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的小故事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0课韩信点兵枚举法
的实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容概述
本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主题为“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通过这一课题,学生将了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应用枚举法解决类似“韩信点兵”的数学问题,并掌握枚举法的程序实现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学会编写简单的枚举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韩信点兵”问题,体验枚举法的应用过程。
-通过编写程序,提升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枚举法解决问题的•般过程。
-难点:枚举法的程序实现。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韩信点兵”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韩信是如何计算剩余士兵数量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新课讲授
1.枚举法概念介绍:
-讲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其一一列举、逐一检验的特点。
2.问题分析:
-分析“韩信点兵”问题,明确问题的关键信息和约束条件。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满足一定条件的整数解。
3.枚举法应用:
-演示如何使用枚举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包括枚举的构造、约束条件的处理以及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4.程序实现:
-讲解枚举法程序实现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编写简单的枚举法程序,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三)学生实践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枚举法的应用,并尝试编写程序解决类似问题。
韩信点兵的故事及数学知识
韩信点兵的故事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它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故事描述的是韩信在点兵时,通过利用余数的方法来判断士兵的数量。
故事背景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韩信作为刘邦的部下,需要点兵迎战。他让士兵们每排站3人,结果多出2名;每排站5人,结果多出3名;每排站7人,结果多出2名。通过这一系列条件,韩信得知了总共有1073名士兵。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利用余数来判断士兵的数量。当士兵们每排站3人时,多出2人,即士兵总数除以3的余数是2。同样地,当每排站5人时,多出3人,即士兵总数除以5的余数是3。当每排站7人时,多出2人,即士兵总数除以7的余数是2。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剩余定理是指在整数系中,给定一组线性同余方程(组),存在一个整数n,使得n对这组同余方程(组)的余数均为0。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士兵总数为n,那么n对3、5、7的余数分别为2、3、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组线性同余方程:
n ≡ 2 (mod 3)
n ≡ 3 (mod 5)
n ≡ 2 (mod 7)
通过解这组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士兵的总数为1073。
这个故事展示了数学在古代中国的广泛应用。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也展示了古代中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2016年小学数学故事之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後再加3,得9948(人)。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着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着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後,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Remainder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韩信点兵筛选法
的实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为“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韩信点兵筛选法,又称余数筛选法,是古代中国数学家韩信发明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本课通过讲述韩信点兵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一算法解决实际的数字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了解古代数学家的智慧,还能掌握一种实用的数学算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原理,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步骤,并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的数字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原理,并能正确应用该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算法原理转化为实际操作,解决
具体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算法求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引入:讲述韩信点兵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数学家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韩信是如何在没有现代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士兵人数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引出韩信点兵筛选法。
(二)新知讲解
1. 理解韩信点兵筛选法:解释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不断除以一定数,只取余数,最后将所有余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士兵的总数。
第10课“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算法的效率》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枚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且实现枚举法的程序编写与调试。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枚举算法的基本原理,熟悉枚举算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程序结构特点;学会使用枚举算法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枚举法的算法执行效率。
预设教学目标:
1.理解枚举法的一般过程,熟悉枚举算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程序结构特点;
2.实现枚举法的程序编写与调试;
3.学会使用枚举法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预设教学重难点:
重点:枚举法的一般过程与算法设计
难点:枚举法的程序实现
预设教学课时:
1课时
预设教学准备:
课件、课本、学生练习学案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韩信。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不错,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以勇敢、智慧和谋略著称,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韩信点兵”。
【问题描述】
2.“韩信点兵”的故事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峰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
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
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500,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震,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紧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0课《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
教案(一)
年级:六年级上册
学科:信息技术
版本:浙教版(2023)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枚举法的基本概念,能运用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韩信点兵”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枚举法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掌握使用编程实现枚举法的关键步骤。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合适的枚举范围和判断条件。
理解并处理程序中的逻辑关系。
三、教学内容
1. 枚举法的基本概念
2. "韩信点兵"问题的解释
. 枚举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步骤
4. 编程实现枚举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法:解释枚举法和“韩信点兵”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枚举法的运用。
3.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掌握枚举法的实现。
4.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故事引入:讲述韩信点兵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韩信点兵”问题,即求解100以内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得到某个总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解(20分钟)
1. 定义枚举法:解释枚举法是一种通过列举所有可能情况来找出正确答案的算法,适用于答案数量有限的问题。
2. 实例演示:以一个简单的“韩信点兵”问题为例,演示如何使用枚举法进行求解,让学生直观理解枚举法的运用过程。
3. 知识点讲解:介绍如何在编程中实现枚举法,如Python中的for循环等。
韩信点兵问题的初等解法
“韩信点兵”的由来
据说有一次韩信出兵千余人打仗,让军士清点人数,军士回报说:士兵们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6人。韩信稍加思索就得到了准确的士兵数量:1049人。
这个小故事就成为了“韩信点兵”问题的由来了。
事实上,早在《孙子算经》当中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用“韩信点兵”的表达方式就是:每3个士兵站一排,那么就多出来2个人;每5个士兵站一排,就多出来3个人;每7个士兵站一排,就多出来2个人。那么士兵总共有多少人?
大家可以发现这两道题的相似之处了吧,这就是“韩信点兵”问题通常的题目结构,在数学上属于初等数论当中的“解同余式”问题。
“韩信点兵”的解题思路
通常我们接触到的这类题目都会出现3个左右的同余式。我们简单的解题技巧就是两两处理已知条件。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是可以利用口诀进行解题的,即: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二十一。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个口诀其实是针对《孙子算经》中那道题目的一个通用解题规则的,四句话意思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将除以3的余数乘以70
五树梅花二十一:将除以5的余数乘以21
七子团圆正半月:将除以7的余数乘以15(正半月即15)
除百零五便得知:将以上三个数字相加,求得这个和除以105的余数。
这样就很容易知道《孙子算经》当中所要求的数为23了。
韩信点兵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
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
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
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的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
,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
幼儿故事《韩信点兵》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韩信点兵同余法
的实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算法模块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韩信点兵”这一经典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同余法的概念和应用。本课内容包含对同余法思想的引入、探索同余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通过Python编程实现同余法解决问题。教材通过情境导入、抽象建模、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理解算法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余法的概念,掌握同余法的基本思想。
-学会使用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等实际问题。
-掌握Python编程语言中实现同余法的基本语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等过程,探索同余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习惯,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和效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同余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同余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同余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韩信点兵问题的数学背景,用程序实现同余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播放关于韩信点兵的动画或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2. 抽象与建模(10分钟)
-引导学生理解同余法的概念,并探索其在解决韩信点兵问题中的应用。