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说话术:给插不上话的中国孩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2025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0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你阅读或写作时,你是否听到了自己脑海中的朗读声? 绝大部分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
这种“脑海中的声音”时刻陪伴着我们,偶尔还会转化为语言,令我们脱口而出。
这是为什么呢?在英国《卫报》的帮助下,我们把超过1500人作为样本,询问他们在阅读时是否在脑海中听见小说角色的声音,大约五分之四的人承认听见了声音。
七分之一的人说,那些声音和人真实说话的声音一样生动。
一些读者说,他们很早就会主动地为角色创建声音:“通常在故事早期,我的大脑就会为我感觉会大声说话的角色寻找一个声音。
”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听见“声音”就意味着这本书不适合他们:“我总是听见书中角色的声音,如果我听不见的话,通常是因为我对那本书不感兴趣。
”成年人会听见虚拟角色的声音,这同样也适用于我10岁的儿子。
小说家运用两种主要方法来描绘故事中角色说的话。
他们把角色说的话完全表达出来,通常以引号为标志----这被称为直接引语。
或者他们可以间接地表达,即所谓间接引语。
心理学表明,直接引语通常比间接引语更生动。
斯坦福大学的伊丽莎白·韦德要求参与者汇报一段别人进行的对话,并要求他们要么把它描述得有趣,要么只是信息准确。
当参与者试图增加趣味性,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时,则更有可能选择直接引语作为其描述方法。
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人们在阅读这两种引语的时候,大脑中会发生些什么”的疑问。
研究发现,参与者在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大脑被激活的区域不同。
具体来说,听直接引语使右听觉皮层区域有更强烈的激活反应,而众所周知右听觉皮层对处理声音至关重要。
两种引语不会以相同的程度呈现被描绘的语言,直接引语比间接引语给人的体验更生动,因为它激活了体现声音特性的大脑区域。
美国学校的性教育千百年来,‚性‛在中国充满了神秘感、罪恶感和污浊感。
即使移民到了北美,很多华人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还是疑虑重重,不知如何下手。
然而,美国学校的健康和安全教育课程里,有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性教育课程。
下面记录的是几位华人母亲的亲身经历。
她们历经了儿子来到美国后,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接受的学校性教育。
这些生动的纪实过程告诉我们:美国学校的性教育使华人孩子健康成长。
在北美开放的‚性海‛中,对待华人青少年的性教育,家长勿需杞人忧天。
小学低年级:性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学生认识自己儿子8岁来到美国,正好上小学二年级。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我照例把浴缸里放满水,准备带儿子洗澡。
不料他却一反常态地说:‚妈妈,我再不要你帮我洗澡了‛!‚为什么?‛我笑着问。
‚因为我是男孩,健康课的老师说,我的阴茎不能随便让大人看‛!天哪,儿子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奇谈怪论!我又好气又好笑:‚儿子,你还小,妈妈替你洗澡是很正常的‛。
我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脱他的短裤。
没想到儿子推开我大声嚷道:‚别碰我,我有自己的隐私‛!看见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只好作罢。
心里却暗暗埋怨孩子的老师小题大做。
[课程点评:学校性教育课程《性健康》的第七讲:‚性侵害、性攻击、性暴力和性骚扰‛。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讲题要点有:人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身体的每个部分是个人的隐私,应受到尊重;……没有人可以触摸儿童身体的隐私部分,除非是健康原因或清洁身体……]当晚,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老师在健康课上还讲了些什么。
儿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老师让他们看了男女裸体图片,让孩子们知道男人和女人生理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生殖器。
儿子盯着我又大大方方地说:‚老师讲了,男生的阴茎和女生的阴部都属于自己的隐私,除了医生,不能让其它人窥看或触摸。
‛[课程点评:学校性教育课程《成长》的第一讲:‚生殖和性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讲题要点有:身体各个部分都有一个准确名称和一个特定的功能;……人的生殖器,是具有生殖功能的器官;……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是完全不一样的;……]。
《别让不会说话害你一生》全稿目录上篇不会说话,让你事倍功半第一章话说抓不住重点,说再多也没有用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泛泛而谈说话的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运用“冷读术”,把话说到对方心窝里语无伦次的表达,既费舌劳唇又给自己减分第二章不懂察言观色,说的再好也难得人心做有风度的倾听者,不做“饶舌客”用“心”说话,才能一语中的适时沉默,让对方主动追逐你的情绪第三章做不好“面子文化”,注定没有好人缘欲速则不达,语速太快难留好印象表情不到位,滔滔不绝的都是废话学会变通,一本正经也要分场合第四章夸人夸不到点子上,等于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赞美的话要具体,一概而论只会让人觉得在敷衍过分赞美会给人“拍马屁”之嫌不留痕迹的夸奖既让人舒服又吸引对方主动接近想让对方做什么,不妨在这一方面夸奖他第五章拒绝太直接,既伤面子又伤里子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伤人又害己绕个圈子拒绝,给对方留足面子直接说“不”是不成熟的表现第六章管不住自己的嘴,无疑是自挖坟墓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小心飞来“口”祸不该说的别说,该说的最好也不要说管好自己的嘴巴,让传言止于自己想说却还没说的,千万不要再说第七章说话太直率,别人都把你当炮灰出言无忌,是愚人行径得理不饶人,只会害了自己夸你“直率”的人其实别有用心第八章不敢发言,老板就无法看到你只说实话,你一辈子都是职场菜鸟不善于表达,老板永远看不到你曲径通幽,有意见要绕着说适时做“恶人”,这就是教你诈第九章害怕与陌生人搭讪,就无法将自己推销出去“闷葫芦”在社交场中只会寸步难行记不住对方的名字,一切都是空谈套近乎不讲分寸,好比给蛇画上腿脚第十章回到家里,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等于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把谎言说得像真的,婚姻需要骗出来的幸福甜言蜜语,只说给家人听有些秘密永远都不能说下篇会说话,让你事半功倍第十一章转换心锚,做的好也要说的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必须看场合猜透对方心思,靠“同理心”投其所好揭人不揭短,不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第十二章乘风破浪,说的好更要说的巧通达权变,说话要“蜿蜒曲折”巧戴高帽,帽子要戴到别人头上才有效有些花言巧语必须说给对方听第十三章妙语如花,说对话才能办对事话不必说多,全说在点子上才是硬道理表现出自己的“利用价值”获得别人好感做事讲究天时地利,说话要看对象和时机请人帮忙,不妨推心置腹第十四章情深出良言,良言一句三冬暖将心比心,才能得人心实话实说,有实意结果方能满意让对方感动,是拉近关系的必胜法宝第十五章点到为止,批评不用重锤敲金字塔原理:先谈结果,再谈原因含蓄提出自己的建议,让批评变得悦耳给批评裹上"糖衣",就是给彼此互留面子想要对方接受批评不妨先承认自己的不足第十六章赢得认同,机智的回答让你绝处逢生妙语解尴尬,提升自身魅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遭遇“话题陷阱”,依靠冷静应对自如四两拨千斤,以调侃自己来解除矛盾第十七章先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对方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激将法往往更容易达到目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对方的观点说服对方说些软话,方能得偿所愿第十八章识高则量大,用宽慰的言辞化解危机人前不失言,就是在给自己留有余地谅解对方的失误,既不输面子又不输和气面对别人的奚落,不争当下一口气只争以后的人气自嘲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第十九章言谈幽默,生活从此不寂寞幽默是生活中的调味剂把握好开玩笑的尺度,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开怀一笑十年少第二十章锐意进取,把话说好多练习烧香看神,说话看人对于不同性格人要说不同的话熟人讲话更要讲究分寸正文前言自我们从咿咿学语,到真正的长大成人,这一生中说过的无数句话中,有多少是一时冲动的伤人话语?有多少是影响别人心情的唠叨抱怨?有多少是细细碎碎无法表达清楚毫无逻辑的无用之说?扪心自问,能说一句我从来没有过吗?再回想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在公司里总是被同事孤立,人缘不好?为什么有些人脚踏实地,工作卖力,仍然得不到升迁和加薪?为什么有些人对相爱至深的爱人千方百计地好,对方仍是毫无留恋地离开?人生中这些看似难以避免的挫折,或者看似老天不公的对待,为什么会发生呢?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平日里的说话方式。
在美国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在美国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巴掌日是起源于1998年的一项反对体罚儿童的运动,又名国际物巴掌日。
节日时间为每年的4月30日,主旨是为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不体罚小孩,而且通过这一个节日所倡导的理念,最终实现一年365天都不打小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在美国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
特别是孩子,在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
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打孩子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
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保护很多亚洲人移民美国以后,并不了解美国政府机构可以对你是不是好父母、是否胜任父母职责做出决定。
布热津斯基的“奶头”战略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
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
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
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奶头战略”提出者布热津斯基及时献计献策,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
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此时,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的“tittytainment”——奶头乐战略。
换成咱们通俗的话语就是:想要让那群穷鬼安分守己,心甘情愿的认命,就一定要像安抚婴儿一般,扔给他一个“奶头”。
这样的话,作为社会上层的少数精英们,才能高枕无忧的继续剥削他们,享受生活……1、中国着了他的道了!已经20年了!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战略”的那一年之后的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第一个以演员身份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巩俐。
2020年第9期(总第855期)丈敖冬‘科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比较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段嘉敏(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研究表明,“拒绝”5语行为的直接性随情境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中西方语言中,包含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两种“拒绝”5语行为类型。
中西双方,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5语行为。
全球化时代,汉英的“拒绝”5语行为日渐趋同,但从总体上说,西方人还是比中国人更直接。
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美的“拒绝”5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5的差异,以及5语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减少由于5语行为差异造成的误解,促进中西方人们的友好交流。
关键词:拒绝5语行为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拒绝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拒绝”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经常讨论的话题&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有关言语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牛津大学的语言学家奥斯汀(1962)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指出,语言中的一些话语本身就是行为,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言语行为的运用。
美国哲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成了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拒绝言语行为是执行拒绝的行为,当人们因为无能为力或不愿意时,便选择拒绝。
汉语和美国英语有相似之处,的文化的不同,“拒绝”在两种语言中也有所差&本文介绍了中语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同日。
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经常遇到误解。
阻碍交流的一些因在文化的语言&在,样的问题发生在话语中。
中美两国在中意着的文化,他们的言语行为些文化差的&第一大来,国不大,语言行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间的来频繁&,无论一人是国行是在本生活,他人交道,文化日普遍&本文探讨中美两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语言用中的文化文化差,的是为不同的文化们间的文化提的'叫一、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1.相似之处,直接拒绝通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回答方式和行为,是在的本质上不礼貌的行为。
稍一熟悉美国人之后,你会发现他们仍旧直率可爱象个大小孩。
美国人自命为富有幽默感的民族,如果你骂他不学无术没出息,他反而认为你被物质和名誉所累,不懂得生活的真缔而可怜你;可是如果你骂他呆头呆脑没有幽默感,他一定会感到莫大的羞辱。
美国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无时无地,彼此交谈搭讪,都以寻开心为目的,让语言环境轻轻松松为准则。
有时你看见一群人嘻嘻哈哈热闹非凡还以为是老朋友在聚会,其实他们彼此认识的时间大概还没有十分钟。
美国民族很重要的一点是很讲信誉(当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有信誉的人),因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建立在个人的信誉基础上的。
如果你在这方面和他开玩笑说他骗人,不老实,他会马上翻脸--美国人说翻脸就翻脸,没有情面可言。
身体语言Use body language和美国人交往了一段日子后,你会注意到美国人讲话还是很讲究的,他们讲究身体语言,特别是眼光的接触,和身体间的距离。
我们常见美国人握手和亲吻。
美国的风俗习惯,第一次和男性和女性见面时,仅仅是握手,亲吻是好朋友之间的身体语言。
亲吻的方式是:同性之间,脸接触对方的脸,然后空中亲吻;异性之间,可以亲吻对方的脸颊。
父母亲吻孩子,吻孩子的额头和小脸蛋。
微笑、眼光的接触,这在和美国人打交道时很重要。
微笑的眼光和问好的语言在公共场所意思是一样的。
如果对面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你微笑,你也向他微笑,他就会说'嗨'或'你好',这只是一种礼貌,并不表示他会停下来和你交谈。
中国传统老盯着人看是不礼貌。
而美国人看你不正视他的眼光会以为你躲躲闪闪不诚恳,认为你不可信赖。
所以当你和美国人对话的时候,要保持眼光接触。
另外,和美国人讲话的时候要保持彼此的身体间的距离,半米的尺度比较好。
如果你和美国人聊天的时候他一直往前进,可能你离开他太远了些;如果他一直往后退,你可能靠得他太近了。
推荐阅读:了解美国人肢体语言,不用说英语,照样听得懂!美国留学:面试时肢体语言的运用满面春风皆朋友We are all friends。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
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
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
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
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
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研究,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
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
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2米的距离。
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
多数讲英语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
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
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
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Sorry;Oh,I’m sorry;Excuse me 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
在中国,常常听到西方妇女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婴儿和很小的孩子。
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
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
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最初对美国人的印象,似乎美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就象中国的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但说话常带孩子气,谈吐举止也非常随便。
美国英语比起正宗的英语来,从发音拼音到文法修辞,大多随随便便,无拘无束。
美国人离开中国的标准公众形象'坐如钟,站如松',相距甚远,特别是美国的孩子,他们规矩全无,不修边幅,疏懒成性,坐无坐相,站无站相;不管熟与不熟,开口就是'咳'!然后直呼其名,对爷爷奶奶也一样。
他们吃饭很简单,请他们吃面包加鸡蛋或请吃中国大餐,他们同样兴高采烈。
中国留学生曾经为了增强自己英文水平,有意地和美国学生共租一室,很快他们就看见自己成了美国人的免费保姆:东西乱扔,刚打扫好的房间随即就象狗窝一样毫无次序。
结果中国留学生赶快搬场。
稍一熟悉美国人之后,你会发现他们仍旧直率可爱象个大小孩。
美国人自命为富有幽默感的民族,如果你骂他不学无术没出息,他反而认为你被物质和名誉所累,不懂得生活的真缔而可怜你;可是如果你骂他呆头呆脑没有幽默感,他一定会感到莫大的羞辱。
美国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无时无地,彼此交谈搭讪,都以寻开心为目的,让语言环境轻轻松松为准则。
有时你看见一群人嘻嘻哈哈热闹非凡还以为是老朋友在聚会,其实他们彼此认识的时间大概还没有十分钟。
美国民族很重要的一点是很讲信誉(当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有信誉的人),因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建立在个人的信誉基础上的。
如果你在这方面和他开玩笑说他骗人,不老实,他会马上翻脸--美国人说翻脸就翻脸,没有情面可言。
身体语言Use body language和美国人交往了一段日子后,你会注意到美国人讲话还是很讲究的,他们讲究身体语言,特别是眼光的接触,和身体间的距离。
我们常见美国人握手和亲吻。
美国的风俗习惯,第一次和男性和女性见面时,仅仅是握手,亲吻是好朋友之间的身体语言。
亲吻的方式是:同性之间,脸接触对方的脸,然后空中亲吻;异性之间,可以亲吻对方的脸颊。
沟通⼒之沟通的⽩⾦法则沟通⼒之沟通的⽩⾦法则⼀、沟通的重要性(从两个沟通的故事来看)你希望别⼈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玫琳凯公司)。
如果你站在对⽅的⾓度,你希望如何被对待,黄⾦法则的最好⽅式就是“换位思考”。
⽩⾦法则最好的⽅式:学会真正了解别⼈,然后以他们认为的最好⽅式对待他们,⽽不是以我们⾃⼰认为的⽅式,这需要我们花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边的⼈,然后再调整我信的想法和⾏为,以对⽅喜欢的⽅式对待他们,才能得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
⼆、⽩⾦法则⼀个有才⼲和策略的⼈,常常会⽤不同的⽅法来表⽰他们对别⼈所喜欢和敬重事情的重视。
给他⼈要的,就要了解他⼈最需要什么,最在乎什么,只有抓住⼀个⼈的⼼灵缺⼝就能够找到打动这个⼈的办法。
美国的亨利?福特说过:成功⼈的⼈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到对⽅观点的能⼒,看⼀件事情的兼顾你及对⽅的不同⾓度。
每个⼈都有⾃我表现的欲望,威廉?温特说过:⾃我表现是⼈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要。
三、⼈们需要什么1、希望你感激他-----是⼈性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渴望得到感激。
对⾃⼰的付出,⼈们是从内⼼深处渴望被感激的。
2、期待你宽恕他-----不轻易宽恕别⼈的⼈往往未能诚实地⾯对⾃⼰,他们不是过分地⾃⼤,就是⼗分缺乏安全感。
过分地⾃⼤,就是⼗分缺乏安全感。
⼏乎所有的情绪问题均来⾃未能解决的冲突,从⽽使⾝⼼极度压抑,⽆法承受怨恨所带来的所有压⼒,更不能培养正确的⼈际关系。
宽恕是坚固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许多⼈渴望得到完全的宽恕,宽恕使我们从罪恶感中得到解脱,让我们以积极正⾯的态度与⼈交流。
3、需要别⼈注意和重视对他⼈好不是⼀种责任,是⼀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你对别⼈好的时候,也就是对⾃⼰最好的时候。
4、希望别⼈了解他5、受到尊重,成为重要⼈物⼈类本质中最深远的驱动⼒------希望具有重要性⼈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得到他⼈的肯定如果你希望别⼈------感谢你、赞美你、宽恕你、重视你、了解你,你就⼀定要做到:最不重要的话:我(最少引起共鸣)最重要的话:我们(最易引起回响)最重要的⼆字真⾔:谢谢(感激)最重要的四字真⾔:你怎么想(倾听)最重要的五字真⾔:你真太棒了(⿎励)最重要的六字真⾔:我想多些了解(了解)史上最强的沟通术第1节:前⾔成败说出来,机遇听出来古代有⼀位国王,⼀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满嘴的⽛都掉了。
美国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转)默认分类 2011-04-24 19:15:37 阅读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 wow 哇!(叫绝声)2. way to go 就该这么做3. super 极好的4. youre special 你不一般5. outstanding 杰出的6. excellent 优秀的7. great 伟大的8. good 好的9. neat 真整洁10. well done 做得好11. remarkable 非凡的12. i knew you could do it 我知道你能做的13. im proud of you 我为你而骄傲14. fantastic 太奇妙了15. super star 超级明星16. nice work 干得好17. looking good 看上去不错18. youre on top of it 你是数一数二的19. beautiful 美极了20. now youre flying 现在你起飞了(进步了)21. youre catching on 你是有吸引力的22. now youve got it 现在你做到了23. youre incredible 你简直难以置信24. you can do it 你能做到25. how did you do that? 你怎样完成的?26. bravo 好啊!妙!27. youre fantastic 你真太妙了28. youre improving 你在进步29. hurray for you 为你喊万岁30. youre on target 你达到目标了31. youre on your way 你在前进中32. how nice 多好啊33. good job 干的出色34. thats incredible 简直难以置信35. hot dog 热狗36. lets try again 再试试37. dynamite 非同凡响38. youre beautiful 你太美了39. youre unique 你太不寻常了40. nothing can stop you now 现在你已所向无敌了41. good for you 为你好42. i like you 我喜欢你43. youre a winner 你是赢家44. i respect you 我尊敬你45. youll make it 你一定会成功的46. remarkable job 出色的工作47. beautiful work 完美的工作48. spectacular 壮观的,引人入胜的49. i like the way you handled that 我欣赏你的做法50. youre precious 你是宝贵的51. great discovery 伟大的发现52. youve discovered the secret 你已经发现了秘密53. youre making progress 你正在进步54. you figured it out 你搞懂了55. fantastic job 干的太好了56. hip, hip hurray 万岁(喝彩声)57. bingo 你成功了58. i believe youll handle it 我确信你能行59. magnificent 杰出的60. marvelous 非凡的61. terrific 太妙了62. you really tried 你确实尽力了63. thanks for helping 感谢你的帮助64. super job 出色完成任务65. creative job 创造性的完成任务66. super work 超级完成任务67. youre sensational 你真令人感动68. i like your work 我欣赏你的工作69. i can see progress 我已经看到了进步70.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非同一般的表现71. youre a real trooper 你真实一个好骑手72. you are responsible 你是负责任的73. you are exciting 你真令人激动74. you learned it right 你做对了76. what an imagination 多么丰富的想象力77. what a good listener 多么专注的听众啊78. you are fun 你真有趣79. youre growing up 你长大了80. you tried hard 你尽力了81. you care 你很认真82.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出色的表现83. youre a good friend 你是一个好朋友84. i have confidence in your judgment 我坚信你的判断85. i trust you 我相信你86. youre important 你非常重要87. you belong 你属于我们88. youve got a friend 你已经得到了一个朋友89. you make me laugh 你让我开怀大笑90. you brighten my day 你让我今天增辉不少91. i respect you 我崇敬你92. thats correct 正确93. youre a joy 你真让人高兴94. youre a treasure 你是个宝95. youre wonderful 你真妙极了96. awesome 真了不起97. you made my day 你今天真让我高兴98. thats the best 真出色99. a big hug 热情拥抱你100. a big kiss 亲吻你101. say i love you! 我要说,我爱你篇二:美国教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美国教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中国教师要给学生写评语,美国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写类似的点评,他们叫评论卡片,而且非常的规范,涉及的方面也挺多,如态度、行为、性格、沟通技巧、合作、兴趣和才能、社会技能、时间管理、工作习惯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一、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说勤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hào hǎo)学。
每篇课文他都读到gǔn guā làn shú()。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chà chā),但他háobù qì něi(),jí qǐ zhí zhuī()。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míng liè qián máo()。
后来,他远渡重(chóng zhòng)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wéi wèi),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选择正确的音节(2)根据拼音填上相应的词语。
(3)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①他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改成“把”字句,“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围绕“成功离不开勤奋”这一中心,举了哪两个事例?请你简要归纳出来。
《叶问4》电影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叶问4》算是对整个系列的总结和升华,一路看下来的人真的感动不已。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叶问4》电影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希望你喜欢。
《叶问4》电影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一作为功夫片粉丝,我打十分;除此之外,豆瓣的评分也算是中肯。
总体感受是影片制作十分用心,然而下一部水准以上的功夫片却远看不到踪影。
以下含轻微剧透,慎看。
1. 复刻李小龙参加空手道大赛里面的一些名场面。
2. 李小龙的街头打戏先致敬李三脚,后致敬猛龙过江,最后双节棍结束战斗。
虽然有点刻意跟夸张,但龙迷应该会买账的。
3. 叶与万的打戏,两种拳术的特色都表现出来了,最后缡手对推手,带劲。
槽点在于万一起手亮了一个单鞭,落了传统功夫片的俗套,生怕别人认不出这是太极。
4. 万女儿被欺,几下混乱的打斗中也用了庇身锤等招式,不刻意,动作设计用心了。
5. 空手道砸场子,罗师傅依旧搞笑担当,后面三位第一位没记清,第二位螳螂拳展现的一般,第三位女师傅的形意拳打出来一些标志性的特色招式,印象中她在一代宗师里面打过八卦掌。
而看着传武被空手道一个个的打败,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再想想当下,垃圾大师,毁我传武,败坏名声!6. 万与boss的打戏最具槽点,万前期的特色优势转到后期突然就不用了,打戏的演进落入俗套。
7. 叶与boss的打戏在最后打出了特色,也基本是四部叶问里面最凶狠的叶问了,标指要命。
基本体现了陈鑫的太极拳图说里面的“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下部两臁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
其实整部戏的武打思逻辑还是在一力降十会与如何用技巧去打击弱点之间制衡。
8. 叶问对儿子的感情弧光塑造的比较完整。
所谓的贩卖民族情怀可以看成是一个老实人被逼急了而已,不算槽点。
9. 整部戏最大的优点在于剧情相对紧凑,用剧情推动打戏,打戏的结果也作用于剧情,没有出现较尴尬的为打而打,单纯打戏的内在逻辑也设计的比较通顺。
10. 当现在的大多数电影的动作戏都靠剪辑来展现感官刺激的时候,你就会懂得袁八爷为代表的动作指导以及李连杰、甄子丹这样的动作明星可贵之处,设计的好、打得好、演的好真的是挺难的。
励志故事-中国阿甘——只要思想不残!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智商仅有75的阿甘,却有一双好腿,他最终跑出了一个传奇而感人的人生。
中国的郑心意,条件比阿甘更差,可他以永不放弃的“阿甘精神”,诠释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郑心意出生在湖北省罗田县匡河乡,今年已29岁。
他自幼脑瘫,2岁时,不幸患上一种奇怪的脑病——“扭转性痉挛”,病魔导致他的上肢痉挛并向身体一侧扭转,双手成爪形不能弯曲,不能握笔、拿书。
嘴巴肌肉歪向一边,连吃饭都要人喂。
到4岁时,他还只能扶着墙走路,说话困难。
为了给心意治病,家里欠了很多债,在他8岁那年,母亲流着泪对他说:“孩子,咱们认命吧!”病魔不仅使郑心意失去了自理的能力,也剥夺了他读书写字的梦想。
他没上过一天学,在他19岁那年,在广州打工的姐姐手受伤了,郑心意很想安慰姐姐,但他发音含混不清,不能跟姐姐说话;他想给姐姐写信,却大字不识一个。
正是这个强烈的想表达亲情的愿望,使郑心意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
之后,他跟着电视机,学说普通话。
随后,他试着用脚在盆子里装满沙子,用脚指头夹着树枝在沙上划,慢慢找到了写字的感觉。
“划”了三年后,他给姐姐写出了第一封信。
如今,他说起话来虽然吐字不是很清晰,而且说完几句话,就会累得满头大汗,但他的普通话几乎不带地方口音。
25岁时,他的妈妈患了严重的腰椎病,几乎不能做事情;爸爸也患了严重的关节炎,发病时疼得直打哆嗦。
他想,如果有一天父母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应该由自己来照顾父母。
所以他一定要去治病,去寻找健康。
25岁那年,郑心意瞒着父母,只身来到武汉,那天下着很大的雨,初次来到大城市的他历尽艰辛。
几家大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脑瘫,目前无药可治。
同时还告诉他,“扭转痉挛”性脑瘫,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往后他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想到25年来自己一直靠父母照顾,而且以后永远都离不开他依赖的父母,郑心意一下子崩溃了,他踉踉跄跄地爬上武汉的一座天桥,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郑心意低头一看,感到十分震撼:这座城市太美了!他想,双手不能用了,但自己的双脚还是好的,大脑并没有残废。
少年不识愁滋味辩论赛资料反方资料:谁言少年不识愁滋味近期青少年成长教育课题是:如何让孩子正确利用优越的环境,更好的成长和学习。
如果在平时,会场上大家都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且都是意识上一致,所以没什么激情,更论不上风波。
但是今天却因为一句话而引起了争论:现在的孩子生活优越安稳,一点儿都不知道愁是什么,只知道一个劲的玩和乐。
会场上有很资深的教育研究工作人员,年过半百,说话很具“权威性”的。
马上赞同了这个观点,并且列举出很多事例,比如: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就是电脑的出现,让很多孩子迷上了这个网络(游戏),从而荒废了学业。
这个事例举的是最多的,而且也是很具有说服力的,很多人马上同意了这一观点。
反对这一观点的,当然是有着锐气,充满活力的新一代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工作者了。
同样的,也举了很多例子进行反驳这一观点,如:各种兴趣特长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孩子的玩乐时间,谁敢说孩子不识愁,这事例举得也广泛,也很具有认可性的。
现在是什么状况,状况就是:课题交流成了课题辩论,正方、反方辩得是不亦乐乎。
我很闲,你们辩你们的,我听我的,充当这场辩论赛裁判,可否,说实话,这我还真插不上话,你让我怎么说,同意正方还是赞成反方,更或者保持中立,保持中立肯定不行,这是孩子成长的话题,父母不能站在中间,这衡量不了。
其实,两方都有道理,在我自己没理明白的时候,能不说话还是不说的好。
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语言,什么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像我现在这样的。
最后,这辩论是没啥结果的。
我就说了自己想说的:“先不说赞成或反对,那都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仅仅是个人的,毕竟我们都不是孩子,谁也不能说自己的想法就是孩子的真正的想法。
这辩论各位意见保留,或者可以自己做个调查啥的,反正我们这样辩下去,每人都有道理,那到底听谁的,似乎我们都返童了,或者更明白些,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抢糖吃,最后老师生气了,一声令下,就全都没有糖吃了。
”其实,我自己也没什么好想法。
提升说话技巧的书籍_教人说话技巧的书籍推荐当你开始学会把说话变成一种成功的资本时,你一定能发现其实成功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艰难。
以下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一些提升说话技巧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这些教人说话技巧的书籍!提升说话技巧的书籍1、《说服术》乐佳海天出版社本书是一套从实战中提炼出来行之有效的、可以让销售人员进行自学、反复对照练习的简易教程,力求做到“授人以鱼”(话术范例)与“授人以渔”(方法技巧)相结合,让销售人员易学、易懂、易用,帮助销售人员快速提高销售技巧与攻单能力。
2、《一开口就让人喜欢你》王丽企业管理出版社本书阐述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并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读者通过说话塑造受人喜欢的形象。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难题的方法有多种,做一个受人喜欢的会说话的人,便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捷径。
3、《说话的魅力》韩媛媛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说话是一门艺术。
然而不会说话的人比比皆是。
面试失败、推销被拒、无法说服上司、同事反感、家庭关系恶化,都是不会说话惹的祸。
本书就教你一套出口成章、掷地有声的说话方法,以理性调控感性,以效用带动效率,以智商引领情商,快速有效地提升沟通能力。
让你的工作与生活左右逢源!4、《让你大受欢迎的说话之道》张笑恒中国铁道出版社作者将自己和身边朋友在人际沟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内外两个角度分别列出,并通过各种细节说明人际交往中的疑难点,而且很多现象都是亲身碰壁后的经验总结,从来没有人会主动教你或者指点你,《让你大受欢迎的说话之道》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是第一本告诉你说话也会影响个人生活与工作的人生总结。
5、《超级说服术》庄力时事出版社从拒绝到接受,从抵触到配合,从犹豫到坚定,一分钟让人听从你。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一连串说服的过程,让他人明白你的观点、认同你的构想、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等等,都是一门技艺,一门科学.6、《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本书不但有理念,还教实实在在的做法。
从搞定领导、搞定客户、搞定同事,到搞定家人、同学、朋友……学会聊天你就能把所有人变为贵人!7、《话说对了,事就成了》张笑恒机械工业出版社《话说对了,事就成了》重点讲述了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说话:闲聊的话如何说,求人的话如何说,反驳的话如何说,负责任的话如何说,赞扬的话如何说,批评的话如何说,拒绝的话如何说,等等,从而能够让读者掌握说话得体的技巧和分寸,让不善言辞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应付不同情境下的语言沟通;让能说会道者,在人际应酬中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常氏,你的保姆》王毅(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从诗集《饿死诗人》开始,伊沙坚持着口语化或者被人称为“后口语化”的写作。
近年来又由于种种原因,伊沙和于坚、韩东等人一起,声称坚持“民间立场写作”,以与“知识分子写作”相抗衡。
这些因素都往往使得伊沙作品看起来十分简单。
似乎,能阅读报纸的读者就能领会伊沙的作品。
但实际情况恐怕远非如此:如果不是用读报纸的方式来读解诗歌,我们就会发现,看似简单的作品,也完全可能具有极为丰富的涵。
在批评方法中,英美新批评派强调,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具有复杂性或者说对矛盾对立的包容性。
笔者曾经主要运用新批评方法,读解过穆旦《诗八首》那样相对比较复杂的作品(《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现在试图同样运用新批评的方式,来读解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个诗歌文本,这就是伊沙的《常氏,你的保姆》: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你是知道的我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你也是知道的你不知道的是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闻名全校的常氏在我眼里是一名真正的教授系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我一位同事的母亲她的成就是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带了四年并命名为狗旦一把鼻涕的患子随其母离开中国时满口地道秦腔满脸中国农民式的朴实与狡黔真是可爱极了下面依次读解。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你是知道的我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你也是知道的这几行诗非常简单。
从策略上讲,诗歌中的说话人,假设了一个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听话人,即“你”,借以展开后面的述说。
前两行仅仅只是述了一个“你”知道的事实:“我”在外语学院任教。
语句干净,意思清楚,没有任何情感倾向。
“外语”一词,对“学院”进行了限定:“我”任教于一所从事外语教与学的专门大学。
接下来的三行述了“你”所知道的另外一个事实:在“我”的外语学院里,“我”从来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个述跟前面一个相比,就出现了明显不同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事实,而且还夹杂着了说话人的情感。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800字(精选20篇)知识就是力量作文800字(精选2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识就是力量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800字篇1生长在这个无比丰富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将寸步难行。
因为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文化。
古今许多圣贤就是因为重视学习才能呼风唤雨,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业。
如果你也想干一番伟业,必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增长本领,施展特长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句话已被无数个事实证明。
正是由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才激发人们发现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为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梦想,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地质学让人们知道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秘密;研究信息科学让现代人懂得科技发达带来的奇迹;研究基因科学,人们学会克服遗传障碍,掌握好了基因工程的信息。
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数学都等待着人类的进一步探索。
知识就是力量,建设我们的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庞大的国家需要知识,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知识。
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立足,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
要想拥有广博丰富的知识需要付出刻苦的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学习任务。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为写《资本论》付出了巨大的心智,经过辛勤地工作,通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才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因为他辛勤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发扬光大。
马克思常去的图书馆有个座位下面留下了他两个深深的脚印。
由此可见要获得知识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宋朝诗人陆游非常喜爱读书,相传他的房中处处都放置着书。
因为如此执着他为后人留下了九千多首诗,被誉为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无论是普通的知识分子还是学校精英都是热爱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高自身的修养,增长自己的才干。
美国说话术:给插不上话的中国孩子美国也有自己的说话术。
但是悲剧的是,我们在中国不管学了多少年英语,不管是新概念新东方新托福[微博]还是新鸡阿姨,对这套说话术,毫无接触。
稍微礼貌点句子的就只会说“Could you ...please?”殊不知,斯坦福在对于国际学生第一天新生Orientation的时候就说,不要经常用这个句子。
这个用法是不够礼貌和客气的,虽然是问句,虽然里面有“please”,但是还是一种要求的和轻微命令的语气。
我刚来到美国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上课发言:插不上话。
虽然美国人在侃的那些内容有些很浅显不是什么真知灼见,有些甚至很SB,但是他们就是在那里滔滔不绝。
有你举手的功夫,或者你在头脑中组织语言的时间,人家已经侃了半天了。
我们教育学,一堂课两三个小时,老师说话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是大家在神侃(围绕着阅读材料,理论,案例)。
如果是你是学文科和社科的专业,这种情况你肯定不陌生。
课堂发言的重要性体现在三方面:一,这个占期末成绩的30%,比期中考[微博]试还多;二,你上课老是不发言,大家会认为你什么都不懂,大家不会很看得起你,在课外生活中会被边缘化;三,你上课老是不发言,老师会认为你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这个课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读阅读材料。
最开始,我曾经尝试过,硬是挤进一段对话,但是感觉很唐突,在同学和老师的眼神中你是看的出来的。
我思考了下,问题出在中美课堂发言的方式不同。
中国都是老师问一个,学生答一个。
学生要举手,所以很有秩序。
每次都要老师的讲解贯穿在学生的发言之间,所以学生之间没有对话。
所以学生发言的时候不需要说些承上启下的话。
而在美国,没什么举手,你有的时候需要一个手势(抬下手)或者一个声音(Ummm,Yeah, Well之类的)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即可开讲。
一堆同学之间要讲N个回合老师才说话。
这个时候,如果你加入到一个对话,就非常需要承上启下,需要和别人互动,需要总结别人的话,需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话和前面一个或者几个人的话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关系可以是:补充,反对,支持,提问要求澄清,他说的理论我举个例子,他说个现象我升华抽象成规律和理论,我要新起个头说下一话题,等等各种。
(刚刚有个读者在下面留言说:“这不就是国内老师最憎恨的‘接话头’吗?”对呀!美国老师可喜欢这个啦。
他们眼里这是宝呢。
) 这种插不上话的情况也不仅仅在刚来美国的中国学生中出现,来美N年还是插不上话的也大有人在。
昨天我在做一门看的助教,这门课是斯坦福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都可以选的一门课。
另外的一个助教和我说,他们组有一个中国妹子,每次讨论的发言时间都很短,不过很上进,经常找他要feedback和建议。
但是由于她一共也没说几句话,这个助教给不出什么feedback很是头疼。
于是这个美国哥们跑过来拜托我找时间和这个妹子沟通沟通,帮他解围。
我以为妹子也是刚来美国,结果人家PhD念了完了都要毕业了。
但是由于学的是理工科的专业,课堂讨论的时间少,系里很多中国人经常在一起,而且他们学科讨论的时候可以写一些公式图表帮助表达,如何讨论还是很不懂。
我突然醒悟,乖乖的,这种东西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即使你在学校在你们实验室5年都不用练美国的说话术,等到毕业了,在公司里你怎么说服别人,怎么让你的老板给你更多锻炼的机会,你怎么给你的下级提供指导,你怎么协商谈判解决工作上的纠纷,怎么取得职业上的发展。
于是,我找这个妹子一起吃晚饭。
我说,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我当时是怎么做的。
发现这些句子Google都Google不到。
我只能开始留意别人都是怎么说的。
其他人在上课的时候笔记记得都是讲的理论和学科的知识,我记的是人家怎么讲话,怎么开始,怎么反驳,怎么提问等等。
花了一段时间,算是集齐了要用的话。
和大家分享下。
对了,这些叫conversational gambits。
估计也有些书,讲这个的。
表达自己意见:I think that... * 最简单的It seems to me that... *可以用作表达意见,或者summarize或者confirm对方说的话。
I would argue that...*这里面用would来弱化语气。
Just to go along with what you said... *感谢读者下方留言提醒我这句话,真的很好用,承上启下。
这句话还好在,它使你现在插话看上去legitimate,因为你是为了和前面的那个人go along啊。
不赶紧接话,不就along不上了嘛。
Going back to what xxx said... * 同上。
不过一般是你已经说了几句,此事,想要relate to someting 别人刚刚提到过或者蜻蜓点水说道的东西。
这句话的好处就是,一能bring others on board说看我的说法和你是有一致之处的,二能表现他刚才说的东西你还有印象。
同意或者反对:I agree with you. *最简单的Building on what XX has just said, (I)am with you..., but [main point]. * 这里I am with you不一定表示同意也不一定表示反对,它主要的意思是说“你说的我听懂了/我跟上你说的了。
”I follow your logic, but have you thought about/considered this... [main point]...? *和上面一句话的逻辑是一样的:“你说的我明白了,但是.。
”I see what you are saying, but I’m not sure I would argue that... *和上面两句话的逻辑一样。
With all due respect, I think...谦虚的反对:Correct me if I’m wrong, but isn’t [a different topic]...?I’m not an expert on..., it seems to me that...I might be wrong, but ...I suspect that I lack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is aspect, but here is my two cents.I am not sure about this..., you might want to check with Professor X... Would you mind letting me know what he/she says?[别人说了一堆之后] This is one way to look at it. Another way to look at it might be....疑惑追问:Just to clarify,...May I ask a follow-up question?Could you say more (about it)?*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懂了,请别人多解释一些。
Could you elaborate on this?会议报告、演讲之后提问:That’s an amazing model/useful concept, but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is/something] might also play a role....Have you considered ...?Thanks for your talk. I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r conclusion, but as I’m sure you’re aware, Dr. XX explains this in a different way, and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address her theory. * “but as I’m sure you’re aware”完全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可能那个理论他根本没有考虑过。
但是如果对方是很senior的,我们也需要客套一下。
需求帮助: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talk to you about... *一般都是用过去时,在email里面也是如此。
而且,虽然was wondering/hoping这种进行时看起来很怪,但是用法就是这样子的。
I was hoping that if I could talk to you about...I was wondering if it’d be possible that you...*Sorry to bother you, Professor X....I realize this is an unusual request...I realize that you are very busy...Thanks for your time.Thanks in advance for your help。
It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这个是最常用的,尤其是email里面。
想想看,退一步讲,真的是厚脸皮换来的存在感。
说就是了。
有时,到一个新的集体,只要最开始的时候把自己话很多想法很多的名声坐实了,之后就很少人和你抢话了,你说的慢的时候,大家也耐心的等着听,不会直接把话抢过去。
上面的句子不是万能的。
比如,去商学院[微博]和MBA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教育系的美国人都插不上话。
课堂讨论的争辩效果,有的时候,我觉得只能用群殴这个词来形容:学生群殴老师,同时学生之间互相群殴。
把这些句子购物清单一样的列出来,我是出于好意。
其实,仔细想想,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把这些句子抄下来或者背下来。
我鼓励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自己再留意一遍,收集一遍,分析一遍,实践一遍。
这样,你掌握的不只是一堆句子,而是一套不同场合同样适用的方法。
作者:李慧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