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式中被乘数与乘数中各有500个0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分组】【2】计算:1 —2+ 3 —4+ 5-……—1994+ 1995=【答案】998【分组】【2】计算:1 —2+ 3 —4+ 5—……—2014+ 2015=【答案】1008【分组】【2】计算:(2 + 4 + 6+ - + 1996) — ( 1 + 3 + 5+ - + 1995)= 【答案】998【分组】【2】计算:(2 + 4 + 6+ - + 2014) — ( 1 + 3 + 5+ - + 2013)= 【答案】1007【分组】【2] 3 —5+7 —9+11 —13+…+20 11 —2013+2015=【答案】1009【提取公因数】【2】计算:222+ 333+ 444+ 555+ 666=【答案】2220444 >5=2220【提取公因数】【2】计算:111+222+333+444+555+666=【答案】2331【位值原理】【2] (123456 + 234561 + 345612 + 456123 + 561234 + 612345)出1111 仁答案】21【提取公因数】【2 】计算:1 ^2015+2-2015+3-2015+ …+2014 -^2015+2015^2015= 答案】1008提取公因数】【乘法凑整】【2】计算:3.6>31.4+(31.4+12.5)>6.4=答案】394提取公因数】【乘法凑整】【2】计算:3.6 >30.4+ (30.4+ 12.5) >6.4=答案】384提取公因数】【分拆】【3】计算:161.8>6.18+2618>0.382=答案】2000提取公因数】【3】计算:(4.16 >84 —2.08 >54 —0.1 5 >832) -0.32答案】1248分拆】【凑整】【2】计算:0.75+ 9.75+ 99.75+ 999.75+ 1=答案】1111分拆】【提取公因数】【3】72 108 108 46 (118 142 118 134)叮叮小文库【答11800【提取公因数】【2】计算:0.9999X 0.7+0.1111 X 2.7=【答0.9999【提取公因数】【2】1994.5 X81+0.24 X800+2.4+8.1 X1【答案]162000【凑整]【答案]【1]计算:98 + 998+ 9998 + 99998= 111092【凑整]【答【1]计算:8+ 998 + 9998 + 99998= 111002【提取公因数】【凑整】【2】计算:(8.88+8.88+8.88+8.88 ) X.25=【答案】44.4【提取公因数】【2】20.14 X37- 201.4 X.9 + 2.014 >820=【答案】2014【提取公因数】【2】计算:17.48 X7 —174.8 X.9+ 1.748疋20=【答案】1748【提取公因数】【2】计算:2098 —5.5 >7.5—0.25 >55 —45=【答案】19982098 —5.5 X.5 —0.25 >5—45=2098 —55 >(0.75 + 0.25) —45=2098 —(55 + 45)=1998【提取公因数】【2 】8.1 X 1.3—8- 1.3+1.9X 1.3+11.9- 1.3=【答案】10【提取公因数】【2】999.99 X 222.22+333.33 X 333.34 =【答案】333330【提取公因数】【2】51.2 X 32.5+512 X 6.74+5.12=【答案】5120【分拆】【2]325.24+425.24+625.24+925.24+525.24=【答案】2826.2【分拆]【提取公因数]【3 ]计算:333X332332333 —332X333333332【答案]665【分拆】【重码数】【3】19501950 X 2010—20112011 X 1949=【答案】61061【提取公因数】【2】计算:9.99X 0.13 —0.111X 2.7【答案】0.999【定义新运算】【3】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A和B、规定一种新运算象”:A探B=A (A + 1) (A + 2)……(A + B —1 )。
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式,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别介绍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
一、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表示重复加法运算的数学运算符号,常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积。
在乘法中,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乘数和被乘数:乘法运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乘数和被乘数。
乘数指的是重复相加的次数,被乘数则是要进行重复相加的数。
2. 积: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被称为积。
积的大小由乘数和被乘数的值决定。
3. 乘法法则: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具体来说,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结合律表示多个数相乘时,可以先两两相乘,然后再将积与下一个数相乘,结果相同;分配律表示将一个数乘以多个数之和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乘以各个数再求和的结果。
二、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用来计算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学运算。
在除法中,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除数和被除数:除法运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除数和被除数。
除数表示要进行分组的数的个数或大小,被除数则是要进行分组的总数。
2. 商和余数:在除法运算中,商代表被除数被除数的倍数,余数则是剩下的不能整除的部分。
商和余数的求法可以用除法算法或长除法来进行。
3. 除法法则:除法具有唯一性和消去律。
唯一性表示除法运算结果是唯一的,不会发生二义性;消去律表示如果两个数的乘积除以其中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那么除数就可以被消去。
三、乘法与除法的应用乘法和除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几个例子来说明:1. 面积和体积计算:在测量和计算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矩形的面积、球体的体积等。
这就涉及到了乘法运算,通过将长度乘以宽度或者半径的立方乘以π,可以得到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2. 货币兑换:当我们需要将一种货币换算成另一种货币时,乘法和除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乘以相应的汇率,我们可以将一种货币换算成另一种货币。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快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 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技巧。
3. 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练习题和竞赛题。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技巧。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口算、笔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游戏环节:组织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竞赛环节:组织课堂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如购物时,商品价格带0的计算,快速准确地计算总价。
3. 练习题: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准确性、速度等。
3. 鼓励学生平时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练习,家长监督并签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练习题:100以内的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 讲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a. 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b.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a.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点评。
4. 拓展与应用:a.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举例说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完成任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清晰的计算示例和练习题目。
2. 准备练习纸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练习使用。
3.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便于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运算,它常被用于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在乘法中,如果乘数中存在一个或多个0,将会对计算结果产生特殊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乘数中存在0时的乘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0作为乘数:如果乘数中有一个0,无论另一个乘数是多少,最终
的结果都将为0。
这是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到0。
例如,0乘以任何
数都等于0,如0×2=0,0×5=0,0×100=0。
2.0作为被乘数:如果一个数是被乘数,而另一个数是0,则无论该
被乘数是多少,最终结果都将为0。
原因同上,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到0。
例如,2×0=0,5×0=0,100×0=0。
总结起来,乘数中存在0时的乘法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
作为乘数时,最终结果为0;2)0作为被乘数时,最终结果为0;3)乘数
中连续的0可以视为一个整体,结果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4)乘数中非
连续的0可以拆分成多个连续的0进行计算,并将最后的结果相加;5)乘
数中存在0的位置不固定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乘数拆分成多个没有0的
部分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相加。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更加灵活地处理0,以便更
准确地得到乘法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教案:如何处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引言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会学习如何进行乘法运算。
当乘数中间出现0时,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才能正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的方法。
正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处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回顾一下三位数的数位意义。
三位数的数位意义是:百位、十位、个位。
其中,百位代表这个数的大小范围,十位代表这个数所在的位置,个位则代表这个数的一位数值。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乘数中间有0,我们需要根据这个0所在的位置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
具体方法如下:1.乘数中间的0在十位上当乘数中间的0出现在十位上时,我们需要先将这个数字的大小保留下来,将乘数中的0删除。
接着,使用这个数字与被乘数进行相乘,乘积的个位要与十位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354 × 702 = 248,5082.乘数中间的0在百位上当乘数中间的0出现在百位上时,我们同样需要先将这个数字的大小保留下来,将乘数中的0删除。
接着,使用这个数字与被乘数进行相乘,乘积的个位要与百位和十位一起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354 × 307 = 108,9183.乘数中间的0在十位和百位上当乘数中间的0同时出现在十位和百位上时,我们需要先将这个数字的大小保留下来,将乘数中的0删除。
接着,使用这个数字与被乘数进行相乘,乘积的个位要与百位和十位一起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345 × 402 = 138,6904.乘数中间没有0的情况当乘数中间没有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正常的乘法运算方式进行计算。
例如:312 × 476 = 148,512结语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上,处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乘法运算的正确性。
我们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处理乘数中间有0三位数的方法,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被乘数、乘数与积的关系乘法,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千百年来,教师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都必须强调“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同的加数叫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乘数。
”如: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梨,一共有多少个梨?用加法计算,那就是把4个3相加。
即 3+3+3+3=12用乘法计算,就是用3去乘以4。
即 3 x 4 = 12| | |被乘积乘数数读作“三乘以四”或者“ 四乘三”3x4,这个算式,清楚地让小学生认识到它表示的是4个3相加。
再如:5x7 读作“五乘以七”或者“七乘五”,表示7个5相加。
用字母表示乘法 axb=c“a”表示相同的加数,“b”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c”叫做a与b的积。
记作axb,读作“a乘以b”或者“b乘a”。
这样求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应用题如:1,同学们跳舞,每组5人,3组有多少人?这样想:现在要算的是3个5是多少,单位名称是“人”,那么5就是被乘数,3就是乘数。
即 5x3=15{人} 答:3组有15人。
再:2,二、一班同学分6组栽树,每组栽8棵,一共栽多少棵?分析:一组栽8棵树,6组就是求6个8是多少。
单位名称是“棵”,那么8就是被乘数,6是乘数。
即8x6=48{棵} 答:一共栽48棵。
这样讲清楚明白,小学生们易于接受。
可以说,被乘数、乘数,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乘法的时候,是一个必须清楚认识、理解和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到了初中,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大,理解能力的增长,被乘数、乘数都叫做“因数”了,它们互换位置积不变。
可是,现在小学二年级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讲一位数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直接引入了“因数”这个概念。
如教科书中例题:3+3+3+3+3+3=18 这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直接让小学生认识“用乘法算”:6x3=18 读作6乘3等于18.3x6=18 读作3乘6等于18.这里只有“乘”,没有了“乘以”。
被乘数、乘数不分,看似简便,实际是一开始就给学生们了糊涂的认识,让他们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乘法。
数的乘法认识乘法符号和乘法口诀【数的乘法:认识乘法符号和乘法口诀】乘法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式之一,它的应用广泛且重要。
乘法不仅需要掌握乘法符号的使用,还需要熟悉乘法口诀以便快速计算。
本文将带你认识乘法符号和乘法口诀,并展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认识乘法符号乘法符号“×”是表达乘法运算的关键。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表示乘法,例如:2 × 3 = 6。
这个式子意味着将2与3相乘,结果为6。
乘法符号将两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乘积。
乘法符号的运用不仅限于小数运算,它也可用于整数、分数、百分数等各种形式的数值运算。
例如,2 × 1/2 = 1,这个式子表示2乘以1/2得到1。
总结来说,乘法符号“×”是一种表示两个数相乘的数学记号,我们通过它来进行乘法运算。
二、认识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指将两个数相乘时所遵循的一定规律。
通过掌握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在不借助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1. 乘法口诀的基本形式是由“乘数”和“被乘数”组成的。
比如,我们要计算2乘以3等于几,那么2就是乘数,3就是被乘数。
2. 乘法口诀遵循的规律是:乘数与被乘数相乘得到的乘积。
3. 乘法口诀中的乘数与被乘数通常为数字1到9之间的整数。
4. 乘法口诀按照乘数从小到大、被乘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一个乘法表。
5. 乘法表中的每个数字都是由对应乘数与被乘数相乘得到的乘积。
通过不断记忆和反复练习乘法口诀,我们可以逐渐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乘法的应用举例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举几个例子:1. 购物计算:当我们在商场中购买多件相同商品时,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总价。
例如,某商品单价为50元,如果我们购买10件,那么将50乘以10,即可得到总价500元。
2. 面积计算:在家居装修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房间的面积。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习.4×508×3012×2078×102×4050×721×30400×632×30600×513×40120×3031×20700×411×8012×50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二)学习新课板书:例5360×24=例6265×30=这两道题怎样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习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例5:例6: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三)巩固反馈出示做一做.要求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出示例7:计算450×20.(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习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2.计算.3.竖式计算.240×22=280×20=190×50=690×13=(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作业:看书第14,15页.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思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应用.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教学用具:电脑、每个学生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2)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3)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2.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电脑演示)画面一: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20平方厘米?生:一排有5个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先移动成为长方形再数)设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办法吗?导语:有些长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办法数不出来,有些面积比较大的,如长方形操场,教室地面,用摆的方法也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计算]二、探讨新知.1.理解长宽.(抢答)问: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问:为什么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生: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沿长边依次摆6个小正方形,长是6厘米.沿宽边依次摆3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知道长、宽与什么有联系吗?生回答后师总结: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表内板书:[长(cm)宽(cm)]2.实践感知.师:请你用6个1平方厘米摆一个长方形.(师巡视)汇报你是怎样摆的?(生说师板书)3.观察讨论.讨论:仔细观察表格内长、宽、面积的数据,2人一组讨论: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初步得出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4.深入探讨.师: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吗?我们再来研究一个例子.2人一组用12个1平方厘米摆成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1个同学做记录.师巡视,汇报结果如下:(电脑演示,可让学生操作)问: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字母公式是:[板书:S=a×b]5.释疑师:复习中画面七那个长方形你能准确地求出它的面积了吗?生:先测量长和宽再计算.三、巩固练习.1.直接列式计算.(口答)2.判断对错.(1)5×2=10(dm)()(2)(5+2)×2=14(dm)()(3)5×2=10(dm2)()(4)2×5=10(dm2)() 反馈:(1)为什么错?(2)求的是什么?(周长)你能指一指求的是哪里吗?(3)求的是什么?请你指出来.(4)为什么对?3.动手实践.师: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请你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面积.步骤:(1)各组讨论分工(测量、记录、计算).(2)汇报分工情况.(3)分小组进行测量.(4)反馈交流.选测量正方形的小组,问:长和宽相等了,是什么形状?你能总结出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4.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看书、释疑)5.思考题.求阴影面积?单位:cm2(多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以下是关于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简便算法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难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然后很快说出下面两题的积。
32×2= 14×3= 120×4=32×20=140×3=120×40=32×200= 140×30= 120×400=·2.板演。
下面各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8×40 2800×40 280×34指定三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演算。
订正时提问:(1)写竖式时,被乘数和乘数怎样对位?(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的末位对齐。
)(2)计算时,用被乘数与乘数哪几位上的数相乘?(用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以后,怎样落“0”?第(1)题为什么落一个“0”?(28×4=112,28×40与 28×4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所以在112后面添写一个0。
)第(2)题与第(1)题比较,为什么多落两个“0”?(28×40=1120,2800×40与28×40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因此,在1120后面再添写两个0)第(3)题在什么时候才落“0”?(乘数两位数与被乘数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再把被乘数的0落下来。
也就是先得出28×34=952,280×34与 28×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因此在952后面添写1个0。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教案第一章: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介绍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2. 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解释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例如:20×30=600,可以先计算2×3=6,在结果后面加上1个0。
3. 实例讲解:展示几个乘数末尾有1个0的例子,如:10×40=400,30×20=600,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口算方法。
4. 练习:提供一些乘数末尾有1个0的算式,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练习,如:50×60,70×80等。
5. 总结:强调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第二章: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介绍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2. 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复习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2. 讲解:解释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例如:200×300=60000,可以先计算2×3=6,在结果后面加上2个0。
3. 实例讲解:展示几个乘数末尾有2个0的例子,如:100×400=40000,300×200=60000,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口算方法。
4. 练习:提供一些乘数末尾有2个0的算式,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练习,如:500×600,700×800等。
5. 总结:强调乘数末尾有2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被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被乘数末尾有1个0的乘法口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特殊情况之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0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乘法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难点,而乘法中的特殊情况更是让学生们头疼不已。
其中有一种情况是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种情况。
因此,本文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乘法的特殊情况之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
一、背景知识在开始介绍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一)被乘数是指乘法中被乘的数字。
例如,在“4×3=12”中,“4”就是被乘数。
(二)乘数是指在乘法中起乘法作用的数字。
例如,在“4×3=12”中,“3”就是乘数。
(三)末尾数字是指数字的最后一位数。
例如,在数字56中,末尾数字就是数字6。
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当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时,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先将被乘数和乘数分别除以10,去掉末尾的0。
例如:700÷10=70,60÷10=6,那么7×6=42。
因为70和6相乘,相当于在7和6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一个0,即得到420。
因此,我们还需要将结果除以10得到正确的答案42。
2.当两个数末尾有两个0时,我们需要先除以100。
例如:1300×600=(13×6)00×00=78000,因为考虑到13和6相乘时,在各自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了两个0,所以要除以100再得到正确的结果。
三、注意事项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被乘数和乘数分别除以10的原理。
2.教师需要向学生举一些末尾有0的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末尾有0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乘法操作。
3.教师需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多花时间去思考和解决这一特殊情况的问题,掌握好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情况下的运算方法。
四、结语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特殊情况之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中,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道具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4.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原理,并通过课件、道具等进行演示。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教师及时批改、指导。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
3. 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原理。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4.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原理,并通过课件、道具等进行演示。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教师及时批改、指导。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乘数是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
3、能熟记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在练习中训练观察数据,抄题后复核,边计算边检验的良好作业习惯,且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
5、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能力,认真的观察能力,仔细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1、三位数的乘法(1)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P1-2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算理,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认识在乘法里,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15×35×17100×513×403×1517×5100×220×5先口算以上各题,并说出算理。
(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1。
(1)演示操作: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银幕上出示一排圆片,指出一排是100个,然后再出示一排,问:几个一百?同理。
(2)教师板书:100× =500,然后要求学生接着看。
如何列式?教师板书:5×100=500(3)5×100=500,你是怎么想的?2、教学例2。
(1)出示例2:13×400。
引导学生与例1比较,怎么列式?(2)集体总结方法。
(3)口算练一连第2题。
3、教学概念“因数”。
(1)口算100×9600×50200×41 9×10050×60041×200独立完成,校对后比较区别。
(2)认识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概念,并板书:100×9=9009×100=900因数因数积(三)巩固练习与深化1、巩固对因数的理解。
练一连第4题学生列式计算,反馈讲评。
2、巩固算理、算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我针对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依据教学内容认真制作课件。
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课件出示;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诱发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
其次,在学习新知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结论。
如:教学例1时(1)、课件出示图例。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图意,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然后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
(2)在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后,又让学生说说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
(3)、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口头编两道除法应用题,再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随机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道算式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第一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一个因数。
接着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把这两个关系式概括成一个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
最后,让学生齐读一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指出利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验算乘法。
(4)、让学生自学验算乘法的方法。
做做一做的题目,指明两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乘法,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堂课我用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法的意义。
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乘法各部分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乘法之间的关系。
在写乘法关系的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