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PPT-YBY)
- 格式:pptx
- 大小:334.06 KB
- 文档页数:16
§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一、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各个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具有相似的结构,光谱线也类似于氢原子光谱,可分成几个线系,一般观察到的有四个线系,分别称为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或称漫线系、第二辅线系(或称锐线系)和柏格曼系(基线系)。
(1)主线系(the principal series ):谱线最亮,波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第一呈红色,其余均在紫外。
(2)第一辅线系(漫线系the diffuse series ):在可见部分,其谱线较宽,边缘有些模糊而不清晰,故又称漫线系。
(3)第二辅线系(锐线系the sharp series ):第一条在红外,其余均在可见区,其谱线较宽,边缘清晰,故又称锐线系。
锐线系和漫线系的系限相同,所以均称为辅线系。
(4)柏格曼系(基线系the fundamental series ):波长较长,在远红外区,它的光谱项与氢的光谱项相差很小,又称基线系。
二、线系公式H 原子光谱:)11()()(~22n m R n T m T -=-=ν当∞→n 时,2)(~~m R m T ==→∞νν⇒系限。
里德伯研究发现,与氢光谱类似,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的波数也可以表示为二项之差:)*1*1(~22**n m R T T n m -=-=ν **m n > ⇒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公式 *n 、*m :有效量子数。
当∞→n 时,*~~m T =→∞νν⇒系限。
1.有效量子数H 原子:主量子数n 是整数碱金属原子:*n 、*m 不是整数⇒有效量子数2.量子数亏损*n 、*m 和整数之间有一个差值,用l ∆表示,*n n l -=∆ ⇒量子数亏损 l ∆与n 无关,与l 有关,→l 大,→∆l 小,=l 0、1、2、3……⇒ f d p s ,,,3.光谱项2**n R T n =⇔2)(nR n T =,*n ⇔n l n T n n T R n T T l n m ∆−−−→−−−−→−−−−→−-=∆=-=**~*~**νν151009729.1-⨯=cm R Li4.电子状态符号电子状态用量子数n 、l 、l m 描述对一定的n ,l =0、1、2……n -1,共n 个值。
碱金属原子光谱
碱金属原子光谱,特指碱金属锂、钠、钾、铷、铯等元素的光谱。
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明显地分成几个线系。
通常观察到的有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漫线系)、第二辅线系(锐线系)和伯格曼线系(基线系)。
众所熟知的钠黄光波长为589.3纳米,就是钠光谱主线系的第一条谱线。
碱金属原子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内层的z-1 个电子与原子核组成原子实,最外层只有一个价电子,与氢原子有些类似,不同的是电子运动对原子实有极化和贯穿作用,引起不同轨道的电子能态的较大分裂,能级对l的简并解除。
另外由于电子自旋取向不同,引起自旋轨道耦合的能量微小分裂,因此碱金属原子的能级除S态是单层的外,其他P、D、F态都是双层的。
根据单价原子光谱的选择定则,可得出,主线系和锐线系是双线结构,漫线系和基线系为三线结构。
碱金属原子与氢原子光谱规律相似,是由于它们的原子结构相似,虽然碱金属元素与氢元素的性质极不相同,但它们都只有一个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
内满充壳层电子与原子核组成原子实,价电子即处于原子实的中心势场中。
按锂、钠、钾、铷、铯的次序原子实内的电子数分别是2、10、18、36、54、86,价电子所在的轨道的主量子数分别为n≥2、n≥3、n≥4、n≥5、n≥6。
§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一、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各个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具有相似的结构,光谱线也类似于氢原子光谱,可分成几个线系,一般观察到的有四个线系,分别称为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或称漫线系、第二辅线系(或称锐线系)和柏格曼系(基线系)。
(1)主线系(the principal series ):谱线最亮,波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第一呈红色,其余均在紫外。
(2)第一辅线系(漫线系the diffuse series ):在可见部分,其谱线较宽,边缘有些模糊而不清晰,故又称漫线系。
(3)第二辅线系(锐线系the sharp series ):第一条在红外,其余均在可见区,其谱线较宽,边缘清晰,故又称锐线系。
锐线系和漫线系的系限相同,所以均称为辅线系。
(4)柏格曼系(基线系the fundamental series ):波长较长,在远红外区,它的光谱项与氢的光谱项相差很小,又称基线系。
二、线系公式H 原子光谱:)11()()(~22n m R n T m T -=-=ν当∞→n 时,2)(~~m R m T ==→∞νν⇒系限。
里德伯研究发现,与氢光谱类似,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的波数也可以表示为二项之差:)*1*1(~22**n m R T T n m -=-=ν **m n > ⇒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公式 *n 、*m :有效量子数。
当∞→n 时,*~~m T =→∞νν⇒系限。
1.有效量子数H 原子:主量子数n 是整数碱金属原子:*n 、*m 不是整数⇒有效量子数2.量子数亏损*n 、*m 和整数之间有一个差值,用l ∆表示,*n n l -=∆ ⇒量子数亏损 l ∆与n 无关,与l 有关,→l 大,→∆l 小,=l 0、1、2、3……⇒ f d p s ,,,3.光谱项2**n R T n =⇔2)(nR n T =,*n ⇔n l n T n n T R n T T l n m ∆−−−→−−−−→−−−−→−-=∆=-=**~*~**νν151009729.1-⨯=cm R Li4.电子状态符号电子状态用量子数n 、l 、l m 描述对一定的n ,l =0、1、2……n -1,共n 个值。
§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一、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各个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具有相似的结构,光谱线也类似于氢原子光谱,可分成几个线系,一般观察到的有四个线系,分别称为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或称漫线系、第二辅线系(或称锐线系)和柏格曼系(基线系)。
(1)主线系(the principal series ):谱线最亮,波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第一呈红色,其余均在紫外。
(2)第一辅线系(漫线系the diffuse series ):在可见部分,其谱线较宽,边缘有些模糊而不清晰,故又称漫线系。
(3)第二辅线系(锐线系the sharp series ):第一条在红外,其余均在可见区,其谱线较宽,边缘清晰,故又称锐线系。
锐线系和漫线系的系限相同,所以均称为辅线系。
(4)柏格曼系(基线系the fundamental series ):波长较长,在远红外区,它的光谱项与氢的光谱项相差很小,又称基线系。
二、线系公式H 原子光谱:)11()()(~22n m R n T m T -=-=ν当∞→n 时,2)(~~m R m T ==→∞νν⇒系限。
里德伯研究发现,与氢光谱类似,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的波数也可以表示为二项之差:)*1*1(~22**n m R T T n m -=-=ν **m n > ⇒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公式 *n 、*m :有效量子数。
当∞→n 时,*~~m T =→∞νν⇒系限。
1.有效量子数H 原子:主量子数n 是整数碱金属原子:*n 、*m 不是整数⇒有效量子数2.量子数亏损*n 、*m 和整数之间有一个差值,用l ∆表示,*n n l -=∆ ⇒量子数亏损 l ∆与n 无关,与l 有关,→l 大,→∆l 小,=l 0、1、2、3……⇒ f d p s ,,,3.光谱项2**n R T n =⇔2)(nR n T =,*n ⇔n l n T n n T R n T T l n m ∆−−−→−−−−→−−−−→−-=∆=-=**~*~**νν151009729.1-⨯=cm R Li4.电子状态符号电子状态用量子数n 、l 、l m 描述对一定的n ,l =0、1、2……n -1,共n 个值。
钠原子光谱实验简介碱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列元素(H除外),包括Li、Na、K、Rb、Cs、Fr,是一价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物理性质。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和氢原子光谱相似,也可以归纳成一些谱线系列,而且各种不同的碱金属原子具有非常相似的谱线系列。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主要由4个线系组成:主线系、第一谱线系(漫线系)、第二辅线系(锐线系)和柏格曼线系(基线系)。
碱金属原子与氢原子在能级方面存在差异,而且谱线系种类也不完全相同。
原子实的极化和轨道贯穿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种差别。
进一步对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研究证实了电子自旋的存在和原子中电子的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即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较弱,由它引起了光谱的精细结构。
钠原子光谱及其相应的能级结构具有碱金属原子光谱和能级结构的典型特征。
本实验以钠原子光谱为研究对象,通过摄谱、识谱和波长测量,求出量子缺和钠原子若干激发态能级。
实验原理原理●钠原子由一个完整而稳固的原子实和它外面的一个价电子组成。
原子的化学性质以及光谱规律主要决定于价电子。
●与氢原子光谱规律相仿,钠原子光谱线的波数可表示为两项差(1)其中为有效量子数,当无限大时,,为线系限的波数。
●钠原子光谱项它与氢原子光谱项的差别在于有效量子书不是整数,而是主量子数n减去一个数值,即量子修正,成为量子缺。
量子缺是由原子实的极化和价电子在原子实中的贯穿引起的。
碱金属原子的各个內壳层均被电子占满,剩下的一个电子在最外层轨道上,此电子称为价电子,价电子与原子的结合较为松散,与原子核的距离比其他內壳层电子远得多,因此可以把除价电子之外的所有电子和原子核看作一个核心,称为原子实。
由于价电子电场的作用,原子实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的中心会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于是负电子的中心不再在原子核上,形成一个电偶极子。
极化产生的电偶极子的电场作用于价电子,使它受到吸引力而引起能量降低,降低了势能,此即轨道贯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