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宽带智能网系统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26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引言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是现代家庭和企业接入宽带网络的重要手段,它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丰富的媒体服务。
本文将介绍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其中的关键设备。
体系结构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用户接入层、集中接入层和核心汇聚层。
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层是指网络接入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层。
在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中,常用的用户接入技术包括有线电视(CATV)网络、光纤到户(FTTH)网络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宽带接入能力,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需求。
在用户接入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光猫:光猫是将光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用于将光纤网络接入到用户端设备(如电视机、电脑等)上。
2.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有线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与用户设备进行连接,是用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
集中接入层集中接入层是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中连接用户接入层和核心汇聚层的层次。
在集中接入层,用户接入设备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与集中接入设备相连。
在集中接入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传输设备:传输设备用于将用户接入设备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转发,保证信号稳定和可靠传输。
常用的传输设备包括光传送设备、数字传送设备等。
2.聚合设备:聚合设备用于将大量用户接入设备的信号进行聚合处理,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
聚合设备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高速的转发能力,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设备的接入。
核心汇聚层核心汇聚层是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顶层,负责将用户数据和媒体内容汇聚到一起,连接到Internet和其他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
核心汇聚层承载着整个网络的传输和转发任务。
在核心汇聚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交换机:交换机是核心汇聚层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交换机具有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智能电网目录1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1)1。
1 ................................................................ 概念1 1。
2 ................................................................ 特点1 2智能电网的结构与特征. (2)2。
1 ....................................................... 智能电网结构2 2。
2 ....................................................... 智能电网特征2 3智能电网系统组成 .. (4)3.1发电系统 (4)3.2输电系统 (6)3。
3 ............................................................ 配电系统8 3。
4 ............................................................ 用电系统9 4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2)4。
1............................................................ 通信技术12 4。
2............................................................ 量测技术13 4。
3............................................................ 设备技术13 4。
4............................................................ 控制技术144.5支持技术 (16)5重视领域 (17)5.1智能规划 (17)5.2智能操作 (17)5。
国外宽带运营商当我们谈论国外的宽带运营商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市场规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关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的宽带运营商。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宽带市场之一,有许多主要的宽带运营商,如Comcast、AT&T、Verizon 等。
这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各种各样的宽带服务,包括光纤、DSL和有线电视上网。
然而,美国的宽带速度和覆盖范围与一些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可能有所不足。
在欧洲,情况有所不同。
欧洲有许多国家和不同的规模市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要宽带运营商。
在西欧地区,像Vodafone、BT Group和Orange这样的公司在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东欧,像Deutsche Telekom和Telekom Austria这样的公司在当地也非常有影响力。
总体而言,欧洲的宽带速度和覆盖范围相对较高,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推进更快的光纤网络。
在亚洲,情况更加多样化。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宽带市场之一,有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这些公司提供各种宽带服务,包括ADSL和光纤。
另外,韩国也是亚洲一个非常发达的宽带市场。
有大约80%的家庭使用高速宽带,最高网速可以达到1 Gbps。
日本也是亚洲一个重要的宽带市场,有许多供应商提供各种各样的宽带服务。
总的来说,世界各地的宽带运营商在提供宽带服务方面都有所不同。
每个国家的市场规模、网络环境和技术发展都会对宽带运营商产生影响。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相信未来的宽带服务将变得更加可靠和高速。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宽带运营商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连接互联网和世界的桥梁。
宽带接入技术1. 简介宽带接入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网络设备和协议,将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拨号上网方式相比,宽带接入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互联网的高带宽需求。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介绍。
2. ADSL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采用普通电话线进行宽带接入的技术。
ADSL利用了电话线在高频段的传输能力,将数据和语音分成不同的频段进行传输,以保证语音通信的质量。
ADSL的特点是上行传输速率较低,通常为几百kbps,下行传输速率较高,可以达到几Mbps。
ADSL在家庭和小型企业用户中应用广泛,它的成本相对较低,安装和维护也比较方便。
3. 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一种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宽带接入技术。
相比传统的金属电缆,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光纤接入可以分为FTTH(Fiber To The Home)和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两种方式。
FTTH是将光纤直接延伸到用户家中,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接入服务,可以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大带宽应用的需求。
FTTB则是将光纤延伸到楼宇或小区,在楼内通过局域网等方式将宽带信号分发给每个用户。
光纤接入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但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4. 电力线通信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一种利用电力线路提供宽带接入的技术。
它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信号,并利用电力线路的传输能力,将宽带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
电力线通信的优点是无需额外布设网络线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实现宽带接入,节省了布线成本。
然而,电力线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干扰、传输速率较低等问题,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特定场景,如远程抄表和智能电网等领域。
5. 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提供宽带接入的方式。
BRAS工作原理BRAS,即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是一种用于提供宽带接入服务的网络设备。
它作为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用户的接入和流量。
一、BRAS的基本功能1. 用户接入管理:BRAS负责管理用户的接入认证和授权,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接入网络。
它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如DSL、光纤、电缆等,并提供相应的接入认证机制。
2. 流量控制和管理:BRAS通过流量控制和管理,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对用户的上下行速率进行限制和调整,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3. IP地址管理:BRAS负责分配和管理用户的IP地址。
它可以通过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或静态IP地址分配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唯一的IP地址,以实现用户的互联网接入。
4. 安全管理:BRAS提供安全管理功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等。
它可以监测和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保护用户和网络的安全。
5. 用户流量统计和计费:BRAS可以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统计和计费,以实现按流量计费的功能。
它可以记录用户的上网时间、流量使用情况等信息,并生成相应的计费报表。
二、BRAS的工作流程1. 用户接入认证:当用户发起接入请求时,BRAS会首先对用户进行认证。
它可以使用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或其他认证协议,验证用户的身份和合法性。
认证成功后,用户将获得接入授权,可以正常访问互联网。
2. 流量控制和管理:一旦用户接入成功,BRAS会根据用户的接入属性和网络负载情况,对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策略,对用户的上下行速率进行限制和调整,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8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解析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互联网接入用户所在的网络环境中,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本文将介绍8种常见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分别是ADSL、VDSL、光纤到户(FTTH)、以太网、3G/4G、卫星网络、电力线通信以及Wi-Fi。
1.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利用普通电话线同时传输语音和数字信号的技术。
ADSL的特点是上行和下行速度不对称,下行速度快,上行速度慢。
这种技术适用于家庭用户,可以提供高速的上网体验。
3. 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是一种通过光纤将互联网接入用户家中的技术。
由于光纤传输速度快且稳定,FTTH可以提供高速、高质量的网络连接。
目前,FTTH 已成为最为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但由于部署成本高,普及率相对较低。
4.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局域网技术,也是现在家庭和企业网络中常用的接入方式。
以太网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多个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共享资源和互联互通。
5. 3G/4G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3G技术提供了较快的网络连接速度,而4G技术更进一步提升了速度和稳定性。
3G/4G适用于移动设备用户,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6. 卫星网络是通过卫星与地面站进行通信,将信号广播至用户所在的区域,实现互联网接入。
卫星网络适用于偏远地区或没有传统网络覆盖的地方,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7. 电力线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将互联网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的技术。
通过将数字信号叠加在电力线上,用户可以通过插座来接入网络,方便快捷。
但由于电力线质量和干扰问题,电力线通信的传输速度较慢。
8.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将互联网信号传输到用户设备。
Wi-Fi适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网络,实现高速的上网体验。
智能无线路由器功能详解智能无线路由器是现代家庭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它不仅提供了无线网络连接,还具备了多种智能化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网络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无线路由器的各项功能。
一、无线网络连接智能无线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它支持WiFi技术,可以无线覆盖家庭各个角落,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
通过路由器设置界面,用户可以轻松设置无线网络的名称、密码和其他参数,确保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二、宽带共享智能无线路由器提供宽带共享功能,允许多个设备同时通过一个宽带接入到互联网。
无论是家庭成员的手机、平板还是电脑,都可以通过路由器无线连接,享受高速的网络体验。
这大大节省了宽带费用,并简化了家庭网络的布线。
三、智能管理智能无线路由器还具备智能管理功能。
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用户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的使用情况,了解连接设备的数量和流量消耗。
同时,路由器还支持流量控制功能,用户可以灵活设置每个设备的带宽限制,避免某个设备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家庭互联智能无线路由器不仅可以将家庭内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还能够连接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家庭互联功能。
与智能家居设备配合使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比如,可以实现智能照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亮度调节;还可以通过智能音箱实现语音控制,让家居设备响应用户的指令。
五、安全保护智能无线路由器注重用户的网络安全保护。
它具备防火墙功能,可以有效拦截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路由器还支持黑名单和白名单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允许或禁止设备连接网络,防止陌生设备入侵。
还可以设置访问控制,限制特定设备的上网时间和内容,保护家庭成员的网络健康。
六、云存储智能无线路由器还提供云存储功能。
用户可以将常用的文件、照片等存储在路由器的云端,以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访问和下载。
国内外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傅永进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智能电网的概念与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建设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提出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建议;展望1智能电网的概念与特点智能电网是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的每一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实时监控,并保证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
智能电网通过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
尽管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对智能电网建设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但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驱动都是基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和环境因素,其特征可归结为: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
2国内外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现状2.1美国美国侧重于对己有落后的电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现代化电力系统,并注重需求侧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应用。
计划到2012年发电量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个额度2025年将达到25%。
在可再生能源和用户服务方面:重点研究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集中/分散式发电和并网技术,储能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双向信息交互和电力交换技术;在电动汽车方面:重点研究插电式电动汽车等智能装备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运行技术;在电网运行控制方面:重点研究传感器、向量测量装置安装应用;实时的动态安全评估和控制决策分析技术。
2009 年1 月25 日,美国白宫最新发布的《复苏计划尺度报告》宣布:将铺设或更新3 000 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 000 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
美国还将集中对落后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逐步实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
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正在协助建立电网智能化联盟并进行实地示范,如近期完成的高级需求响应网络太平洋西北电网智能化试验台。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线通信的数据速率愈来愈高,而随着电脑上网、视频点播等用户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等终端用户的增加,对最后一公里通信通道的带宽要求、分布密度等要求也不断提高。
光纤到户虽能解决固定通信的需求,却无法解决移动通信需求,无论是对电信运营商或对企业专网来说,若使用“光缆到户”方式采集分布在各处的信息和视频图像,其成本往往难以承受。
因此,用无线方式实现长距离、分散点、大容量信息传输,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有了这种应用需求,世界各国竞相研发基于标准的无线宽带系统,同时也促进了无线宽带标准的制定、无线通信产业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扩展。
无线网络技术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力。
目前而言,随着宽带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他们对无线网络通信的需求变得更为多样化,传统的宽带无线技术由于传播速度以及信号质量等问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主要以UHF、无线局域网(WLAN)、4G-LTE等组成的宽带无限智能系统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1]。
本文主要以SDH光传输在宽带网络智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在应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加以解决。
1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1 SDH传输体系SDH 是进行综合信息传送的网络,光端机的容量相对比较大,能够实现线路传输、复接和交换三项功能的统一。
SDH 正式命名是1988 年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进行的,自此,SDH 的传输范围拓宽到了微波及卫星传输领域。
SDH 的应用对网络来说实现了业务的实时监控、网络的动态维护等各种功能,使得网络得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时管理的费用和维护网络的费用也相应的降低、网咯运行更加的稳定和可靠,所以对于SDH 的研究是现在信息领域以及传输技术这两个方面都是研究的主流和热点。
SDH 的特点分析:(1)SDH 具有国际统一的帧结构,数据传输的速率以及光路的接口等都是符合国际标准,所以SDH 横向的兼容性是非常好的,对新业务信号的接收可以做到有效的容纳,网络的可靠性很好。
宽带的发展历程
宽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更快的网络连接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拨号上网方式速度较慢,无法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网络的要求。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先进的宽带技术。
1996年,美国电信
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宽带接入技术,即DSL(数字用户线路)。
DSL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时,将音频和数据分离,使得在不
影响电话线通信的情况下,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DSL技术的
出现,极大改善了网络上网的速度和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宽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2001年,欧洲电信公司首次推出了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光纤传输具有更大的带宽和传输距离,不受电磁干扰,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网络连接,从而满足人们对网络业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无线宽带技术也开始崭露头角。
2000年代初,Wi-Fi技
术开始逐渐普及,为用户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方便。
Wi-Fi技术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使得用户可以在范围覆盖内
连接到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连接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宽带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引入,大大提升了移
动宽带的速度和稳定性,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环境下快速访问互联网和享受高质量的多媒体内容。
未来,宽带的发展仍将继续。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因此,宽带技术将继续优化,以满足人们对更加高速、稳定和安全的网络连接的需求。
智网工程师应知应会一、基础理论1.1智能网络介绍智能网络(Intelligent Network)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它采用智能软件从而实现扩充和弹性变化的网络服务。
它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快速的响应变化的用户需求,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它把网络服务管理、控制和维护都集中到一个能支持人机交互和计算机处理的智能结点上,实现了中心化管理。
1.2智能网络技术智能网络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实现可编程、自调整电路、智能代理等技术,实现动态资源发现、可用性确保、网络安全性等功能,以便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安全、高可用、可靠的网络服务。
它的关键技术有:路由协议、防火墙安全技术、网络可用性优化技术、网络负载均衡技术、应用层安全技术、抗干扰技术等。
1.3智能网络应用智能网络技术在网络服务模式、应用服务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网络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从而提升网络的价值。
常见的智能网络应用有:智能宽带、智能家居、智能车联网、智能娱乐、智能物流、智能无线网络、智能家庭网关等等。
二、智能网络系统设计2.1系统架构智能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架构、智能网元和智能代理组成。
网络架构是描述网络资源分布和结构的抽象模型,它组织并定义了网络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完成任务的步骤。
智能网元是组成智能网络的基本元素,它可以自动识别、处理和传输信息,从而完成各种网络服务。
智能代理是一种软件系统,它可以模拟人类行为和其他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以便在网络上实现负荷分配、协定管理、路由选择等功能。
2.2系统功能智能网络可以实现网络服务可控性,能够快速的响应变化的用户需求,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安全控制、可用性优化等功能。
它能够有效管理网络硬件和软件设备,实现网络数据可靠传输和安全性管理。
2.3系统实现智能网络的实现需要把基于智能技术的路由器、防火墙、代理等技术集成到网络结构中,并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方式。
该文word文档兼容2003和2007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自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
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系统软件配置等。
那么,什么是智能化家居?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
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编制了第1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标准(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
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智能家居最终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
随着人类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
智能家居包括网络接入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电视对讲门禁区系统、煤气泄露探测系统、远程抄表(水表、电表、煤气表)系统、紧急求助系统、远程医疗诊断及护理系统、室内电器自动控制管理及开发系统、集中供冷热系统、网上购物系统、语音与传真(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网上教育系统、股票操作系统、视频点播、付费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等,各种新鲜的名词逐渐成为智能家居中的组成部分。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随着我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需求的持续增长,未来通信将向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呈现多种通信体制、多种应用模式共存的局面,以高效、稳定、便捷的接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一代的无线通信网络将实现宽带化、智能化、一体化。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例如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有线通讯技术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现代的网络宽带技术发展的最为明显。
目前而言,我国的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主要以宽带为主要载体,不断地提高其通讯速度和通讯质量,进而满足现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要从我国宽带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SDH光传输在宽带无线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流程以及运行原理等,进一步尝试SDH光传输能否与宽带无线通讯系统进行完美的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1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1业务汇聚问题智能网络系统通常由多个独立的通信网络汇聚、集成互联组成。
从网络拓扑结构、承载业务种类、应用组网模式等考虑,智能组网系统设计需考虑以下业务互联及汇聚:系统内各有线和无线网络间的连接及业务接入、各自治网络内通信单元、模块的连接及业务交换、系统网络与外部区域网络的接入。
通过各种通用协议或硬件设备的转换实现综合组网及各种业务的集中汇聚。
1.2SDH传输体系SDH主要是一种网络,其在综合信息传送过程中作用效果突出,由于光端机容量的宽广性和无限性,使其在线路传输和复接功能以及交换功能的转换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SDH来说,早在1988年就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中进行了正式命名操作,随后,其在微波及卫星传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对SDH应用的形成,使得网络相关功能也取得了进步和完善性发展,无论是业务监控还是网络维护功能,都在此过程中作用效果突出,促进了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高,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方式的利用,也使得管理和维护网络的相关费用支出也大大减少,促使网络运行在朝一个良性化的方向发展。
第九章国内外宽带智能网系统介绍电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提供多媒体业务,而智能网与B-ISDN综合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欧洲和北美各大电信组织,都有关于智能网与B-ISDN综合的研究计划,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ACTS的INSIGNIA(IN and Broadband ISDN Signaling Integration on ATM Platforms)计划、以及EURESCOM的P506(或P607)计划,。
P506计划的目标是从现有的IN和B-ISDN的体系结构出发,研究各自如何适应对方的体系结构,最终得到一个IN和B-ISDN综合的统一功能结构。
具体方法是从研究宽带会议电视、宽带广播电视、宽带VOD和宽带虚拟专用网四个业务的实现方法入手,每个业务按需求分析、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建立进行研究。
INSIGNIA计划是在ATM平台上实现并演示智能网与B-ISDN信令综合。
INSIGNIA计划更侧重于实现,它是采用智能网技术在欧洲一个跨国的宽带网试验床上实现宽带会议电视、宽带VOD和宽带虚拟专用网等多媒体业务,推出了宽带智能网的试验网。
下个世纪我国将大力发展宽带网建设,目前,我国现已有多个宽带试验网,如:中国邮电ATM科学试验网、京津沪粤ATM试验网等,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开展IN和B-ISDN综合的研究,产生有自主产权的宽带智能网系统,以便占领这一技术的制高点,是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
第一节INSIGNIA宽带智能网系统一、INSIGNIA系统介绍INSIGNIA计划由14个合作伙伴组成,其中:德国的西门子AG、意大利电信(Italtel)、西班牙电信、英国的GPT、意大利的CSELT、德国的GMD六个单位投入较大,其余的八个单位是瑞士、意大利、希腊、挪威、比利时、德国等国的公司、大学或研究机构。
这14个合作伙伴中有3个网络运营者和5个电信设备制造商。
1. INSIGNIA计划的目标INSIGNIA计划的目标是要定义、实现、演示在ATM平台上智能网与B-ISDN信令综合;加强该项目参加各国的主机系统,以支持跨越欧洲的ATM网络;在跨越欧洲的ATM 网络各国的主机平台上提供宽带业务;将智能网与B-ISDN综合取得成果推荐给智能网的标准组织。
INSIGNIA计划将试验平台提供宽带视频会议、交互多媒体检索(如:宽带VoD)、宽带虚拟专用网等有吸引力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2. INSIGNIA计划的试验平台及参考配置INSIGNIA计划的试验平台已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的主机通过ATM宽带网互连起来(称为JAMES网),并在JAMES网上为三国用户提供上述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INSIGNIA计划的试验平台如图9-1所示,INSIGNIA计划的试验平台的参考配置如图9-2所示,INSIGNIA计划提供宽带VoD业务的参考配置如图9-3所示,INSIGNIA计划提供宽带视频会议业务的参考配置如图9-4所示,INSIGNIA计划提供宽带VPN业务的参考配置如图9-5所示。
NH: 国家主机Berlin: 柏林Munich: 慕尼黑Madrid:马德里Turin:都灵Milan:米兰图9-1 INSIGNIA计划的试验平台图9-2 INSIGNIA试验平台的参考配置图图9-3 INSIGNIA计划提供VoD业务的参考配置图图9-4 INSIGNIA计划提供宽带视频会议业务的参考配置图图9-5 INSIGNIA计划提供宽带VPN业务的参考配置图二、INSIGNIA计划取得的成果INSIGNIA计划已取得的成果有:1.定义并实现了:该项目合作伙伴之间的设备互连接口和协议、ATM交换机之间的NNI协议、以及B-INAP协议;2.在INSIGNIA体系结构上实现了宽带会议电视、宽带VOD和宽带虚拟专用网等多媒体业务;3.设计并实现了B-SSP、B-SCP、B-IP、用户终端设备等物理实体;4.对系统的性能、拥塞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改进计划;5.为国际电联等标准化组织提供了宽带智能网的标准的建议。
第二节EURESCOM宽带智能网系统为了研究B-ISDN与IN的综合,EURESCOM 提出了P506计划,该计划由欧洲的14个公司参加,涉及到的国家有:丹麦、法国、芬兰、英国、葡萄牙、瑞士、意大利等,其中丹麦电信是该计划的领导者。
一、P506计划1. P506计划的任务EURESCOM的P506计划的任务是:1)研究将IN综合到B-ISDN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检测B-ISDN呼叫是否能触发智能业务;2)研究多媒体多方业务对IN/B-ISDN信令接口以及业务控制与交换网络的接口的需求;3)采用IN方法后,需对B-ISDN的功能实体的扩展;4)IN与B-ISDN综合对目前智能网系统的影响;5)对IN的SSP中的呼叫模型进行改造,如:应能多方多媒体处理,重新定义触发能力和事件,重新定义新的状态机等;6)定义B-SRF的功能,以便能处理B-ISDN资源;7)评估IN/B-ISDN综合的功能模型对B-ISDN信令协议的影响;8)研究如何在IN/B-ISDN综合的平台上提供新业务;9)定义B-ISDN与IN综合体系结构的功能实体之间的信息流。
2. P506计划提出的IN/B-ISDN综合的体系结构本书中介绍的IN/B-ISDN综合的内容主要依据EURESCOM宽带智能网系统,P506计划提出的IN/B-ISDN综合的体系结构如图9-6所示,具体描述请参考第三章的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与程控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就开始了CINB宽带智能网系统的研究工作,但由于经费和实验平台的限制,宽带智能网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199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信息产业部课题的共同资助下,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与程控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ATM实验网平台开始着手研究“B-ISDN与IN综合”的关键技术。
一、ATM实验网介绍BTC-9500A是北京邮电大学ATM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由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代ATM交换系统。
BTC-9500A自推出之后,参加了4个试验网建设,分别是: 中国邮电ATM科学试验网;●京津沪粤ATM试验网;●北京高校试验网;●天津ATM试验网。
BTC-9500A应用的试验网络图如9-7广东视聆通图9-7 BTC-9500A应用的试验网络二、CINB宽带智能网实验系统的设计CINB宽带智能网实验平台的总体构想如下:CINB宽带智能网实验系统建立在基于BTC-9500A试验网络的基础之上,先从北京、广州、天津三地的ATM试验网中各选一台ATM交换机升级B-SSP,通过信令与设在北京的B-SCP相连。
宽带智能网实验系统有一套B-SCP、一套B-SMS、一套B-IP和三套B-SSP,如图9-10所示。
目前所有的试验都只在实验室中进行。
整个宽带智能网系统的设计步骤如下:1.研究支持多媒体业务的B-BCSM模型,以及B-SSP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将BTC-9500A宽带ATM交换机升级为具有B-SSF功能的B-SSP;2.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与程控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中国智能网CIN02及中国移动智能网CIN02M系统中的功能实体进行升级改造[13-14],使其能用于设计宽带多媒体业务;3.设计宽带智能网的信令系统、以及各实体之间的信令流;4.设计能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宽带智能外设B-IP;5.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宽带多媒体业务。
图9-10 CINB宽带智能网的试验平台参考文献[1]EURESCOM Project 506. Harmonization/Integration of B-ISDN and IN. 1995[2]EURESCOM Project 607. Top-down Approach Applied to Multimedia services. 1998[3]ITU-T Recommendation Broadband capability set 3 signaling requirements. Geneva, 1997第十章宽带移动智能网通信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业务,即任何人(Whoever)、任何时候(Whenever)、任何地方(Wherever)以任何形式(Whatever)和世界上其它任何人(Whichever)进行通信[1]。
现在ITU-T致力发展的IMT-2000 和ETSI致力发展的UMTS都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B-ISDN也相应地解决了传输所需要的带宽问题,使得传送需要宽带的业务成为可能。
这些将为最终实现全球个人通信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通信系统将是以B-ISDN作为核心传输,以移动网作为方便用户接入的手段,以智能网的概念来实现业务的控制部分,从而使固定网和移动网实现互通,向用户提供广泛的业务。
这是通信网的一个总体发展趋势。
以上各种不同网络所提供的不同业务是建立在不同的网络上的。
这就提出了互操作性问题。
例如,当一个移动用户漫游时,由于不同的厂商所提供的业务操作不同,或者是不提供另一个厂商的服务或其接口不同,从而导致业务中断。
因此业务的互操作性问题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互操作性问题不仅存在于固定网和移动网之间,也存在于采用不同制式的固定网和移动网内。
可以用智能网的思想来解决上述问题。
采用控制、管理与交换相分离的思想,有助于实现业务的互通,使得在不改变固定网和移动网的基础上提供对业务的支持。
第一节IN与第二代移动网的综合90年代初,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DCS1800、DECT等)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建立[1],能够为几千万移动用户提供基本的话音和数据业务。
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网的控制和管理机制与智能网十分相似,拥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公司都在设计自己的移动智能网。
一、爱立信的移动智能网瑞典爱立信在IN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智能NI(Network Intelligent)概念,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各种环境下对智能业务的要求。
NI可以在固定网内和移动网中提供智能业务。
图10-1表示爱立信的NI系统。
爱立信在其IN中提供了两类业务:基于网络的业务和基于客户的业务。
基于网络的业务通过接入码的方式接入。
为了提供基于客户的业务,爱立信定义了两个新的结构:启动IN 业务(OIN)和终止IN业务(TIN)。
呼叫如果满足OIN要求将触发智能业务。
OIN是针对主叫客户的,而TIN是针对被叫客户的。
当用户申请业务时,网络运营者将在HLR的用户鉴权数据中定义OIN、TIN。
通过修改其MAP,移动用户漫游时将把OIN从HLR传送到VLR 中,TIN不传送。
满足TIN要求的呼叫是从GMSC触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