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抉择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抉择
作者:郭海军
来源:《前线》2018年第05期
[摘要] 社會建设和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紧密相连,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探索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5-0036-04
社会建设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形成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描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明确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
由此可见,社会和谐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孔子的“和为
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
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马克思恩格斯勾画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2。
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为实现社会和谐开辟了广阔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中,党的十六
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1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虽然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之一,把“和谐”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之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3 一要坚持全民共享,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二要坚持全面共享,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要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四要坚持渐进共享,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能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不花,也不能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
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准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
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公平正义”“共享”“公正”成为高频词。
充分表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但同时,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 1
我國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来加以解决。
要着眼于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 2要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加快完善民主权利制度、法律法规体系、财政税收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获得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3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5。
党中央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并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总体部署。
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对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有更多层次的需求。
要适应这些新变化,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基本方针,做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重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战略环境: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 1社会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我们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新的期待,对社会和谐稳定有新的要求,在追求生活更加富裕的同时,对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更高的渴望,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出行平安。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实践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
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保证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奋斗目标。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着力健全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要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2 。
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整体效果和效力。
(本文系国防大学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系列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郭海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副主任)责任编辑 / 梁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