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庭树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树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树》教学设计江苏⾼邮市武安中⼼⼩学陈海峰⽑荣秋⼀、教学⽬标情感与态度:引导学⽣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激发亲情体验,萌发对家的热爱,并乐于和同伴分享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为与习惯:在唤醒亲情体验的同时让学⽣明⽩爱需要回报,懂得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并愿意做个尊敬长辈的孩⼦。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懂得⾃⼰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借助“树”的形象理清⾃⼰家的家庭结构。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形成“家”的概念,知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并在此学习过程中提⾼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能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分享感受与活动成果。
过程与⽅法:引导学⽣学会关爱⾃⼰的长辈,在游戏活动中理清⾃⼰的家庭结构,在调查活动中尝试体验家的亲情,并能和他⼈交流⾃⼰的感悟。
⼆、教学重点1.理清家庭结构关系,确⽴“家”的初步观念。
2.明⽩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三、教学难点课内:帮助学⽣在理清家庭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家”的概念。
实践:唤起学⽣的亲情体验,激发对家的热爱,引导学⽣学会回报长辈的爱,主动尊敬长辈。
四、准备活动1.组织开展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的⼩调查2.搜集学⽣的家庭照⽚3.多媒体课件及卡⽚的制作第⼀课时⼀、课前准备1、学⽣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基本情况进⾏调查,填写好相关的调查表。
2、教师准备“⼤树家庭”课件、“⾮常6+1”节⽬节选及“我爱我家”的MTV。
⼆、教学过程(⼀)认识“⼤树家庭”。
导⼊: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画的什么?——是⼀棵树,这是⼀棵奇特的树,因为这棵树中蕴藏着⼀个个朴实⽽幸福的故事,想⼀睹为快吗?1、课件①:师点击树叶,屏幕上出现⼀段录像:⼀⽚树叶坐在⽉光下,等树⼲(爸爸妈妈)回来过中秋节。
(树叶配童⾳)2、师再点击树⼲。
(树⼲配成⼈语⾳,树⼲带着树叶去看望树根长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师继续点击树叶、树⼲、树根。
提⽰学⽣将同辈、⽗母辈、祖⽗母辈与树叶、树⼲、树根三者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家庭树》教学反思《家庭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
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是他们出生和生活的场所,使他们最熟悉,与自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地方。
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他们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课文从画家庭树入手,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得零散感知加以整合,让他们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在极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学生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完成了《家庭树》一课的学习。
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觉得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实现了两个转变:1、由教师唱主角向师生双边互动转变传统的思品课,教师领导课堂。
整堂课以教师讲为主,辅以简单的师生问答。
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效果差。
本课教学,我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话式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引导者。
纵观整堂教学,我尽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让学生有话敢说,让学生活泼、好学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孩子们在自己上台来整理妈妈一边的亲戚。
“找朋友”爸爸的爸爸在哪里?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在体验中懂得了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感受到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由重结果的灌输向重过程的体悟转变传统的思品课堂,往往是教师将一些道德观念逐条灌输给学生。
学生在毫无心理体验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结果。
新课程重视过程的情感体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道德认知。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是引导、点拨,而无一处灌输的痕迹。
相信,这样产生的情才是真情,这样产生的爱才是真爱。
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不过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上课时应该加一些稍微难一些的称谓,如:侄子、婶婶等,这些在生活中还是比较有用处的。
《家庭树》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家庭树摘要:本篇教案《家庭树》,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的第二课时。
整篇教案分为:课前准备、画家庭树、向你说说我的家、尊重长辈的礼节和总结五部分。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特别生活化,也特别有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画家庭树,理解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激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本人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应该创新,改进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高高在上”的想法和认识,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并依据教材,上好每一堂课,而不是教教材。
关键词: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展示自己带的全家福照片;尊敬长辈的礼节;孝敬长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树》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激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孩子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教学难点:1、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2、懂得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
学生准备:家庭照片一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老师指名学生,问:“你能告诉大家,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吗”教师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是由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这就是两代人在一起生活的小家庭;也有的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这就是三代人组成的大家庭。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家就是一棵‘家庭树’。
”揭示课题:家庭树(板书课题)二、认识家庭,画画我的家庭树1、教师出示:“我的家庭树”(图片)。
《家庭树》教学简案【活动目标】1.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乐意与同伴分享亲情故事,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指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4.引导学生在调查、游戏、交流等参与活动中体验家的温暖,体会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能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并提高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一张“全家福”,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家庭树”等。
3.引导学生课前熟悉《可爱的家》、《让爱住我家》歌曲及拍手游戏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进温馨的家庭师:孩子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全家福,想看看吗?(课件出示)你都看到谁了呢?(师生一起介绍)师:那么,同学们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家人和你生活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班同学的家吧!活动二:认识我家的“家庭树”师:假如一个三代人之家,先有的一代人是谁?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填在家庭树的什么位置?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贴吗?活动三:晒晒我的“小调查”师:的确,我们的成长、生活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人辛勤的付出。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人吧。
课前,老师发下了《家庭成员调查表》,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晒晒你的小调查吧。
……活动四:大家庭里关系多师:我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出了亲情,有了亲情的滋润,家庭树越长越高,越长越茂盛了。
其实,我们的家庭树还有更多的家庭成员。
特别是在大家庭里,家人之间的关系还有许许多多。
1.为了准确地称呼这些亲戚,我们一起学一学: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什么?——————;……(感知伯伯、叔叔、姑妈、舅舅、阿姨等长辈和自己的关系;感知自己和长辈的孩子——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的关系。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第九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概念和组成,并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家人的亲情;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感受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教学难点: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树图、写有家人称谓的卡片、智慧心、调查家庭成员的简况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
家庭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在国外,每逢圣诞节,在外的人们都会不远万里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和家人一起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在集体的大家庭里开个联欢会吧。
有一个热情的小朋友听说咱们要过节,给咱们寄来了一份家庭礼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个节目吧。
视频看完,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子?我想每个人的家里都充满了爱,这其中既有长辈对我们的爱,也有我们对长辈的爱。
家就像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为我们遮风挡雨,带来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棵家庭树。
二、展示预习作业,出示家庭树1、课前每个小朋友,都用一幅画展现了自己心中的家,有的小朋友画了一棵高大的家庭树,还有的同学特别有想象力,画了一朵美丽的家庭花,一座高大的家庭房。
2、老师挑了几幅传到平台,接下来就让我们进行第二个节目:请你看看我的家。
请同学们打开平台看一看,看完再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3、让这幅画的小作者再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画。
是啊,老师觉得他们的画不光色彩鲜艳,更棒的是他能通过自己的画表现出家里的长幼关系,还画出了自己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三、向你说所我的家。
1、通过刚刚的画作,我们都知道了在我们的家里先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最后才有我们小朋友,所以我们小朋友是家里最小的小辈。
相信每个同学家里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接下来就要进行我们的第三个节目:向你说说我的家,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树》教学活动实录【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乐意与同伴分享亲情故事,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指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调查、游戏、交流等参与活动中体验家的温暖,体会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能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并提高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一张“全家福”,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
2.把教室座位布置成“家庭树”形状。
3.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家庭树”、“亲情果”等实物。
4.引导学生课前熟悉《可爱的家》、《让爱住我家》歌曲及拍手游戏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进温馨的家庭师:一走进三(1)班,邹老师就感到非常温暖。
所以我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师:原来是班主任范老师一家的“全家福”。
你都看到谁了呢?(师生一起介绍)……师:是啊!范老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丈夫、儿子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板贴:家庭)师:那么,同学们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家人和你生活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1)班小朋友温馨的家吧!(出示课件活动一:走进温馨的家庭) 师:谁愿意先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庭?(课件展示全班同学的照片,老师随意点击。
点击到谁的照片,学生就带着自己的“全家福”上台介绍。
) 生1:这是我们全家到“东方明珠”拍的照片。
这是我,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爸爸。
抱在手里的是我的弟弟,旁边还有一个扎着两只辫子的是我的姐姐。
……师:多么幸福、温暖的家啊!让我们为幸福拍拍手。
活动二:认识我家的“家庭树”师:在大家的介绍中,老师发现,我班有的小朋友,像心仪、璐璐她们,是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叫做小家庭;也有的小朋友,像杨杨、志豪他们,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还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甚至是三代以上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家庭树上周五我执教了三年级品行与社会《家庭树》一课。
课前我认真备课,课上学生积极互助,精美的发言,课后老师们真诚的交流,都给我留住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家庭树》是小学品行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位——“我的成长与家庭”第九课的内容。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元素,是直接的到场者。
所以课本就根据孩子通常生活的环境,来引导孩子去感知去明白自己的家庭,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家庭之间密切的关联,在活动体验中让品行这门学科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课前我在选择《家庭树》这一主题后,就作了比较细心的准备,制作了精致的课件。
将这堂课的知识目标定为:明白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干系,明白家庭成员的环境,借助“树”的形象理清自己家的家庭布局。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形成“家”的概念,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情绪目标定为:感受家人的亲情;明白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并愿意做个尊敬长辈的孩子。
传授重点确定为:感受家中浓浓的亲情,萌生对家庭的酷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备课时,我就首手从孩子们的生活阅历中寻找素材,挖掘思想教诲生长的开始。
传授中,为明白家庭成员组成,我让孩子们将百口福的照片带来,并让小主人说说当时拍下照转瞬的情形,从而感受“家”的温馨气味。
接下来,我围绕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干系,设计了“明白家庭树”,把家里的亲人比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把许多家庭成员有顺序地请进这棵家庭树,从而来理清干系,并边鼓掌边歌唱辈分歌,稳固辈分,弄清我们的长辈晚辈同辈……继而举行情境创设,将一系列的活动用“平庸的爷爷70大寿,亲戚们都来祝贺”这一主线贯穿,这也是突破课本的创新办法。
客人来了,怎么招呼;爷爷出题,猜猜他(她)是谁?餐桌上的故事……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进一步稳固辈分干系,明白每个别的成长都离不开温暖的家庭,离不开家人对我们的体贴和呵护。
感受到餐桌上的礼仪真重要!只要大众用正确的行为、优良的礼仪去呵护,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最后让孩子们给大众说说自己家有趣的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我来画棵家庭树》设计说明课题:我来画棵家庭树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1.课文结构:本文由三个板块组成,即绘制家庭树(了解家庭成员)→写出亲属的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的亲情(初步感受什么是幸福和睦的家庭)2.教学设想:本课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个课时知识点较多,为了使学生学得有趣,教师积极开发互动型课件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创设以“打擂台”为名的比赛情景,让孩子在竞争、合作中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家庭生活的首要条件。
为了避免空洞说教,教师事先用录象记录了几个家庭的情景剧,让孩子在辨析中体验、明理。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的“三贴近”原则在本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
3.设计特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当回归生活,独白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教学注意了以下几点:(1)教学信息源自生活鲁洁教授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主要变革,那就是“回归生活”。
确实,“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选用的学生照片、学生的视频、学生的活动方式都来自于“生活”,这种“生活”正是儿童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通过欣赏、回忆、讲述等方式将生活的事实、事件再组为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的一个剪影,萌发与建构了他们的需要、动机、感情、认知、思维等等活动。
(2)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课程标准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家庭树》教案第一篇:《家庭树》教案课题:家庭树摘要:本篇教案《家庭树》,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的第二课时。
整篇教案分为:课前准备、画家庭树、向你说说我的家、尊重长辈的礼节和总结五部分。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特别生活化,也特别有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画家庭树,理解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激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本人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应该创新,改进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高高在上”的想法和认识,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并依据教材,上好每一堂课,而不是教教材。
关键词: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展示自己带的全家福照片;尊敬长辈的礼节;孝敬长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树》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激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孩子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教学难点:1、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2、懂得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
学生准备:家庭照片一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老师指名学生,问:“你能告诉大家,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吗?” 教师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是由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这就是两代人在一起生活的小家庭;也有的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这就是三代人组成的大家庭。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家就是一棵‘家庭树’。
”揭示课题:家庭树(板书课题)二、认识家庭,画画我的家庭树1、教师出示:“我的家庭树”(图片)。
问:你能把自己家人的称呼填在家庭树的恰当位置上吗?2、教师提问:该从何处入手填?3、交流。
9、家庭树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热爱家人,与家人和睦相亲。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懂得一些尊敬长辈的礼节,逐渐
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追至祖辈。
强
化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认识。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交流、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感知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
2、制作家庭成员称呼卡。
3、将图、文、音乐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动画导入: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先来放松一下。
(放动画)在这段动画片里,小熊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有一个自己的家,你天天都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生答,相机出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二、引导认知:
1、、引导:有的同学家里有三口人,有的家里有四口人、五口人甚至六口人,家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如果说我们的家是一棵大树,那你觉得我们的家庭成员应该分别填在这棵大树的什么位置呢?打开书52页,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生试填“家庭树”
2、展示:谁来展示一下你填的家庭树?(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填?)
3、总结:大树总是从根长起,因为有了爷爷奶奶,才有了爸爸;有了外公外婆才有了妈妈,而爸爸妈妈因为结了婚,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我们,所以我们的身体里不仅流淌着爸爸妈妈的血,还流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血,是血缘关系
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家人,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家庭树”。
(出示课题)
4、巩固认知:在这棵家庭树中,爸爸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爸爸是我的——————
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外公外婆的————
三、深入探究:
1、引导: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咱们班有的小朋友家是由爸爸、妈妈和我们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的是家里还居住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样三代人在一起组成的大一些的家庭。
其实,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中,除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这些和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外,还有一些其他亲属虽然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们知道都有谁吗?
生答:舅舅、姨妈、叔叔、婶婶~~~~~
2、启发:是的,李老师这里有两张特别有意思的照片,想看看吗?(示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拍摄于三十多年前,而且都有同一个小女孩儿,找找看,能找到吗?(生找)猜猜她是谁?对了,就是我。
想知道照片上的其他人是谁吗?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
3、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看,老师的这个大家庭人丁兴旺吧,那今天也有不少同学带来了自己家里的照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大家庭?
生介绍,相机提问:这个同学大家庭里除了最亲密的人外,还有他的?(结合回答出示:姑妈、姨妈、叔叔、舅舅、表姐、表弟、表妹、表哥~~~~~~~)
4、深入探究:瞧,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在自己的大家庭里还有这么多亲戚,那他们当中哪些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哪些是外公外婆的孩子呢?请大家在爷爷奶奶家和外公外婆家当中任选一个,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讨论。
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完成黑板上的家庭关系图。
(理解:舅舅是妈妈的兄弟,姨妈是妈妈的姐妹;叔叔、伯伯是爸爸的兄弟,姑妈是爸爸的姐妹)
5、继续引导:你们看,爸爸妈妈结婚后生下了我,那家里的其他成员结婚后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是谁呢?(播放视频:玲玲做客)玲玲称呼姑妈的孩子为——表姐,姑妈是爸爸的——姐妹,所以爸爸姐妹的孩子和我们是表亲关系。
(继续播放视频)中午,玲玲的叔叔一家也来了,玲玲称呼叔叔的儿子为——堂弟,看来,爸爸兄弟的孩子和我们是——堂亲关系。
(继续播放视频)一家人开心地吃过饭,妈妈让铃铃把衣服送到住在河西龙江小区的外婆家,书房正在玩电脑游戏的小男孩,就是舅舅的孩子,铃铃称呼他什么呢?(表弟),因此,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我们都是表亲关系。
6、巩固认知:咱们班每个人的大家庭都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可能只有舅舅,没有姨妈,也有的同学可能只有姑妈而没有叔叔伯伯,你能正确地填一填你自己家的家庭关系图吗?来试试看吧。
生完成自己的家庭关系图,展示。
7、引导:在大家庭中,哪些人是我们的长辈呢?又有哪些人是我们的同辈呢?生答
四、亲情体验:
1、激趣:在我们大家庭中,有的长辈慈祥、处处关心、呵护着晚辈长大,有的全家其乐融融,常常全家总动员,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这些家庭里的有趣事、温馨事、感人事,一定在你的记忆力有很多,挑选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和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谁的家里的那些事能打动别人。
生分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总结:温馨、快乐、感动、幸福。
3、总结全课:是呀,孩子们,只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才能让我们每个人健康、茁壮的成长,然而,我们常常会在电视新闻、报纸上看到一些家庭成员之间因为不能互相理解、包容、互相关心、照顾而造成家庭破裂,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要想拥有一个幸福之家,那么亲人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只有浓浓的亲情之爱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树更加枝繁叶茂!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爱,常住我家!
4、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欣赏学生家庭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