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8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
A.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2.下面是东汉崔塞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汉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
A.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
D.无需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
3.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4.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
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A.流民问题日趋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5.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
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登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人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深圳市龙岗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
属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
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C.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D. 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25.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
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 •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 •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26.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
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
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 •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 .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7 •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室让皇帝”,意即他
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苗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 .对史实完全不予尊重
B .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来源学科网ZXXK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 .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某项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一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2.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最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近臣参与军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说明汉唐选官制度( )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2018-2019年贵阳一模: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古语有云:“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这里的“史”是指
A.历史事实和重史传统
B.历史解释和史料取舍
C.历史理解和史学观念
D.历史文本和国史教育
25.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
这主要借助于
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26.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说”,再到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贯穿
其中的思想主线是
A.突出人性
B.冲击理学
C.服务市民
D.维护专制
27.1879年,清政府派遗广东试用道张鸿禄、候补知县温宗彦赴南洋、新加坡一带考察航运,同时
招徕华侨资本,成效显著。此举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C.彰显了朝廷奖励实业的决心
D.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28.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这表明当时国人
A.信仰民主共和
B.反对复辟帝制
C.抵制军阀统治
D.坚持统一战线
29.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 “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
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无问西东”
主要体现了
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2018苏州一模(五)历史word版含答案】江苏省苏州市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五)
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下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2.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知,班固()
A. 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B. 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C. 推崇重农抑商政策
D. 主张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3. 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A.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
D. 逼真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
4.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荆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查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4.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5.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B.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
C.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D.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6.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2018届福州四中高三高考一模
文综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
说明当时()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
C. 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
D. 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
陕西
A. 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 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 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2.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
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A. “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今四者俱为变礼也同,而其所发亦不同,
或发于男,或发于女,其辞不可同也。”
B. 窦娥唱道:“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
断人肠的是剔团栾月色挂妆楼。”
C.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也。”
D. 《儒林外史》:“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
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3.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
“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这反映出了清代()
NCS(南昌市)20180618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韩菲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25.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26.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
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27.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
民。这反映了他
A.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28.李鸿章说:“洋人所图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地也,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
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长久,今之各国又岂有异哉。”这实际上是主张
2018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2. 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
A. 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D.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汉代牛耕图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B项正确。从春秋战国到西汉的耕作方式都是铁犁牛耕,并没有出现新的耕作模式,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而是强调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排除C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的西汉不符,排除D项。
点睛: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牛耕图》”等信息,结合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哈尔滨师大附
中
2018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
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
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
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
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2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近代这种政治生活特点的朝代应是
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26.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含答案精品
24.《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谛(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这反映了中国早期
A.贵族政治逐步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确立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已有民族认同意识
25.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
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
26.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
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27.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
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28.《申报》主笔1876年在文章中描述,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买外国织布机器并仿照其技术
织洋布,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但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XX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XX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与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26)
表3
记述出处“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
雷。”
《宋史》(卷六十七) “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东都事略·仁宗纪》
“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郡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渑水燕谈录》(卷第四)
表3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4.(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27)
最新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带答案一
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干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消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招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为兴办大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4.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
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经世致用限念的影响
5.“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汉以后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这体现了宗法血缘制度是在逐渐瓦解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和分封制度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选官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制度是的瓦解。
2.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历史上的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游历各国,演说和上疏都能被顺畅地听、读,不需要翻译,也不存
在交流障碍。以张仪为代表的外交家能四处游说、宣传合纵连横,主要是因为当时各国 A .有共同的文化起源 B .普遍推行魏国文化 C .语言文字存在差异
D .汉字书写形式统一
25.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
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
B .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
C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
D .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
26.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有关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记载中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