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6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南北城市降水季节差异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明确我国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故事讲述:雨伞批发商的困惑广东一雨伞批发商在当地生意兴隆,为扩大经营范围,该批发商决定把雨伞运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一带销售,结果大量雨伞滞销,经济损失惨重。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导入新课。
2.展示图片:出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判断哪些民居分布在东部地区,哪些民居分布在西部地区,说出判断的理由,分析民居特点与降水的关系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降水的空间分布师: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年等降水量线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布,并指出其降水量的大小。
生: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师:在课本P34图2.18中,对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进行描画,并据此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
生: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师:观察课件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与哪一条线大致吻合?生:秦岭-淮河一线。
师:观察课件图,说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哪儿。
并思考讨论其原因。
生: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回答,相互补充。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评,课件展示其原因。
师:降水特点对民居有什么影响呢?课件展示甘肃夏河县和浙江绍兴的传统民居图片。
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简单评价,并简要总结,甘肃所处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屋顶为平顶,利于粮食的晾晒;浙江所处地区降水多,屋顶为斜顶,利于降雨时的及时排水。
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区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导入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8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呢?[探究原因]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承转] 我国降水不单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实在时间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完成下列的练习:(1)明确四个城市从纬度位置上如何分布?(2)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何共同点?[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冬春多,夏秋少。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2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2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2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干湿地区的分布,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原因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和规律。
2.各地干湿状况对人们生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解决地理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的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探索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学生准备:预习东西干湿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台湾通俗歌曲视频《雨中即景》,观看后引发思考:“我们国家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和台湾一样降水丰富呢?”“你知道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那么我国的降水具有什么特点呢?”引入本课学习。
(二)探索新知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师进行读图方法的指导。
读图,自主解决以下问题:1.年降水量1 6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2.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____________ 一线附近。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3.利用我国干湿地区图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4.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量的分布。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2.教学难点(1)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
(2)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教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案例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我国降水知识。
学生:准备好上课所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图片,这是吐鲁番的荫房,将葡萄挂在里面,可以自然风干。
栖霞也产葡萄,我们的葡萄挂起来,能风干吗?这说明吐鲁番哪方面的自然环境与栖霞差异很大?再展示两地的民居:教师:你能看出这两地的民居有哪些差异吗?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回答。
民居差异的背后是降水的差异,那么,如何知道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讲授新课内容一降水的地区分布(一)认识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教师讲述:如同气温一样,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
不同的降水范围着上一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特定的降水范围,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降水分布特点。
下面我们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并指出其降水量。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想一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接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
2.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教师: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盛行什么方向的风?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1:我们这里夏季降水最多,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
学生2:东南风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
教师:大家说得没错。
下面请同学们先来阅读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对照左下角图例中的数值,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1600毫米,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以下。
教师: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读图讨论: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差异,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难点:气候形成原因的分析,学生对实例的观察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2.讲述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气候差异的理解和看法。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
2.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图表理解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干湿地区。
4.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初步掌握正确阅读等降水量线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各地不同的降水特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差异。
【难点】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新课导入】教师:我国很多民间俗语能够反映气候的变化,如“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情况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气候特征?学生相互讨论:反映了春天降水少,夏天降水多。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国面积广阔,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3~P36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图2.18,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__答案: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__2.读教材第35页图2.20分析,说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集中月份,判断降水时间分配的特点;根据降水较多的月份,判断雨季长短。
__答案:时间分配: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不同地区雨季不同,北方的雨季短;南方的雨季长;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__ 3.说出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以及主要的干湿地区,根据干湿地区的界线位置,找出与其相吻合的等降水量线。
__答案: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作为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为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__(教师点拨)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探究活动)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讨论交流)1.读教材第36页图2.22,说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对应的植被类型,分析其与当地降水的关系。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掌握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方法,记住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通过对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温度带图的阅读和图层叠加,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采用描图的方式,特别关注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进一步观察它们分别穿过的地形区和行政区,思考通过800mm等降水量线和0℃等温线的位置关系,与温度带分布进行对比,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线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在阅读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共性和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生通过读数、计算差值等方法,加深对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3、以温度带图的阅读方法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和温度带图的图层叠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特别注意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与干湿地区界线的对应关系,发现降水与干湿状况的一般关系。
以东北地区和植被分布为例,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了解,认识到只有掌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
气候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教具准备集体定教分工备教个性补教一、引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二、讲授新课(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降水)【教学内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过程和方法:(3)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4)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因降水的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2.难点: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
;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前设疑活动:课前交流——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区域景色,你能举例说明吗?展示:云南的热带雨林,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古辽阔的草原。
设疑引导: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自然景观呢?即使纬度差异并不大,自然景观差异也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2.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七年级学习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现在有哪些同学还记得吗?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降水都有哪几种形式?学生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有降雨,降雪,降冰雹(2)讲授: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展示:降水柱状图可以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可以用多雨,少雨湿润来描述,如果不均匀需要通过降水数值和月份来判断降水的特点。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讲授: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3、明确我国因降水的不同而产生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学习难点】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东西干湿的差异【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2.16完成1、在图2.18中找出1600mm 、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观察这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区?2、在图中用彩笔描出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3、观察800mm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大致与哪座山脉与哪条河流相吻合。
4、阅读课本阅读材料,找出我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5、根据以上问题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阅读教材图2.17回答:6、阅读课本35页和图2.20,说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7、阅读课本35页,干湿地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我国共分为几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怎样划分的?8、阅读课本36页图2.22,指出干湿地区的分布及特点。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教材37页活动1题。
2、讨论完成教材37页活动2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发现问题了吗【同步演练】加油提速一、选择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减少B.从东北向西南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减少2、我为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A.降水量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径流量的多少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3、我国有“雨极”之称的是()A.火烧寮B.香港C.托克逊D.曾母暗沙4、湿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A.草原B.森林C.荒漠草原D.森林、草原5、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西北部D.内蒙古高原北部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A.黄河中下游地区B.松花江中下游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7、在四类干湿地区中,华北平原属于()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二、将下列干湿地区与其降水量、植被景观用线连接起来:A.湿润地区(1)>400毫米 1.草原B.半湿润地区 (2)<400毫米 2.森林.草原C.半干旱地区(3)>800毫米 3.森林D.干旱地区(4)<200毫米 4.荒漠三、综合题:读“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和降水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2)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绘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思考:我校所在地,一年四季的降水状况一样吗?与海南省的某所学校降水多少状况是否一样?那么,我国的降水的分布情况怎样?降水的时间和空间是否一样?学生思考回顾,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分布。
然后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
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凸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从时间上看说明: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节;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
2、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们的家乡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友情提示:分层设色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范围。
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量的规律:我国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描图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理解能力。
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学生读图观察,动手描绘图,总结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山脉)—淮海(河流)并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再观察我们家乡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与南方是否一样?说一说你的发现。
为什么不一样?通过追问、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分步诱导,层层递进,适时补充,激活思维,开阔视野。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绘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空间分布规律: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空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降变化时间分布规律: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水年际变化大
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当堂达标】
1、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A半湿润地区(1)森林
②河中下游平原 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
③塔里木盆地 C半干旱地区(3)荒漠
④天山山麓 D干旱地区(4)草原
2、判断题:
(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全部为半湿润区。
()
(2)、我们的首都北京位于半湿润区。
()
(3)、我国海南省全部位于湿润区。
()
(4)、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3、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地。
⑵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是 ____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来源与生活,所以学生对降水知识容易理解与接受,真正做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教学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的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也是结合我们的生活来学习与理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目的。
二是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观察、思考、追问、探索及学生动手绘图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