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物理中考复习提纲公式大全必考要点分类汇编(完整版) (13)
- 格式:doc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63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9.8N/kgg 4 、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5、水的密度:ρ=1.0×103kg/m36、水的凝固点:0℃7、水的沸点:100℃ 8、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9、元电荷:e=1.6×10-19C 10、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1、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2、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3、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4、家庭电路电压:220V 15、单位换算:(1)、1m/s=3.6km/h (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 9、理想滑轮:F=G/n一些常考知识点1.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2.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5.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第十二章:温度及物态变化一、温度(1)知识点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常见事物的温度:人体体温37℃,水结冰的温度0℃,室温25℃(2)题型1、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 .D .C .2、有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度数停留在38摄氏度,。
若一病人的体温是37.5摄氏度,则该体温计的度数是()摄氏度。
如果另一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4摄氏度,则该体温计的度数是()摄氏度注意:从左到右都是吸热的,从右往左都是放热的。
(一)知识点(1)熔化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依据是(是否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的)。
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萘、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要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常见的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沥青、及各种油等。
3、熔点的影响因素(有杂质熔点降低和压强):比如北方往地面撒盐,就是为了降低熔点。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及凝固曲线(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2)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与蒸发;都是吸热过程3、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014年初中物理公式大全1、速度公式:v =ts v =总总tsv ——速度(m/s);v——平均速度(m/s);s ——路程(m);t ——时间(s) 2、密度公式:ρ=vmρ——密度(kg/m3);m ——质量(kg);v ——体积(m3) 3、重力公式:G = mg G ——重力(N);m ——质量(kg);g ——常数(9.8N/ kg) 4、压强公式:① P =SFP ——压强(Pa);F ——压力(N);S ——受力面积(m2)② P =ρg h P ——压强(Pa);ρ——密度(kg/m3);h ——深度(m) 5、液压公式:11SF=22SF F1 ——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 ——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2); F2 ——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2); 6、浮力公式:① F浮 = G =ρ物g v物ρ物——物体的密度(kg/m3);v物——物体的体积(m3)② F浮 = F 下-F上 F上——上表面受的压力(N); F下——下表面受的压力(N);③ F浮 =G-F拉 G ——物重(N);F拉——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N);④ F浮 =ρ液g v排ρ液——液体密度(kg/m3);v排——排开的液体体积 7、功的公式:① W = F·sW ——功(J);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s ——物体移动的距离(m);② W = mgh 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8、功率公式:① P =tWP ——功率(W);W ——功(J);t ——时间(s);② P = F·v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v ——物体移动的速度(m/s);③ P = mg·v 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刻度尺。
具是米m表示,我们,用符号 2.长度的主单位是1米 .走两步的距离约是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和察它的(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分度值,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数字单位组成。
和一位;(4). 测量结果由秒表。
在国际单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s), 它的常用单位有位中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分 60 3600 s. 1h= 、 min= 。
1.2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标准静止的物或者说被假定( 作的物体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参照物。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运动快慢的物理用来表示物体速度:4.量。
v=s/t :是5.速度的公式:位单的度速m/s km/h 。
;常用单位是:3.6 千米/小时 1米/秒=路程除以.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6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v=s/t 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v=s/t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刻度尺秒表。
和1.3 声现象振动而产生。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介质真空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播。
2.不能传声。
340m/s。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声音在气体播又比体快。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11s?S?vt22音色音调响、、3.乐音的三个特征:度高低,它与是指声音的 : 。
(1)音调振动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发声体的大小振幅有,跟发声体的指声音的关、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源处(2)减弱;在减弱噪声的途径:(1)传播过程人耳处减弱。
中减弱;(3)在在2.1、2.2 光的色彩光的传播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01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初中物理公式二、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二)常用单位换算三、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四、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五、电学专题(三)电和磁六、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提纲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1)第二章《光现象》 (2)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4)第四章《物态变化》 (5)第五章《电路》 (6)第六章《电流、电压和电阻》 (8)第七章《欧姆定律》 (10)第八章《电功率》 (11)第九章《电与磁》 (14)第十章《信息之路》 (15)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6)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7)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21)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22)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26)第十六章《热和能》 (28)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0)附:初中物理基本计算公式 (32)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记录声音的方法有:机械唱片上的沟槽、磁带和激光唱盘。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Hz 之间。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在月球上为什么不能够进行直接交谈?因为月球上无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在真空中的声速为0m/s 。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提纲〔公式大全〕1、速度V 〔m/S 〕v=tS;S :路程;t :时间 2、重力G 〔N 〕G=mg ;m :质量;g :9.8N/kg 或者10N/kg 3、密度ρ〔kg/m 3〕ρ=Vm;m :质量;V :体积 4、合力F 合〔N 〕方向相同:F 合=F 1+F 2 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相反时,F 1>F 25、浮力F 浮<N>:F 浮=G 物—G 视;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 浮<N>:F 浮=G 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 浮<N>:F 浮=G 排=m 排g=ρ液gV 排;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6、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F1:动力;L 1:动力臂;F 2:阻力;L 2:阻力臂7、定滑轮F=G 物,S=h,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 物:物体的重力,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物体升高的距离8、动滑轮F=21〔G 物+G 动〕,S=2h,G 物:物体的重力,G 动:动滑轮的重 9、滑轮组F=n1〔G 物+G 动〕,S=nh,n :承担物重的段数10、机械功W 〔J 〕:W=FS ;F :力;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11、有用功:W 有,总功:W 总,W 有=G 物·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总有W W ×100%12、功W=FS=Pt ;1J=1N ·m=1W ·s 13、功率P=tW=F ·v<匀速直线>;1KW=103W,1MW=103KW 14、有用功W 有用=Gh=W 总–W 额=ηW 总额外功W 额=W 总–W 有=G 动h 〔忽略轮轴间摩擦〕=fL 〔斜面〕 总功W 总=W 有用+W 额=FS=η有用W机械效率η=总有用W Wη=nF G=动物物G G G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功率P 〔w 〕P=t W;W :功;t :时间 15、压强p 〔Pa 〕P=SF;F :压力;S :受力面积16、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17、热量Q 〔J 〕Q=cm △t ;c :物质的比热容;m :质量;△t :温度的变化值 18、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 〔J 〕Q=mq ;m :质量;q :热值 19、串联电路电流I 〔A 〕:I=I 1=I 2=……;电流处处相等电压U 〔V 〕:U=U 1+U 2+……;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和 电阻R 〔Ω〕:R=R 1+R 2+……20、并联电路电流I 〔A 〕: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 〔V 〕:U=U 1=U 2=…… 电阻R 〔Ω〕:R 1=11R +21R 21、欧姆定律I=RU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22、电功W 〔J 〕:W=UIt=Pt ;U :电压;I :电流;t :时间;P :电功率23、电功率P=UI=I 2R=RU 2;U :电压;I :电流;R :电阻24、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f ;c :波速〔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f :频率 知识点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②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③水的密度:1.0×103kg/m 3;水的比热容:4.2×103J/〔k g ·℃〕④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物理电学公式详解汇总1、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变形公式:U=IR IUR =即伏安法求电阻原理) 2、 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A 、=电功(电能)电功率时间(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8.21表格)B 、电功率=电压×电流 P=UI注意:电学基本公式只有上面三个,其他的全部为导出公式,也就是说,你可以用这三个公式做所有题目,只是过程稍微复杂.(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2P I R = 2UP R=) 3、电功、电能:由=W P t得W=Pt ,所以W UIt =、2W I Rt =、2U W t R = nW KW h N =∙、(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 的) nKW h N P t∙=(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 4、电热:热量=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2I Rt =Q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电能)=电热 W=Q 可推出:Q=Pt 、Q UIt =、2U Q t R= 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对应)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
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
上述特征的推广推论A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公式的推广12111R R R =+总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上式可化为:122R R R R R =+总(最常用,初中阶段,电阻基本不超过两个)当电阻大小均一样时,上式可化为:RR n=总(n 为并联的电阻个数) 推论B 、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122222U P W Q RU P W Q R ====即串联电路中,除了电流处处相等之外,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222221I P W Q RI P W Q R ==== 即并联电路中,除了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之外,电流,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反比解题小技巧1、串联电路意味着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如果能求电流,就先把电流求出。
2014年物理中考总复习(物理公式)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4、合力公式: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5、密度公式:变形公式:m=ρ5、浮力公式:1.称量法2.阿基米德原理 .3. 二力平衡4. 压力差法(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6、固体压强公式:Vm=ρFP S=F =浮液排ρgV F m g==浮排排G F F F =-浮向上向下F G =浮物F G F =-浮物G mg=12F F F =-12F F F =+7、液体压强公式:8、杠杆的平衡条件:或写成:力臂的画法:19、滑轮组:对于动滑轮而言:∵n=2 ∴s =2 h 10、机械功公式:11、功率公式:12、机械效率:13、热量计算公式:①物体吸热或放热(保证△t >0)②燃料完全燃烧时放热③热机的效率1221LLFF=1Fn=F G=W FS=Wpt=1122F L F L=p=液ρhgS nh=Q cm t=△×100%WW=有用总η×100%WQ有用放η=1(F Gn=动p Fv=Q mq=放=Q Vq放14、电学公式 ①电流定义式: ②欧姆定律:③电功公式:两套单位(w--Kwh,p--kw, t--h ;w--J,p--w,t--s)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⑤焦耳定律公式(电热):15、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关系: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2、电压关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3、电阻关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 1+R 24、电压与电阻关系(分压原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即电压比等于电阻比。
U 1:U 2=R 1:R 25、电功率与电压(电阻)关系:各部分电路的电功率与其电压(电阻)成正比。
中考物理重点必背计算公式1.速度(v)=路程(s)/时间(t)路程的单位为米(m),时间的单位为秒(s),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
2.加速度(a)=(末速度(v)-初始速度(u))/时间(t)末速度、初始速度、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时间的单位为秒(s)。
3.力(F)=质量(m)×加速度(a)力的单位为牛顿(N),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²(m/s²)。
4.动力(P)=力(F)×速度(v)动力的单位为瓦特(W),力的单位为牛顿(N),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
5. 功(W)= 力(F)× 距离(d)× cosθ功的单位为焦耳(J),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
6.功率(P)=功(W)/时间(t)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功的单位为焦耳(J),时间的单位为秒(s)。
7. 判断力(Fi) = 正弦(sinθ)× 力(F)正弦函数的值为无单位,力的单位为牛顿(N)。
8.滑动摩擦力(Ff)=μ×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压强(P)滑动摩擦力的单位为牛顿(N),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9.合力(Ft)=根号下(Fx²+Fy²)合力的单位为牛顿(N),力的单位为牛顿(N)。
10.机械功率(P)=功(W)/时间(t)机械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功的单位为焦耳(J),时间的单位为秒(s)。
11.位移(s)=初速度(u)×时间(t)+0.5×加速度(a)×时间²位移的单位为米(m),初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时间的单位为秒(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²(m/s²)。
12.力(F)=压强(P)×面积(A)力的单位为牛顿(N),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²)。
13.功率(P)=动力(P)/时间(t)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动力的单位为瓦特(W),时间的单位为秒(s)。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
7、元电荷(e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 =1.6×10-19C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公式汇总中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汇总:1.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2.科氏力的公式:科氏力=电荷×速度×磁感应强度×正弦θF = q × v × B × sinθ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速度×时间s=v×t4.动能的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2E=1/2×m×v^25.弹性势能的公式: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2Ee=1/2×k×x^26.功的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W = F × s × cosθ7.功率的公式:功率=功/时间P=W/t8.合力的公式:合力=开根号(力1^2+力2^2+…)F合=√(F1^2+F2^2+…)9.压力的公式:压力=力/面积P=F/A10.波速的公式:波速=频率×波长v=f×λ11.光的折射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12.单摆的周期:周期=2×π×开根号(长度/重力加速度)T=2×π×√(L/g)这些公式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经常用到的,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在考试中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单位的转换。
祝你考试顺利!。
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中考必背物理重点公式大全要想好好学习物理必须熟练的掌握物理公式,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中考恒等式物理重点公式,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一)速度(1)定义: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等同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s/t(v是速度 s是路程 t是时间)(二)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G为重力 m物体质量 g重力系数)(三)密度(1)定义:某种化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公式:ρ=m/V(ρ为密度 m物体质量 V物体体积)(四)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P=F/S(压强P 压力F 受力面积S)(五)液体压强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六)机械功(1)定义:功等于力光波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W是功 F是物理受到的力 S是距离)(七)功率(1)定义:单位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马力。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功率P 功W 时间t)(八)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W=I2Rt=U2t/R(纯电阻公式)(5)U1/U2=R1/R2(分压公式)(6)P1/P2=R1/R2(九)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4)I1/I2=R2/R1(5)P1/P2=R2/R11.质量(m):流体所含物质含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kg 。
其他有:t、g、mg ,1吨= 103千克= 106克= 109毫克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 温度,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4.质量测量工具:天平、杆秤、磅秤和电子秤。
生物医学常用天平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必备提纲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见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为:10-3k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
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步骤:①“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②“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③“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④“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或公路、铁路、河流等长度),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测量硬币周长、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可以用这种方法。
●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这种方法。
5.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常见时间单位间的关系为:1h=60min=3600s6.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石英钟、机械表、电子表等。
7.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的人和工具、测量方法、环境温度及湿度引起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物理组权威编辑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我选择奋斗!对自己负责,向自己承诺,为自己喝彩!只要相信,只要同心,只要有梦,没有触不到的天空!成功就在你的脚下,只要踏出努力的步伐,成功非你莫属!1初中物理基本公式精选(一)电学公式总结1. 求电流常用公式:U I R = PI U=2. 求电压常用公式:U IR = PU I =3. 求电阻常用公式:U R I = 2U R P=4. 求电功常用公式:22UW UIt I Rt t Pt R====(纯电阻电路) 5. 求功率常用公式:22U WP UI I R R t====(纯电阻电路) 6. 求时间常用公式:Wt P=7. 求电热常用公式:2Q I Rt Pt ==注意事项:利用这些公式做题时,各个物理量必须利用国际单位,即电流单位为安培;电压单位为伏特;电阻单位为欧姆;电功单位为焦耳;电功率单位为瓦特;电热单位为焦耳;时间单位为秒。
但是当利用WP t=这个公式时,也可选择电功的单位为千瓦时;电功率的单位为千瓦;时间单位为小时。
8.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串联分压。
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多。
11112222U P W R U P W R === 9.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电阻倒数之和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电阻越大,分得电流越小。
11122221I P W RI P W R ===10. 测电阻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测电功率实验原理:P UI =(二)力热学公式总结1. 质量、密度、体积公式:m v ρ=2. 质量、重力公式:G mg =3. 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 vt =4. 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5. 固体压强公式:FP S=6. 液体压强公式 :P gh ρ=7. 浮力公式:F G G =-示重浮力 F gv ρ=浮液排 8. 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上浮:悬浮: F G ρρ=⇒=浮液 下沉: 9. 功公式:W Fs = 10. 机械效率公式:W W η=有用总对于斜面Gh Fs η=对于定滑轮:Gh Gh GFs Fh Fη=== 对于动滑轮:22Gh Gh G Fs Fh F η=== 对于滑轮组:Gh Gh GFs nFh nF η=== 11. 功率公式:WP Fv t== 12. 吸热公式:()0Q cm t t =-吸 放热公式:()0Q cm t t =-放 13. 放热公式:Q mq =注意事项:利用这些公式做题时,各个物理量必须利用国际单位,质量单位为千克;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体积单位为立方米;重力单位为牛顿;路程单位为米;时间单位为秒;速度单位为米/秒;压强单位为帕斯卡;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深度单位为米;功单位为焦耳;功率单位为瓦特;热量单位为焦耳;比热容单位为焦/(千克摄氏度)。
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1)第二章光现象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7)第四章物态变化 (11)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14)第六章电压电阻 (18)第七章欧姆定律 (20)第八章电功率 (24)第九章电与磁 (28)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32)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3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38)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41)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46)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50)第十六章热和能 (53)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7)重要的物理常数 (58)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58)物理量及其单位 (59)物理公式 (60)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
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4.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五节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B超”●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超声波探测仪2.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
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能量减小。
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
●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3×108m/s =3×105km/s 。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7.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1.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实验表格】【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r )。
【注意】① 把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图2-1图2-2图2-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 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 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 叫做反射角。
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 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
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
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
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
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