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理论-角色游戏
- 格式:ppt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42
角色性主题游戏的理论基础一、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论证了幼儿角色游戏的动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中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解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对付环境。
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发泄,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
例如,儿童的愿望是快快长大,做大人所能做的事,然而这种愿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儿童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行为,“过家家”,当父母,通过游戏寻求这种愿望的满足。
同时,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打针、看病等不愉快的体验,这些不愉快在现实中无从发泄,压抑在内心,而在游戏中,儿童通过对第三者(伙伴或玩具)打针、喂药,而将伤害转移,从不愉快体验的被动承受者变为游戏的主动执行者,修复自己的创伤,“治疗”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论证了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
3-6的孩子处于皮亚杰认知理论中的前运算时期,对应的游戏类型就是象征性游戏,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词语和表象),能把眼前不存在的东西假想为存在的,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他自己想要的,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
例如,幼儿玩”美食城”的游戏时,能想象自己真的在吃东西,能把纸片做的面条想象成真正的面条在吃,在游戏中,他们会学会新的概念如火锅、调料等,发展新的技能如招待客人、打扫卫生等。
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认知的发展又将促进他们想要更准确,逼真的去模拟现实,如打针必须先消毒皮肤而不能先打针后消毒。
三、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探讨了幼儿角色游戏的起源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他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阐述了儿童角色游戏的起源。
角色扮演:是一个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游戏性体验:是儿童为主体,在游戏中产生的对活动的主观感受和内部心理体验,它影响儿童对游戏的态度和评价。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工具性游戏:是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的游戏,也称教学游戏,其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一种儿童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表演游戏: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
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结构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由工厂制造出来的玩具。
非专门化玩具: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天然材料制造的,无固定用途、玩法确定性不强的玩具。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各种教育性活动的综合。
教学的游戏化: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的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
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游戏成熟说:代表人物是拜敦代克,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动机。
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趋势:1、游戏内容的发展。
2、游戏形式的发展:动作的渐次连贯——游戏语言的发展——持续时间的推延——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1论述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2论述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3论述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哪些?4论述.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及其指导方法有哪些?5论述4.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及其指导方法有哪些?6论述.试论如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表演游戏7论述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8论述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9论述小班幼儿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10论述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11论述组织户外游戏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12论述1.结合实例论述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3论述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14论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15论述结合维果茨基关于游戏发展价值的理论,谈谈你对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的认识16论述试述评皮亚杰对游戏理论的贡献。
17论述联系实际谈如何依据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选用相应的指导方式18论述如何看待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19论述家庭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0论述根据课本说说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评价21填空儿童游戏的特点是22填空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23填空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 )和()。
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24填空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 )、( )、( )、( )六种类型。
25填空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26填空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 )27填空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8填空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
29填空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适当增加简单的(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30填空成型玩具对()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的心理学意义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发展: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身份和情境,从而促进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影响,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 情绪管理:角色扮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各种情绪,并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3. 社交技能培养: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需要与他人互动、合作和沟通。
他们学会了分享、轮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发展了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4. 想象力和创造力: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角色和情节。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同理心和情感理解: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理解
能力,促进关心他人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6. 压力缓解和情绪释放: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成为儿童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了他们的认知、情绪、社交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者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来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并在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儿童游戏理论一、论述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赖主题形象玩具,。
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
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
第三,小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
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就模仿玩什么。
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矛盾.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多、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满足其平行游戏的需要。
老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或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明确角色职责;加强角色间交流。
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步学会独立.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较简单。
第二,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
第三,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游戏情节的行为。
第四,幼儿喜欢对游戏进行评议平议中争论较多。
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
第二,有计划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构思后行动的能力。
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幼儿角色扮演水平和合作交往能力。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包括:第一,中班幼儿表演游戏指导上要注意年龄特点。
在组织中班幼儿的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窨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
第二,幼儿的表演游戏需要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准备封闭的或半封闭的窨,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
学前教育:儿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可以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例如:
1. 医生:儿童可以扮演医生,用玩具听诊器、体温计等医疗用品,给“病人”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2. 警察:儿童可以扮演警察,学习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意外等。
3. 消防员:儿童可以扮演消防员,学习火灾预防和应对知识,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模拟灭火等。
4. 服务员:儿童可以扮演服务员,学习餐厅礼仪,为“客人”提供服务,如点餐、送餐等。
5. 售货员:儿童可以扮演售货员,学习商品陈列和销售技巧,为“顾客”提供服务,如介绍商品、收银等。
6. 老师:儿童可以扮演老师,学习如何组织课堂、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等。
7. 演员:儿童可以扮演演员,学习表演技巧,参与剧本的排练和演出等。
这些角色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生活体验,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儿童还可以学习到各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
2024年幼儿园课件第五章学前儿童角色游戏.一、教学内容1. 角色游戏概述2. 角色游戏的类型与特点3. 角色游戏的价值与作用4. 角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5. 角色游戏的实践案例分析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色游戏的定义、类型、特点和价值,认识到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设计与指导角色游戏,提高组织与开展角色游戏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培养观察、分析、评价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色游戏的定义、类型、特点和价值,以及角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难点: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设计与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角色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案例、角色游戏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角色游戏在幼儿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角色游戏的定义、类型、特点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角色游戏的实践案例,让同学们了解角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方法。
4.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角色游戏为例,讲解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与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角色游戏,并展示设计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五章学前儿童角色游戏2. 内容:角色游戏概述角色游戏的类型与特点角色游戏的价值与作用角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设计一个针对34岁幼儿的角色游戏,并阐述设计意图。
游戏名称:《小小消防员》设计意图:培养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与指导角色游戏。
2. 拓展延伸: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角色游戏的理论知识。
观察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实践,进行分析与评价。
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角色游戏设计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角色游戏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游戏是儿童快乐学习的方式之一,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指导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组织,为儿童提供一种愉快、适应他们成长需要的游戏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儿童游戏的作用、分类、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1. 促进儿童身体发展。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和协调能力,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2. 培养儿童社交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需要和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分享、交流和倾听,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3.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创造力。
游戏可以让儿童体验不同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的性质和目的,学前儿童游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动手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通过手工制作、搭积木、拼图等方式,让儿童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角色,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3. 游戏玩具。
这类游戏主要依赖于一些特定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填字游戏等,通过玩具的操作和组合,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4. 户外游戏。
儿童参与户外游戏可以让他们接触到自然环境,锻炼身体和感知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方法1. 提供适当的游戏环境。
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游戏环境,提供各类游戏材料和玩具。
2. 组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3. 注重游戏与学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