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十章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1940—1911)
第十章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1940—1911)
格式:ppt
大小:4.84 MB
文档页数:107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50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依据西方近代 教育和体育思想提出“全面教育”思想的 知识分子。他的体育主张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旧中国虽然有空想色彩,但却代表了 时代的潮流和先进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教 育史和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洋务运动开启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先声 维新派的近代体育主张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近代体育的提倡 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传播
一、洋务运动开启西方近代体育传 入中国的先声
19世纪60至90年代,在空前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面前,清王朝内部 一些有实力的官僚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在“以夷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下,掀起了一个向西方学习,兴 办工厂、矿山、铁路、电报、选派留学生等“洋务”事业的运动,史 称“洋务运动”。掀起这一运动的官僚集团被称为“洋务派”。在这 一时期,洋务派大量聘请欧洲英、德、法等国军官,仿照西方军队编 练新式海陆军、开办军事学堂,并选派学生外出留学。
天津最早的足球队——"辫子足球队"
其三,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引进和接受的是西方近代体育的 一些手段与方法。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 近代体育的思想、理论、制度等无论是在清朝军队中还是 在早期的军事学堂中均未引起重视。 其四,传播范围窄小。近代体育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传播范 围仅限于某些清朝军队的“新军”和一些新建军事学校, 因而在社会上影响很小,其意义、价值与功能尚未能为社 会所认识。
张之洞
(一)编练新军,操练近代兵操
洋务派新军最先引进的主要是英国兵 操,主要内容是队列操练与跑步、跳 跃、行军、刺杀等步兵战术动作。 1876年,李鸿章曾选拔派7名年轻中 下级军官赴德国陆军学习,1879年学 成后回国后均担任教官,在军队中以 德国兵操训练军队。1894年甲午战争 后,清政府采纳德国军官汉纳根的建 议,大量聘请德国军官来华,以德式 兵操来训练新军。至19世纪末,各地 清军大都引进并实施德国兵操。洋务 派的新军操练,使欧洲军队普遍实施 的近代兵操和部分近代体操项目得以 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体育 的形成与初期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节 西方近代体育传人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依靠其先进的军事 力量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但这也在客 观上为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近代体育传 入中国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动机。 从客观而言,晚清大批外国人来到中国从事各种职 业的同时也将近代体育带进了国内; 从主观来看,晚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曾先 后聘请外国人在军队和学校中传授体育;并派出留 学生出国学习体育。至190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时, 近代体育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学校中得到初步开展。
上海圣约翰大学拖着长辫 子的跳高运动员在比赛
二、维新派的近代体育主张
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898 年的“戊戌变法”期间。其主要旗手是维 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严复等。
康有为(1858—1927年)
维新派的主要领袖康有为在其代表作《大同书》 中,根据西方近代教育和体育思想,首次提出了 “德教、体教、智教”的全面教育主张。他主张 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和体育活动,提出 “体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之物”,把体育列为学 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1823.2.15-190ຫໍສະໝຸດ Baidu.11.7)
1879年 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华与李鸿章合影
1896年 李鸿章在英国
1900年,李鸿章与卜力等合影
淮军士兵
洋务运动后新式清兵训练
1909年,中国体操学校女子部举行 春季运动会,吸引了中外观众
(二)创办军事学堂,设置体操课程
19世纪后叶,洋务派为引进西方科技,培养人才, 先后兴办了一些新式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 这些较早创办的新式学校大多仿照外国同类学校 设置课程,一般都开设有体操课程,并聘用欧洲 人担任教习,尤以德、日两国人居多。
第十章 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 (1840—1911)
中国近代体育,一般系指从1840年到1949年 这一时期内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这一 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西方近代 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不同渠道与途 径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流传几千年的中国 古代传统体育的主流位置,成为中国体育的 主要内容与模式。伴随这一过程,中国体育 与当时的世界体育发展主流模式逐渐融合一 致,成为近代体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从而 为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时期,从1872年开始,清朝政府前 后派送一百多名幼童赴美留学
(四)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体育知识
近代体育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是翻译引 进西方体育的有关书籍和知识。19世纪后 叶,在洋务派官员的鼓励支持下,翻译引 进了一些体育书籍,向中国介绍了欧美体 育的一些情况。
大清国抛球队队员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体育表现出以下特点:
福建船政学堂
京师大学堂足球队
开设的课程内容有击剑、刺棍、木棒、拳 击、哑铃、足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 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跳栏、爬桅 等项目。此外在课余还开展游泳、滑冰、 平台、木马、单杠、双杠及爬山等运动。
做新式体操的孩子们
(三)派遣留学生,学习近代体育
为培养军事工业人才及军官, 洋务派曾选送不少学生赴英、 法、德、美、日等国留学。这 些学生回国后带回了一些西方 近代体育。例如曾国藩、李鸿 章于1872年始陆续选送4批共 120名十余岁少年赴美国学习 “军政、船政、步示、制造诸 学”。这些少年中不少人在美 期间接受了近代体育,经常参 加棒球等运动,还组织了“中 华棒球队”。他们学成归国后, 将不少近代运动项目带入了国 内。
其一,发源于欧洲的近代体育首次被系统地引入中国。从此 后中国开始有组织地接受西方近代体育。这对于近代体育在 中国的传播与形成过程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二,近代体育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引进与传播均以兵操为主。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洋务运动中中国最早引进和接受的 不是近代欧洲的学校体育体系,而是军事体育性质的兵操。 这对于后来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近代西方体育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西方近代体育
近代中国体育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近代历史与文化
文档推荐
第十章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1940—1911)
页数:107
为什么体育起源于西方
页数:6
近代外国体育
页数:46
西方传统体育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影响
页数:4
近代中国体育发展
页数:2
中国近代体育
页数:2
现代体育起源于西方
页数:8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页数:5
近代体育的发展
页数:3
清朝末年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
页数:2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