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455.00 KB
- 文档页数:17
2012年10月(P <0.05),同时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
3.3.3B 超检测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见表3表3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 <0.05,组间比较P <0.05经t 检验分析,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治疗组对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优于对照组。
3.3.4两组治疗后月经情况综合疗效比较见表4表4综合疗效比较(%)注:组间比较P <0.05由上表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
4讨论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肾气充旺,天癸生发,冲任通盛,方能维持正常月经。
古代医家认为月经的产生与肾中之精有关,故《医宗金鉴·调经门》曰:“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肾中之精又包括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亦包括来源于后天的水谷之精,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肾气盛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只有肾精充足,脾气健旺,冲脉充盈才可经血自调[1]。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说明肾气旺盛,天癸的产生,以及任通冲盛对月经的来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影响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因素是月经过少的主要发病原因,其中主要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因素;卵巢功能早衰等卵巢因素;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下降或失调;人工流产术刮宫过深等,损伤了子宫内膜的基底层或导致宫腔粘连等;另外,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导致月经过少。
有研究[4]对大量月经过少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后发现,月经过少患者中有很多患者的子宫内膜光滑且菲薄。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探讨张咩庆 中图分类号:R 378199;R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31(2009)01-0090-02作者单位浙江省邮电医院,浙江杭州 35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 ER D )。
当出现食管黏膜不同程度损害时即为反流性食管炎(RE )。
G ERD 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LES 松弛、LES 压力下降、食管廓清能力下降、食管黏膜抵抗能力改变、合并有食管孔裂疝等[1]。
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在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确认H P 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 LT )恶性淋巴瘤,但RE 与HP 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2]。
本文对86例反流性食管炎的HP 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连续选取我院及浙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中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并经内镜检查确诊为RE 的患者86例,基本要求:(1)初诊患者;(2)年龄18~80岁;(3)无消化道手术史;(4)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史;(5)检查前30d 内无抗生素、抑酸剂或制酸剂使用史;(6)无合并消化性溃疡病。
86例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151岁。
同时随机选取与上述病例条件相匹配的同期经内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各80例作为对照组。
2 内镜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研讨会制定的“RE 的内镜诊断与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RE 分4级:0级为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I 级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Ⅱ级为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为病变广泛。
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有溃疡。
所有病例都做组织活检。
3 HP 感染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取胃窦距幽门2cm 处组织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改良G iemsa 染色,两项均阳性者确定为HP 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王新舜郭佳鹤刘少田【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
方式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2例及对照组240例。
采纳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Hp感染。
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为20.30%,而对照组为43.33%(P<0.05)。
结论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逆相关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反流性食管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n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 and reflux 202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and 240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Serum samples from these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specific IgG antibodies to Hp,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Gastric biopsy specimens obtained during endoscopy wereused for pathological and rapid urease test. Results The ratio of the Hp infection was 20.30% in 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and 43.33% in the controls. There was signif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p infection and reflux esophagitis.【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Hp) ; Refluxesophagitis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在1983年成功地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以来,对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研究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