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flash课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故──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2.抓住关键词句,例如“都”字,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3.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于老师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上一节语文课。
老师呀,如果有外国游客来到我们这儿,想游览一下的话,同学们有什么景点可以推荐给我呢?(学生可能提到文庙、太阳岛等)听了同学们的话,游客们一定会对我们花儿滨这座美丽的风光景色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这个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最值得骄傲的。
那这节课,让我们去了解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板书课题。
齐读,抓住关键词朗读。
质疑?二、教学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第一自然段,注意重音爱美花德国第二自然段。
读准脊梁一词,脊是三声。
知道脊梁是什么意思吗?指人的后背。
师:一般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人的脊梁啊?师:联想到我们人体,即使是直立着也不容易看到脊梁,必须努力向前弓着身子,并且把头尽量伸拉出去,脊梁才会显现出来。
师:在文中花的脊梁指什么呢?生: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
莞尔一笑的意思理解一下。
第三自然段。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注意读准,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注意断句,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第四自然段。
读顺即可。
3.同学们,课文又读了一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理解听写部分的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通过学习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教学难点:如此多的生词,学生不能当堂课上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花你喜欢花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干什么?原来……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齐读课题2.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学习:“颇”、“耐”查字典理解“颇”。
“很”的意思。
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质”的意思。
师: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习生字:“栽”、“脊”。
指导书空“脊”。
再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生字:“簇、汇、暇”“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样记住它?(与姐妹字“瑕”进行比较。
)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吗?(注意此处的应为多音字,应付的意思)老师先说一句话:节日的百润发超市里人山人海,收银员们忙得应接不暇。
谁能用它也说一句话。
2.朗读课文第2.3小节。
3.教师小结:试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见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鲜花,鼻闻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种仿若人间仙境的感觉?所以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们之间互爱的表现。
《本身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本身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本身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本身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一《本身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季羡林先生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描绘了德国迷人的风光,又点明白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同学了解德国的风光特点,积累美妙语言,同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同学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如何才能让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呢?又从哪儿入手进行突破呢?我认为可以从秀丽二字入手,感受德国是个独特的民族,赏识德国美妙的风景,积累语言。
在教学时,我从德国给留下的印象“多么秀丽的景色,多么独特的民族”入手来组织教学,紧扣“秀丽”二字,引导同学体会德国景色的新奇与美丽。
首先,引导同学体会“新奇”的景色,同学在理解“奇”字的基础上,很快找到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顺势捉住三个“都”,引导同学深入体会景色的新奇与独特之处。
接着,我由女房东与的对话,过渡到第三自然段,引领同学感受德国美丽的景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同学图文结合,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想象秀丽的景色,同时朗读贯穿始终,同学入情入境地感觉德国的秀丽景色,积累美妙语言。
至此,难点尚未突破,如何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引导同学体会的同时,又从中受到教育呢?于是,我问同学“仅仅是花培育秀丽景色的吗?(不是)那还有什么呢?”问题一抛出,大部份同学找到了答案,成功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只有置身于其中,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同学被带入文段中理解这种境界,我又趁机让同学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同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解到受到启示与教育,感觉较深。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通用12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篇1【本单元目标】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不同地域风俗与风情的特点。
3、揣摩作者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4、积累语言【课标教科书选编意图】1、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2、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1、通过读,让学生初步体会德国风情特点。
2、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积累语言。
3、学会抓住关键句、段,质疑中学文。
4、联系上下文、实际生活,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美丽师:请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德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默读__。
【苏翁说过“在小学里,要教使所有儿童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在已有第一课时的朗读基础上,只需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浏览,他们就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而且这个问题的概括性和整体性,也决定了他应当是学生静思后的结晶。
】(在学生读文时,老师巡视,用眼神督促那些读书不够认真的孩子。
)师:如果谁读完了,请举手示意。
(学生都读完了。
)师: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读得特别认真,尤其是这位小姑娘,读完了还小声嘟囔着在练习发言呢。
【在学生读书时,老师应力求避免‘无所事事’的状态,观察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及时督促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些帮助等,这都需要我们在课上时时保持一颗敏锐的心。
刚才的这个表扬,正是我在学生读书时观察的结果,它不仅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好方法,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师:让我们一起交流对德国的印象。
生:德国的人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懂这么一句含义深刻的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和情感。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学生分组朗读,培养合作意识。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和情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一、课时:第二课时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并逐步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朵型的卡纸六、教学过程:(一)、以“图”引路,巧做铺垫,激发情感。
师:(课件出示德国街景图)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爱花之真切令人感到吃惊,而更奇特的是,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走进德国,走进这个民族,去感受他们那独特的“爱花”情怀吧。
请同们打开课本150页。
1、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2、指导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再读课题。
师:不同的重音强调,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3、品读课题。
思:透过课题中的“让”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体会到养花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2:我体会到养花的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
(二)、初读感知,引发赞叹,直扣中心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
2、指导读词串(扫清生字障碍,明确“梁”读轻声,“莞”字当地名时读“guǎn”。
):jǐwǎn 吃惊花朵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jǐn chàyān xi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3、师:同学们,季羡林爷爷年轻时留学德国,惊叹于那满街窗台上盛开的鲜花,十年的德国生活给作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脊”“暇”“嫣”这三个生字。
2、通过引导学生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来领略德国独特的风情。
3、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以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从而领略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想象画面,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前交流:同学们,这世间美的东西很多,范老师就特别喜欢花。
你们喜欢养花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去看一看。
这个国家的人不仅爱花,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
2、齐读课题。
3、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这个题目里含着一对反义词,想想看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老师教大家一个朗读的小技巧,当我们要强调某个词语的时候,可以把这个词语读得重一些)4、简介作者(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写的,大家对季羡林还有印象吗?出示相关资料)二、检查预习情况。
1、相信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老师先来检查一下文中的生词。
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生读,教师相机强调生字的读音。
(提醒学生读准“脊梁”的“梁”为轻声;“莞”多音字,读地名里读guǎn;多音字“应”)。
(2)全班齐读。
(3)描红的是课文的生字,这么多的生字里头,你觉得哪些生字比较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4)指导书写生字“脊”,提醒学生注意“脊”的笔顺,“暇”字应注意是日字旁。
新课标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三篇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国度——德国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哥廷根的城市风貌)看,这就是德国的哥廷根。
这座城市因哥廷根大学而,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曾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我国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的教授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此留学十载,到1945年才回国。
1980年,35年后的他再次踏上这块故土,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引读课题:谁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读)谁的花是给谁看的?(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优美的语段多读几遍。
(2)作者季羡林先生时隔35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找到那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2、检查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1)检查字音(课件;出示词语)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2)检查字形:特别提示“脊”字的写法:上半部分先两边后中间。
3、生反馈。
(生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三、细读课文,品味“奇丽、奇特”。
导语: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情民俗让作者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
用心读,用心体会,想想它“奇”在哪里?1、感受景色奇丽谁来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景色奇丽?(生反馈) (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
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
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
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锦:与“绵”区分记忆。
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
(师可范写)4.生写生字,师巡视。
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
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什么要给别人看?)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
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
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
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读题激趣: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听同学们谈及自己家中养了很多鲜花,老师真想一一参观,但这是不可能的,别人家里的花我们怎么能随便看到呢?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一起去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
好,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文预习过了吧,下面咱们就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1、检查读词:⑴ 出示第一组:宇宙天性真切奇丽奇特脊梁① 指生读,纠正“脊梁”的读音及写法。
“脊”的上半部分是先两边后中间。
② 齐读。
过渡:看来这组词语比较简单,没有问题,那咱们就增加点难度,来看第二组,自己先练习一下。
⑴ 出示第二组: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① 指生读。
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最有韵味的的语言,它集音形义一体。
我们在读词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就一定会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听老师来读这两个词。
谁再来读。
齐读。
2、质疑导读: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知大家对课文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想出几个小小的问题来考考大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个国家?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本文的作者季老先生曾在德国留学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可以到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寻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开课伊始,我通过播放一组德国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对德国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德国奇丽的风景和奇特的风俗习惯奠定情感基调。
教学时,我在学生自学字词,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奇丽美景,并相机引导学生感情理解了第三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抓住“美丽并没有改变”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进行语句的填空,训练学生表达。
教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感受最深的内容学写读书笔记的题目,以及向学生推荐季羡林的《再返哥廷根》一文,引发学生写读后感或课外阅读季羡林的兴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二《自己的花儿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讲课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优美生动。
作者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一开篇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家家户户的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由衷地感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多么地耐人寻味;课文的最后,作者谈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对德国的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赞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亲眼所见德国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
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本课我设计了两大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
2、情感目标:①、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②、了解作者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多的训练,基本上能将自己的情感诉说出来,但这还是建立在读文章的重点词句上的。
五年级的学生对情感语句的理解还不是太完善,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打开情感的闸门,谈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1、教学本课时我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六、教学流程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人,感受异国风情。
1、我首先出示课题,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河和文化,引出德国的风光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山河,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和外国文化。
)2、展示课件:德国风情(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导语:刚才学生欣赏了德国奇丽的风景,下面我将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花吗?哪些同学种过花或见过家人种花?
你们把花摆在什么地方?(阳台上、小院里、屋子里)
摆在这些地方是给谁看的?(自己、家人)
是呀!这是我们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种花的习惯和目的。
但是,在距离我国遥远的异国他乡----德国。
人们种花却与我们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上可以看出,德国人种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读,学习生字新词。
思考:季老先生几次踏上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
(脊梁房东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大家读得很认真,请看这些词语会读吗?指名读
(范读)“脊梁”,读轻声,“脊梁”。
我们一起读一读。
指名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好,大家一起读读
大家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词语)
哪些词语描写花的?
花很多,眼睛都忙不过来了,那就是——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什么意思?
(走到一生前转其生面向全体)你笑一个。
让一名学生做动作
莞尔一笑,不错。
请看(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生齐读)。
(生字课件):脊莞锦姹嫣暇颇
学生组成词语来读
教师提醒:读书应该注意什么呢?(马上坐端正,看屏幕)接着读。
很好,你认为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并观察一下哪地方最容易写错?
嫣结构部首右边上面是——下面是——好,跟老师写一遍。
(师范写,生临摹)脊观察很清楚啊,那怎么写呢?跟我一起写。
(师范写,生临摹)
三、感知课文内容
好,学了会生字,我们再分自然段清清楚楚地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两个问题:季老先生几次踏上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这个内容。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多么奇丽的世界!多么奇特的民族!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德国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它又有着怎样的奇丽景色呢?(板书:奇丽)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句段。
分别用铅笔注上不同的标记。
(学生默读)师巡视。
好,谁来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
从“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里“脊梁”是什么?“花的脊梁”是指什么?
指人身后的脊椎。
“花的脊梁”是指花的梗茎。
为什么他不直接运用“看到的都是花的梗茎”而是说“看到的都是花的脊梁”,这里运用是什么样修辞方法?
谁也能用上拟人的手法造一句?
同学们可真棒,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句子。
那我们再把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吧。
(齐读)坐在这屋里,只能看到的是花的脊梁,那是因为他们不爱花吗?那花呢?花在哪啊?
想象一下,花在外面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花团锦簇,一簇拥着一簇都朝着哪里?(外面)如果路人从外面往里看,就可以看到花儿的美丽。
这就是它们的奇特之处。
还有哪些也可以显出奇特?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中国的花是养在——屋子里,德国的花是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在这里,作者又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通过这样的比较是为了突出什么?
当你亲眼见到这样奇特的民族时,你会感到怎样?
好,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惊讶、不理解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个人读)
多么奇特的民族呀!当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他也曾经问过他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课件出示这句话)“正是这样”从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她觉得就是这样的。
生:她觉得这样做很正常。
生:我能感觉到她很自豪。
正是这样!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的花都朝着路人绽开笑脸,这就是德国。
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又让我们看到了德国街上的——奇丽景色!谁能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段?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齐读。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画面)看吧!许许多多的鲜花你一团我一团地簇拥在一起,这就是花团锦簇;无数的鲜花五颜六色、绚丽娇艳,这就是姹紫嫣红。
词语它们也有自己的感情,谁来为我们读出它们的感情,读出花的美、花的多?(指名读)(齐读)
现在咱们就把这两个词送回到句子里面吧。
孩子们,你们再认真地看一看,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景色奇丽?
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
这样美的景色,只是一家两家而已吗?这样奇丽的景象,也只是一两条巷而已吗?
假设我们到这个地方游览,走在东街抬头向上看是:
走在西街抬头向上看是:
走在南街抬头向上看是:
走在北街抬头向上看是:
走在大街抬头向上看是这样的,那走在小巷里抬头向上看也是:
“花的海洋”是在德国的每个大街小巷都是如此,走进了德国就如同走进了——花的海洋!这么美丽的景象,我们干嘛不美美有享受一番啊!愿意亲眼去目堵这奇丽的街景吗?
那就请你和着这舒缓的音乐(放配音)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选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式,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师范读)
同学们,睁开你的眼睛吧,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显示街图、生欣赏师边说)看吧,五颜六色的鲜花姹紫嫣红,无数的鲜花从阳台顺藤而下,与路人招手,与行人对话,他们尽情展示着自己婀娜的身姿,灿烂的笑容。
(放配音)此时,你正走在德国的大街上,心情怎样?
那我们就怀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读这段话吧!(感情朗读)
如此美妙的景象,在屋子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难怪季羡林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齐读)“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师:耐人寻味是值得细细体会,那“颇耐人寻味”又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这是“我为人人”,可一到街上,德国人又都能看到别人为我种的花,这是“人人为我”。
(师复述并板书)
师: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德国不仅是花美,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更美。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呢?
师:对。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一颗爱心奉献给别人,那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呀!德国人就是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展示着它的美,经久不变。
这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诗配乐)
给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片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如果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让你得到爱的阳光
让它温暖你那四季如冬的心
让快乐和幸福永驻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
也在别人的眼里
师:季羡林先生重返德国,身处异乡,他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个思乡的梦。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梦里会有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季羡林先生一起认识了德国人养花的奇特,让我们欣赏了德国大街上的奇丽景色,体会了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的品味一下德国的独特之处吧!请大家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