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二必修3教学案:第5章_第3节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格式:doc
- 大小:612.50 KB
- 文档页数:1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第三节授课年级:全日制普通高中二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由此可见,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需达到较高的应用水平。
本小节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碳循环;二是物质循环的概念;三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在之前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概念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物质不同于能量。
在学习物质循环时,学生难以联系光合作用、食物同化、腐败、呼吸作用等过程,对完整的物质循环过程对腐败过程的物质转换、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两方面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
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碳循环及物质循环概念。
教材首先通过一个讨论题: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都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把主题带入课堂,接着通过碳循环过程总结出物质循环的概念。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本小节的难点,教材首先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概括地指出;二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接着辩证地分析了二者的关系。
关于探究性实验,课本中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引导并设计了两个案例供参考,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本节内容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为之后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打下基础,在生态系统内容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描绘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过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学习,能够对自己已学知识进行对比并归纳表达;〃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能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联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五、课前准备〃准备展示的生态瓶,并提前15天准备一个小生态瓶、碳循环贴纸〃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习得新知——科学引导,探索新知解答疑惑——回归情境,解决问题情感提升——联系社会、升华感情练习旧识——对比分析,加深理解总结提升——系统小结,练习提升延伸课堂——课后探究,启发兴趣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九、课后记。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4)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突破1. 重点:碳循环突破策略:带问题自主学习,再利用投影片具体说明碳循环过程以及例题巩固。
2. 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突破策略:复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使学生理解能量的固定和释放的具体过程。
三、教学方法提问对比自主学习练练多媒体辅教四、教学过程4.1导课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太阳能)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请学生讨论: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4.2新授课4.2.1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1、识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以碳循环为例,理解物质循环过程;3、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2.2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并回答;1、这里的“物质”指的是?2、这里的“循环”是指在往返出现?3、循环的范围是?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4、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及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分别是什么?5、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6、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哪些?7、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途径是什么?8、碳从生物群落返回大气的途径有哪些?4.2.3 10分钟后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归纳精讲;元素1、回答了1、2、3问题,教师归纳;2、回答了4、5、6、7、8问题,教师归纳精讲:4.2.4幻灯片展示:对比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学生完成方框内容物质循单向统各营养级②物质足能量学生自纠后,教师幻灯片展示正确答案。
【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2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范围2.物质循环的“物质”指什么?3.物质循环的特点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另一方面可以被生物群落利用。
4.观察图5–11思考⑴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⑵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那种生命活动、形成那些产物等)?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的形式循环的。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作用或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的形式通过或传递。
5.温室效应的成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5.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的平衡,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造成的。
二.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仔细阅读思考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1)(2)(3)(4)(5)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阅读课文找出二者不同点及联系不同点:物质循环的特点是,能量循环的特点是。
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合作探究】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b。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能力目标构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概念模型.3。
情感目标a。
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b。
通过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物。
二、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讨论: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都是由地球提供的,为什么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环节二:讲授新课一、碳循环1。
让学生观察分析教材“碳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群落存在的主要形式?在无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在群落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2)碳元素主要以什么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以什么途径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碳元素在生物体之间以什么渠道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
4。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
观察、分析、回答.模型建构。
分析碳循环碳元素的来龙去脉,通过建构模型进一步明确碳循环过程。
【典型例题】下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 、B 、C 、D 是生态系统的成分,请据图回答:(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 、B 、C 之间的传递是以 ________形式进行的,(3)图中D →C 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 → D 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 D 过程是通过______ 作用实现的。
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 为 ,B 为 。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课标中对应的知识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包括碳循环、物质循环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三部分内容。
本节课内容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为基础,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也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为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了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也具图表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生活中现象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形式不是了解,未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因此可通过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此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概述碳循环的过程;3.解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碳循环的模型;2.运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关注由物质循环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碳循环的过程;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 碳循环的过程;2. 物质循环的概念;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六、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七、教学过程1.教师放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PPT ,并让学生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22O CH CO −−−→−光合作用 22)(CO O CH −−−→−有氧呼吸2.教师让阅读P100-101碳循环部分及图5-11,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碳循环模式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关于碳循环过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构建模型,使学生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有所回忆,并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形象生动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物质循环失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情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衔接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功能,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尽管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对碳循环的认识仅停留在零散、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所以想要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温室效应)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多个视频,通过探究式教学,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建构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本节的重点,对于物质循环我们以碳循环为例,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说明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碳循环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通过视频展示 :地球的形成,变迁,生物的进化。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课标要求学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本节课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碳循环,二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三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以学生了解又熟悉的温室效应引出碳循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课本,构建碳循环简图,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碳循环的图解,并及时巩固,做到一点一练。
之后以碳循环为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易对物质循环的概念产生误解,故把知识问题化,以帮助学生理解。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比较难以理解,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用表格的形式比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跟踪练习。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200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本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它的稳定性等知识。
本节课内容是第五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教材以学生身边的例子,呼出CO2是如何在生态系统中运行的把主题带入本节内容,接着通过碳循环过程总结出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并且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介绍了人类的活动打破了正常的碳循环引发的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之后阐述了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必修一第五章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基础知识做铺垫,但是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101图5-11和温室效应示意图,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并说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结合教材P 102~103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尝试建立概念图,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特点。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方式一 右图为美国耗资2亿美元建立的地球生物圈2号。
它是透明的,为什么呢?需要输入光能。
它又是封闭的,难道它不需要外界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吗?方式二 20世纪50年代,人们曾经在农田中广泛使用DDT 杀虫剂,并取得了较好的杀虫效果,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竟也发现了DDT !DDT 是如何进入南极企鹅体内的呢?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否也能流动?具有什么特点?学完这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后,我相信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问题了。
一、碳循环1.碳循环过程2.碳循环的分析(1)碳存在形式⎩⎪⎨⎪⎧无机环境:CO 2和碳酸盐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2)碳循环形式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 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加快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问题探究结合下图,探究分析碳循环的过程(1)写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写出④⑤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④生产者,⑤消费者。
(3)物质循环的形式有两种即:CO 2形式进行;在④与⑤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4)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上图⑥(填序号)中,短时间内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5)预防温室效应要采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保护植被等措施。
1.判断正误(1)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 2形式进行( )(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答案 (1)√ (2)× (3)√ (4)√2.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碳循环的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大家回忆如下问题:1.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什么?3.输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什么?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板书]: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板书]: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学生阅读]:P101第二自然段。
[学生讨论]:1.什么叫“物质循环”?2.这里的物质指什么?3.循环过程是怎样的?4.循环的范围有多大?[师生归纳]:1.概念:P101(略)。
2.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过程:4.范围:全球性。
[教师强调]: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而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循环指的是这些物质(元素)的往返运动。
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板书]:二、碳循环[学生阅读]:P101“图5-11碳循环模式图”[学生练习]: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碳循环”模式图,大写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小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或行为。
请在上图的相应位置把图补充完整。
2、无机环境中C的存在形式:3、生物群落中C的存在形式:4、C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以形式循环。
5、C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
6、C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渠道:。
7、无机环境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以C02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8、如果大量砍伐森林,对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有什么影响?9、如何保持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请谈谈你的想法。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学以致用,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学习,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教法导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感受物质循环的存在。
基于已学的知识,学生并不难理解“碳循环”的内容,但教师应把握:(1)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3)碳循环具有全球性;(4)通过碳循环的实例,提示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学法建议首先理解好物质循环的概念,以及其循环的形式、途径,搜集些相关的资料,分析物质循环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1)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3)碳循环具有全球性;(4)通过碳循环的实例,提示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温室效应”是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学生并不陌生,而且切身感受到了温室效应的存在。
对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讨论,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教材中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的讨论题。
碳循环教师讲解:煤炭、石油等是人类从事现代工业活动的物质资源,而非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源;煤炭、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消耗它们所需的时间却要短得多。
事实上,物质循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呈现碳循环模式图,学生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什么?3.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生态系统?4.物质循环的范围是什么?5.物质在何种之间进行循环?6.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什么?7.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何种形式传递?8.连通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生态类群是什么?9.产生CO2的途径有哪些?10.什么叫温室效应?1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12.温室效应会导致什么后果?13.如何减轻温室效应?14.物质循环有何特点?讲解1.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生物必修3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而我们以碳循环为例,了解一下物质循环的过程。
观察课本上“碳循环模式图”,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C02、碳酸盐;有机物)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碳通过哪些途径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且循环的范围具有全球性。
现在我们尝试用模式图的形式把碳循环的过程表达一下。
(板图)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碳循环主要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大,在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大,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的途径。
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间一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氮循环的过程(教师讲解、板图)在生态系统中,其它物质的循环过程和碳循环类似,长期以来,各种物质循环都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地球上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稳定,但是工业发展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其中的碳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这样二氧化碳来不及转化,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形成危及整个生物圈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还和近代人类对森林的大量采伐有关,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碳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开展大力植树造林活动,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还应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用表格总结一下。
1.问题探讨,导入新课2.分析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阅读思考教材100页(问题探讨)阅读教材100页(思考与讨论)分组讨论并尝试用示意图完成碳循环过程比较并思考如何更清晰的表示碳循环过程补充未完成的碳循环图解思考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提出问题: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与能量流动有什么关系?选取学生完成的示意图展示,评价教师小节示意图的绘制方法:选取关键词,加上方框或线段,用箭头标出循环方向。
从能量流动内容导入到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内容,易于接受,为后续学习打下伏笔。
充分运用好教材设计的(思考与讨论)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技能知识检测、矫正认识碳循环的全球性,为理解物质循环概念做铺垫。
3.剖析物质循环的概念阅读教材101页物质循环的概念,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出示未完成的碳循环图解提出问题:碳循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小节: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伴随着氧循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提出问题:煤炭、石油是物质循环概念中所说的“物质”么?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例如池塘,能维持碳的循环么?强调概念中“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和“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物质循环具有全球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内涵,澄清认识误区。
环与能量流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表述两者的区系?述的能力精品文档板书设计一、碳循环1.概念:指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反复运动。
2.循环形式:二氧化碳3.循环途径: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4.温室效应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碳循环的过程、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其中教学重点是碳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本节内容是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物质运行的角度来探讨生态系统的功能。
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所以本节课对于充分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在碳循环的过程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学生对这块内容可能比较难掌握,根据这一情况,对与这部分内容,可以多通过练习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也是学生难掌握的地方,通过案例分析加以指导,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力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碳循环的过程【难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时间安排2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那么大家回忆一下:问题串: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在哪里?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什么?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师:大家对能量流动的内容掌握得很好。
同学们在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能量的流动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化又是怎样的?物质变化与能量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4.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5.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
6.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过程:无机环境元素元素生物群落。
3.范围:生物圈。
4.特点:(1)具有循环性,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2)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1.循环形式(1)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2)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2.过程图解[据图填空]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植物(生产者),④动物(消费者),⑤呼吸作用,⑥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2)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四、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案例1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要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应进行灭菌处理。
2.案例2中A组土壤浸出液含有微生物,B组烧杯中加入的液体应不含微生物,因此可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3)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5)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6)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物质”是指( )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解析:选C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返回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解析:选A 碳以CO2的形式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这一过程主要依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去,这一过程主要依靠各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能够完成碳进入生物群落和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这两个过程的只有生产者。
4.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比较,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 )A.循环流动B.单向流动C.逐级递减D.不能循环解析:选A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性和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不能循环、逐级递减。
5.下列不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中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B.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森林火灾解析:选B 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燃烧。
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属于将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中的途径。
核心要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分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
(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沿食物链(网)传递时,只能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单向传递。
2.碳循环(1)碳存在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以CO2、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2)碳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
(3)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②碳返回无机 环境的途径⎩⎪⎨⎪⎧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4)温室效应:①产生原因⎩⎪⎨⎪⎧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CO 2b.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 2的调节能力②减缓措施⎩⎪⎨⎪⎧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b.大力植树造林[思考探究](1)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什么? 提示:线粒体和叶绿体。
(2)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农田生态系统还需要经常施肥呢?提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是指在生物圈内进行的不断循环。
而农田是一个较小的生态系统,不断有粮食作物的输出,即物质的输出大于物质的自然输入,因此要不断施加肥料。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光能→化学能→热能 化学元素 (无机物有机物)过程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名师点拨] 重金属和DDT 等农药的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问题与能量流动相反,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而农药或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则存在“生物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该物质浓度越高。
[题组冲关]1.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所说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解析:选D 物质循环的实质为元素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是守恒的。
2.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依存解析:选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同时进行。
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而是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⑧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析:选B 由图示信息可知,A代表分解者,B代表生产者,C代表消费者,④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的循环;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⑦过程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方法规律]碳循环模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首先找双向箭头:这是因为双向箭头的两端分别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
依据是只有生产者既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又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因此只有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之间具有双向箭头(如图1中的A与B、图2中的A与C、图3中的A与E、图4中的A与B)。
(2)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分都有箭头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可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如图1中的B、图2中的C、图3中的A、图4中A),双向箭头的另一端则为生产者(如图1中的A、图2中的A、图3中的E、图4中的B)。
(3)除大气中的CO2外其他生物成分都有箭头指向的为分解者,因为动植物的遗体、排遗物都要被分解者分解(如图1中的D、图2中的E、图3中的C、图4中D),剩下的成分为消费者(如图1中的C、图2中的B、D,图3中的B、D、F,图4中的C)。
核心要点二|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绝大多数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
2.实验流程项目案例1 案例2实验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实验设计实验组对土壤高温处理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B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自变量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溶液中是否含有分解淀粉的微生物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AA1不变蓝A2产生砖红色沉淀B B1变蓝B2不产生砖红色沉淀结论分析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1)探究活动最好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便控制变量,避免环境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
(2)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微生物分解落叶的功能不同,分解的时间也有差异,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湿润的条件等。
[题组冲关]4.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解析:选A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
所以对照组应为不做处理的自然土壤,而实验组应将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5.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的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组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解析:选C 该实验中1、2组是湿润土壤,3、4组是较干燥土壤,1、2组与3、4组对照,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该实验中对土壤采取了灭菌和不灭菌的处理,这是对自变量的处理,落叶上存在的微生物属于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应将各组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及土壤的湿度,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2组;由于1、3组的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土壤中没有微生物,则1、3组中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4组中有微生物,但由于土壤湿度不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一定差异,因此,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