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聋生律动教学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引言:聋生是指听力受损或完全丧失的人群,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语言交流、教育和社交困难等。
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聋生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律动课是一种以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开展的艺术课程,被广泛应用于聋生教育中。
本文旨在探讨律动课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一、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1. 激发想象力律动课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为聋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舞蹈可以通过身体的灵活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启发聋生的艺术创造力。
2. 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律动课中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可以帮助聋生培养空间意识和感知能力。
聋生通常依靠视觉来感知周围环境,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舞蹈动作,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概念。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律动课通常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的演出或创作任务。
聋生在律动课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团队合作来达到共同的目标。
这种合作经验培养了聋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舞蹈演出、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艺术体验,聋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2.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聋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景,引导聋生进行自由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加创作活动在律动课中增加创作活动,例如自由创作舞蹈、编写剧本、创作音乐等,可以促使聋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聋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三、律动课中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挑战及对策1. 语言交流障碍由于听力受损,聋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通常比较薄弱。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是一门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音乐和舞蹈表
达的能力。
在律动课中,聋生面临着与听觉有关的挑战,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
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以一种多感官的方式进行。
由于聋生无法通过听觉感知音乐
的节奏和旋律,他们可以通过触觉和视觉来感知和表达音乐的律动。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
以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如触摸乐器、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来引导聋生感受音乐的律动。
这
种多感官的方式可以激发聋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表达音乐的独特之处。
在律动课中,教师还可以鼓励聋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聋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创作和表演音乐和舞蹈作品。
在小组活动中,聋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聋生通过表演
和交流来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表达能力。
律动课还应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聋生的个体差异。
聋生在感知和表达
音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应该根据聋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个性化
的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如助听器和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聋生感知和表达
音乐的律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聋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在音乐和舞蹈领域进行深入研
究和创新。
律动课是一门能够帮助聋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多感官的方式、创造性的
教学方法、合作和交流以及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
们发现和表达音乐的独特视角。
构建有效的聋校律动教学的新策略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崔静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律动课是全日制聋校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1—3年级聋生的必修课。
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舞蹈、体操、游戏、音乐。
律动课教学是对聋生进行舞蹈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学内容从最早的重视节奏的简单化动作组合,逐渐向旋律、艺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学方式也转化为以模仿式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那么如何实现聋校律动课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策略一:根据聋童心理特点,创设新课导入的趣味性。
导入是律动课重要的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律动的兴趣和效果,一堂好的律动课,学生们喜欢参与的律动课,一定要有精彩的导入。
1、以符合主题内容的情境导入所谓“触景生情”,创设情境是相当重要的。
如教《荡秋千》时,我先带领学生去玩秋千,让学生观察荡秋千的动态并体验荡秋千的感觉,启发学生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示荡秋千的动态美,通过情境的创设,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很快进入角色,轻松的进行表演。
2、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聋生喜爱听故事,我根据这一特点,将歌曲内容编成动听的故事来吸引聋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如在教《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先将内容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既提起聋生学习的兴趣,又教育他们上课应认真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导入通过图片、录像或flash导入,大大激发聋生学习积极性,引发聋生想像、感受和联想。
如在教授民族舞《手捧哈达献亲人》时,我考虑到这是一首藏族的歌曲,这是聋生平时在生活中接触不到或是了解很少的。
聋校律动准备课教学设计引言:聋校律动准备课是为聋哑学生设计的一种教学课程,通过音乐和律动的方式,帮助聋哑学生发展他们的身体协调性、音乐听觉感知和社交交往能力。
本文将介绍聋校律动准备课的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目标设定:1. 培养聋哑学生的身体协调性:通过舞蹈和律动的练习,帮助聋哑学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
2. 增强聋哑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通过音乐的选择和律动的呈现,引导聋哑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
3. 培养聋哑学生的社交交往能力:通过集体的舞蹈和律动活动,促进聋哑学生在合作和互动中建立友谊、展示自我。
二、课程内容:1. 音乐选择:选择明快节奏、简单易懂、旋律鲜明的音乐,适合聋哑学生感知和跟随。
2. 暖身活动:通过简单的拉伸运动和力量训练,为学生准备好课堂活动。
3. 舞蹈动作练习:设计一些简单又有趣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
4. 律动呈现: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的律动呈现,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5. 集体合作:设计一些集体合作的舞蹈和律动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和互动的乐趣。
6. 情感表达:通过音乐和律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视觉教学:由于学生是聋哑学生,教师应该注重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示范舞蹈动作和律动呈现。
2. 实践引导: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然后逐渐提高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动作练习。
3. 合作互动: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和互动,在集体活动中建立友谊和团队精神。
4. 鼓励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通过音乐和律动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结论:聋校律动准备课是一种适合聋哑学生的教学课程,通过音乐和律动的方式,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音乐听觉感知和社交交往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指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一门课程。
在律动课中,聋生的参与和发展往往面临很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巨大潜力。
本文将探讨在律动课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律动课中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创作或演出团队,鼓励聋生自主合作,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和资源支持。
可以组织聋生参加音乐会或比赛,促使聋生主动参与,锻炼他们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律动课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以满足聋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可以使用各种可视化和触觉辅助工具,如手语、视觉提示和振动反馈等,帮助聋生感知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和动作。
也可以引入智能技术,如手势识别和虚拟现实等,提供更为直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律动课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或艺术家来校开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与聋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
可以组织聋生参加国际性的音乐舞蹈比赛或交流项目,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律动课中的教师和教育机构也要重视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要关注聋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优势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机构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律动课是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教师和教育机构的专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聋生的特殊需求和潜力,为他们提供平等和全面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在律动课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华。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一种运动教学模式,通过音乐节奏和身体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协调能力。
然而,在律动课中,聋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无法听到节奏、无法模仿动作等等。
因此,如何通过律动课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对于聋生来说,特别需要注重多种方式的呈现,比如示范、手语等等,让聋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律动课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和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律动课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性的举措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采取创造性的举措,帮助聋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可以引导聋生制作自己的音乐乐器,通过手语、声音和身体动作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让聋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可以引导聋生学习舞蹈、体操等技能,培养其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通过这些创造性的举措,聋生将在律动课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激发其创新能力的潜力。
三、挖掘个性化在律动课中,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发掘聋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因为每个聋生的身体、语言和认知都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专业的教学方法,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可以引导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聋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让他们发掘自己的音乐才华,创作和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应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聋生学习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科技手段,帮助聋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律动课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通过VR技术让聋生沉浸式地体验律动课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一、律动课对聋生的意义律动课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舞蹈的课程,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对于聋生来说,律动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虽然聋生无法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美妙,但是通过观察教练或其他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
通过律动课的学习,可以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认知能力。
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锻炼身体和感觉。
在律动课中,需要进行各种舞蹈和动作,这些动作需要通过身体的感觉来完成。
对于聋生来说,通过动作的感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感觉能力。
最重要的是,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在律动课中,聋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
这其中需要一定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帮助聋生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在律动课中,如何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介绍一些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聋生来说,学习律动课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表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在律动课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给学生一些自由的表达空间,让他们通过动作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4、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教练或者舞蹈团队来给学生进行指导和表演。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让聋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聋生的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特殊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而律动课作为特殊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于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律动课在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作用1. 提高交流能力律动课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聋生加强对节奏、音调的感知和掌握,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音乐和舞蹈是一种无需语言的交流方式,通过律动课的学习,聋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律动课通常是以小组或者整个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聋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动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和其他同学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聋生不仅能够培养创新能力,还可以加强社交能力。
3. 促进身心健康律动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聋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在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下,聋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1. 引导发现问题律动课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引导聋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决。
以舞蹈为载体,让学生们去发现舞蹈中的问题,如动作不协调、节奏不准等,然后引导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情境律动课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聋生参与从中获得创新灵感。
让学生们模拟成为音乐家,用手语进行交流,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激发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律动课应该注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聋生有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通过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聋生可以在这些体验中发现新的创新方法和思路。
4. 鼓励思维跳跃律动课中应该鼓励聋生进行思维跳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创新性的任务,让学生动脑筋,进行联想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一种以音乐与舞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律动感知和表现能力。
对于聋生来说,参与律动课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协调和节奏感,还可以改善他们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针对聋生在律动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计适应他们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他们感知和表现的音乐与舞蹈作为教学内容。
聋生对于低音频的感知更敏感,教师可以选择低音强烈的音乐,让聋生能够通过震动感觉到节奏和节拍。
舞蹈动作的设计也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模仿。
通过选择适合感知和表现的音乐与舞蹈,可以有效提升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培养聋生的律动表现能力,教师需要采用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融合手语和舞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舞蹈动作与手语结合,通过手势和表情来传达舞蹈的情感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反馈等方式来指导聋生的舞蹈表现。
教师还可以利用画面、图片和视频等视觉辅助手段来帮助聋生理解和模仿舞蹈动作。
为了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应提供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合作、互动和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音乐和舞蹈的录像、图片和书籍等,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学习音乐与舞蹈。
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为了评估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组织和评议学生的演出、以及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等方式来评估聋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客观和准确地评估聋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聋童律动课教学效果作者:刘宏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9年第02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要他承担。
如果学生能时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他们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聋童除听觉缺陷外,其他器官均健全,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只是听不到声音,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无法表达出歌曲内容的丰富情感,那么,怎样让其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呢?我在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聋童只是一味模仿老师,就显得动作特别僵硬,无法融入歌曲内容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小燕子》时,通过播放flash课件展示一群花羽毛的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一边播出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仿佛自己是一只小燕子,并且有的学生还能根据老师的动作做适当的修改,比如老师教的动作是在原地做的,学生就加上转圈的动作;有的动作课本上规定是面对面跳对应的动作,但是我为了防止部分聋生协调能力差,动作易出错,就全部改成统一的动作,教学的时候播放配套的教学碟片,有些同学居然能够参照碟片,两个人一组,把动作修改成和碟片上一模一样,这不由得不让人称赞这些聋生的智商,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影响力。
律动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动作的组合,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也就是音乐的表现力。
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是律动课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慢放动作,让学生看懂动作的先后顺序,手、眼、脚的位置,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慢慢模仿,这样就减轻了教学的难度。
二、培养聋童对律动课的兴趣。
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促进聋童积极地参与各项艺术活动,使聋童认真自觉地学习舞蹈、掌握节奏,而且也丰富了聋童的业余生活,扩大视野,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感知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和指导,让聋
生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进而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
通过不同的动作和节奏的配合,聋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进而想象出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将题材
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并运用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律动课通常需要聋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
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运动的方向和节奏。
这种合作和沟通的过程能够培养聋生的协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的合作环境。
律动课能够提高聋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律动课中的任务通常是多样化的,
需要聋生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才智,积极尝试不同的
方法,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通过反复的尝试和实践,聋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且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律动课,聋生能
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形式。
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聋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修
养和审美能力。
这种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聋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
能够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聋生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聋生的学习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尝试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律动课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聋生教育的启示。
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和节奏,聋生可以学会模仿他人的动作并且掌握音乐的韵律。
这种观察和模仿的过程可以激发聋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并创造出自己的动作和节奏。
律动课可以锻炼聋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律动课上,学生们往往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动作和练习,这就需要他们在沟通和协作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聋生来说,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他们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律动课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动作设计和自由的演练,激发聋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欲望。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鼓励聋生们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新的动作和节奏,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创作天赋,这对于激发聋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聋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律动课内容。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视觉、震动和触觉等方式,使得聋生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也需要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律动课内容,以满足不同聋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聋生的创新思维。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意启发活动,引导聋生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教师还可以允许聋生们按照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来创作和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还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律动课上,教师可以鼓励聋生们敢于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聋人教育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聋人教育的逐渐深入,教育者不断地探索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本文将着重讨论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聋人教育方式中,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大部分聋人难以利用听觉感知语音信息。
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聋生的学习效果。
律动课就是其中一种特别适合聋人教育的方法。
律动课是通过一定的音乐节奏、动作、舞蹈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律动课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或动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动作的简单易学。
因为聋人对语言的感知有限,对手势的敏感度比较高,因此,律动课中的动作应该简单、清晰、易学。
这样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简单的动作也方便学生更快地将重点放在音乐、节奏感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注意音乐的选择。
聋人虽然听不到音乐,但通过视觉等其他感器官也可以感知音乐。
因此,在律动课中,音乐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鲜明、简洁的音乐更容易被接受,从而更容易快速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取全新的,富有创造力的音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注意互动的方式。
教师在律动课上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如及时指导和鼓励,尤其是对于聋生更需要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教师在律动课上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不同的想法和创意,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艺术比赛、文艺演出等,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有意义、引导性的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无限可能,并在过程中迸发出无穷的灵感和热情。
总之,律动课对于聋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实际作用,教师在律动课中要注意动作的简单易学,音乐的选择和互动的方式,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聋生的创新能力,让聋生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将探讨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实践中总结出律动课如何有效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希望能够发现律动课与传统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律动课在聋生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1.2 问题提出在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而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聋生在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在律动课中有效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目前,关于律动课如何帮助聋生提高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一些人认为律动课可以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激发聋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律动课在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方面并没有太大作用,甚至可能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聋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律动课在聋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对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律动课如何帮助聋生提高创新能力,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对律动课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教育方式的比较,探讨律动课在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研究的深入,我们希望能够从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启示出发,为未来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律动课在聋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提升聋生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待能够为推动聋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 正文2.1 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律动课对聋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正面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律动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创新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遇到问题或面临挑战时,能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聋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听觉障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可能与常人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挑战性和重要性。
律动课通过提供与音乐和身体动作相关的参与和表达机会,为聋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创新潜能。
那么,如何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呢?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律动课时应充分考虑聋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往往更加注重视觉和触觉的感知和表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动作的形态,激发聋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地引导和鼓励聋生表达自己的思维和创意。
聋生由于语言表达上的困难,往往会更加依赖于视觉、触觉和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提供一种宽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聋生敢于尝试和接受失败,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鼓励和组织聋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小组活动和集体演出中,培养聋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聋人群体的融入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律动课可以作为聋人群体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本文就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律动课是一种音乐、舞蹈、健身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对聋生的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在律动课中,聋生积极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如下:1. 提高动手能力。
律动课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动手制作的活动,如制作舞蹈道具、DIY 小玩具等。
聋生参与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其动手能力,提高其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律动课中需要聋生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参与讨论和表演等,因此可以增强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
律动课中岂止是一个人的表演,需要众人同心协力完成。
聋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培养出合作意识,习得合作技巧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聋生在团队中的胜任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律动课在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具体方法如下:1. 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律动课不应该仅仅是音乐、舞蹈、健身三者任何一种的简单组合,而是应该提供一系列多样化的的体验,如音乐演奏、排练、设计、故事创作、编导和编舞等,从而激发聋生的创新能力,让其更容易拥有多重技能,将从不同领域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格局和创新。
2. 激发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律动课需要激发聋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主地探究并学习感兴趣或觉得需要的知识。
比如,在课程中提供几个简单的问题或观点,让聋生进行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自行搜索资料和进行自主实验,同时也体验自己的创造和发掘的喜悦,自我驱动完成学习和创新。
3. 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律动课既需要丰富的体验和课程设计,也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当聋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咨询和帮助,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聋生群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聋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而聋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欠缺。
本文将探讨律动课在聋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律动课的教学方法,探讨提升聋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律动课对聋生的实际影响。
本文将讨论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分析律动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如何提升聋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律动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和挑战与机遇的讨论,以期为提高聋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强调律动课在聋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并展望未来聋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律动课可以促进聋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律动课的过程中,聋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各种动作和节奏,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最重要的是,律动课可以激发聋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开拓思维,挖掘潜能。
通过与音乐相结合的动作和节奏,聋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律动课对聋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升自我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激发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律动课在聋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2.2 律动课的教学方法律动课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律动课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浅析如何提高聋生律动教学效果
作者:颜笑涛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1期
律动课是聋校1~3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根据聋童身心发展规律专门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
通过律动教学,让聋童孩子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聋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聋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律动课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使他们逾越心理障碍。
那么,怎样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我们律动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聋童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加强聋童节奏感的训练
节奏感是聋校律动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强化训练:
1.运用地板的震动,启发学生的节奏意识
对于初次接触律动课的聋生来说,他们对于节奏一无所知。
聋生虽然没有听觉或是听觉比较差,但他有触觉。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用脚在木地板上敲节奏,利用地板的震动来启发聋生的节奏意识。
音乐何时起、何时落、何时强、何时弱,聋生通过我给的节奏进行律动。
这种震动也是一种信号,聋生根据信号的快慢来把握舞蹈的节奏。
2.通过聋生拍手、走步、歌曲表演等不同声响表现音乐节奏
对于聋生而言,歌曲表演是学生一边合着节奏读歌词,一边做着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的一种表演形式。
通过合节拍读歌词,帮助学生感受体验节奏,这种表现形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抒发情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力,锻炼学生正确发音。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扫除个别的生字生词障碍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一下歌词的大意及其寓意;然后学生合节拍读歌词,感受节奏与做舞蹈动作。
加强节奏感,走步与拍手训练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所以在教学前的准备活动中,我还特别训练学生走步训练,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纪律性,又能培养学生走步的节奏感。
3.利用打击乐器,巩固节奏知识
这种打击乐器,主要是打大鼓。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按音乐的节奏击鼓,给聋生有规律的信号。
如果是欢快的舞蹈,我给的节奏就快和强,击鼓的频率就快,聋生的舞蹈动作就快捷而
强劲;如果是舒缓的舞蹈,我给的节奏就慢和弱,强击鼓的频率就慢,聋生的舞蹈动作就柔美。
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会根据我给的节奏来把握音乐的内在美。
同时,有很多聋生存在残余听力,特别是对单一的声音很敏感,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听力好一点的学生用心听鼓声、听节奏,强化节奏训练,发挥其残余听力的潜能。
二、增强聋童的自信心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外界的感知缺乏自信心,很多时候不敢做动作,所以要消除聋童的自卑心理,让其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聋童的自信心。
1.在肯定中找寻自信
在律动教学中,有的聋童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特别差,一个动作,别的孩子都会做了,但总有几个孩子怎么学都学不会,因而产生极自卑的心理,把小拇指伸向自己,站在那里当观众,不想做也不敢做动作。
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学生灵活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动起来,即使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三年级有一个问题学生,平时上课他总是坐不住,上律动课时更是喜欢动手动脚,摸摸这个,打打那个,破坏上课纪律,动作极不协调,同学们也不愿与他合作。
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在上课时,我更加关心他,手把手地教他,并对他进行鼓励,还让其他同学与他结成对子,只要完成基本动作,我就给予表扬,还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打节拍。
慢慢的,他对自己有了信心,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2.在成功中享受自信
一个孩子,如果从没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从没品尝到学习的快乐,那他是可悲的。
自信心是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
在刚教律动课时,一般是我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模仿。
慢慢的,我发现聋生由于各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在学习时也存在更大的差异。
同样的教学,有的学生掌握得快,有的学生根本连基本的动作都不会。
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些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不愿干了,情绪也很低落,越来越自卑了,有时上课时干脆站着不动。
后来,我经过多方面的学习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套路分解成一个一个小动作,又将手与脚的动作分开,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过关。
比如,我在教学生打腰鼓时,刚教时,是组合动作,有几个学生根本连点都踩不会,急得直哭。
这时,我就把动作分解,要求学生念节奏,并把节奏分成四个小部分,两上、两下,反复训练。
终于,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节奏,而且动作还很俏皮。
同时,我还时常让这些孩子专门给其他同学表演,家长来学校时,也安排这些学生表演给家长们观看,让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快乐,感受自信。
3.在活动中走向自信
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自我表现欲,让他们表现自己的特长,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聋童的这种表现欲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由于社会对残疾孩子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与重视,因而,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表现的机会。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助残日、市艺术节等活动,我们都要组排节目,需要挑选一批聋生参加。
这时候,我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根据他们的特点,给每个孩子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舞蹈。
有的聋生性格比较内向,比较胆怯,认为自己舞姿不优美,不愿也不敢参加此活动,我就鼓励他们要自信。
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我每节课都实行了五分钟表演制,先用开课前的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1~3名学生表演以前学习过的内容。
起初,多数学生害羞,不愿表演,我就用个人表演、结对表演、师生同台等形式教他们练胆。
慢慢的,孩子们已形成一道以登台为荣、以表演为乐的亮丽风景线。
这些表演不仅给聋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增长了聋生的自信心。
三、培养聋生的舞姿
在教学与训练中我主要是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学习律动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基本功扎实,任何一个舞蹈的动作都能表现。
所以,在教学中,我每节课开始前都要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包括压腿、手位、脚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个动作根据教师的需要做4~8个节拍。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学校的舞蹈队,每天中午要求他们练习基本功。
2.模仿练习的训练
善于模仿是聋生的天性。
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感情,均是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以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
然而由于聋童无法获得音乐启迪,未能达到这种水平,如何去理解,如何用眼睛表现情感,如何做到眉目传情等这些都无法完成。
所以我在每节律动课的训练中就加入了眼部表演的训练。
我利用少儿音乐《摘葡萄》创编了一个专门针对眼部训练的小组合,这个音乐节奏明快、跳跃,正好用以进行眼睛、头部、手的和谐配合的练习,训练聋生眼睛的灵活性。
我除了平时自己示范教学生外,还常常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每一个动作的教学,我都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放慢动作,让学生看懂动作的先后顺序,手、眼、脚的位置,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模仿,这样减轻了教学的难度。
总之,教师在进行律动教学的时候更应该具有爱心和耐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应该有艺术美。
在律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观察、思考、探索,寻求能让律动课更完美、更精彩的情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目标,通过不懈努力,为聋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而上好每一节律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