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简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与心理学有关的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在学
习理论方面,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原因、影响和评价,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心理学中外部可观察的反应行为,学习是建立在强化
和惩罚的基础上的。这一理论被应用于养成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例如,在养成某项技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习过程分解成单个步骤,并透过奖励和惩罚来加强或弱化学生的某种反应,以帮助学生形成习惯性的、自动的反应。而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行为主义者通常会采用具体且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如任务分解和实际操作,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技能。
认知学派
认知学派认为人类是复杂的信息处理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有目的、选
择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建立新知识和技能。认知学派
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强调学习环境与个体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倡创造性学习。例如,该学派指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与人们的个性和前置知识相适应的。他们还支持使用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认知学派
社会认知学派从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中提取出最好的部分,特别是
强调了认知、情境和社会变量的交互作用。这一学派认为学习不仅受到过程和结果的外在奖惩的影响,还受到内部因素,如学习者的信念、期望、动机和情感的影响,而社会参考模型也了被该学派广泛使用。例如,一个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即一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十大培训学习理论模型
学习理论解释了我们用来学习和留住知识的框架。毫无疑问,我们所有人一生中都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学习理论,但是很难找到适合您和您的学习风格的合适人选。因此,梳理了十大学习理论/框架。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假设学习者是被动的,并且只对诸如奖励和惩罚之类的外部刺激做出反应。这意味着行为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而改变。通过暴露于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刺激,学习者可以“适应”。
2、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认为,思想的“黑匣子”需要开放和理解。它表明人们以与计算机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因此,认知主义通常与人工智能(AI)的研究有关。在1960年代,专注于探索思维,记忆,知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的认知主义成为行为主义的主流学习理论。它认为人们的学习方式取决于内部过程,而不是外部刺激。
3、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表明,学习是一个活跃的过程,人们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对现实的主观表示。这些表述是主观的,因为新信息总是与人们的先验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他们的社会或文化背景。
建构主义拒绝像行为主义这样的僵化的学习理论。取而代之的是,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因地制宜的过程,专注于建立而不是获取知识。
个人经验以及学习者的环境有助于建立知识。学习者通过社会谈判不断测试想法。而且,由于每个人都是个人,因此每个人对待它的方式都不同。
4、人文主义
人文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一种个人行为,有助于实现人的潜能。在马斯洛这样的学习理论家的倡导下,人本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自我实现”一词,也给了我们从事教学工作者作为促进者的概念。
像认知主义一样,人文主义出现在1960年代。它着重于人的尊严,自由和潜力。它的中心支柱之一是人们以“意图”和价值观行事的假设。这与行为主义等学习理论形成鲜明对比,行为主义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施加外部刺激的结果。人文主义观点也反对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即发现知识和建构意义是学习的核心。
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每年因为教育心理学成绩不达标而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有很多,所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
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
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就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就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就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
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就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与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她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就是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所谓刺激分化,指的就是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学科,旨在了解学习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以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导着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的几种主要学习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表明,通过建立有条件的刺激与反射之间的联系,可以引起新的学习行为。在教室中,行为主义理论推崇使用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削弱学生的特定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来引导学生表现出他们所期望的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相信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强调学生的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通过适应和组织信息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强调人类在社交环境中的学习和发展。瓦伦蒂诺夫的“学徒制”理论是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社区的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创建富有挑战性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担任学生的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发展学习能力。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立新的概念和理解。维果茨基的发展区域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当前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区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的任务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教育心理学理论
1. 引言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下的心理发展和研究过程的学科。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教育者提供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2.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而研究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刺激以引发学生所期望的反应,从而促进他们的研究。
3.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4. 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的研究和发展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该理论强调教育者应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
境,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
和发展。
5.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内在动机对于研究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权,激发他们的
内在动机,并提供支持和认可,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成长。
6. 结论
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社会文化和自我决定理论等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育
者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
活动,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可以根据自
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这些理论,灵活运用,以提供高质
量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十大培训学习理论模型
学习理论解释了我们用来学习和留住知识的框架。毫无疑问,我们所有人一生中都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学习理论,但是很难找到适合您和您的学习风格的合适人选。因此,梳理了十大学习理论/框架。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假设学习者是被动的,并且只对诸如奖励和惩罚之类的外部刺激做出反应。这意味着行为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而改变。通过暴露于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刺激,学习者可以“适应”。
2、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认为,思想的“黑匣子”需要开放和理解。它表明人们以与计算机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因此,认知主义通常与人工智能(AI)的研究有关。
在1960年代,专注于探索思维,记忆,知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的认知主义成为行为主义的主流学习理论。它认为人们的学习方式取决于内部过程,而不是外部刺激。
3、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表明,学习是一个活跃的过程,人们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对现实的主观表示。这些表述是主观的,因为新信息总是与人们的先验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他们的社会或文化背景。
建构主义拒绝像行为主义这样的僵化的学习理论。取而代之的是,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因地制宜的过程,专注于建立而不是获取知识。
个人经验以及学习者的环境有助于建立知识。学习者通过社会谈判不断测试想法。而且,由于每个人都是个人,因此每个人对待它的方式都不同。
4、人文主义
人文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一种个人行为,有助于实现人的潜能。在马斯洛这样的学习理论家的倡导下,人本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自我实现”一词,也给了我们从事教学工作者作为促进者的概念。
像认知主义一样,人文主义出现在1960年代。它着重于人的尊严,自由和潜力。它的中心支柱之一是人们以“意图”和价值观行事的假设。这与行为主义等学习理论形成鲜明对比,行为主义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施加外部刺激的结果。人文主义观点也反对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即发现知识和建构意义是学习的核心。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刺激——反应联结
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俄国
没有食物,只有铃声产生的唾液是条件刺激
看到食物就产生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与分化(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消退惩罚
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执行控制)
5.1-4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6.7-10属于认知学习理论
7.苛勒——完形、顿悟说
德国基本内容: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
8.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观——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奥苏泊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美国
学习方式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分类: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奥苏泊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掌握事物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人学业的成就“三好学生”)
附属内驱力(获得教师、家长的赞扬)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
——行为vs认知vs建构vs人本
一、考情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学习理论考试频率较高,属于内容较多、杂乱,而且有点难度的知识。考查的形式以识记性和理解性的客观题为主。因此我们在记忆中,不仅要通过梳理知识,把握细节,同时要能够借助例子理解知识,在做题中能够更加灵活、游刃有余。
下面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以表格、知识点的形式,让大家能够更全面了解,并通过这些点去搭建框架,加之一些题目练习,在今后做一些学习理论流派选择的时候能把握关键点,迅速、正确做出选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点梳理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首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里我们需要把握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实质,以及人物、理论名称及有关理论的匹配。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强调的就是对学生外显行为的塑造和矫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其次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同样是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把握。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及学习者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一起的影响,但更偏重于客观因素,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得。因此教师是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甚至有可能是灌输者(机械学习),而学生就是知识的接收者(有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第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把握的重点,除客观题外,我们也需要注意主观题:论述、案例分析的把握。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的学科,它将心
理学的原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提高教育的效果。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学
习的过程、机制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早期的学习理论之一,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
的变化,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来完成的。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
对学习的影响,主张以激励和奖励来引导学习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B.F.Skinner),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的,只要通过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来引导行为,就能
够培养和巩固学习。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例如通过奖
励和惩罚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自身的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它认为学习
是通过思考、理解和整理信息来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
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和瓦伊格茨基(Lev Vygotsky)。
皮亚杰主张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探索的过程,通过与环境的
互动和适应来塑造知识。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将人的认知能力划
分为感知、运算和运用等阶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瓦伊格茨基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区域发展理论。他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个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逐渐习得社会共享的符号系统和知识结构。
引言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理论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方法。本文将对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
一、行为主义理论
1. 来源和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塑造。
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塑造行为,例如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3. 应用与教育实践:行为主义理论提倡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行为,对于学校教学的课堂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二、认知发展理论
1. 来源和基本原理: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2. 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发现和探索,重视在适当的发展阶段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刺激。
3. 应用与教育实践: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
1. 来源和基本原理: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伯特·班杜拉和尤利·列昂季耶夫,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
2. 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模仿和观察学习,重视社会环境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3. 应用与教育实践: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和模仿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情绪与动机理论
1. 来源和基本原理:情绪与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亚当斯和霍尔曼,情绪与动机理论认为情绪和动机对于学习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