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87
个位和十位的认识教案
篇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设计
篇二: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11―――20各数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做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运用游戏、操作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第1课时:认识1-10
第2课时:数的比较
第二单元:加减法
第3课时:10以内的加法
第4课时:10以内的减法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
第5课时:认识圆形
第6课时:认识正方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的认识;
(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
(3)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
(1)讲解数的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和比较;(2)讲解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讲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图形。
4. 课堂练习:
(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5. 游戏互动:
(1)组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2)学生分组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学,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
担任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我就“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把每节课的基本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三个方面环环紧扣,一个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另一个,因此,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
一、“先学”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
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作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既要看懂例题,还要能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小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确保人人用心自学;还要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检测做准备。同时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进行巡视,关注后进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专注地自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10。
2. 掌握数字1-10的读法及写法。
3. 把数字1-10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对应。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10。
2. 物品(如纸张、图钉等)。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根据数字读出来。
2. 教师根据数字卡片,提问学生数字的写法,并写在黑板上。
Step 2:学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图钉等),然后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物品对应数量。
2. 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用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摆放。
3. 教师呼唤数字,学生要能快速摆放相应数量的物品。
Step 3: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互相伴读数字卡片,强化学生对数字的认知。
2.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并说出对应的数字,学生要迅速说出对应的数字。
Step 4: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并用相应的物品进行对应。
2. 学生根据出示的数字卡片,尝试自己找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对应。
3. 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互相猜对应数字是多少。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利用物品,练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 鼓励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如蔬菜、水果等来练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这是一节简单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课程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1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有三大法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其中的法宝之一。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先由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呈现地却是不同的课堂。半年以来,向老教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初步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值得坚持
就像消费者评价他使用的产品一样,我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是一种值得坚持的教学模式。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一种母语优势!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学生的自学语文的能力较高!自学能力越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操作起来更方便,效果也更好。
教学主要包括教和学,然而先后顺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
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学,而且是自学。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只依靠接受学习来使学生达到有意义的学习,进而使能力发生变化。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合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先学”是发现学习的表现,而“后教”部分,在兵教兵的基础上学生仍掌握不了的问题,老师的教又是接受学习的表现。
9加几
教学目标:
1.知道9加几的计算方法,会用简便的的计算方法。
2.知道“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
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30秒)
1.知道9加几的计算方法,会用简便的的计算方法。
2.知道“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
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9页的例1,并把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思考:
1.仔细观察图片,这些盒子是怎么摆放的呢?一共有多少盒?你会列出算式吗?
2.你会想到什么方法计算呢?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边演示边口述:纸箱内有9盒饮料(闪动),箱外有4盒饮料(闪动),把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的饮料,列式是9+4。把4盒中的1盒放进箱里凑成10盒,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
(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
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二)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问题:第30页做一做。
六、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试卷
(二)出示标准答案
(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
(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
(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学会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一数”(板书课题)
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30秒)
1.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学会数数的方法。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
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并把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思考:
1、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2、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
(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
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1、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2、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方法来数?(按顺序来数,按从上到下来数,从左到右来的顺序数!)
哪位同学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做好记号)
小结:数数时,要按顺序点着数.
(二)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做好记号,一定要写清楚。
六、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试卷
(二)出示标准答案
(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
(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
(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六)投影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找不出错误,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具体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6各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看一看、做一做)、后教(议一议)、当堂训练(练一练)。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即“四个一”)为主要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看一看,做一做),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议一议),最后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但是年级不同,也有所变动,课型不同,也要有所改动。
(一)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6步:
一、板书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小学一年级一般教师边读边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唱笔画。怎样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低年级一般以教师口述为宜。
操作要领:
1.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2.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3.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资源
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导学流程活动过程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七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四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九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
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六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五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
(2)组织生分组交流。
(3)反馈讨论结果。
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找规律
98()()5413()()9
2()68()108()()2
问题指向
预习先行计算结果:
5+2=3-2=4+4=5+0=
4-0=5+3=4-1=3+7=
一、教学内容
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快速准确地进行10以内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运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自主探究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课堂讲解(1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游戏教学(10分钟)
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小组合作(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7.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题:分与合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明摘了4个葵花,5个玉米,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1-22页上面的图,看图、看文字和分成,思
考:
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种情况。
4 4 4
()()()()()()
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种放法。把答案填在
方框里。
5 5 5 5
1 4
2 □
3 □
4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种情况。
生回答:有3种情况:1 3、2 2、3 1。
师小结:4能分成1和3、2和2、3和1,相应的1和3、2和2、3和1都能合成4。
提问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种放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评析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最新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具准备:
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博士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学生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讨论: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讨论:茄子博士看到你们爱动脑筋、爱思考,每人奖7个圆片,你能把圆片分成2堆吗?有几种方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相互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的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2.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博士一口气又给我们送来了6朵白云,哪两朵白云上的数合起来是7?请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对口令(想想做做第3题)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
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题)
位置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方位。
2、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
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30秒)
1、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方位。
2、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
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第9页,并把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思考: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
(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
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具体情境中能正确确定上、下,进一步加深对上、下的理解,培养他们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小结: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在低处的就是下。
六、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试卷
(二)出示标准答案
(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
(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
(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