人跖屈5°—10°,女病人跖屈10°一15°)。
术后处理:术后将患肢抬高,以利血循环6周后拆除石膏托,更换短腿石膏,并允许扶拐逐渐负重,以促进骨愈合。
术后8—12周摄X线照片检查,如骨愈合良好,可去掉石膏,练习负重和行走。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胸椎结核经胸腔病灶清除术手术指征:1. 全身情况较好,局部病变较稳定的胸4—10椎体结核,合并死骨,较大脓肿或轻瘫者;2. 病变位于椎体前侧且累及两个椎体以上的胸椎结核,或多数胸椎边缘型结核;3. 胸椎结核,椎旁脓肿溃入肺脏或食管者;4.胸廓无畸形者。
禁忌证:1. 胸椎结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2. 合并混合感染者;3. 两侧胸膜都有紧密粘连者;4. 年老体弱或10岁以下小儿;5. 有明显后突畸形和严重截瘫者。
术前准备:1.进行全面检查:仔细的体检,胸部透视、血、尿、便常规化验,血沉测定,以及心、肝、肾功能检查等,应有近期质量好的X线片,带到手术室,以便术中核对。
2. 术前训练病人作深呼吸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练习有效咳嗽排痰或作气功;3. 加强营养,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或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4. 术前1—2天开始抗生素治疗。
5. 手术侧选择:①病变较重骨质破坏较多侧;②脓肿较大侧;③脊髓受压后瘫痪较重侧;④神经根受压后根痛较重侧;⑤胸膜粘连较轻侧;⑥脓肿与肺脏穿通侧;⑦肺功能低下侧。
麻醉:全麻。
体位:侧卧,术侧向上,胸壁下垫软枕。
如:胸7-9椎体结核,合并死骨与脓肿手术步骤:1. 采用后外侧切口。
即沿第8肋骨走行作弧形切口,前起自锁骨中线,后止于髓棘肌外缘,长约25—30cm。
2.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保护两侧皮瓣。
沿切口方向切开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及前锯肌,并将其分别牵向上、下方。
3. 沿第8肋骨走行切开肋骨骨膜,并作骨膜下剥离。
而后用白求恩刀自该肋骨与其软骨交界处和肋骨颈处切断之。
将其妥善保存,以备植骨用。
4. 接着切开肋骨床及壁层胸膜,剖开胸腔。
如肺脏层胸膜未与壁层胸膜粘连,肺可自行萎缩。
5. 用胸腔自动牵开器撑开胸壁后,轻轻剥开与胸膜粘连的肺脏,用湿盐水纱条垫保护好肺脏,并以弹性钩将其拉向中线,即可显露椎前脓肿和主动脉。
6. 经试穿证实为脓肿,并尽量吸净脓液后,先将肋间血管缝合结扎,或将肋间血管分离后结扎止血。
7. 以盐水纱布垫保护好,以免脓液污染胸腔。
然后,沿正中纵行或“T”形扩大脓肿壁,吸净脓液,清除脓肿。
8. 适当扩大脓肿璧切口,敞开病灶。
以各种刮匙彻底清除病椎.间的死骨、干酪样物质、结核性肉芽组织及坏死椎间盘等。
如为截瘫病人,用小长弯刮匙,经病灶间隙伸入椎体后方,直视下清除硬膜前面肉芽组织和死骨等。
然后,用盐水反复加压冲洗创腔。
当病变累及肺脏或食管时,应请胸外科医生协助妥善处理。
9.有时必须扩大椎间病灶,达到对侧取出大块死骨等。
10. 彻底清除病灶后,于上、下椎体正常骨质上制一骨槽,利用切一下的肋骨或取自体骼骨块进行椎间植骨。
11. 用盐水冲洗病灶和脓腔后,清点纱布,向病灶内放入链霉素Ig和青霉素80万u,随即重叠缝合脓腔壁。
再用盐水冲洗胸腔,使肺膨胀。
于腋后线第9 肋间作闭式引流。
利用肋骨合拢器,以细不锈钢丝关胸,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1.术后应立即观察有无瘫痪,如原有瘫痪加重,应严密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并采取适当措施;2.全麻苏醒后,拔除气管擂管,更换气管套管。
并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待术后10天左右拔除气管套管;3. 术后卧硬板床休息,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肺的膨胀和痰液排出。
保持闭式引流通畅,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内拔出引流管;4. 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为预防感染可注射青霉素7—10天;5. 每2—3个月摄X线照片检查一次,观察病变及植骨情况。
3—6个月后逐渐开始离床活动。
6. 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以上,一般可根据全身情况及病灶稳定程度而定:1)链霉素:每日1g,连续用2—3周。
以后每周2g,可持续3—4个月。
2)异烟肼:每日300mg,可持续6个月。
为预防周围神经炎,应并用维生素B1及B12.3) PAS:每日8-12g,加服碳酸氢钠,可持续3—4个月,但易出现胃肠反应。
以上三种药物可联合使用,以链霉素、异烟拼为好,儿童可按体重、年龄计算用药。
4)已婚女患者应在病愈后3年内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