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介】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
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
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交流: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了解伯牙绝弦所代表的音乐精神。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聆听、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伯牙绝弦的音乐魅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讨伯牙绝弦的故事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理解“知音”一词的含义,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和朋友。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难点:伯牙绝弦故事中“知音”的概念。
学生对古琴音乐风格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3.2 讲解故事:教师详细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3.3 聆听音乐:教师播放古琴曲《伯牙绝弦》,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3.4 探讨“知音”: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知音”一词的含义,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和朋友。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深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
4.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伯牙绝弦故事内涵的深入探讨。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5.2 作业要求:格式: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考查学生对“知音”概念的理解和感悟。
6.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伯牙绝弦》故事原文及注释。
古琴音乐教材或相关CD。
7.2 教具:PPT或黑板、粉笔。
《伯牙绝弦》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2)引导学生理解“知音难觅”的道理,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及其道理。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伯牙绝弦》故事深层道理的理解。
2.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知音”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资料,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
5.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知音难觅”的现实意义。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知音和珍惜友情的故事。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伯牙绝弦》的故事道理和情感体验。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
(2)学生抄写并背诵课文。
(3)学生写一篇关于“知音难觅”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借助注解读通读懂文言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挚的友情。
3、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乐曲导入,回顾学法1、播放乐曲,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弦,正音,组词,(琴弦、弓弦、……)课文里指琴弦。
能不能组“船舷”。
再写绝,师:绝,是断绝的意思,那绝弦应该是怎样理解?师:谁弄断了琴弦。
(老师相机板书伯牙)读课题3、为什么不写俞伯牙绝弦?(“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是找到知音,珍惜友情的千古绝唱,演变成了成语,)再读课题4、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呢?二、学习课文第一步:“读”出韵味。
1、指名读。
2、板书课文中的两个语气词“哉”“兮”,理解并阅读有关句子。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如回答得很好,可以说“妙哉”,一道难题难于解答出来了,可以说“岂不快哉”。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比如“狂风大作,尘土飞扬”连起来就是“狂风起兮尘土扬”。
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比句子读“善,峨峨若泰山”“善,洋洋若江河”师:缺少这两个字,读起来感觉怎么样呢?有了这两个字呢?领读,齐读,3、自由读课文,4、再请第一位同学示范读。
师:文言文的学习,朗读是第一位,要求读准确,读流畅,停顿正确,有节奏感,这才会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精选12篇)《伯牙绝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读懂课文内容1.交流学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四、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
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感情朗读。
4、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学生读。
5、你理解伯牙的心声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五、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句。
板书:25.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26 月光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2、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初步了解学习、理解古文的方法。
3、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诗文。
二、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方法去自主朗读学习其他古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知己的难觅,赞颂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导语:有一段友谊至诚至深,感人肺腑;有一对朋友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古文的魅力。
1、齐读课题。
2、解题。
你们知道伯牙是谁吗?怎么知道的?(板书:查阅资料)“绝”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板书:变通理解)二、整体读文,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1、质疑:伯牙为什么绝弦?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朗读古文。
2、出示学习古文的方法。
3、读通全文。
①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正腔圆。
教师抓住不足适时指导,并出示节奏指导朗读。
预设:“兮”是语气词,应延长,所以要停顿,但不用强调重读。
最后一句,师可直接出示节奏,领读。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根据节奏自由朗读。
④检查朗读。
先指名,再齐读,过渡:读古文不仅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还要读出情感,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三、品读古文,悟知音导语:在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伯牙(板书),一个是——子期(板书)。
1、默读古文,揣摩意思。
同学们默读古文,想一想,古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不要忘了借助注释,变通理解。
小组交流古文意思。
把你读懂的句子意思,说给本组同学听,请同学评价是否准确。
2023年《伯牙绝弦》教案15篇《伯牙绝弦》教案1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3 积累中华经典文化,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记忆背诵。
难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资源:《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古往今来有关交友的名言很多,而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有关知音的`千古流传的故事《伯牙绝弦》。
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篇__会对友谊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 自由读放声读,读准字音。
2齐读,注意感受节奏和韵味。
师范读,进行指导。
3 同桌互读,互相评议,指出不足。
三认识伯牙,理解题目1听伯牙学琴的故事,了解伯牙。
(俞伯牙:楚国著名的音乐家,天下操琴的高手)2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3默读课文,思考:伯牙为什么要绝弦?4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四解读绝弦之因1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思考:伯牙乃著名音乐家身边不缺乏欣赏赞美的人,为何子期死后就再也不鼓琴了呢?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出示课件,由钟子期的赞叹,想象一下那琴声再现时的场景。
师播放高山流水乐曲。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琴声,你听到了徐徐的清风,你会如何赞叹?还会有那些场景呢,你又会如何赞叹?5是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心中所念,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就叫--知音啊,难怪如此擅长音乐的伯牙会绝弦呢6再次聆听高山流水,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五深悟绝弦,感悟知音1再次聆听高山流水,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1钟子期死后,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诗,出示短诗,学生读并体会。
2面对伯牙的痛苦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3交流交友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前谈话: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出示课件2:播放>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二. 熟读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出示课件4:>的朗读节奏.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的朗读节奏.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三. 品读感悟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出示课件8.9._.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e) 出示课件_: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f) 出示课件_._,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g) 出示课件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h) 出示课件_,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四. 能力训练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2. 出示课件_: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 出示课件_: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小学六年级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二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课前热身:这节课我要和我们六(1)班的同学给各位领导老师献上一节精彩的课堂,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有,好,有点我们六(1)班的味道.那么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到来.(掌声)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填空: , 天涯若比邻.相识满天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欲觅知音难上难.谁能起来把它们补充完整啊?(分别抽学生)补充完整后学生齐读>>师: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以上这几句古诗都是描写什么的呢?生: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师:自古以来纯真的友谊被人们所歌颂.所颂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就是描写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 师:板书:伯牙绝弦,(出示课件)二.理解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师适时评价.纠正.再全班齐读)师:谁能说说这个题目中绝的意思.(指名回答,教师引导)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把自己认为难度较大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懂生:自由读师:哪个同学起来读一遍生1:读,生2:读.师: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声音哄亮,读得很有感情,读出古文的味道)古文和现代文不同,读古文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现在老师也想读一读怎么样啊师:范读师:请同学起来读.生1,生 2.(适当评价,适当给以掌声,读古文不但要注意节奏和停顿,还要注意读出感情)师: 同学们齐读一遍四.总结全文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这真是让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啊.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得遇知音而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这个故事,以后遇到很知心的人,我们就可以叫他是我们的什么?小学六年级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三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的乐曲课件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1.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都是描写美丽的自然景物)2.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文言文>.3.师生共同释题.伯牙:晋国上大夫,琴艺高超.绝:断绝.弦:琴弦.4.质疑:一代琴师为何从此不再弹琴?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三.读懂课文内容1.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意思等)2.师: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4.通过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的?不懂的可以同学再交流.(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5.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6.质疑:后面的〝善哉〞中的〝善〞可以怎么说? 相当与现代的什么?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第一次是擅长;后面表示赞叹.7.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含义了吗?8.课堂练习:选字填空(善的不同用法).。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案篇一课型:新授课知识与技能:(1)朗读。
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朗读法谈话法教学用具:课件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
我们还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杨氏之子》,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的背好吗?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古文,能说说你对古文的感受吗?看来每个人学的时候感受是不同的。
古文虽然有点难,但觉得挺有意思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伯牙绝弦》一起读。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自由读课文,把子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
(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
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3、齐读课文。
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个字,注意停顿和节奏。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在兮和若后边停顿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们读的都不一样。
师范读,学生跟着读)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
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
可以用“/”画出停顿。
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榜样。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放录音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5.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境1.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课件示)(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 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4.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点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善鼓”、“善听”中的“善”解释为“擅长、善于”;两个“善哉”中的“善”解释为“太好、太妙”。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概括呢?这时,你是怎样赞叹呢?(3)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
《伯牙绝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3)学习成语“绝弦”的用法,并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成语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理解“知音难觅”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成语“绝弦”的用法及在语境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知音难觅”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伯牙绝弦》,理解故事内容。
(2)收集与《伯牙绝弦》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伯牙绝弦》,了解故事梗概。
(2)准备一本成语词典,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查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伯牙绝弦》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伯牙绝弦》,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知识拓展:(1)讲解成语“绝弦”的用法,并进行实例演示。
(2)引导学生运用“绝弦”成语进行句子练习。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理解“知音难觅”的意义。
(2)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伯牙绝弦》。
2. 运用成语“绝弦”造句,并将句子写在日记本上。
3. 思考:你身边有没有像伯牙和子期这样的知音朋友?请谈谈你的感受。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知音难求,珍惜身边的知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绝弦”一词的含义。
(2)深入领会《伯牙绝弦》中所表现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伯牙绝弦》的故事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伯牙绝弦》的故事氛围。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绝弦”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组讨论:讨论《伯牙绝弦》中所表现的音乐美学思想。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知音好友,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知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课前播放《高山流水》一、导入: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高山流水》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指名读,齐读。
解题,质疑。
二、初读古文。
1.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2.范读,出示画停顿的内容自己再读古文。
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了文章写了两个人?(伯牙,钟子期)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说说你有何了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善:善于,擅长)请生读,“鼓”作何意?从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释)从文中的注释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齐读,读出二人的特点来。
师: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画出。
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细细读读第一句:你有何体会?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怎样的高山?(巍峨,高大)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峨峨)请生读读出巍峨的气势来。
(过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读读,体会高山的巍峨。
再读子期的话,从哪个词体现钟子期善听?(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读出它的味道来。
区别四个“善”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齐读。
从哉,兮两个语气词你又作何体会?再读。
3.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二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音乐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了解单元目标(1)、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的表达方法(4)、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艺术2、感受音乐魅力,揭题导入:(1)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感受音乐魅力,引出演奏者(板书:伯牙绝弦)(2)人物了解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被尊称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3)解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3、出示学习文言文方法,学生自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B借助注释,一句一句读,想一想每一句的意思C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并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D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共同探讨交流或请教老师E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背诵下来4、交流自学情况,学习课文A朗读课文,注意停顿(1)自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难读的句子(3)划分朗读节奏B翻译课文合作学习,出示要求请同学来翻译课文,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注释:绝:断绝。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牙与子期的深厚友谊。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分析伯牙绝弦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2.理解伯牙绝弦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友谊: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心中的友谊,分享友谊的美好故事。
2.导入课文:介绍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友谊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伯牙绝弦的原因,分析伯牙的心情变化。
(四)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伯牙绝弦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伯牙绝弦的原因。
2.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伯牙绝弦的优秀教案设计。
(二)教案设计1.教师展示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一起探讨教案设计的合理性。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按照教案设计进行课堂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实践中的错误,鼓励创新。
(四)成果展示1.各组展示实践成果,分享教学经验。
五、板书设计伯牙绝弦1.生字词:伯牙、子期、绝弦、摔琴、知音2.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3.情感变化:友谊→失望→绝望4.文化内涵:知音难求、高山流水六、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伯牙绝弦背后的文化内涵。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友谊的认识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之美。
同时,通过教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讨论了伯牙绝弦的故事,那么请问,什么是‘知音’?”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伯牙为什么选择绝弦?这个决定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情感?”(二)教案设计1.教师展示教案设计,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教案中,哪个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伯牙的心情?”(三)课堂实践1.教师分配角色,并指导:“请扮演伯牙的同学注意,你的情感应该从激动变为失落,再到绝望,如何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这种变化?”2.学生实践时,教师观察并指导:“嗯,你的表情很到位,但是台词可以再丰富一些,更深入地体现伯牙的心情。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古代文人的音乐审美观。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主要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节,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2.2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提供相关的文学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故事,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学会珍惜友谊。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的情节,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4.3 课堂讲解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4.4 课堂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4.5 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伯牙绝弦》的理解。
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知音难觅”的理解和体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于《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对于《伯牙绝弦》的理解和体会,互相学习和借鉴。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
(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伯牙绝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
(2)懂得尊重他人的才华和努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3. 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2. 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伯牙绝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理解故事寓意(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伯牙绝弦?(2)学生分享感悟,体会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体会语气、节奏等。
(3)全班一起背诵课文,检查背诵效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强调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
6.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思考:如何与朋友保持真挚的情谊?六、教学拓展1. 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背景,了解古代音乐家及其作品。
2. 欣赏其他关于友谊的古文,如《论语·颜渊》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等。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伯牙、钟子期等角色,再现故事情节。
2. 讨论:如果你是伯牙,你会如何看待钟子期的离去?八、评价反馈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伯牙绝弦教案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伯牙绝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课前热身:这节课我要和我们六(1)班的同学给各位领导老师献上一节精彩的课堂,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好,有点我们六(1)班的味道。
那么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到来。
(掌声)【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填空:,天涯若比邻。
相识满天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欲觅知音难上难。
谁能起来把它们补充完整啊?(分别抽学生)补充完整后学生齐读》师: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以上这几句古诗都是描写什么的呢?生: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师:自古以来纯真的友谊被人们所歌颂、所颂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就是描写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
师:板书:伯牙绝弦,(出示课件)二、理解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适时评价、纠正。
再全班齐读)师:谁能说说这个题目中绝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释,联,悟,诵”等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具:高山流水等古曲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同学们,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能是一首歌、一幅画、甚至一件不起眼的工艺品。
第八组课文将带我们走进艺术百花园,感受艺术的魅力。
首先,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一段高雅的音乐,想想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气息?心里有怎样的感受?(点击古琴)学生认真倾听后自由说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边听音乐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体会,并表达出来,这是很好的理解方法。
(师边说边板书:展开联想和想象)其实我们不仅欣赏音乐
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文章、欣赏图画时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去体会,而且,写文章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表达,(板书:学习作者
表达的方法)请齐读。
这就是我们这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之一,同时另一个训练重点就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著名古筝曲《高山流水》,你知道吗,关于这首曲子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古文、也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名叫——《杨氏之子》
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啦?(师出示幻灯片:读释联悟诵)
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读不通顺的地方可结合注释想想该怎么读。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一会点评、正音。
3、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教师适时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
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出示重点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律美(师出示隔断文)。
但停顿不等于断开,要把尾音拖长就更有韵味了。
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都按捺不住了,给老师一个展示的机会行吗?(师范读)
6、怎么样?老师读得还可以吧?愿不愿意和老师PK一下?
7、指名与老师赛读。
师及时点评肯定。
(如:老师最喜欢你洪亮的声音,最欣赏你自信的姿态。
)
8、生小组赛读。
9、全班齐读。
小结:读得太好了,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
过渡: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对课文内容有哪些了解?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1、理解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
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
2)伯牙为谁而绝弦?(板书:伯牙钟子期)
2、理解大意。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1)自读课文,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班上汇报交流:
师点拨: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
那既然是表赞叹的语气词,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出示重点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句指名读)
3)“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
(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现象。
)
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这句话?练读
4)刚才你们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教师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可见中国的汉字是多么丰富、多么富有魅力呀!)5)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听,看谁讲的生动?
3、感悟知音
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他们是什么关系?(板书: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
3)看图: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
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
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还听出了什么?(还听出了伯牙像山一样的宏伟志向,像海一样的博大胸怀)
点拨: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像伯牙这样一个大智大仁之人,纵情山水之间,把自己的一腔情怀流诸于指间弦上,那抒发的是自己宏伟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呀!
4、想象说话
1)善鼓琴的伯牙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
他还可能表现什么?
2)假如你就是善听的子期,让我们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把你听到的、想到的,试着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好吗?
出示句型练习: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3)正是这样,所以文中说——出示句子“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生齐读。
师:这才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真知己呀!
4)有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初遇子期时,不相信一个山野樵夫能如此精通音律,便百般试探,结果子期都能心领神会,并一一解出其中神韵。
伯牙终于觅到知音,他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呢?(生自由回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5)师:有史料是这样描绘的——出示“拓展一”
6)引导生齐读前一部分——出示幻灯。
5、点明中心
1)引:是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时的伯牙与子期,他们是多么兴奋与激动,聊不完的话,续不完的情,于是双双相约,明年此时此地不见不散。
然而,世事难料,那个世上最懂我的人已经去了,怎不令我痛断肝肠,出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
请生再读
2)世间风情千千万,借用柳永《雨霖铃》里的一句话说“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伯牙“纵有万种神韵,更向何人弹”哪!从此后,也只能“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了,所以,古琴啊,古琴,留你何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悲痛欲绝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3)伯牙断绝了琴弦,也断绝了名誉、地位,从此后,富贵如云散,名利成枉谈,只有明月清风相伴,高山流水相依,剩下的只有无边的寂寞了。
出示子期死后,伯牙于墓前悼念,曾写下一首短歌,(出示拓展二,配乐诵读):忆惜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4)请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再读最后一句
五、总结拓展:
1师:一段凄美的友情佳话千古流传,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还曾这样写道——(出示拓展三)“摔碎瑶琴风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
2师:其实,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中,像这样歌颂友谊或相知的诗句还有很多,说说你积累的歌颂友情、知音的诗句或名言。
3引导背诵:
师: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琴为知音者弹”。
我们动容于千古知音的同时,更感叹于作者的独具匠心,他仅仅用了7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段凄美、动人的情感故事,而且,作者运用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热情地歌颂了伯钟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知音的可贵。
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呀?
让我们在《高山流水》的优美乐曲中练习背诵课文吧。
结语:都说知音最难觅,但我想,如果你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一定能找到你的知音,希望大家都能觅到这样“士为知己者死,琴为知音者弹”的肝胆相照的挚情好友。
4拓展练习:学习两篇文言文了,现在你觉得文言文好不好?难吗?那我们再来读两篇文言文。
运用这五步阅读法自主学习。
(出示拓展练习)六:课后作业
将课文内容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写在日记上。
25伯牙绝弦
知音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
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