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研究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大河流,承载了亿万民众的生活和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分布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位置上。
长江流域包括川、黔、滇、藏、青、甘、宁、陕、湖、鄂、渝、皖、闽、赣、鲁等15个省份,面积约111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干流长度约6300公里,沿流域水资源的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
其次,季节性。
鉴于最多降水期与最少降水期在南北方向上的时间差异,江南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在夏季丰沛,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则以春、秋季节多雨多暴雪为主。
再次,水质的好坏。
受到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的污染,长江流域的水质也有很大的差距。
据统计,长江干流1000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106条,超半数的支流已经污染超标。
其中,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酒泉水库等著名的水体被污染严重。
2.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与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首先,人类生产生活用水。
众所周知,人体对于水的需求非常大,因此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是居于首要的位置。
根据统计,2019年长江流域的城镇供水量约为42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体供水量份额的27.7%。
与此同时,工农业灌溉用水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据公开数据披露,2003年至2012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用水比重逐年增长,2012年略高于七成。
其次,水力发电。
长江流域的水力发电资源丰富,电力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截至2019年底,长江干流流域已建成电站居全国各河网之首,并且能源结构亦一直遵从着降耗减排、高效稳定的战略方向。
地理长江流域知识点高一地理知识点: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涵盖了中国的四分之一的土地。
长江流域位于中国中东部,横跨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上海。
这里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人文景观。
一. 地理特点1. 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共有三段,分别是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起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经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形成了著名的三峡地貌。
中游区位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重庆和云贵高原。
下游从九江至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重要的农田和渔场区。
2. 支流与湖泊长江流域有许多重要的支流,比如嘉陵江、汉江和淮河。
这些支流形成了许多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这些湖泊对整个流域的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气候与土壤长江流域地处控制中国大陆气候的东亚季风区,受到明显的季风影响。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流域内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园艺的发展。
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和茶叶在此地广泛种植。
二. 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本。
在广袤的土地上,农业是主要产业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
此外,长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钢铁和铝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流域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
特别是在上海、重庆和武汉等大城市,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制造业蓬勃发展。
长江流域还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长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方便了货物运输和物流配送。
三. 环境保护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区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保护长江流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治理污染、保护湿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然而,长江流域仍然面临着许多环境挑战。
水污染、水土流失以及河道改道等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功利性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也日益突出,这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与管理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更加迫切。
本文就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承载体,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川中盆地、洞庭湖平原等。
其中,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江苏沿海地区等区域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
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可用量却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低水位期,各城市的用水量相对之下是非常大的。
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质量也受到了诸多的污染威胁。
其中最常见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化学物质、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河流、湖泊、水库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资源时,水沙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1.政策管理针对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质恶化等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强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其中,不仅包括限制高水耗和高污染产业进入、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等行政手段,还有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治理。
2. 水资源节约利用为了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要采取错误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措施。
比如推广节水型农业、加强饮水安全、优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提高国内水资源的效率和利用率等。
同时,还要加强长江流域内河流、湖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减少土地利用的影响,使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得到提高。
3.水生态恢复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水资源的生态恢复。
要让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拥护水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重点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避免水污染问题的再次发生。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中国最大的水资源库。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情况,以及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首先,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而多样。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一路穿越秦岭、川藏山脉和武陵山脉,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涵盖了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和江苏等多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湖泊和江河的水质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的可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其次,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水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水和工业排放物被排入江河中,导致了水质的下降。
其次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都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需求非常大,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
此外,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也受到破坏,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管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水资源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灌溉的管理,鼓励农民节约用水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其次是加强水资源调度。
政府制定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需求得到满足。
另外,政府还加强了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以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率。
然而,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管理的跨地区性和复杂性。
长江流域涵盖了多个省份和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较大的跨区域性和复杂性。
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是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关键。
其次是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由于长江流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和公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未来,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水资源治理的投入。
中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与利用长江,中国的母亲河,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长江流域横跨数个省份,其水资源供应与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与利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首先,中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压力。
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较高,许多城市和农村依赖于长江的水资源供应。
同时,许多工业和农业活动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
据统计,中国农业消耗的水资源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
农业用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导致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严重不足。
因此,改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变得至关重要。
其次,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亟待加强。
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推广节水灌溉和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此外,政府还鼓励工业企业采取节水技术和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不高。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都是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第三,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对水资源供应与利用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长江流域的湖泊、河流和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与利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湖泊和河流的水质下降,湿地面积减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与利用。
因此,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是确保水资源供应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最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与利用需要跨区域的合作与协调。
长江流域的行政区域多,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众多。
为了更好地解决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制定统一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共同推进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长江全部知识点总结一、长江的地理特点1. 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长江流域位于中国东部,横跨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
长江流域东起江苏中云,西至青藏高原东麓,横跨中国东部的四分之三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东麓、川西高原、扬子江平原和华北平原。
2. 长江整体的地形地貌长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包括高山、丘陵、盆地、平原等地形类型。
三峡地貌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地貌,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奇观。
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峡谷之一。
3. 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9.5万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淡水资源之一,被称为“中华水塔”。
长江流域水文特征丰富多样,包括降水、蒸发、径流等。
年降水量为1000-1600毫米之间,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蒸发量受气温、风速、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000-1600毫米之间。
径流是长江流域水文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经常变化的。
“洪水”和“涝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给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带来重大影响。
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1. 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拥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植物包括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等,动物包括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等。
长江流域的水域生态系统包含丰富的鱼类资源,约有1400多种鱼类,占全国鱼类总数的1/3。
长江流域的陆地生态系统包含多种野生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种类约1400种,占全国野生动物种类的1/3。
2.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主要包括水污染、土壤退化、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
长江流域公害问题突出,在北部湾有由于化工厂或废水处理不当造成的酸雨、废水、土壤污染。
长江流域大部分土壤退化严重,土地资源大量损失和破坏,成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已退化,部分湿地面临消失的危险。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摘要: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总结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多。
近20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水质总体较好,但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量;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长江流域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是我国水资源丰沛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一位,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出现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给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一定困难。
由于天然来水过程与社会需水过程要求不一致,多数地区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调蓄天然水资源以满足用水需要,因此摸清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流域概况长江地处我国中南部,位于24°30′~35°45′N,90°33′~122°25′E之间。
西以芒康山、宁静山与澜沧江水系为界;北以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与黄河、淮河水系相接;东临东海;南以南岭、武夷山、天目山与珠江、闽浙水系相邻。
流域面积约180万km 2 。
长江水系发育,直接汇入长江的大小支流约7000余条,在江源区汇入干流的较大支流有当曲、楚玛尔河等;在上游汇入干流的主要支流,左岸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右岸有乌江;在中游汇入的,左岸有沮漳河、汉江,右岸有清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在下游汇入的,左岸有皖河、滁河、巢湖水系,右岸有青弋江、水阳江、太湖水系和黄浦江。
长江流域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至宜昌、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宜昌至湖口、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12个水资源二级区,2 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2.1 地区分布不均匀水文要素的地区分布受气候、水汽来源、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着不均匀性。
长江流域水环境一、流域概况长江流域地处我国中南部。
干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十一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km。
支流伸展到甘肃、贵州、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八省区。
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流域内湖泊众多,总面积2.2万,占流域面积的1.2%。
长江水量巨大,多年平均径流量9560亿m3,地下水资源2463亿m3,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35%,人均水量2460m3。
尽管长江水量大,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单位面积年径流量鄱阳湖洞庭湖水系最大,金沙江、汉江水系及长江三角洲平原最小。
水资源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最大最小月平均流量可相差12-20倍。
长江水资源总量约1万亿m3,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本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担负着通过南水北调缓解北方缺水问题的重任。
然而,随着上海浦东开发与三峡工程的兴建,流域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文条件、资源与环境特征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种种水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洪涝灾害,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及咸水入侵等。
因此,客观评价流域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几个主要水环境问题1、水污染问题长江流域的天然水质良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生境。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域水污染,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成为长江水环境的严重问题。
据1996年度长江干流和26条支流及三个湖泊出口共82个代表河段,总河长1017km的全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28.4%,Ⅲ类水占54.4%,Ⅳ和Ⅴ类水占17.2%;丰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39.6%,Ⅲ类水占47.2%,Ⅳ和Ⅴ类水占13.1%。
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长江流域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威胁。
因此,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长江流域的总面积达到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长江流域共有九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和上海,其中上游省份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下游省份的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不断恶化。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的入河总水量逐渐下降,到2018年已经下降了约17.5%。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典型的表现是流域内一些地区常年缺水,洪涝灾害频发。
二、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长江流域地区的水资源管理责任主要由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开发规划和调度,环保部门负责水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负责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但是,由于这些部门之间职责不够明确,管理层级多且松散,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资金过于分散等问题,各地管理的重心不一致,缺少协同配合,难以形成一体化,使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和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利用及污染,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常常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三、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控的对策为解决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应该建立与完善多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建立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责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控制度,明确各省份的用水指标、用水计划和用水配额。
针对流域内用水衝突问题,应当实行分配调度、优先保证生态用水等措施,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控和调度。
长江黄河知识点总结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8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约5分之1。
长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流域、流域水系、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总结长江的相关知识点。
地理位置长江位于中国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唐古拉山脉,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的四分之三地区,东临太平洋,西接青藏高原。
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流域内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形成了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天然资源。
在长江流域内有大量的煤、铁、铜、铝、锰、铁、锡等矿藏资源,同时还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流域水系长江干流从发源地至扬子江口长约3900千米。
其中,金沙江、岷江、沱江等支流汇入长江,其总流域面积35.1万平方千米,形成了三峡库区和著名的水利工程。
在长江流域还有3400多条长江支流,河流密集,交通便利,这对于农田灌溉和水力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长江流域还有大量的湖泊,其中最大的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湖泊达1100多个之多,湖泊丰富了流域的水资源,形成了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
水资源利用长江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重要水文资源区之一。
流域内的河流湖泊众多,为中国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长江水系可以带来巨大的水力能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长江流域的三峡地区,已经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能够发电约1.82亿千瓦时,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此外,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还可以用于航运和渔业等方面。
长江支流众多,而且河流湖泊之间形成干线和支线航运网络,通过这一航运网能够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大规模货物运输,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
1.长江流域自然环境(1)地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千姿百态(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2.自然资源(1)水资源(2)水能资源(3)森林资源: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长江流域森林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湘西、鄂西、江西等(4)矿产资源:上中游分布比较集中(5)旅游资源(6)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干流横贯东西,直通海洋。
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水系;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沿岸港口众多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涝原因、治理措施水流来得快、多:上、中游落差大,流速快,季风气候影响,锋面雨带滞留,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南北支流和上游干流洪水同时到达)水利工程水流去得慢、少: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裁弯取直上中游水土流失,河床抬高,巩固堤坝,植树造林围湖造田退田还湖违规占据泄洪区、蓄洪区建设泄洪、蓄洪区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一般模式源头——湿地资源丰富——保护湿地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梯级开发,修建水利工程,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易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地势低平:发展农业,加高加固堤坝河湖众多,水网稠密——发展航运河道弯曲,泥沙淤积——裁弯取直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合理用水,保护水质河口入海口单一——开挖新的入海河道海水倒灌,引发咸潮——调水压咸全流域——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相关产业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城镇密布,人口稠密,工农业商品市场广阔,江海相连,交通便利,科技文化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化进程快(上海大城市的带动等)。
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而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也相当丰富。
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
首先,长江流域地理位置的特点决定了其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长江流域跨越中国的东部地区,涵盖了11个省份和两个直辖市。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长江流域受到从北方到南方的多个水系的影响,使得水资源相对丰富。
此外,长江流域还通过和其他河流的连通,保证了水资源的再生和补给。
其次,气候条件是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江流域主要包含三大气候带: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这三大气候带之间温度和降水的差异使得长江流域各地的水资源分布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如长江上游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相对较少;而在气候较炎热的地区,如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地,水资源比较充足。
此外,长江流域的地貌特点也对水资源分布产生了影响。
长江流域的地貌主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等地形,这些地形的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以长江上游的青藏高原为例,由于地势高峻,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水资源相对较多。
相比之下,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带则相对干燥,水资源相对较少。
然而,尽管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地区差异,长江流域各地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水电资源方面,长江上游地区较为发达,而长江下游地区则相对不足。
其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较高,这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
另外,在长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利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我们需要寻找可持续的管理和利用方式。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分配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在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中,应加强节水措施的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长江的地理特点与经济意义长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将从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水文特点、水资源利用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全面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地理位置与流域面积长江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从青藏高原的冰川源头流经11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二、水文特点长江可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区域。
上游地区主要由高山和峡谷组成,水流湍急,河流落差大,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峡谷和瀑布。
中游地区由于河道宽阔,水流平缓,发育了许多滩涂和水网。
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带,河床平缓,形成了宽阔的河道和河口。
三、水资源利用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水质保持良好,可提供优质的饮用水、灌溉水和工业用水。
长江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于发电。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设了许多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巫山水电站等,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电力支持。
四、交通运输长江是中国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水道之一。
长江沿岸的城市和港口众多,如重庆、上海、武汉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与长江水路相衔接,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长江水运为中国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五、经济意义1. 农业:长江流域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种植业在长江流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的种植。
长江的灌溉水和水能资源对农业产量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 工业:长江沿岸的城市集中,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如上海、武汉、宜昌等。
长江的水能资源为这些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
同时,长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运输通道之一,为工业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3. 旅游业:长江河道秀丽壮观,沿岸风景名胜众多,如三峡、黄山、峨眉山等。
长江游轮和旅游船成为中国内地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
长江的总结引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在中国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长江流经中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带来了繁荣和文明。
本文将对长江的地理特征、水资源利用、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
一、地理特征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主要地理区域。
长江的总长度为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
它穿过了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流经湖北、安徽、江西、上海等省份,并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河道全长约4100多公里,由上、中、下游三个部分组成。
上游是指长江从它开始穿越三峡的地方到重庆一带;中游是指长江从重庆到湖北的地方;下游是指长江从湖北流经安徽、江苏到上海的地方。
长江水流湍急,河道蜿蜒曲折。
它带有丰富的河流资源,并拥有大量的支流和湖泊。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有助于连接南方和北方,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水资源利用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源之一。
它为中国许多城市的居民和农民提供了饮用水和灌溉用水。
此外,长江还为发电提供了宝贵的水能资源。
长江沿岸建有多个大型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巫山蓬莱水库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用于水资源的调节和管理,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然而,长江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在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江受到了大量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长江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过度开发和过度捕捞的问题,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在农业方面,长江流域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
许多农民依靠长江的灌溉水源来种植庄稼,并通过长江水路运输农产品。
在工业方面,长江沿岸拥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如武汉、上海、南京等。
这些城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长江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随着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摘要: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总结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多。
近20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水质总体较好,但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量;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长江流域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是我国水资源丰沛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一位,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出现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给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一定困难。
由于天然来水过程与社会需水过程要求不一致,多数地区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调蓄天然水资源以满足用水需要,因此摸清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流域概况长江地处我国中南部,位于24°30′~35°45′N,90°33′~122°25′E之间。
西以芒康山、宁静山与澜沧江水系为界;北以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与黄河、淮河水系相接;东临东海;南以南岭、武夷山、天目山与珠江、闽浙水系相邻。
流域面积约180万km 2 。
长江水系发育,直接汇入长江的大小支流约7000余条,在江源区汇入干流的较大支流有当曲、楚玛尔河等;在上游汇入干流的主要支流,左岸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右岸有乌江;在中游汇入的,左岸有沮漳河、汉江,右岸有清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在下游汇入的,左岸有皖河、滁河、巢湖水系,右岸有青弋江、水阳江、太湖水系和黄浦江。
长江流域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至宜昌、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宜昌至湖口、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12个水资源二级区,2 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2.1 地区分布不均匀水文要素的地区分布受气候、水汽来源、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着不均匀性。
长江流域降水、径流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长江干流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径流深大于流域平均值,干流北岸支流降水、径流深小于流域平均值。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干旱指数的地区分布则相反,呈现南部小于北部,东部小于西部,山区小于平原的特点。
长江江源地区因地势高,水汽少,年降水量不足400mm,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800~1600mm。
年降水量大于16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大巴山、江西和湖南,年降水量超过2000mm的地区范围较小,均分布在山区;流域内有两个较大的相对低值中心:一个位于四川盆地;另一个位于南阳盆地。
年径流变化不同的地区既有地带性变化和垂直变化,也有局部地区的特殊变化。
长江流域大多是丰水(年径流深大于800mm)和多水带(年径流深为200~800mm),少部分地区为过渡带(年径流深为50~200mm)。
长江河源为全流域径流深最小的地区,不足50mm,径流深大于1200mm的丰水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大巴山南部、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大于1400mm的丰水区主要分布在山脉迎风坡的上游,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特别突出,大相岭北麓,包括峨眉山、二郎山为全江最大径流深高值中心。
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大于1200mm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最大的为云南龙街站,为2034mm;小于700mm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山岳地带,从东到西有皖南山地、大别山区、湘赣边境的山地、湘鄂西部、川东、川南、黔东北山地、川西山地及秦岭大巴山地等,全流域蒸发值最低的是乌江沿河站,为440.4mm。
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按干旱指数划分标准,长江流域划分为4个气候干湿区,干旱指数大于3的半干旱区位于金沙江上游通天河上,面积很小;干旱指数大于1而小于3的半湿润区位于金沙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汉江中上游北岸;其余地区均属于干旱指数小于1的湿润、十分湿润区,小于0.5的十分湿润区主要位于洞庭湖的资水、沅江中下游、澧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交界处以及干流下游南岸地区。
长江南岸支流水系湿润程度比北岸支流要高。
2.2 年内分配集中受季风活动影响,各地雨季迟早不一,降水集中程度也不尽相同。
长江流域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百分比自下游向上游递增,上游为60%~80%,中游为60%左右,下游为50%~60%。
出现时间则是自下游向上游、自南向北推迟,上游乌江和上游干流区间为5~8月,其它地区为6~9月;中游洞庭湖水系湘江,鄱阳湖水系赣江、抚河、信江为3~6月,洞庭湖水系沅水、资水,鄱阳湖水系修水、饶河为4~7月,洞庭湖水系澧水和中游干流区间为5~8月,汉水流域为6~9月;下游干流西部南岸为4~7月,北岸为5~8月,东部为6~9月。
长江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相同,主要集中在夏季,长江干流上游比下游、长江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
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比为,上游北岸多在60%~75%,南岸在60%左右;中游宜昌至湖口干流、洞庭湖水系为55%~65%,汉江、鄱阳湖为60%~70%;下游湖口以下干流北岸为60%~70%,南岸为50%~60%,太湖水系为50%左右。
相应出现时间为,上游干流及北岸支流为6~9月和7~10月,南岸乌江为5~8月;中游鄱阳湖水系及洞庭湖水系为4~7月和5~8月,汉江大多为7~10月;下游干流北岸为5~8月,南岸为4~7月,太湖水系为6~9月。
多年平均最大1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比,自上游向下游递减,直门达为22%,大通为15%。
水面蒸发量的年内分配主要受年内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季节变化的影响,长江南岸变化小,北岸变化大,山区变化小,平原变化大。
金沙江石鼓以下和大渡河上游大部分地区,春季水面蒸发量最大,其它地区均是夏季水面蒸发最大;除中游南部地区春季小于秋季外,其余地区大多是春季大于秋季;一般讲,受气温影响,冬季水面蒸发最小,但金沙江石鼓以下则是秋季水面蒸发最小。
2.3 年际变化明显受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较明显。
长江年降水量变差系数一般为0.15~0.25,部分地区有在0.15以下及0.30以上的,长江北岸大多为0.2~0.3,南岸为0.15~0.20,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小于0.15的地区主要出现在洞庭湖水系沅江中上游、资水中游、湘江中游,变差系数大于0.30的地区主要出现在嘉陵江上游局部地区。
长江最大与最小年降水比值为1.28~6.9,长江北岸较南岸大。
各地降水存在连丰连枯现象,连丰、连枯期年数一般为2~6a,连丰、连枯期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分别为1.08~1.40和0.67~0.9,持续枯水年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持续丰水年出现的次数。
长江河川径流基本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各地产流、汇流条件不一,使得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比降水要大。
流域河川径流变差系数为0.1~0.6,变差系数大于0.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中上游干流、汉江中上游、中游干流下段左岸及湖口以下干流北岸部分地区;变差系数小于0.3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上游、青衣江、岷江干流、大渡河、两湖水系大部分地区。
在长江干流上,上游年径流变差系数有随流域面积增加而减小的一般趋势,中游由于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汉江等地气候的差异,径流加入的不同步,使得宜昌以下变差系数加大,但由于流域调节能力巨大,变差系数增加不多。
年径流变差系数一般呈现支流大、干流小的趋势。
长江干支流控制站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大多在1.4~6.0,个别支流站可达到10倍以上。
河川径流量连丰期一般为2~6a,连丰期平均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之比为1.1~1.6;连枯期一般也为2~6a,连枯期平均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之比为0.6~0.9。
3 分区水资源特性长江流域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降水深为1086.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9370亿m 3 ,占全国降水量的31.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857亿m 3 ,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36%,居全国十大区地表水资源量之首,相应径流深为552.9mm。
长江流域12个水资源二级区的水资源量见图1。
图1 长江流域各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量3.1 分区水资源量特征差异大分区水资源量的大小受气候、下垫面条件和分区面积大小的影响,降水量大、产流状况好、分区面积大的地区,水资源量大,反之则小。
水资源二级分区中,多年平均降水深最大为鄱阳湖水系1647.6mm,其次为洞庭湖水系1430.9mm,最小是金沙江石鼓以上,为486.7mm;降水总量最大是洞庭湖水系,占流域降水总量的19.4%,最小是太湖水系,占流域降水总量的2.2%,最大是最小的8.6倍。
分区年径流深最大是鄱阳湖水系933.6mm,其次为洞庭湖水系792.1mm,最小是金沙江石鼓以上,为193.4mm;径流量最大是洞庭湖水系,占流域径流量的21.1%,最小是太湖水系,占流域径流量的1.6%,最大是最小的12.9倍。
水资源分区间产水条件差异悬殊,平均产水系数和产水模数反映了差异的程度。
12个二级区中,产水系数最大的是岷沱江,为0.61,其次为鄱阳湖水系,为0.57,最小是金沙江石鼓以上,为0.4;产水模数最大是鄱阳湖水系,为94.56万m 3 /km 2 ,其次为洞庭湖水系,为79.53万m 3 /km 2 ,最小也是金沙江石鼓以上,为19.34万m 3 /km 2 。
水资源二级分区中乌江与太湖水系降水量相近,由于乌江大部分为山丘区,坡降大,有利于产流,其平均产水系数为0.55,平均产水模数为62.79万m 3 /km 2 ,太湖水系为平原河网区,水面蒸发量大,所以年平均产水系数和年平均产水模数较小,分别为0.41和48.07万m 3 /km 2 。
3.2 分区水资源量年际变化较大分区降水量、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测站的水资源量年际变化而言要小,但变化仍较大。
长江流域最大与最小年降水总量、年径流量的比值分别为1.3与1.7。
水资源二级区中最大与最小年降水总量比值最大是湖口以下干流为2.4,其次是太湖水系,最小是岷沱江,为1.3。
年径流的年际变化比降水量大,12个水资源二级区中,太湖水系年际变化最大,最大与最小年径流的比值为12.8;其次是湖口以下干流,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为5.3,其它二级区极值比为1.5~4.3。
长江流域径流丰枯变化频繁,45a中偏丰和丰水年有16a,占35.5%,偏枯和枯水年有17a,占37.8%,正常年份12a,占26.7%。
4 水资源数量演变水资源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和下垫面状况变化引起的,经分析,长江流域降水产流关系变化较小,水资源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变化,由降水量变化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